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应倾入更多的关爱

合集下载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王化胜青州市弥河初中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一些经历了家庭裂变的后进生,心理缺陷十分明显,往往表现为冷漠、孤僻、放纵、任性等。

他们很容易采取自暴自弃等极端的人生方式,如离家出走,甚至犯罪。

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后进生犯罪70%以上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因此,学校对于离异家庭的后进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也应当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关注他们的成长教育。

有这样一个案例:15岁的少年满某,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父母离婚、母亲再婚。

继父对他非打即骂,他从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因此经常夜不归宿。

不幸的家庭使他自卑感很强,致使他在校无心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很差。

因此,老师看不起他,同学冷落他,初一后他就辍学了。

他开始游荡在社会上,经常光顾游戏厅、录像厅,在那里结识了许多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

用满某自己的话说:在游戏厅里玩游戏的孩子有的不太好,我就是在游戏厅里学会了抽烟、打架,直至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进了监狱。

在这个案例中,家庭的分裂和错误的教育方法是满某走上歧途的开始,而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过早地步入社会,又进一步把他推上了犯罪的深渊。

学校对于满某这样失去家庭温暖、心理上很自卑的学生,不仅没有采取适当的关怀和教育措施,反而歧视,导致该生辍学。

辍学后的满某闲散在社会上无人管理、无人教育,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成了他的栖息之处,而这些场所的一些不健康因素,使他受到了不良影响,因而走上犯罪道路就是难免的了。

学校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主要是情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如通过各种主题班会、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等有益的集体活动对他们进行情感渗透,丰富他们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摆脱消极卑微的个人情感体验。

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对待这些心灵受到伤害的学生,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使他们懂得家庭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但人生的道路却可以选择,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融于集体之中,与集体一道前进。

给离异家庭的孩子多一点爱

给离异家庭的孩子多一点爱

给离异家庭的孩子多一点爱作者:易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7期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我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三十年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到了做幼儿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拥有了许多值得分享和探讨的问题。

下面我想谈谈这么多年一直让我忧心忡忡的一个问题——关于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原因,班上离异家庭的孩子逐渐增多,这些孩子都有离异家庭孩子身上的特点:失落、自卑、恐惧、逆反心、攻击性、缺乏安全感等,作为老师,我感到担忧和焦虑。

为此,我想谈谈如何教育关爱离异家庭中的孩子。

在离异家庭中,由于家庭的变故,使孩子经常处于不安、紧张、忧愁和思念之中,这样严重阻碍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离异后,由于种种原因,在孩子面前主要表现为:性格暴躁或过分迁就,容易陷入教育的误区,作为父母想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或母爱,常常用金钱物质满足孩子,有时家长的心情不好,就常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对待孩子,要么限制太多,要么放任不管,更有甚者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推给祖辈,等等。

由此可见,要想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多么的艰难。

要想减轻离异家庭孩子所受的伤害,幼儿园教师和离异家庭的家长应该怎样做?一、幼儿园老师和离异家庭的家长都不可忽视孩子的情感,应成为孩子情感的积极支持者。

在上届大班第一学期开学初,有一天中午,孩子午睡时,静悄悄的寝室里突然发出了抽泣声,我寻着声音走过去,只见多多宝贝蒙着头在伤心的哭泣,我轻轻的拉开他的被子,一个满脸泪花的小脸呈现在我面前,我一边帮他擦眼泪一边问他,“宝贝,怎么了?”他伤心地说:“我好想妈妈,我很久都没有见过妈妈了。

”我问:“为什么?”多多说:“外公外婆说,妈妈工作忙,等忙完了就来看我。

”看着满脸忧伤的多多,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边抚摸孩子、一边安慰孩子、一边想:如何让离异家庭的孩子与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呢?多多宝贝是一个聪明、善言、极度敏感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他长期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老人想着他可怜,事事由着他,他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保护欲极强、安全感较差的个性,而且他还有一定的攻击性,稍不如意就发脾气——一天早上,多多入园就不开心,请他玩游戏,他坐在桌旁不玩,过一会,小杰跑过来告状:“老师,多多打我。

给单亲幼儿更多的爱

给单亲幼儿更多的爱
孩 ,父 母 离 异 后 她一 直跟 随父 亲 ,而 父 亲 再 婚 后 又 有 了一 个 小
弟弟 ,所 以对孩 子的呵护 就不象 以前那样 细心了 ,孩子每天在 幼儿园都是 闷闷不乐 的。因为她是 这学期 刚刚转入我 班的 ,父 亲没有与老师讲家庭 的事情 ,老师也不 知道 , 后 来是 经过询问 孩子才 知道 的 。孩 子在幼儿 园里经 常盼望 自己的亲妈妈来接 她 。当我知道 了李 肖童小朋友 的想法后 , 便 主动与她的亲生父 母 进行 了个别交流 ,并且 和他们商量好每周五 由妈妈来接 , 父
学前 教 育
给 单 亲幼 儿 更 多 的爱
张 国辉 ( 青 岛机械工业总公 司幼儿 园 山 东 青 岛 2 6 6 1 0 0)
摘 要 : 父 母 离异 给 孩 子 的痛 苦是 巨大 的 ,即使 是 上 幼 儿 园 的孩 子 也 会 感 到 心 情 沉 重 。 由于 父 母 离异 ,孩 子 只 能 选 择
孩 子 ,应该 给 予 更 多 地关 爱 。

压力和恐惧 。于是 我马上蹲下来握住她 的双 手 ,对她说 :“ 放 心吧 ,老师替你保 密。 ”孩子脸 上的窘迫开始消失 ,但她还是
有些担心。等她妈妈来接的时候 , 我故意大声 的说孩子今天可
棒 了 ,老师和小朋友都非 常喜欢她 ,说完我又摸 了摸她的头 , 这时 ,孩子才算松 了一 口气 ,跟着妈妈高高兴兴 的走了 ,后来
我 与好 妈 妈 交 谈 ,了解 了妈 妈 内 心 的苦 处 ,我一 边 安 慰 一 边 鼓

细 心 和 关 心
励妈妈试着反省 自已,理解孩子对父亲 的可望 。同时也 向妈妈
介 绍 了父 亲 独 特 的魅 力 。 听 了我 的 话 妈 妈 流 泪 了 , 我也流泪了 , 妈妈没有再说什么 , 但 我 感 到妈 妈 有 些 默 认 了 ,后 来 爸 爸 又 来 看 过 女 儿 几 次 ,女 儿 没 有 再 向我 乞 求 什 么 ,母 亲 也 没 有 给 孩 子 施加什么压力 。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父母离异对心理的影响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父母离异对心理的影响

如何帮助小学生处理父母离异对心理的影响离婚是一种敏感而复杂的情况,对于小学生来说,父母离异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家长、老师或其他关心孩子成长的人士,我们有责任帮助小学生处理离异对心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和建议,以帮助小学生应对离异引起的心理困境。

首先,我们需要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

父母的离异可能会使小学生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竭尽全力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和使用积极的语言来表达对他们的关注。

此外,建立一个稳定的日常生活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表达他们的情感。

离异会让孩子们产生各种复杂的情绪,包括悲伤、愤怒、焦虑等等。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情感是正常的,并且可以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处理。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比如写日记、画画、参加体育活动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积极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练习和积极思考。

第三,关注孩子的变化和行为问题。

离异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或行为问题的出现。

我们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并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心理困扰或行为问题,我们应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以提供更适合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离异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个难关。

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分享孩子的情况和观察。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相关的帮助和资源。

社会方面,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加强离异家庭的支持政策,提供社会福利和心理咨询服务。

最后的结论,处理小学生在父母离异时的心理影响需要一个综合的方法。

我们应该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引导孩子表达情感,关注他们的变化和行为问题,并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

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

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

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谈如何教育父母离异的孩子教育以育人为本,作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人们传统的婚姻观念在逐渐改变,城市居民的离婚率居高不下。

父母的离异,势必对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不可忽视的严重影响。

那么如何对这些单亲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便成了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父母离异的孩子,他们容易形成早熟、孤僻、狂躁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对待这些孩子,仅仅是同情,是代替不了教育问题的。

重要的要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用真诚的情感,送给他们一份一度失去的温暖和呵护,使他们重新找回自尊和自信,从而,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学生朱某,好学上进,反应敏捷,上课积极发言,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父母离异后,他变得忧心忡忡,神不守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

同时,又及时调整了工作方法,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其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上。

经常和他谈心,告诉他,父母虽然离异,但爸爸还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是他的妈妈,爸爸妈妈还会像以前那样爱他,他们都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使孩子感到亲情的温暖。

同时,该班主任又教育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不要歧视父母离异的孩子,不要对其冷嘲热讽,让班干部带头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朱某又重新恢复了健康的心理和正常的学习。

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因愤怒变得更加倔强执拗而不驯。

这时作为班主任就要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告诉他父母离异是大人的事,父母有重新选择新生活的权利。

教育孩子要正确面对和尊重父母的选择,不能有偏激的想法,以为“爸爸不要我了”或“妈妈不要我了”,让孩子像以往一样尊重和爱自己的父母,加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沟通。

学生张某某,本来就是个调皮的孩子,父母离异后,他就像个皮球,在他们之间推来推去,本来就调皮的他因愤怒变得更加顽劣。

离异家庭孩子更需要关爱

离异家庭孩子更需要关爱

离异家庭孩子更需要关爱
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等缘由,心理受到的创伤是显而易见的。

一项“离异家庭孩子心情现状调查与分析”的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1名离异家庭孩子中,有66名孩子日常心情消极,占81.48%。

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心情很不稳定,哀伤、焦虑、恐惊、生气、冷漠、孤独、自卑等消极心情时有发生。

调查表明:监护者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心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假如监护者实行民主宽容的教养方式,就能使孩子产生乐观心情;反之假如接受专制、放任、溺爱等过度型的教养方式,则必会使孩子产生消极心情。

调查还显示:非监护者的关怀程度和孩子心情有着亲热关系。

如有另一位(非监护者)家长,不仅定期来探望孩子,而且还和前夫一道陪伴孩子参加幼儿园的春游活动,这让孩子深感欣慰。

因此,非监护者增加同孩子见面的次数,对转变孩子的消极心情有着乐观意义。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应当赐予特别的关爱,使他们与核心型家庭的孩子一样能够健康成长。

---------------------------------------------------
---------------------------------。

离婚后如何给孩子最好的关爱

离婚后如何给孩子最好的关爱

离婚后如何给孩子最好的关爱离婚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对于夫妻双方和孩子都是一种心理压力。

当夫妻决定离婚时,孩子往往是最受影响的,因为他们会面临被割裂的家庭问题。

离婚后的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父母要耐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离婚后,孩子经常感到恐惧、焦虑、沮丧和难过。

父母应该以耐心的态度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他们是被爱的。

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愿望,了解孩子的需求,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并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安抚。

其次,父母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日程安排,确保为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孩子感到被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参与孩子的生活,如陪伴他们做功课、玩耍、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等等。

帮助孩子渡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并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关爱和支持,使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关心。

第三,父母应该保持友好关系。

父母即使已经离婚,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关系。

孩子会感到不安和担心,所以父母应该避免争吵和冲突。

如果遇到问题,应该温和地谈论、协商,确保孩子的利益得到保护。

父母之间的友好关系将有助于孩子更轻松地适应新的局面,减少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再次,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决定。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他们更多自主的权利。

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影响的能力,做出独立的决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更强大且更开心地面对未来。

最后,父母要给英语方面提供支持。

离婚后,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父母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如心理咨询、课外活动或其他有用的资源。

这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和环境。

总之,离婚对孩子是一项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体验,但父母可以通过尽可能多地关注、支持、理解、陪伴和鼓励来帮助孩子渡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保持友好关系,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权利,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感受到爱。

为单亲家庭儿童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为单亲家庭儿童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为单亲家庭儿童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单亲家庭儿童是指父母其中一方离世、离异或其他原因无法与孩子共同生活的家庭。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儿童通常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帮助他们度过困境,建立自信心和幸福感。

作为社会的成员,我们应该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单亲家庭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同,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

他们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想念另外一个父母或对家庭的稳定性感到担忧。

我们应该尽量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幸福感。

我们应该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由于单亲家庭通常只有一位父母独自承担着照顾孩子的责任,他们可能会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

作为身边的人,我们可以主动找机会和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娱乐,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注。

在孩子需要帮助或困扰时,我们也应该倾听他们的心声,耐心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我们应该尽量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教育和培养机会。

单亲家庭儿童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经济困难和学习障碍。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供资金援助、教育资源等,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我们也应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只有通过教育和培养,他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应该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鼓励和认可。

在成长过程中,单亲家庭儿童可能会感到自己与其他家庭儿童的差异,产生自卑心理。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面对生活,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单亲家庭儿童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提供教育和培养机会,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应倾入更多的关爱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回民小学李欢当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异家庭子女是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

父母离异极易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感。

而且,在很多孩子身上,这些消极情感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消失,反而会愈积愈深。

和成人应付离异创伤不同,孩子的创伤愈合期要比成人长得多。

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孩子,因为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家庭的突变他们无法预见,所以在事发后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很容易将父母的离异归结
于自己,形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
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

在父母离异后,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和抱负。

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

而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
问题缺乏正确认识,误以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就放任自流,使这些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倾向,部分
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些孩子,有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为所欲为,性格叛逆,不听大人管教。

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去从正面引导、不及时地教育他们,很容易走向极端、心灵扭曲。

作为一名
教师,我深深懂得——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
展。

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人生当中最高的学位是高尚的思想品格,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成就。

为了让这些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倾入了更多的关爱。

我们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作为一年级都是七岁的孩子,她应该是快乐幸福的,但她沉默寡言,课下还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行为也较为散漫,学习成绩也不太好。

后来我知道她是个父母离异的孩子,母亲再嫁,爸
爸外出没了音信,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她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她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胆小,天常日久成为班上的后进生。

为了让这个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我决心以行动去温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唤起她的自尊。

首先,我让孩子正确理解“离婚”的含义。

夫妻的离异,存在着很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地评判谁对谁错,谁是谁非。

但是无论理由怎样充足,离婚都难免让
幼小的孩子受到深深的伤害。

对于孩子来说,不管离开父母中的任何一方,那种亲情撕裂的痛楚,外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如果此时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爸爸或妈妈抛弃了,不仅对父母心怀怨恨,还会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上婚
姻狰狞丑陋的面目。

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正确理解离婚的含义,明白父母的分手是因为生活在一起不幸福,他们有追求各自幸福的权利。

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苦衷和无奈,更让他们明白,父母虽然离婚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抛弃孩子,孩子永远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

于是我把这个小女孩带到办公室,温和地说:“童话里,王子和公主相爱了,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可是几年后,他们发现已经不再喜欢对方了,那该怎么办啊?”小女孩扑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想了想,天真地说:“童话里还有许多的王子和公主啊!他们还可以再去找自己喜欢的人啊!”“对啊!”我接着说:“你的爸爸妈妈就像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他们不爱了,有权利去找自己喜欢的人,这样才会幸福。

但是无论怎样,他们永远都是爱你的!”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其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奋发的动力,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学习上,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常找机会和她谈家里的事、同学的事,谈她喜欢读的书等,并经常告诉她要衣着整齐,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

我还经常为她补课,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先请她回答,答对了,及时表扬。

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识得字很多,读课文也很有感情,为了调动她的学习积极性,我组织学生举行朗读比赛,比赛中她发挥得非常好,获得了一等奖,她笑得很开心。

当时,我对
她说,你和其他同学一样聪明,你落后的原因,不只是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更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赶上同学的勇气。

她点了点头。

最后,让集体的关爱温暖受伤的心灵。

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就是兄弟姐妹,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好的班集体会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还能教会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没有班集体,一个孩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生。

我对学生们说,这个父母离异的女孩子比别的同学更缺少母爱,但要让她比别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师爱,让她更多地体会到同学的友爱。

学习好的一些学生经常和她一起复习功课。

下课时,我让性格开朗的同学主动找她一起玩儿,和她团结相处,操场上多了一个开心玩耍的身影。

这个女孩渐渐地变了,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特别是和同学们能很好的相处。

对于这个的孩子,我都对她倾入了一份更多的关爱,这种关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它如洒播心灵沃土的春雨,可以让萌发的种子扎根、开花、结果,这种关爱,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信,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世界观的完善和形成、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抗挫折的意志品质。

多一分关爱吧,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让他们
健康茁壮地成长。

作者简介:
李欢女33岁小学一级教师,2006年毕业于廊坊师范学院,一直默默奋斗在教育第一线。

通讯地址:张家口市宣化区回民小学李欢
邮编:075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