十二时辰和五脏六腑的养生关系

合集下载

【时辰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时辰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时辰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古时候把一天分成了12个时间,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等于当代的两个小时,因此古时候才也有12时间健康养生法。

12时间和我们的五脏六腑及其经脉息息相关,在这里12时间之中,每一个时辰常有一个经、一个五脏六腑值勤,因此,我们要对于每一个不一样的时间来维护保养其相对性的五脏六腑。

时间与五脏六腑的关联:1、夜里11点~零晨1点,是利胆的最佳时机。

一般胆不好的人,马上会失眠,并且北方人非常容易得风湿病。

因此治疗风湿和治疗失眠的就是说养胆。

在每晚睡觉前21点~22点,要喝生冬瓜汁调理。

2、零晨1点~3点间,是护肝的最佳时机。

夜里最好是不必饮酒和吃荤,吃油腻感的食材,非常容易肝容易上火,那样就非常容易肝火旺,造成心里烦躁,脾气不好。

(谨记:酒最损肝),要多吃绿豆粥,睡觉前吃翠绿色油麦菜。

(不能用水果沙拉凉拌菜,由于水果沙拉是高效率能量物质)3、零晨3点~5点,利肺。

此時刻,有哮喘或是咳嗽的人,较为非常容易病发。

润肺的方式是在临睡前吃生萝卜。

并且肺是呼吸道,而皮肤是第二呼吸道,肺不好,皮肤就不太好,另外也造成了肠子不太好,那般脸部非常容易起斑,或是脸上痘痘。

因此保湿补水和除祛痘痘的最好是方法是润肺,吃生萝卜。

并且便秘的人也会有一定的医治。

4、早晨5点~7点,是肠子工作中的情况下,这时应当大便,那样有益于美白祛斑和除痘痘。

5、早晨7点~9点,要吃早饭,由于此时胃酸过多,要吃早饭来溶解胃液。

6、早上9点~11点,是健脾胃。

脾不好,非常容易得肠炎。

一般嘴紫是由于心脏不太好,也就是血供不够,实际上是脾不好,要多吃黄色的食物,如豆桨、大豆等。

7、11点~13点,是养神的黄金时间。

养神的最好是方式是午睡,数最多半小时。

就可以令人一天到晚都精神。

可以用手拍右手的心胞经。

如果有心脏病的人,应当按着右手上一个最疼的点,长久以往,心脏病就能医好。

8、13点~15点,结肠要消化吸收蛋白,因而中饭要吃肉,但不必吃太多的肉。

十二时辰对应五脏六腑养生表,每个时辰保养相对的五脏

十二时辰对应五脏六腑养生表,每个时辰保养相对的五脏

十二时辰对应五脏六腑养生表,每个时辰保养相对的五脏在古代,一天被分成12个时辰,在现代,每个小时是两个小时。

所以,在古代,有12小时养生法。

根据五脏对应的时辰对照表,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五脏“值班”,所以我们在不同的时辰维护相对的五脏,事半功倍。

23: 00到01: 00值班,所以十一点前睡觉很重要。

五脏对应时辰对照表1、子(鼠)23:00-01:00 胆 (宁舍一顿饭,不舍子时眠;晚上11点前睡觉很重要)足少阳胆经最旺,是骨髓造血,胆经运作时间,胆汁推陈出新。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凡在子时前1~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2、丑(牛)01:00-03:00 肝 (肝火旺容易上火)正丑时(夜里1-3点),足厥阴肝经最旺。

肝藏血,肝血推陈出新,必须休息,保障肝脏的正常功能。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3、寅(虎)03:00-05:00 肺 (生的白萝卜汁有助于保养)经脉的循行是从肺经开始的,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夜里3-5点)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从肺经开始,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就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也就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4、卯(兔)05:00-07:00 大肠 (多吃蔬菜好,大肠不好的容易起斑)卯时(早晨5-7点),手阳明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蠕动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是吃早餐的时间。

5、辰(龙)07:00-09:00 胃 (进餐最佳时间,也是为什么早饭要吃好的原因)足阳明胃经最旺,是胃最活跃的时间。

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6、巳(蛇)09:00-11:00 脾 (吃黄色食物,例如,豆浆)足太阴脾经最旺,是脾脏最活跃的时间。

十二时辰与十二器官关系

十二时辰与十二器官关系

十二时辰与十二器官关系一、时辰与养生:十时辰来源于人的十脏器。

人有五脏六腑十一脏器,还有一个中医特有的三焦经,按照西医称为胸腔,腹腔;腹腔分为上腹和下腹,一共十二个脏腑。

中医与人为本顺其自然也是俗称适者生存。

子时:23点-1点中医说阳气下降对应的时辰属鼠,对应的脏器属胆(胆小如鼠)子午觉,是该晚上睡觉的时间了,失眠的人与胆有关,有口苦,主胆热,治疗宜凉胆。

胆也是调湿的如胆气不调易患风湿,胆气上升不顺易口苦,头脑发热失眠食疗养生可晚上21-23点时喝一杯冬瓜汁加枣仁粉利湿安神。

丑时:1点-3点对应的时辰属牛,对应的脏器是肝(肝火旺牛脾气)人肝火旺这时易口干舌燥,丑时最易中风临床上常有人这时中风早上醒来口眼歪斜。

中医辩证为气滞血淤,气从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叫周小天,跟自然的风的性质。

中医讲左肝右肺(和人体生理结够不是一个概念)气从左边上升,肝气是要升气的,从右边下来这就通了,如果这里不通(气滞)顶住了,就在脑血管行成血栓了。

心脏不好的人着时易憋醒,肝往心打血,肝不好,心脏就不好,心不好,心脑血管病就出来了,所以病根不在肝,养生调养,晚上不要喝酒晚上以素食为主。

寅时:3点—5点对应的时辰的脏器属肺,(虎虎生威肺活量大)常咳嗽的人在食疗上可在睡前吃些生的萝卜可榨汁服,防咳嗽,哮喘,气管炎,也可防癌。

卯时:5点—7点对应的时辰属兔,对应的脏器属大肠,便秘的应润肺,肠子有斑脸上就有斑。

着时应去排大便了,中医称坟是通水的,肺凉了大肠就湿润了,如光润肠不凉肺治疗便秘只是治标不治本。

辰时:7点—9点:对应的时辰属龙,对应的脏器属胃,是应吃早餐的时间。

着时为酸分泌最旺的时间,糟粕排出去了,及时补充能量化解胃酸,吃好了这顿,一天都不易疲劳了。

龙是蠕动着走的,胃蠕动正常,消化也就正常了。

巳时:9点—11点对应的时辰属蛇,对应的脏器属脾脾气不固常会腹泄,脾不好心脏也不好,上边气不去血就淤在唇,口唇就不红润,人供血不足常表现为大便不正常。

十二时辰和五脏六的养生关系

十二时辰和五脏六的养生关系

2、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 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 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 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 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养生之道: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 足能量。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 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虚火旺盛的 人,在这个时候睡着,还能够降虚火。 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头晕眼 花、皮肤枯黄等。 实证:肝火旺、脾气不好、头晕腰痛、月经失调、 失眠、肋间神经痛等。
十二时辰和五脏六腑 的养生关系
1、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 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 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 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 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 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养生之道:临床证明,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 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这 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 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虚症:头昏、眼睛发黄、视力下降、皮肤灰暗、无光泽、 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 实症: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 异常、力重是右上腹疼痛等。
6、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 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 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 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养生之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 记忆力下降等。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 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 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古代把一天分为了12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所以古代才会有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

1、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天当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这也就是中医里说的“子时,胆经当令”。

意思就是说另外那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

子时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

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常常熬夜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健康问题。

大家回忆一下,吃过晚饭八九点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很多人就会发现,八九点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的话,就会昏昏欲睡,但是,一到11 点就会清醒了。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习惯在11点以后工作。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子时阳气生发的写照。

但是,因为是刚刚开始生发阳气,还很微弱,所以,我们就需要对阳气进行保护。

怎么保护呢?睡个“子午觉”。

这里所说的“子午”,就是十二时辰里所说的子时和午时。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所以,子时阳气最弱,宜大睡,而午时阴气衰弱,最宜小憩。

子时和午时是两个极端。

一个阳气最弱,一个阳气最旺。

子后则阳气升,午后则阳气降,从午时开始阳气就降了,降到阴极时是降到最低的时候。

那么有气虚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透支阳气;肾病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出事;心脏不好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猝死;低血糖的人,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所以,如果有上述现象的人,你就最好提前吃药,这样才能确保每天安全度过子时。

2、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自然界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和养生法则。

以下是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的概述:
1. 子时(夜半11点-1点):养肾。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2.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3.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肝。

应清晨起床,进行适量运动,呼吸新鲜空气。

4. 卯时(早晨5点-7点):养肺。

应进行深呼吸,锻炼呼吸功能。

5.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

应适当进食早餐,注意饮食卫生。

6.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心。

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7. 午时(中午11点-1点):养小肠。

应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

8. 未时(下午1点-3点):养膀胱。

应适量饮水,定时排尿。

9. 申时(下午3点-5点):养三焦。

应适当休息,放松身心。

10. 酉时(傍晚5点-7点):养肾。

应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活跃。

11. 戌时(晚上7点-9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12. 亥时(晚上9点-11点):养肝。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强调根据不同的时辰,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这些法则在中医养生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

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

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十二时辰影响着人五脏六腑的功能与健康,那么对应的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养生分别又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的关系1、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2、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

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3、寅时: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

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

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4、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十二时辰养生

十二时辰养生

(8)未 13:00——15:00 小肠 小肠长约五六米。 小肠的作用:消化,吸收和分泌。 主要以吸收和分泌为主。有的人,吃 的在好,在多就是吃不胖,主要就是 小肠吸收不好。
(9)申时 15:00——17:00 膀胱 膀胱的作用:储存尿液,如果长时 间憋尿的话,对男性的膀胱对前列腺 会造成影响,会造成前列腺炎。 长期骑自行车会对前列腺造成压迫, 引发前列腺疾病。
(11)戍 19:00——21:00 心包
心包是心脏的一层保护膜。 心包的作用:保护心脏,防止心脏跳 动过快受到磨损,润滑心肌。
(12) 亥时 21:00——23:00 三焦 五脏六腑是一个大环境,三焦就 是控制五脏六腑的。 三焦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以膈肌以上,心肺 中焦以肝、胃、胆、脾 下焦以肾、大肠、小肠、膀胱
胃的作用:帮助消化食物,通过嘴 咀嚼,进入胃,胃分泌胃液,把大分 子食物分泌成小分子,供小肠吸收。 胃首先,是暂时存放食物的仓库。 其次,对食物的蛋白质进行消化。 胃酸有一定杀灭细菌的作用。
(6)巳时9:00——11:00 脾
脾位于胃下面,是中枢免疫器官之一。是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脾的作用: 胎儿时脾脏是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 功能被肝,红骨髓取代了,但脾脏仍然能 早出淋巴细胞等,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和物 质,具有清除衰老细胞和细菌的作用。 脾是一个天然的血液净化器。在中医 理论中,胰脏属于脾,脾包括脾脏和胰脏, 所以五脏六腑中没有胰脏一说。
(10)酉时 17:00——19:00 肾
肾:排毒。 中医上讲“肾藏精主髓,乃人之根本”。 肾对人的精气神有很大的影响。 肾的作用: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 排出代谢废物; 分泌肾素,提升血压。 肾把排出的毒素生成尿液,借以清除 体内代谢物,及某些废物,毒素。同时经 冲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葡萄糖,蛋白质 等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时辰和五脏六腑的养生关系
早晨5点-7点:大肠经主时(排泄)
起床后先喝一杯水,最好喝温水。

起床后的第二档水(津液)。

历来的中医都管我们的口水叫做“长生美颜酒”
体内宿便对身体的危害。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危机的小方法:看手掌根处的生命线,如果有许多细的分叉的话,反映我们容易患有便秘的问题或者容易排泄排不出来。

检测身体存在便秘的小方法:食指指节有青色血管。

伸出我们的食指来,如果食指指节有青色的血管,就会有便秘的问题。

早晨5-7点做洁肠瑜伽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位。

然后慢慢向下蹲,双手抱膝,保持3分钟左右。

然后双膝跪地,右膝打开向外,右手按在右脚内侧,左手扶髋,左宽尽力向后展,保持两个呼吸。

同样方法左边再做一次。

三个动作,每天做一次即可。

此方法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好。

进肠道排毒操方法:
双手向上尽力伸展,向右弯腰保持两个呼吸,再向左弯腰保持两个呼吸
通肠的穴位:天枢穴肚脐各向两侧旁开三指。

揉,敲天枢穴加上腹式呼吸法可以达到更好的通肠效果
早晨7点-9点辰时胃经主时
早上9-11点脾经当令,此时智力达到高峰,是最佳的工作和学习时段,脾虚的表现是无精打采、疲惫无力、肿眼泡、有舌齿痕、手掌发黄等。

中午11-1点,心经当值,心为君主之官,中午要保护好心脏,
因此适宜午睡。

做几节操,有助于保养心经肋消化,第一是拜一拜饭碗操;第二是搓一搓筷子;第三是点按神门穴,多按此穴有助于缓解失眠。

下午1-3点,小肠当值,提倡睡子午觉,但是不宜太久以15-30分钟为宜。

拉伸小肠经,有助于改善肩周炎。

下午3-5点膀胱经当值,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此时宜多喝水,包括茶,但不要喝添加糖分的饮料,要一直不断地喝水,直到喝到去洗手间。

下午5-7点是肾经当值,是最佳的运动时间,但是不宜进补。

此时练习肾经的瑜伽操是抬脚跟。

翻揉小腿肌肉对水肿型的肥胖瘦小腿有很好的效果。

晚上7-9点,心包经当值,此时应保持心情愉悦,可以做20个竖卧
撑,以达到锻炼心包经的目的。

可赤脚踩擀面杖按摩肠胃反射区,左右脚各十分钟!可以减肥,增强体质,保养肠胃;踩完擀面杖喝白开水还有助于排毒!
晚上9-11点,三焦经当值,是黄金睡眠预备阶段,睡前不要呆在灯光
太亮的地方;睡前应泡泡脚,微出汗即可。

泡脚可以温暖肾经,起到补肾的效果,泡脚时水温应略高于体温,42-43度为适宜,泡脚时间太长、水太烫会导致浑身出汗伤气血。

泡脚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可加入不同的食物和药;由于晚上抵抗力比较弱,建议体质弱的人,不要在晚上洗澡
这个时候气血走胃经,已经到了肠胃蠕动。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早餐吃什么好
1.辰不食凉,早餐应选择温热的食物。

东方人体质温和,早餐应避免寒凉食物。

2.粥最养胃,早餐可选择食用粥。

秋冬季最佳养生粥:大米燕麦山药粥
3.小咸菜,早餐可选择食用适量的小咸菜。

早饭后养生动作:
1.摩膝盖胃经经过我们的膝关节,手掌心在五行中属火,有温暖的效果。

用手反复的摩擦我们的膝关节,这叫心火生胃土。

可以很好的补养到我们的胃经。

使们的胃经通畅,保养关节驱寒气,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

2.敲打足三里可沿小腿外侧上下敲打5分钟左右。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饭后20分钟,摩擦膝盖,敲打小腿外侧,可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调理脾胃
手指并拢如手掌出现缝隙,预示脾胃功能可能不好。

指根反映我们的脾胃系统,当指根变瘦,说明你的脾胃功能不好。

长期胃病的人,手脂根都是偏瘦的。

如手掌心出现青色血管,或发黄,预示着脾胃功能可能不好。

调节脾胃的反射区:取“生命线”中间,往大拇指一侧方向移1厘米。

经常按摩脾胃的反射区,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双向调节脾胃功能。

小汤勺刮痧排毒法:
顺为补,逆为泄。

小汤勺刮痧排毒一次不超过30遍。

刮痧排毒注意事项:刮完痧以后,6个小时之内一定不要沾水。

可以喝红糖水,这样既活血又补到了气血。

刮痧排毒是一种泄法,不宜过多。

男士可以一周一次,女士一个月两次就可以了。

瑜伽排毒法
1.坐在地上,双腿打开,与肩同宽,脚尖往回勾。

手充分的往前够,只要我们退的后侧有拉伸感,就对膀胱经有一个锻炼的效果了。

2.坐在地上,腿弯曲,把一只腿抬上来,把另一只腿也抬上来。

然后做背部的滚动。

轻柔的滚动,不要太快,辐度也不要太大。

大概5分钟,背部感到发热就好了。

舒活肾经瑜伽养生操
1.抬脚跟正常站立,脚与肩同宽,上下的抬起脚跟。

大概100次。

按照中医经络来讲,脚底走的是我们的肾经。

抬的过程中就很好的锻炼到了我们脚底的肾经。

这也是中医八段锦中的最后一个动作“背后七颠百病消”。

2.坐着双腿打开,成90度的角,能达到自己做到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双手扶着膝盖或者扶着我拉前面的地面,先把背伸直,然后慢慢地往前趴。

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有拉伸感就行。

这样做能很好的锻炼到我们腿部内侧的肾经。

做这个动作一定要注意,两个脚尖是要往回勾的。

完成后按摩翻揉小腿肌肉,对水肿型的肥胖瘦小腿有很好的效果。

刮肝经助祛斑
用浴刷可以刷肝经可祛斑,有助于睡眠。

男性用浴刷刷胳膊可以胳膊可以帮助排毒。

女性用浴刷刷大腿内侧,刺激肝经可以帮助祛斑,祛肝郁。

腿的内侧是肝经的地方,所以很多斑的淤结,很多人情绪的暴躁就是因为肝淤。

经常刷肝经就把人的肝的淤结给疏通了。

慢慢地斑就会减轻,脾气会降低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