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励志格言

传统文化励志格言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传统文化润临颍,崇德扬善我先行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润临颍,崇德扬善我先行。临颍位于河南省中部,居黄淮平原,处中原腹地,沿革多变,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因滨颍水而得名,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汉魏政权交替的佐证受禅台与受禅碑、早于赵州桥的隋代小商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宋代抗金名将杨再兴陵园、文庙大成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石桥、谯楼等;都让我们回想起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台北知府——陈星聚:字耀堂,台陈镇台陈村人,清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史料记载他性情刚毅,急公好义,体恤民情,励志图强,热爱祖国,在中法战争中,英勇保卫台北,对祖国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深受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1885年,陈星聚因劳累过度,病逝台北知府任内,享年69岁,台北各界人士联名奏请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列。陈星聚陵园落成之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亲民d主席宋楚瑜及夫人陈万水,以及数万群众参加落成典礼。战斗英雄——李海欣,王孟乡坟台村人,中越战争中担任119 团8连3排排长,收复老山的战争中,李海欣率领十四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142号高地五十五昼夜。特别是在七月十二日的防御战斗中,指挥十四名战士,同多我十倍之敌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李海欣等十五位同志,被大家誉为“十五勇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现如今,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高技能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临颍遍地开花。我们是颍河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刻苦学习,认真工作,时刻准备

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二:传统文化学习感悟教育根植文化文化引领教育 11月30日,非常有幸和的几位老师一起去参加“第四届河南省校园文化峰会” ,接受了一场经典的传统文化洗礼。一走近郑州财经学院的校门口,便被笼罩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每位学生都穿着汉服,90度的鞠躬对前来学习的老师说:“老师,早上好。”在会场门口被分成了男女两队,在他们的引领下入场,在蒙正园一位老师的领读下开始诵读《孝经》,会场四周到处都有义工们举着“止语”“请关闭手机”......的提示语,一切是那样的井然有序,由此让我感受到了主办方的用心与细心。上午,我们聆听了我们河南省一些优秀校长的分享交流。郑州管城区教育局慕局长给我们分享了《华德福教育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从中了解到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是从原点出发,从儿童出发,他们在制定学段目标时,是考虑到孩子发育到什么阶段,应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新乡市育才小学的李校长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二十五字教育观”,郑州二七区培育小学的张磊校长是一位年轻的校长,他的目标就是从零打碎敲开始,从师生的生命体验开始,让学校的每个人都有梦想,先从让教师幸福开始,办一所有点幸福感的学校。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信阳市羊山中学校谈长分享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谈校长先从他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文化谈起,难忘他们的“得一门”“励志楼”“明德楼”“知行楼”“宽容门”“博爱门”,难忘他们的“会读书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让世界因我而美丽”“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 校园里的提示用语,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学校浓厚的传统文化和积极向上的氛围。接下来谈校长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经典诵读,他们的诵读分四部分进行:拜孔子、请经典、读经典、分享经典。他们的经典不仅体现在诵读上,还在用他们的“零潲水”“校园义工”真正的践行着。下午我们聆听了山东孔子礼仪文化学校金辉校长的报告,金辉以“教育的智慧”为主题,以其丰富的知识、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大家阐释了什么是传统文化、如何利用圣贤智慧进行教育、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等内容。她的讲座涵盖古今、纵贯中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寓教于乐,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整个会场都被文化的氛围笼罩着,听众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金辉校长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切实际: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是孩子一生的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

影响着孩子。与家长交流时他们大多都会说自己太忙顾不上管理孩子,拜托教师多费心,孩子最听老师的话等等。当我请求他们多辅导孩子时,有的会无奈地说不会辅导,有的会说没空,也有的只是简单的问问孩子作业写完了没有,根本不管质量。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负责,并耐心的辅导。这两类家长引导下的孩子的学习以及行为习惯截然不同。前一类学生作业马马虎虎,敷衍应付,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后一类学生作业认真,做事也认真。说话粗俗不文明的家长的孩子,不文明的行为多;说话文明,道德高尚的家长的孩子,文明的行为多。教育好孩子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家长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金辉校长说“学习传统文化是我们人生幸福、家庭和睦、事业顺心、家族兴旺的根源。”所以我们要把古圣先贤的学问用于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中去,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扎实实地传承下去。只有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辉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篇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让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日前,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地对“中国梦”进行阐释,一下子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弘扬千年流传积淀的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传统文化是一面镜子,是一部教科书,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智慧、道理,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这些精华不可丢。”中央d校哲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杰结合黄帝文化,谈人的品德、生活风气,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这些无不蕴含着现代性力量。今天,我们提及中国梦的实现,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塑造坚毅品质。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无数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有韩信受胯下之辱的隐忍。传统文化丰富人的内涵。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着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这里有唐宋词的风韵、有琴棋书画的艺术、有宽容仁爱的修养。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塑造人的修养和气质,从

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d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国人的万年祖德,是承传之大根大本,我们中华儿女当知当学。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融汇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建立信念的力量和源泉,是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响应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亦即“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真正力量,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信管1101班:汤炜 2013.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