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PPT (恢复)
质量互变规律(马原).ppt

谢谢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 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式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方法论意义
(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 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正确处 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3)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在实际 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 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 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1.量变的含义
演讲人
目录
01
量变的含义
02
质量互变规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质变的含义
04
方法论意义
量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 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的含义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 断。 3.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 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质量互变规律PPT课件

科技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总结词
科技发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最终实现 质的飞跃。
详细描述
在科技领域,新的理论、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科研 人员通过对现有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渐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 新的理论和技术逐渐成熟,最终实现质的飞跃,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新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应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明 确发展方向和目标,逐步实现
。
创新管理方式
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效率 和竞争力。
优化产品和服务
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产 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 工凝聚力和归属感。
质量互变规律在个人能力提升中的应用
生物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总结词
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演化
详细描述
在生物学中,质量互变规律对生物体的生长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如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和进化等过程,都遵循 了质量互变规律。
04
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发展 中的影响
社会变革中的量变与质变
要点一
总结词
社会变革中的量变与质变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 量的积累引发质的改变,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质量互变规律的概念
事物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 会引起质的变化,即数量的变化会引 发质的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01
02
03
指导实践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 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指 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 要的意义。
预测未来
通过对事物量变的观察和 分析,可以预测事物发展 的趋势和未来状态,从而 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质量互变规律ppt课件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
决战特别是三大战役,
就是质变过程中量的
扩张的表现。
32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爆发式飞跃
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火山爆发
原子弹爆炸
南昌起义
战争
科学的进步、语言的 更新、物种的演变、猿 到人的转化等。
33
四、在量变质变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A、“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B、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认为
50℃
水
0℃
冰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物 理性质的度就是0℃— 100℃。这个度的两端, 即0℃和100℃就是关节 点或临界点。
7
适度的原则
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犹不及”
乐极生悲
8
二、量变和质变
(一)量变、质变的含义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 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 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13
谷子增加一粒,头发减少一根,那只能说明数 量上发生增加或减少,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 化属于量变。谷子数量增加到最后能堆成一堆;头 发减少到没有一根,成为秃头,说明了量的积累达 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14
上等马
田
忌
赛
中等马
马
(马哲)第六章 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1、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 否定。 3、事物发展过程的表现形式——螺旋式上升、波 浪式前进。 4、事物发展过程的实质 (1)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 (2)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 (3)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1、矛盾的含义——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 立统一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或基本关系——同一性和斗争 性 3、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含义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 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2)含义——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 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与否定 1、肯定的含义——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即确保这一事物 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2、否定的含义——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 事物使它转化为它物的方面。 3、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1)相互排斥 (2)相互渗透 4、辩证的否定观的含义——也即扬弃。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包含肯定在内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5、辩证的否定观的意义——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 切。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 系
1、量变的复杂性表现 (1)多样性——一是数量增减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 间排列次序、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 (2)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 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二是事物全 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的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即局部性的部分质 变。 2、质变的复杂性表现 (1)形式的多样性——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特征。 3、突变论及其类型 (1)突变论的含义——用数学模型方法来考察连续变化的由一种结 构稳定态到另一种结构稳定态突然跃迁的过程。 (2)突变论的类型(变量少于四个)——折叠型、尖角型、燕尾型、 蝴蝶型、双曲型、椭圆型、抛物型。
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PPT (恢复)

二、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 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说明事 物的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辩 证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 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完成一个周期。 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种子——植株——种子 *实践——认识——实践 *团结——批评——团结
首先,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
•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 反的方面、趋势,它们是对立 的。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其次,肯定和否定又是统一的。
•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离开 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 肯定。 • 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又相互包含、 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 中也包含着肯定。
二、量变和质变
1、量变与质变含 义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 化,是显著的,是一种质 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2、量变和质变的基本 形式
量变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引 起的变化; *另一种是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 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形式与状态,说明事物的发展总 是通过量变并积累到一定程度,突 破度,最终完成事物的质变。
一、质、量、度
1、事物的质
• 质是一事物区 别它事物的内 在规定性。
• 事物的质是由事物 矛盾特殊性决定的。
事物的质既统一的又是多方面的,同一事 物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特殊 的质。
—《荀子》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互相包含的。
*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有两种情
形: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包含着量变,即质变过程 中又有量的扩张。
6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三、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 统一
•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表现了事物发展 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 连续性体现了量变,阶段性体现了质变。 •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 变转化为质变,质变又转化为新的量变。 • 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及互相渗透,阶段 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 于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原 理的哲学根据。
典故: 一字之师
唐朝诗人齐已作了一首咏早梅的 诗,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 夜数枝开”。同时代的人郑谷把“数” 改为“一”,成“昨夜一枝开”齐已 拜服不已。
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 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 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 或幅度。
事物的度
100°C
汽
事物度两端 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 界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物理 性质的度就是0℃—100℃。 这个度的两端,即0℃和 100℃就是关节点或临界 点。
例如: 例如:农村革命根据地
2、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事物不但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而且在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扩张。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是指质变过程中的新质 在数量上大量地增长和扩充,在短时期内迅速地 占领广阔地盘,代替旧质而取得支配地位。
例如:三大战役,渡江南下,都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例如:三大战役,渡江南下,都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第一,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 第二,如果没有质变,量变本身最终也会为 旧质的框框所局限而限于停滞。 第三,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而且 它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反对两种观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认为事物的发展不存在量变过程,质变是突 然发生的。 ——12世纪法国自然科学家居维叶 庸俗进化论:只讲量度,否定质变,认为生物的进化 只是量变,没有质变,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只有连续性,没有间断性。 ——斯宾塞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二、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
它主要揭示的是事物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指出事物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辨证发展过程。
在深入探讨质量互变规律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这一规律的三个基本范畴——质、量、度。
一般的概念叫概念,基本的概念叫范畴。
1、质、量、度(1)质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严格地说,从逻辑学角度,质、量都是人们思维的起点,是不能下定义的。
比如“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更难让人理解的词。
这里“内在”理解为“事物固有的”;“规定性”理解为“属性,一种客观的规定,而不是人为的规定”。
质,就是这样一个哲学范畴:它决定着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它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也可以说,质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一种界限,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性或差别性。
但是,要对质有一个全面而辨证的理解,还应掌握这样几点: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这种同一,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第一,“凡物必有质”。
第二,“凡质必属物”。
B、质与属性的关系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又表现于事物之外。
一个事物的质,是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比较中存在的,因此,也只有在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一个事物的质才会显示出来。
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因此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要通过属性正确把握事物的质,就要注意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才决定事物的质,非根本属性不决定事物的质。
C、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任何事物的质都具有许多不同的方面。
D、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事物的质,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事物的质是我们区别各种事物的根据,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不同质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典型的表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质量互变规律(PPT50页)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 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 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 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 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 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 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社会发展过程:
原始公有制
劳动发展过程:
原始统一
认识发展过程:
实践
私有制 体脑分离
认识
公有制 体脑统一
实践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 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哲学发展过程:
朴素唯物辩证法
二、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是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一般公式: 肯 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麦粒
植株
麦粒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 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 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 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 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 否定。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 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 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适度的原则
适度的原则 要注意掌握分寸,“过犹不及”。
3、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一种是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前 进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另一种是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 曲折性,认为事物的发展道路是笔直的,没有任何 曲折和倒退。
把握事物度的重要性
首先,
其次,
只有认识事物的度, 才能准确把握事物 的质。
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 才能提出指导实践的正 确原则,坚持“适度”
原则,防止“过”或
“不及”。
二、量变和质变
1、量变与质变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
少,是不显著的变化,是渐 进性的变化。
二、量变和质变
1、量变与质变含 ➢义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
•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 反的方面、趋势,它们是对立 的。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其次,肯定和否定又是统一的。
•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离开 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 肯定。
• 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又相互包含、 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 中也包含着肯定。
3、辩证的否定观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的两个特点:其一,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联系的 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 服又保留。
*种子——植株——种子 *实践——认识——实践 *团结——批评——团结
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特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从内容上看,事物是自己发展自己,自 己完善自己;
*从发展方向上看,它是作前进、上升的运 动;
*从发展态势上看,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
进过程。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 风顺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 向后作巨大的跳远,那是不 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 上是不正确的。”
——列宁
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主要 形式:
*一是前进中的“回复”或“回归”。它本 身体现 着前进性、上升性。
*二是前进中的“倒退”或“逆转”。它本身
并不 是“前进”、“上升”运动。
化,是显著的,是一种质 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2、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 量变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起
的变化; *另一种是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
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2、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爆发式的飞跃;
一、辩证的否定
1、事物的肯定方面 和否定方面
•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 • 即肯定事物为他自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 身而不是他物的方
的方面。
面。
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
•
即破坏现存事物使 它转化为他物的方
的方面。
面。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
首先,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
认识事物量的重要性
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认识事物的量
才能准确把握事物,为实 践提供可靠的指导。
3、度的含义——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
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 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 度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 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以水的物理状态为例:
临界点、关节点
度
0
0
0C
100C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形式与状态,说明事物的发展总 是通过量变并积累到一定程度,突 破度,最终完成事物的质变。
一、质、量、度
1、事物的质
• 质是一事物区 别它事物的内
在规定性。
• 事物的质是由事物 矛盾特殊性决定的。
▪事物的质既统一的又是多方面的,同一事 物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特殊
认识事物质的重要性
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事物。
认识事物的质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是对事物作定性分析
2、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存在的规模、
程度、速度、以及空间结构的排列组合。
量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外延量,表现
事物的外部特征; *一类为内函量,表现 事物的内部特征。 *我们要关心的是事物 内部量变化。
• 从医学角度—看体温 • 从能力水平—看学历 • 从实际工作—看能力 • 为人处事—看德性 • 生活态度—看责任
坚持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意义
现实意义
对待传统文化上,要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复 古主义;
对待西方文化上,要反 对全盘西化或者闭关自 守。
二、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 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说明事 物的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辩 证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经
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完成一个周期。 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有两种情 形: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包含着量变,即质变过程 中又有量的扩张。
反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割裂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会导致:
*一种是“庸俗进化论” ,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的, 认为生物进化只是量变,没有质变,只要连续性, 没有间断性。
的质。
林学—学术角度
园林—观赏角度
对树的认识
农妇—烧饭炒菜
木匠—用材角度
▪事物的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 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的质是内在的,只有通过属性才能 把握。因为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 的。
*质通过属等号。
事物的质
事物的属性
*另一种是非爆发式的飞跃。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为 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互相包含的。
*另一种是“激变论” ,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 认为有机界的变化是由于突然性“灾变”所引起的。
问题与讨论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直接同一的。
量和事物的存在不 是直接同一的。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趋势和道路。说明事物由于内在
的矛盾性,促使现存的事物转化为自己 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 进而由否定达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 定,从而实现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