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一、单项选择题2、成本会计有狭义成本会计和广义成本会计之分,所谓狭义成本会计就是指(??A)。
A、成本核算B、成本预测C、成本控制D、成本考核和分析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B、顺序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交互分配法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B、职工福利基金C、管理费用D、生产成本7、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计划成本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8、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
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10、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
A.废品损失 B.产品销售费用 C.行政管理费用 D.筹集资金费用11、成本还原是指从()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B、中间一个C、最后一个D、随意任选一个1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A.“管理费用”科目 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C.“制造费用”科目 D.“车间经费”科目1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
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1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成本会计》练习题1、某企业本⽉⽣产A产品100件,B产品200件。
A、B产品共同耗⽤材料4900千克,材料单价10元。
A产品得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B产品得材料消耗定额为20千克。
要求:根据A、B产品得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共同耗⽤得材料费⽤。
2、企业⽣产甲、⼄两种产品共同耗⽤A种原材料,耗⽤量⽆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单件产品得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产品投产200件,单件产品得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
甲、⼄两种产品本⽉实际消耗材料1782公⽄。
A种原材料计划单价为2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照定额消耗量⽐例分配甲、⼄两种产品得原材料费⽤。
(2)编制材料耗⽤得会计分录。
3、某⼯业企业⾏政管理部门所领管理⽤具采⽤改⾰后得分次摊销法摊销。
3⽉领⽤管理⽤具⼀批,其计划成本为9000元,预计摊销三次;5⽉、8⽉各摊销⼀次,8⽉末报废,回收残料估价250元,已验收⼊库。
该⽉低值易耗品得成本差异率为超⽀3%。
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领⽤、摊销、报废与调整成本差异得会计分录。
4、某企业基本⽣产车间⽣产⼯⼈得计时⼯资共计16620元,规定按定额⼯时⽐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分配。
这两种产品得⼯时定额为:A产品30分钟,B产品15分钟;投产得产品数量为:A产品9500件,B产品8700件;辅助⽣产车间(只提供⼀种劳务)⽣产⼯⼈⼯资4890元;基本⽣产车间管理⼈员⼯资2790元,辅助⽣产车间管理⼈员⼯资1340元;⾏政管理部门⼈员⼯资4090元。
应付⼯资总额2973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配A、B两种产品⼯⼈⼯资并编制分配⼯资费⽤得会计分录。
5、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产车间,本⽉供电车间直接发⽣得费⽤为88000元,锅炉车间直接发⽣得费⽤为30000元。
车间辅助⽣产劳务供应通知单内容如下:供电车间共提供220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20000度,第⼀⽣产车间产品耗⽤80000度、⼀般耗⽤24000度,第⼆⽣产车间产品耗⽤60000度、⼀般耗⽤20000度,⾏政管理部门耗⽤16000度。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工资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2.交互分配法是一种“亲兄弟、明算账,算账后,再对外”的分配方法,即所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先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计算出交互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费用再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3.直接分配法是一种“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分配方法,即所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4.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大,在经济上不合算而放弃修复的废品。
5.废品损失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因出现废品而发生的无价值的耗费。
6.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7.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8.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9.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企业为了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各个对象,即生产费用的承担者。
10.逐步结转分步法,又称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它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一个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步法。
11.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它是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而只归集各个步骤本身所发生的费用和计算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将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加以汇总,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2.脱离定额差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13.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14.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材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而同时生产出来的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15.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16.等级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而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等级或质量不同的产品。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B. 确定产品成本C. 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D. 评估员工的绩效答案:B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别是什么?A. 直接成本可以追溯到特定的产品,间接成本则不能B. 直接成本是固定的,间接成本是变动的C. 直接成本是变动的,间接成本是固定的D. 两者没有区别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A. 成本与收益相匹配原则B. 历史成本原则C. 权责发生制原则D. 现金流量原则答案:D4.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分析通常用于:A. 确定产品价格B. 预算编制C. 成本控制D. 投资决策答案:C5.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B. 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C. 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同D. 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法不同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成本会计只适用于制造业。
(错误)7. 所有成本都是可控成本。
(错误)8. 成本会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正确)9.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属于直接成本。
(正确)10. 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不会随着生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成本会计通过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价格决策和利润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2. 解释什么是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并说明其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
成本-体积-利润分析是一种评估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
它帮助企业确定盈亏平衡点,预测不同销售水平下的利润情况,为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和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固定成本为1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产品售价为100元。
请计算该公司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解: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 固定成本 / (售价 - 单位变动成本)= 10000 / (100 - 50)= 10000 / 50= 200(件)14. 如果该公司希望实现利润10000元,需要达到多少销售量?解:需要销售量 = (固定成本 + 目标利润) / (售价 - 单位变动成本)= (10000 + 10000) / 50= 20000 / 50= 400(件)五、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5. 假设你是一家制造企业的财务分析师,公司计划推出一款新产品。
成本会计练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作业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4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计算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及分配实际原材料费用)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10500元。
单件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甲产品15千克,乙产品12千克。
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3.八月份某企业耗电40000度,每度电0。
4元,应付电力费16000元,未付。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3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7000度。
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时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24000小时。
要求:按所耗电度数计算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计算分配电费,编制电力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4。
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48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840元。
甲产品完工10000件,乙产品完工8000件。
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3.2小时,乙产品3小时.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计算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5.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费用、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础的是A.成本预测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控制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A.废品损失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D.外购动力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A.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B. 全部计入当月在产品成本C.当月在完工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4.适合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A.分步法B.分批法C.分类法D.品种法5.用盘存法计算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时,根?quot;本期投产数量=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一期初在产品数量"公式计算本期的投产产品数量时,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连续投入,在产品需耗用原材料,则公式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数量应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的A.实际消耗量计算B.实际产量计算C.约当产量计算D.计划产量计算6.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A.分步法B.分类法C.定额法D.品种法7.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A.成本报表B.损益报表C.销售报表D.资金报表8.小型工业企业中,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帐科目合并为一个A.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B.辅助生产成本总帐科目C.生产费用总帐科目D.制造费用总帐科目9.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A.燃料及动力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折旧费10.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在A.生产费用科目核算B.管理费用科目核算C.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D.制造费用科目核算11.基本生产成本按A.产品品种分设明细帐B.产品成本项目分设明细帐C.明细分类科目分设明细帐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设明细帐12.下列项目中属于待摊费用的是A.预付的保险费B.固定资产的修理费C.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D.短期借款利息13.可修复废品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A.应借记废品损失科目B.与修复费用一起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借方C.应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出D.不是废品损失,不必计算其生产成本1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直接结转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A.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B.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C.不通过产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D.通过产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15.属于构成比率的指标是A.产值成本率B.销售利润率C.成本利润率D.直接人工费用比率1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A. 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成本B. 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C. 计算半成品成本D. 计算产成品成本18.采用系数法时,被选定为标准产品的应是A. 成本计算工作量最大的产品B.盈利最多的产品C.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适中的产品D. 占企业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产品19.除了经过切割才能使用的材料外,大部分原材料应采用A. 限额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B. 切割核算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C. 盘存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D. 退料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20.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是为了A. 调整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B. 调整本月发生的定额成本C. 正确计算本月累计定额成本D. 正确计算本月产成品定额成本21.成本分析法中的对比分析法只适用于A. 非同质指标的对比B. 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C. 数量指标对比D.质量指标对比22.从理论上讲,产品成本应是产品价值中的A.CB.VC.C+V+MD.C+V23. 4月份生产合格品25件,料废品5件,加工失误产生废品2件,计价单价为4元,应付计件工资为A.100元B.120元C.128元D.108元24.下列适用于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A. 精密仪器B.小型水泥厂C.发电D.采掘25.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A.生产工时比例法B.生产工资比例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26. 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在产品已接近完工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大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27.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A.施惠最多,受益最少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B.施惠最少,受益最多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C.施惠最多,受益最多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D.施惠最少,受益最少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28.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A.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B.较其它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D.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29.成本还原的对象是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3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D.前面步骤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二、名词解释1.标准成本法2.约当产量比例法3.联产品4.定额变动差异5.因素分析法三、简答题1.简述定额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成本会计习题和答案解析

《成本会计》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阶段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A.有一定差别的B.相互一致的C.不相关的D.相互可以替代的2.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3.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和总和,包括()。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期间费用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D.全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4.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制造成本B.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C.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D.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5.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计划D.成本核算6.成本会计的任务由()的要求所决定。
A.企业经营管理B.成本会计的对象C.成本会计核算D.降低成本、费用7.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8.企业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该环节被称为()。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控制D.成本考核二、判断题1、因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所以成本必然会通过销售收入得到补偿。
2、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
3、企业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4、成本会计的决策职能是预测职能的前提。
5、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6、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会计本身也相应地发展、变化。
7、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成本预测是基础。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七、业务题1.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13500公斤,每公斤单价为2. 16元。
生产A产品1800件,单件A产品甲材料消耗定额为4.5公斤;生产B产品1200件,单件B产品甲材料消耗定额为2.25公斤。
料费。
1.(1)A???? B(2(3(4)A?????? B2锅炉车间用电5000度;企业办公用电2500度。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动力费用分配率=51200×1/50000=1.024生产产品应分配电费=34000×1.024=34816(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应分配电费=500×1.024=512(元)机修车间应分配电费=8000×1.024=8192(元)锅炉车间应分配电费=5000×1.024=5120(元)???????????3.元,辅助?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1)直接分配法蒸汽车间:?? 分配率=32000/(100000-20000)=0.4???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6800——B产品???????? 13440制造费用——一车间???????????????????????? 24760??????? ——二车间???????????????????????? 25600? 管理费用??????????????????????????????????? 62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 32000 ——机修车间????? 44800(2交互分配:???????????————蒸汽车间实际费用=32000+8960-6400=34560(元)??? 机修车间实际费用=44800+6400-8960=42240(元)对外分配:??? 蒸汽车间:?? 分配率=34560/(100000-20000)=0.432 ???????????????? A产品应分配费用=17000×0.432=7344(元)???????????????? B产品应分配费用=33600×0.432=14515.2(元)???????????????? 一车间应分配费用=9400×0.432=4060.8(元)???????——B产品制造费用??????? ——二车间???????????????????????? 24960? 管理费用??????????????????????????????????? 612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 34560——机修车间????? 422404.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耗用工时6000小时,乙产品耗用工时4000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形成性习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础的是(D)A.成本预测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控制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D)A.废品损失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D.外购动力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A)A.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B. 全部计入当月在产品成本C.当月在完工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4.适合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B)A.分步法B.分批法C.分类法D.品种法5.用盘存法计算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时,根?quot;本期投产数量=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一期初在产品数量"公式计算本期的投产产品数量时,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连续投入,在产品需耗用原材料,则公式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数量应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的(C)A.实际消耗量计算B.实际产量计算C.约当产量计算D.计划产量计算6.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C)A.分步法B.分类法C.定额法D.品种法7.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A)A.成本报表B.损益报表C.销售报表D.资金报表8.小型工业企业中,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帐科目合并为一个(C)A.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B.辅助生产成本总帐科目C.生产费用总帐科目D.制造费用总帐科目9.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D)A.燃料及动力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折旧费10.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在(B)A.生产费用科目核算B.管理费用科目核算C.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D.制造费用科目核算11.基本生产成本按(A)A.产品品种分设明细帐B.产品成本项目分设明细帐C.明细分类科目分设明细帐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设明细帐12.下列项目中属于待摊费用的是(A)A.预付的保险费B.固定资产的修理费C.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D.短期借款利息13.可修复废品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A.应借记废品损失科目B.与修复费用一起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借方C.应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出D.不是废品损失,不必计算其生产成本1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直接结转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A)A.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B.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C.不通过产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D.通过产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15.属于构成比率的指标是(D)A.产值成本率B.销售利润率C.成本利润率D.直接人工费用比率1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A)A. 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成本B. 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C. 计算半成品成本D. 计算产成品成本18.采用系数法时,被选定为标准产品的应是(C)A. 成本计算工作量最大的产品B.盈利最多的产品C.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适中的产品D. 占企业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产品19.除了经过切割才能使用的材料外,大部分原材料应采用(C)A. 限额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B. 切割核算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C. 盘存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D. 退料法核算和控制用料差异20.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是为了(A)A. 调整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B. 调整本月发生的定额成本C. 正确计算本月累计定额成本D. 正确计算本月产成品定额成本21.成本分析法中的对比分析法只适用于(B)A. 非同质指标的对比B. 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C. 数量指标对比D.质量指标对比22.从理论上讲,产品成本应是产品价值中的(D)A.CB.VC.C+V+MD.C+V23. 4月份生产合格品25件,料废品5件,加工失误产生废品2件,计价单价为4元,应付计件工资为(B)A.100元B.120元C.128元D.108元24.下列适用于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A)A. 精密仪器B.小型水泥厂C.发电D.采掘25.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D)A.生产工时比例法B.生产工资比例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26. 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A. 在产品已接近完工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大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27.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A)A.施惠最多,受益最少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B.施惠最少,受益最多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C.施惠最多,受益最多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D.施惠最少,受益最少的生产部门排在第一位28.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B)A.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B.较其它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D.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29.成本还原的对象是(B)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30.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C)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D.前面步骤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二、名词解释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通过事先确定标准成本,计算标准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及反馈的一种成本信息与控制系统。
2.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是先将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然后按完工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3.联产品:联产品指使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可以加工出几种使用价值不同的主要产品。
4.定额变动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是由于修订消耗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
5.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用来测定各个相互联系因素对有为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简答题1.简述定额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优点:(1)能够反映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2)有利于成本定期分析;(3)有利于提高定额管理水平;(4)能简便和合理地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费用。
缺点:核算工作量较大。
使用范围:(1)定额管理工作较好;(2)生产定型,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2.简述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2)设置成本项目;(3)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4)制造成本项目的归集与分配;(5)计算完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有哪些?(1)建立和健全原始凭证制度及流转程序;(2)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3)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和结算制度;(4)加强计量管理。
四、业务题1.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
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10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5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20元。
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定额费用为2400Q元,本月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500元。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成品成本负担。
(4)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费用为22000元。
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定额差异,按定额成本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答案:(1)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000-20+24000-22000=2980(元)(2)原材料定额差异率=(-50-5000)/(22000+2980)=-2.2%本月应负担材料成本差异=(24000-500)×(-2%)=-470(元)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成本=22000+22000×(-2.2%)-470+20=21066(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成本=2980+2980×(-2.2%)=2914.44(元)2.资料:甲车间3月份完工A产品300件,加工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5件,废品残值200元,应由责任人赔偿400元。
A产品当月无在产品,生产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11340直接工资6489+ 制造费用80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863(元)原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废品完工程度平均为60%,月末无在产品。
要求:(1)计算刻品损失成本。
(2)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核算的会计分录。
答案:(1)废品损失计算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直接制造项目产量材料工资费用共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用总额315/309 11340 6489 8034 25863费用分配率36 21 26废品成本15 540 189 234 963残值200 200 净损失340 189 234 76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计分录:①借:废品损失963贷:生产成本963②借:原材料200贷:废品损失200③借:其它应收款400贷:废品损失400④借:生产成本363贷:废品损失3633.资料:甲产品原材料消耗及工时消耗情况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料消耗(千克)工时消耗(小时)项目------------------ ----------------------___________实际____定额___________实际____定额________月初在产1800 400本月投入9400 3760完工产品8000 3000月末在产2000 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材料单价4元/千克,小时工资率3.5元/小时,小时费用率6.5元/小时。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答案:(1)原材料分配率=(1800+9400)/(8000+2000)=1.12完工实耗量=1.12×8000=8960(千克)在产实耗量=1.12×2000=2240(千克)完工材料费=8960×4=35840(元)在产材料费=2240×4=8960(元)(2)工时分配率=(400+3760)/(3000+1000)=1.04完工工时=3000×1.04=3120(小时)在产工时=1000×1.04=1040(小时)完工工资=3120×3.5=10920(元)在产工资=1040×3.5=3640(元)完工制造费用=3120×6.6=20592(元)在产制造费用=1040×6.6=6864(元)(3)完工产品成本=35840+10920+20592=67352(元)在产成本=8960+3640+6864=19464(元)4.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连贯经过两个生产步骤,第一步生产的甲半成品直接转给第二步继续加工成产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