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4)
国开《心理学概论》所有形考任务答案

b.需要
c.自我
d.本我
题目12
还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a.积极的认知方式
b.排除忧郁
c.积极的心理暗示
d.自信
题目13
还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指人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保持在某个对象或活动上的能力。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称为()。
a.民族社会化
b.法律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道德社会化
题目16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哪些胆汁质气质类型在情绪和行为方式上,以及在智力活动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a.果断
b.内心外露
c.直率
d.懦弱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还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还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引起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还未回答
满分1.00
还未回答
满分2.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遗忘发生的原因包括()。
a.干扰说
b.忘记说
儿童心理学作业讲评

儿童心理学作业讲评1(第1—2章)说明:本课程共4次形成性考核练习,占总成绩的30%。
第1次练习满分100分,折合为形成性考核成绩8分。
各位学员,对于教材要比较熟悉,作业中的题目难度不是很大,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做起来比较顺利。
一、概念题(每个5分,共30分)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42.时序研究p253.横向研究p234.纵向研究p245.气质p306.胚胎期p35二、简答题(共70分)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的三大领域及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0分)P5:生理、认知、社会性发展基本理论问题涉及三个:遗传与环境、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这三个方面,这些均要回答。
2.简述艾里克森的八个社会心理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
(10分)0-1岁(自主对羞愧)、1-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这三个阶段具体阐述,书上9-10页3.由里到外依次介绍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构成系统。
(10分)14-15页,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4.简述研究遗传影响力的方法(或者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
(6分)选择性育种的研究、家谱研究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5.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6分)这是斯卡尔得观点:被动的互动、唤起性的互动、主动的互动这三个方面来叙述。
6.简述足月产新生儿所表现出来的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
(10分)生存反射:呼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等。
需要具体阐述一下。
7.简述分娩过程三个阶段及三种常见分娩并发症。
(6分)三个阶段:宫颈扩张与收缩、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分娩并发症:缺氧、早产、低重儿。
8.如果要你对一个怀孕的妇女提出促进胎儿生长的建议,你将侧重于什么角度提出建议?为什么?(要求不少于500字)(12分)这个可以自己选择,比如选择从情感,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及答案

01⼼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及答案JC01⼼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20年8⽉考⽣适⽤)⼀、单选题(第1-100⼩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科学⼼理学的创始⼈是次CA. W詹姆斯B. H艾宾浩斯C. W冯特D. S弗洛伊德2.“⼼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DA. 机能主义⼼理学B. 构造主义⼼理学C. ⼈本主义⼼理学D. ⾏为主义⼼理学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CA. 机能主义⼼理学B. 格式塔⼼理学C. ⾏为主义⼼理学D. 精神分析学说4.猴⼦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理发展到的阶段是*BA. 知觉B. 思维萌芽C. 思维D. 意识5.⼼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BA. 感受器B. 神经系统C. 反射弧D. 神经细胞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BA.⼩脑B.脑⼲⽹状结构C.丘脑D.下丘脑D.⼩脑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脑⽪层的*DA. 额叶B. 颞叶C. 枕叶D. 顶叶9.听觉中枢位于⼤脑⽪层的*BA. 额叶B. 颞叶C. 枕叶D. 顶叶10.脑的最古⽼部位是*DA. ⼩脑B. 间脑C. ⼤脑D. 脑⼲11.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脑⽪质进⾏信息处理的是*C ? A. 视觉B. 听觉C. 嗅觉D. 味觉12.⽀配内脏器官的是*AA. 植物神经系统B. 运动神经系统C. 中间神经系统D. 感觉神经系统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下感受性*DA. 降低B. 提⾼C. 不变D. 发⽣变化15.⽩纸在橙⾊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B ? A. 选择性B. 恒常性C. 理解性D. 整体性16.红⾊让⼈感到温暖,这是⼀种*D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C. 感觉后像D. 联觉17.⼈类听觉的适宜刺激的声波是频率*CA. 200~20000赫兹B. 1000~4000赫兹C. 16~20000赫兹D. 1000~5000赫兹1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B ?A.恒常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19.红灯灭后眼睛⾥出现了蓝绿⾊的灯影,这是*CA.正后像B.互补现象C.负后像D.彩⾊对⽐20.⼈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BA.运动知觉B.时间知觉C.似动知觉D.⽅位知觉21.位于中央窝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是*DA. 双极细胞D. 锥体细胞22.⼈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部分物体当做对象,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B ?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2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CA. 锥体细胞B. 双极细胞C. 杆体细胞D. ⽔平细胞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 ⾊觉有缺陷的⼈⼀般不能说出物体的颜⾊B. ⾊觉有缺陷的⼈是靠饱和度的差别来辨认颜⾊的C. ⾊觉异常绝⼤多数是遗传原因造成的D. 红绿⾊盲的⼈看不见光谱上的黄和蓝25.语⾔⽂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DA. 形象的编码B. 抽象的编码C. 视觉的编码D. 听觉的编码26. 表象可以为想象提供素材,是由于表象具有*CA. 概括性B. ⽚断不稳定性C. 可操作性D. 直观形象性27.遗忘的进程通常是*B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 倒U型曲线D. U型曲线28.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然衰退和*CA. 固化B. 迁移29.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
XXX《管理心理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XXX《管理心理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XXX《管理心理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一单选题1.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是()理论的创始人。
(5.00分)A.人群关系理论B.社会测量学理论C.工业心理学D.群体动力理论2.在人性假设理论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是()的假设。
(5.00分)A.“自我实现人”B.“社会人”C.“复杂人”D.“经济人”3.管理心理学边缘学科的特点产生了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即()取向和管理学取向。
(5.00分)A.心理学B.社会学C.自然科学D.行为学4.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介于()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5.00分)A.社会学和心理学B.管理学和社会学C.管理学和心理学D.管理学和心理学5.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被称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
(5.00分)A.社会心理学B.现代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组织心理学6.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其假设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5.00分)A.XXXB.XXXC.XXXD.XXX.XXX7.需要层次理论是()XXX提出的。
该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5.00分)A.美国行为学家B.英国经济学家C.美国心理学家D.德国心理学家8.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心理学家提出了()理论。
(5.00分)A.超Y理论B.Y理论C.人群干系理论D.X理论9.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
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1958年XXX教授()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5.00分)A.XXXB.XXXC.XXX.XXXD.XXX1.群体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提出来的,用来描述社会中一小群具有特定关系的人群。
(5.00分)A.库利B.XXXC.XXXD.XXX2.()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心理学概论慕课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慕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D. 人类心理和生理活动答案:C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B. 动机C. 认知过程D. 社会行为答案:C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遗传决定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心理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威廉·冯特7. 心理学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________。
答案:社会心理学8.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心理特征的测量9.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通常简称为________。
答案:情商(EQ)10.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________、情感或行为上出现的异常,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重点和方法。
12. 描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指的是通过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使中性刺激成为条件刺激,引发条件反应的过程。
操作条件作用则是由斯金纳提出,强调行为的后果对行为频率的调节作用,即强化或惩罚可以增加或减少行为的发生。
13.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感。
《心理咨询入门》形成性考核作业1-4

一、名词解释1.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Page 21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
3.强迫症Page 180 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
二、简答1.心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Page 37 心理咨询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改变人的认识以及改变人的行为。
2.非理性思维的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3.合格的咨询者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运用人格理论的技能;临床会话的技能;心理测量的技能;心理诊断的技能;心理治疗的技能。
4.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Page 63 自我觉知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欣赏、关切他人的能力;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对工作投入的能力;处理冲突情境的能力;接受与容忍暧昧不明情况的能力;形成咨询风格的能力。
5.列举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及代表人物Page 17 – Page 26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首创。
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贝克创立认识疗法。
个人结构疗法的观点来源于凯利。
理性情绪疗法是艾利斯创立。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罗杰斯提出。
沟通分析理论是由伯恩创立。
三、论述1.试论述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Page 17-Page 18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首创。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成了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伊底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代表理智与常识,遵循显示原则,在伊底和超我之间充当协调者。
国开作业心理学概论-“心理学概论“形考作业一()86参考(含答案)

题目: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选项A:中间科学选项B:理论科学选项C:应用科学选项D:实践科学答案:中间科学题目:“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选项A:发散思维选项B:形象思维选项C:抽象思维选项D:聚合思维答案:发散思维题目: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虽有感知的原型,却又不限于某个原型,因此具有()。
选项A:直观性选项B:概括性选项C:可操作性选项D:形象性答案:概括性题目:人们遇到歹徒抢劫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迅速作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这属于情绪的()状态。
选项A:应激选项B:狂喜选项C:心境选项D:激情答案:应激题目: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
选项A:敏锐选项B:滞后选项C:不确定选项D:迟钝答案:敏锐题目:“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描述的是人格的()特性。
选项A: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选项B: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选项C: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选项D: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答案: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题目:语言依赖(),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
选项A:思维选项B:感觉选项C:记忆选项D:想象答案:思维题目:在众多人格理论中,提出最早、内容最完整且影响最大者是()。
选项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选项B: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选项C: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选项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答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题目: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即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该定义强调从()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
选项A:他人评价选项B:内在感受选项C:社会适应选项D:个人成长答案:社会适应题目:短时记忆的容量是()组块。
选项A:7±2选项B:7±3选项C:7±4选项D:7±1答案:7±2题目:注意的转移和分心是相同的。
国开2020《心理学概论》三次形考作业题目

答案+我名字心理学概论形考作业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内省法等。
2.1879年德国的()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的正式诞生。
3.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它包括了三大部分:()、外周神经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
4.学习是一种由()而引发的()上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5.动机是行为的(),具有生物性、认知性及社会性。
6.艾森克提出,人格有两个潜在的超级特质,分别是内外向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心理学2.感觉和知觉3.短时记忆4.遗忘5.注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1.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研究要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成长。
()2调查法一般指抽样调查,是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一定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3.短时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可以通过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附属使其进入长时记忆。
()4.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中,遗忘的发生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5.心理定势是指先前问题解决的模式影响新问题的解决。
()6.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运动表现显著改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行为属于学习。
()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8.从黑暗的电影院来到室外,视觉的适应过程属于明适应。
()9.刺激的泛化又称为辨别化,指的是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10.调查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不允许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个体对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全面的直接的反映是()。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2.“如芝兰之室,久而不分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属于感觉的()A.对比性B.联觉性C.适应性D.感觉性3.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4)
责任教师张莉
本次《心理学概论》作业评讲(4)主要针对重庆电大编制的《心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
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二、简答题
(一)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考核知识点: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2.解答提示:
(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如:很多保健
品广告中经常采用“某某专家推荐”的说法。
(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
会促进态度改变。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
(4)信息接收者特征。信息接收者特征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
3.注意:简要说明。
(二) 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1.考核知识点:不同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2.解答提示:
(1)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在情绪和行为方式上,以及在智力活动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和表现:
①胆汁质:直率、果断、热情、内心外露、心境变化剧烈、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易激动。
②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捷乐观、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易变更、轻率、浮躁。
③粘液质:安静、稳重、善于忍耐、脚踏实地、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
④抑郁质:富于联想、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胆小、多愁善感。
(2)作用:
①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②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
③气质类型影响人的职业适应性。
3.注意:简要说明。
(三)简述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1.考核知识点: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2.解答提示:
性格的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表现在:
①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
②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③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
①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意志特征。
②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意志特征。
③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
④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
①强度特征。
②稳定性特征。
③持久性特征。
④主导心境。
(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
①在感知方面的差异。
②在思维方面的差异。
③在记忆方面的差异。
④在想象方面的差异。
(四)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1.考核知识点:自我概念
2.解答提示:
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
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1) 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2) 现实自我和假定自我。假定自我又分四类:可达到的自我;理想自我;应该成为的自我;不想
成为的自我。
3.注意:简要说明。
(五)影响人际吸引因素有哪些?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哪几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
1.考核知识点:影响人际吸引因素;亲密关系
2.解答提示:
(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相似性。
第3 页共5 页
②熟悉与临近。
③外貌。
④人格品质。
(2)美国心理学研究者布瑞姆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六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这就是了解、
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
3.注意:简要说明。
(六)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
1.考核知识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
2.解答提示:
(1) 心理健康的意义
①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
②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③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
④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
(2) 乐观的意义
①乐观有益于健康。
②乐观与成年时期良好的学业成绩、职业适应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③乐观具有保护作用。
3.注意:简要说明。
(七)常见的心境障碍有哪几种?发展性辅导包括哪些内容?
1.考核知识点:常见的心境障碍;发展性辅导
2.解答提示:
(1)常见的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等。
(2)发展性辅导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发展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3.注意:简要说明。
四、论述题
(一)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考核知识点: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2.解答提示:
(1) 生物遗传因素
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同时,身体外貌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
响。
(2) 家庭环境因素
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
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
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
以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4)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成员人格的社会存在。按社会文化的功能和其对社会成员影响力的差
异,人们常将社会文化细分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社会生态文化三种。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过
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交互影响并促进人格的发展。
3.注意: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二)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考核知识点: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解答提示: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友谊可以提高儿童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促进儿童的自豪感、自尊
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儿童的朋友越多,他们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
机会越多,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也就越多,这些愉快体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
发展。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当儿童表现出亲社
会行为时,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
(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当儿童遇到危险或外来攻击的时候,最有可能提供
社会支持的是朋友。朋友会以同盟军的身份站在儿童身边,成为其坚强的后盾。当儿童感受到来自可靠
同盟的支持时,会有更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
3.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论述。
(三)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考核知识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
2.解答提示: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开放、客观、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自信自尊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待人真诚,尊重宽容,坦诚相处,能沟通,拥有良好的关系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勇于改变,灵活有弹性,合理评估现
实,客观面对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能满足合理的需要,情绪稳定、坦率、自然、乐观、有调适能力
第5 页共5 页
(6)人格和谐完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感,有创造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3.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论述。
(四)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1.考核知识点: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2.解答提示: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与和自己相似的、与熟人合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人们在有植被、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
好的气候下人们报告的积极情感更多。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事那些能够满足个
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
(4)适度休闲。适度休闲是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
(5)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得与失,即可长久保持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3.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