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作业题(1)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法例题

标准成本法例题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X(实际价格-标准价格)II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X标准价格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用量标准为6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I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X(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II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10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X(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I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为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4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

4、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①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②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一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X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X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③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一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I④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 1.5元/小时。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1、在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中,当材料节约时应()A借记有关差异账户B贷记有关原材料账户C贷记有关成本账户D贷记有关差异账户2、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A材料用量差×实际价格B材料用量差×标准价格C材料价格差×实际用量D材料价格差×标准用量3.由于实耗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称为()A.人工效率差异B.工资率差异C.生产成本差异D.生产能力差异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分析类似于()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在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时,其中的数量标准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而价格标准则是指()A.销售量标准 B.制造费用预算标准C.生产状况标准 D.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6.人工效率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表明()A. 标准工时超过实耗工时B. 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时C.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超过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D.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7、下列不影响人工效率差异的因素是()A、实际工资率B、标准工资率C、实际工时D、标准工时8、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称为()A、开支差异B、效率差异C、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D、能量差异9、一经选定作为标准成本,多年保持不变,称为()A、理想的标准成本B、基本的标准成本C、正常的标准成本D、不属于标准成本10、如果标准工时为80小时,实耗100小时,标准工资率每小时5元,实际工资率每小时3元,则人工效率差异应为()A、100元(有利差异)B、200元(有利差异)C、100元(不利差异)D、60元(不利差异)11、一般说来,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生产部门B.采购部门C.劳动人事部门D.计划部门12、如果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超过了标准工资率,但实际耗用工时低于标准工时,则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的性质是()。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标准成本中,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是()。

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行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2.采用计件工资制度下,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

A.实际的小时工资B.预定的小时工资C.历史的平均小时工资D.预定的每件工资3.某企业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单位产品的标准机器工时是3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机器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B.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机器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3小时C.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人工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3小时D.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4.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5.因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 C)。

A.耗费差异B.效率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D.能量差异6.ABC公司本月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0.55元/千克。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7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其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元。

A.140B.160C.200D.2207.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

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4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

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3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为()元。

A.950B.450C.-950D.-11508.下列部门中,通常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是()。

A.采购部门B.生产部门C.质量控制部门D.人事劳务部门9.在标准成本系统中,下列方法中,将期末所有成本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是()。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十四章变动成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十四章变动成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十四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
业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
1.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

A.数量差异
B.价格差异
C.一种定额变动差异
D.原材料成本差异
2.成本习性,是指成本()。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
3.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叫做()。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可达到标准成本
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D.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5.不变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变制造费用差异。

A.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
B.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
C.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
D.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
6.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典型的产品作业的是()。

A.机器加工
B.产品检验
C.产品设计
D.厂区环卫
(二)简答题
1.简述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2.简述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主要区别。

3.简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大凡程序。

4.我国企业在借鉴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A
4. C
5. B
6. C
(二)简答题
(略)。

课程资料: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 下载版

课程资料: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 下载版

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的“标准成本”的含义是()。

A.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B.单位产品标准成本C.预算产量的标准成本D.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2.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3.某企业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是2千克,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机器工时3小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

A.2千克B.2小时C.3小时D.根据以上资料不能确定4.某公司本月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0.55元/千克。

甲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7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其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元。

A.-140B.-200C.-150D.-1655.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6.企业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可以使用三因素分析法。

下列关于三因素分析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C.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D.三因素分析法中的闲置能量差异与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相同7.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甲产品的标准工时为5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10元/件,企业生产能量为每月生产产品500件。

3月份该公司实际生产产品400件,固定制造成本为5600元,实际工时为2400小时。

则3月份,该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300B.600C.500D.8008.甲公司是一家日用品生产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按正常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公司预计下一年度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为10元/公斤,运输费为2元/公斤,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为3%,原材料入库后的储存成本为1元/公斤,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为()元。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2.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称为()A.效率差异B.耗费差异C.闲置差异D.能量差异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

A.全面控制原则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C.讲求效益原则D.例外管理原则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C.成本差异的分析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5.根据一般应该发生的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能力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A.总额的概念B.单位成本的概念C.历史成本D.实际成本7.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8.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9.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价格差异B.价格差C.数量差异D.用量差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11.标准成本法下,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时,本月发生的各成本差异,应转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成本法作业题
1.已知: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A产品,耗用甲、乙两种材料。

其中甲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20元,乙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32元。

单位产品耗用甲材料标准为每件5千克,乙材料为每件9千克。

(3)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61 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38 000元。

标准总工时数为10 000小时。

要求:制定A产品的标准成本。

2. 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甲产品标准成本单
甲产品正常生产能量为1 000小时。

本月实际生产量为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分别为:直接材料9000元;直接人工3 32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 375元;固定制造费用2 850元,总计为17 550元。

要求:分别计算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和分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采用三因素法。

4. 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相关成本资料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直接材料相关资料表
表2 制造费用相关资料表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6)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和能量差异(即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之和)。

???6、某企业月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0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0元/小时,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开支额为88000元,生产A产品4000个,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个,实际用工7400小时。

??????? 要求: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参考答案:
1.解:
依题意得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0×5+32×9=388(元/件)
×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8 000
10 000
×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61 000
10 000
×
2.解:
依题意得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9?000-450×20=0(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 000
900
-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900-50×20)=-900(元)(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325-180×20=-275(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 325
950
-4)×950=-475 (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950-45×20)=+200(元)
(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 375-135×20=-32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375
950
-3)×950= -47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950-45×20)=150(元)
(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 850-90×20=+1 05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850-2×1 000=+85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950-45×20)=+1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1 000-950)=+100(元)
4.解: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23 700-22 000=+1 700(元)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0×(1?200-1 000)+6×(2?100-2 000)=+2 60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1-10)×1 200+(5-6)×2 100=-900(元)
(3)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2 090-2 000=+90(元)
×(5?500-5 000)=+200(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5 500=-110(元)
(5)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4?675-4 000=+675(元)
(6)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4 675-4 800=-125(元)
×(6?000-5 000)=+800(元)
6、??? 解:(1)两差异分析法:
???????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88000-10×4000×2=8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88000-100000=-12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10000-4000×2)=20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20000-12000=8000(元)
??????? (2)三差异分析法:
???????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88000-10×4000×2=8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88000-100000=-12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10×(10000-7400)=26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0×(7400-4000×2)=-6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26000-12000-6000=8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