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答案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5. 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 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 (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国家通用语言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A.国家法定语言字B.国家通用语言字.国家通行语言字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标准汉字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规定:()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字方针政策.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6 汉语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字的()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规范和标准7 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常用汉字8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普通话和外国语9 ()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字工作部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 国家通用语言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注音字母11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献B.地名和中献.人名、地名和中献12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之《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答案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内容包括()条。
(3.0分)A.9B.12C.7D.12.《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字集是()。
(3.0分)A.一级字表B.二级字表C.三级字表D.四级字表3.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异表》存在一些不够科学甚至明显讹误的现象,其中最大的问题是()。
(3.0分)A.没有坚持严格的异体字标准B.没有坚持严格的读音标准C.没有坚持严格的书写标准D.没有坚持字体的历史渊源4.“咏”与“詠”所体现的异体字表现形式是()。
(3.0分)A.构形方式不同B.选用部件不同C.部件位置不同D.读音方式不同5.1986年,《简化字总表》调整()字。
(3.0分)A.9B.10C.11D.1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施行日期是()。
(3.0分)A.2000年1月1日B.2000年10月31日C.2001年1月1日D.2001年10月31日7.《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地名用字共()字。
(3.0分)A.654B.404C.278D.3568.“豆”和“荳”的解释,表现的“异体字”分类是()。
(3.0分)A.等同关系B.包孕关系C.交叉关系D.音义无关9.《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在()正式发布。
(3.0分)A.2009年B.2010年C.2011年D.2013年10.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的法律是()。
(3.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B.《通用规范汉字表》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1.异体字是汉字系统中的一种冗余现象,其表现形式包括()。
(4.0分))A.构形方式不同B.选用部件不同C.部件位置不同D.读音方式不同2.《一异表》所收“异体字”分类包括()。
(4.0分))A.等同关系B.包孕关系C.交叉关系D.音义无关3.下列汉字中,功能完全相同,表示“等同关系”的有()。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卷和答案

学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卷一、单项选择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义务;B、权利;C、责任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6.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8.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9.公共服务行业以( )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10.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11.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2.(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5.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测试题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普通话2规范汉字3社会公众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5三级甲等6汉语拼音方案7省语言文字工作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9.2001年1月1日10.三
二、判断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
1.在哪些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3)招牌,广告用字
(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2.国家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领域包括哪些?
(1)国家机关公务用语用字
(2)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语用
(3)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媒体及汉语文出版物的用语用字
(4)公共服务行业的社会服务用语用字
(5)公共场所设施、招牌、广告及企业事业单位名称的用语用字
(6)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5. 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 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 (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C)。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卷姓名________单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5.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 《汉语拼音方案》是xx(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
卷
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
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C)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 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7.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9.( 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
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 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4.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C)。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16.国务院( B)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广播电视部门1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
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级等最低级等分别为(
C)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B)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
用的普通话”。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1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 C)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
周。
A.一 B.二 C.三2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A)
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委员会第十次会
议通过《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
法》。
( √)
2.国家机关公务用语用字是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领域。
( √)
3.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
平。
( ×)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可以使用方言。
( √)
5.公共服务行业以通用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 ×)
6.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
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 √)
7.普通话水平分为二级四等,从高到低为:一级,甲等、乙等;二
级,甲等、乙等。
( ×)
8.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应当以
国家规范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 √)
9.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通用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
语用字。
( ×)
10.商标、商品的包装及说明,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不符合国家规
范和标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者停止销售。
( ×)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普通话 )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应当依据国家颁布的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2.影视屏幕上的字幕及其他公示性文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办公、会议、面向(社会公众 )讲话等公
务活动中应当使用普通话。
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用语用字规范化列为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办学水平进行督导评估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5.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汉语、汉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 )的规范和标准。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 三级甲等)以上水
平。
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省语言文字工作 )办事机构颁
发。
8.国家机关、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出版单位以及公共服
务行业不遵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规定的,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改正、逾期不
改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员予以通报批评。
9.(《汉语拼音方案》 )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
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
体字、异体字:(文物古迹 )、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
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
用的、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四、问答题(每题10分)
1.在哪些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3)招牌,广告用字
(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2.国家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领域包括哪些?
(1)国家机关公务用语用字
(2)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3)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媒体及汉语文出版物的用语用字(4)公共服务行业的社会服务用语用字
(5)公共场所设施、招牌、广告及企业事业单位名称的用语用字(6)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