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交际语言与文化

合集下载

最新 分析日语外来语与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精品

最新 分析日语外来语与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精品

分析日语外来语与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外来语在日本本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体现,那么,怎样分析日语外来语与日语特点?在早期,日本主要通过派遣僧侣到我国学习相关的经济体系与文化,特别是在唐朝,日本的学习热情尤为高涨,我国的农产品、瓷器、绿茶等特产也得到了日本人的广泛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日本的生产水平,同时也实现了日本社会体系的完善。

而明治维新使其,日本则开始学习欧洲的社会体系,此时,日本受到了西班牙语、等外来语种的渗透,其对日本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通过对日本对外学习过程的了解,让人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积极学习、善于接纳、勇于创新的精神,目前,能够像日本一样宽容对待外来文化,并能够与本国文化和谐融合的国家少之又少,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加强对该现象的重视,挖掘日本外来语的发展原因,并为我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日语外来语发展的主要原因(一)穷则思变的积极心态日本的地理位置较为独立,四面环海,这使得日本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对外交流相对不方便,日本人较难与外族人交流,因此,其自然而然对外产生一种好奇、向往的心理。

当日本交通发展起来后,日本人便开始接触外界,其文化体系主要通过不断的对外学习加以建立与完善的。

由于长时间的地理封闭,使得日本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唐朝,日本通过派遣僧侣学习我国的法律体系、宗教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等,甚至学习了我国的文字,然后在自身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调整,创造了日本的文字系统,大量的文化涌入使得日本产生了“大化革新”时代,实现了日本体系的统一与完善。

另外,在十六世纪,荷兰人的涌入使得日本开始接触西方的文化,西方民主、宽松的政治体系让日本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这再次给日本人带来一定的震撼与冲击,并再次激起其向外学习的热情,这即为“明治维新”的起源。

日本人穷则思变的积极心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社会体系的完善,实现了日本的不断进步。

跨文化交际中“沉默是金”的日本人

跨文化交际中“沉默是金”的日本人
虑 到如果 多说 的话 就可 能 会 招 到损 失 , 破 坏 周 会
是活 动 的文化 , 者相 互依存 , 两 相互 影 响 。跨 文化
交流 中的意识方 式 并 不 是立 刻 就 能 相互 认 知 , 相 互理 解可 以说是 交流 中的活动 和过程 。

围的和谐 的氛 围。甚至有 人 为 了不 说多余 的话 而
N . l0 4
Au 201 g. 2
r 为j 亨 j 言 弓j 但是相关的复合用语却 裙 r r , 非 常多 。 日本 学者 芳贺 绥做 过这样 的统 计 : _ 6 1 言 亨 、 . 、 赘言 、 多弁 、 肽 口、 L 挡 肽弁 、 扫世 1加 ( 词类 ) 名
2 言 误 否、 . 、 言 丧 <为 、 言 、 守 、 直 言 圣
二、 沉默 的表 现 源自和不爱说 话 的 日本 人 进 行交 流 的时 候 , 先 事 了解 和掌握他 们沉 默 的表现方 式是 很重 要 的。但 是, 日本人 的沉 默不仅 限 于话 少 , 从他们 的生活 到 各 种谚 语 , 表 情 到审 美 意 识 都 能体 现 出 日本 人 从
的这 种 内向性 的 国民性 。
他断交的一种 制裁 ) 就可 以体现 出上述 的状况。 在 此背 景下 , 日本 人 之 间 的集 团主 义伦 理观 逐 渐
加 强和 深化 。集 团 的利益 高 于 一 切 , 们 不允 许 人
4 言扣 .
岛亨 /不言不说
5 言 扣 e言 c膀 否 /不语 胜 似语 . 耋 = 6病c . 耋口土 }出 /病从 口出 )
c 、 尢 词类 ) 、 毛 乏 、 0 扫 ( 声 拟 态 扣 、 拟
向性 有关 联 。欧 美 人 强调 逻 辑 性 , 衷 于 激烈 的 热 辩 论 , 日本 人则 默默地 感 知周 围的事 物 , 识里 而 意

跨文化日语教学

跨文化日语教学

跨文化日语教学1.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跨文化日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文化,提高日语沟通能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跨文化日语教学进行探讨。

2. 教学目标跨文化日语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 使学生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学生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内容跨文化日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基本技能;- 日本文化、历史、社会、风俗、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跨文化交际策略和技巧;- 日本礼仪和商务常识。

4.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跨文化日语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真实的日语使用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日语;- 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日语交际任务,提高实际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本文化现象,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就中日文化差异等话题进行讨论,培养跨文化意识;-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兴趣。

5. 教学评价跨文化日语教学的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 语言技能测试: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文化知识考核:通过笔试或口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掌握程度;- 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6. 总结跨文化日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语用对比研究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语用对比研究

交流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语用对比研究王晓华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摘要:在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沟通、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了解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我们在交流沟通之间,准确用语,避免出现言语上的错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就以中日国家来说,两国跨文化交际之中言语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如寒暄、邀请、请客、致谢等均会用到,但是如若出现用语错误,则会影响国人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印象。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明确中日双方的用语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本文将依据语用学及言语行为理论,就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语言对比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于更加顺利的展开中日国民交流、交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日跨文化;文化交际;言语行为;用语对比虽然,日本文化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得两国之间文化习俗很是相同或相近,但是从中日两国人民言语行为上来看,两国人民的言语行为表现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为了使中日跨文化交际良好的、顺利的展开,在外语教学实践之中,应当注重加强用语对比,说明中日寒暄、致谢、邀请等语言行为上存在的差异,那么在交流与沟通之中,能够真正了解对方语言行为的含义,正确应答,使得双方的交流融洽、愉悦。

所以,加强中日语言行为的语用对比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日寒暄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但从“寒暄”言语行为来看,中日国家的语用习惯就有很大不同。

我们只有深入的研究与对比中日言语行为,才能真正了解中日国家文化,那么中日跨文化交际将更加有意义的。

寒暄语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是用的询问对方的安康、起居、冷暖及心境的体贴性言语,看似多余,但实则是良好交际的开端,能够拉近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营造一种轻松、自然、和谐的氛围。

当然,因为不同国家特定文化使然,才使得不同国家寒暄的方式不同,如中国国民之间或与其他人寒暄,习惯用语是“你吃饭了吗”,这作为一种常用的寒暄方式,在其他不懂中国文化的国家来看,更像是在邀请自己吃饭,这容易引起误会。

日本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探究

日本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探究

日本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探究一、北海道孤独的渔猎者——日本北方少数民族阿伊努人日本是世界上民族构成最简单的国家之一,不少人认为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似乎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大和民族。

其实不然,在日本的北海道,生活着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人。

“阿伊努” 为日语Ainu的音译,表示“人” 的意思。

阿伊努人在日本古代文献上被称为“蝦夷”,历史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萨哈林、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等地区。

阿伊努人是日本最古老的居民,也是除大和民族以外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

阿伊努人原来居住在日本各地,是日本诸岛上最早的土著居民,后被大和人所驱逐,到了本世纪初,他们几乎集中生活在日本北海道及其周边地区。

我国《新唐书·日本传》曾经记载了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使所说的话:“又妄夸其国都方数千里,南西尽海,东北限大山,山外即毛人。

”这里所说的“毛人”,即指阿伊努人,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唐代(公元八,九世纪),阿伊努人已聚居于日本的东北部。

清末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中写到:“聚云挥剑日挥戈,屡逐蝦夷奏凯歌,西讨东征今北伐,古来土著既无多。

”指的就是阿伊努人(蝦夷)被征讨驱逐,造成“古来土著既无多”的状况。

作为日本最古老的民族,阿伊努人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广泛分布于日本诸岛,有学者认为他们是从亚洲大陆迁来的蒙古人种的一个分支,属蒙古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

阿伊努人的眼窝塌陷,颧骨突出,头发黑而卷曲,体毛很浓,他们性情温和,男女都喜戴耳环,佩戴玛基里小刀。

与日本大和民族相比,阿伊努人容貌的最大特点是线条比较粗犷深重,成年男性留有长须,成年女性在手和嘴唇的周围纹有刺青。

阿伊努人的民族服饰是用兽皮、鱼皮或者草木纤维制成的,色泽鲜艳,饰以华丽的刺绣,几乎每个阿伊努人村庄都有其独特的刺绣图案,根据图案的不同可以准确无误地判断初他是哪个村落的人。

在特殊的场合,阿伊努人的男性还戴木纤维制的头冠,部落首领始终戴头冠,每顶头冠的中间有一个木雕饰物,通常是他们所信仰的神灵的标志。

日本人交际中的言语行为特征

日本人交际中的言语行为特征

[ 要】在 日本r 摘 以心伍心J 的文化背景下 , 习惯省略 下半 句, 擅于含蓄 、 委婉 的表 达 , 用 自动词 , 喜 这些构成 了日本 言语行为特
征 。 了解 这 些特 征 , 对进 一 步 了解 日本人 、 日本 文 化, 养 具 有跨 文 化 交 际意 识 的 外 语人 才, 着 非 常重 要 的 意 义 。 培 有
日益频 繁 . 日语专 业 学 生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培 养 显 得 越 来 越
重要. 日语 教 学 的 目的 也 从 “ 了 语 言 而学 习语 言 ” 转 向 了培 为 “
明确 , 为它 后面省略 了r 因 守 圭世 尢 J 南 『 ) r
.J 失 礼 j F
养 ”语 言 的交 际功 能 ” 这 就要 求 学 生 在 学 习 日语 的词 汇 、 “ 语 法 、 言等 知 识 体 系 的 同 时 , 日本 的 交 际方 式 、 会 习惯 、 语 对 社 生
烦 的话 ) 挡忙 L 、 二 乃 守 … j 知 道 您很 忙 ) 委 婉 的 r ( 等
间 接 言 语 , 面 省 略 了r c 后 助 于 、 f 于去世 尢 力 J 、。这 是 由 于 请 求 将 给 被 请 求 者 增 加 负担 . 来 不便 , 至 遭受 损失 , 带 甚 因 此 请 求 时 既 要 注 意 避 免 不 恰 当 的 强 求 . 时 还 要 考 虑 为 了减 同 轻 如果 遭 受 拒 绝 时 所 受 到 的 心 理 冲击 . 量 不 失 体 面 。例 如 : 尽
手 . 讨 日本 人 的 交 际 心 理 , 深 对 日本 文 化 的认 识 , 导 学 探 加 引
生用 日本 人 的思 维 方 式 、 值观 来 选 择 说 话 方 式 . 免 跨 文 化 价 避

跨文化沟通技巧解读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案

跨文化沟通技巧解读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案

跨文化沟通技巧解读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案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沟通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特别是在中日两个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

本文将解读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沟通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沟通障碍跨文化沟通中,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一些经常导致沟通障碍的因素。

1. 语言障碍:中日两国的语言障碍是最显而易见的障碍之一。

虽然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两国的汉字使用方式和发音有较大差异,这给双方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礼仪差异:中国和日本的礼仪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在商务场合中,中国人更加注重人情味和亲切感,而日本人更加注重形式和礼节。

这种差异往往容易造成误解和不适应,影响双方的有效沟通。

3. 价值观差异: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造成了双方的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注重家庭观念和集体利益,而日本更注重个人责任和自我约束。

这种差异在交流中容易引发摩擦和不理解。

二、解决方案为了克服中日之间的沟通障碍,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

1. 学习与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尽管中日两国的语言存在差异,但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可以让沟通更加顺畅。

此外,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也有助于理解和尊重彼此,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2. 适应对方的礼仪:在进行中日之间的沟通时,要学会适应对方的礼仪习惯。

中国人在与日本人交流时可以注意尊重对方的形式和礼节,而日本人则可以为了亲切感和互动性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礼仪方式。

3. 强调共同点与合作:尽管存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但中日两国的沟通也有许多共同点。

双方可以注重强调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加强合作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了有效地跨越沟通障碍,中日两国可以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沟通渠道。

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谈、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频繁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由于沟通不畅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5. 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为了提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沟通效果,双方可以进行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训和学习。

中日社交语言文化差异之比较

中日社交语言文化差异之比较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 、 传递信息、 进行交际的
基本手段 和 形式 。作 为 表情 达 意 的工 具 , 言 在 语 社 交 中起 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语 言表达 的得体 与 否 , 现着 人的文化 修养 、 体 国家 的精 神 风貌和 道德
风范 。尤其是 涉 外交 际语 言 , 系着 国 与 国之 间 关
收稿 日期 :0 9— 3— O 2 0 0 2
等。而 日 本人在知道对方 的姓名和职业时, 一般
在姓 名 、 业称 谓 后加 上 “ 允” 。如 : 中 芑 职 j 田
凡 、 长 墨 … …。反之 , 社 会使用 如 : 二元 c c : / 您好 、 尢< 、劳驾 、 问等不 用 明示双 / 请
便 对 方 是 副 职 , 其 是 下 级 称 呼 上级 时 , 尤 也会 把
“ 字省 去 。 副” 在 工作关 系 中 , 中国人 不分年 龄大小 , 常使用
姓或 姓名 加 同志 、 务名 称 、 业 名称 等 。如 : 职 职 王
( ) 明 同志 、 ( ) 王 明 书记 、 ( ) 王 明 老师 …… 。若 对
方身 份关 系的表 达方法 。 中 国人很 重视 辈分 。在 同辈 人之 中也要表 示
作者简介 : 席巧玲 (9 4一) 女 , 15 , 河南郑州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 日 语教学 与研究工作 。
出谁 长谁少 。在语 言上对顺 序也 有要求 。而 大 学学 报 ( 社会 科 学版 )
方 既是领 导又是 亲戚 时 , 一般会 用拟 亲属称 谓 , 中
以同时用 “ ” “ ” 你 和 您 来称 呼 , 明双 方 的地 位平 表 等 , 双方 不能 同 时用 “ ” “ ” 称 呼 , 倘若 你 和 您 来 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差异
• 中日两国人的年龄意识比较
• • • • • •
例子: 1,敬老节的插曲 2,佐治先生的经历 3,辈份的认定问题 4,卡啦OK厅的所见所闻 5,留学生让座之事
称呼语的敬意表示法探讨
• 中日文称呼语言的功能大大不同,中文里的称呼语言不仅能称呼对方, 还有问候对方的功能。日语的称呼语言就只有称呼他人的功能而已。 两者的混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现代中国,“老师”、“师傅”、 “大姐”、“大哥”、“先生”等为带有敬意的称呼语,也可成为带 有敬意的问候语。 • 日文的称呼语“声をかけて相手の注意をこちらに向けさせる。”可 以理解为仅有称呼、没有问候的功能。 例子:1,kanoo 2,nagira 3,买香油的经历(中国南北方的文化差异)
“バイバイ”
• 来自英语的外来语“bye bye” • 与英语不同点:1,不对上 2,不在正式场合使用 3,年轻人或儿童多使用 比较:中国“拜拜”的使用场合。 (香港、澳门、台湾、大陆)
中文里没有的交际语言:
• • • • • • • *“おかげさまで”=?“托您的福” 例:A:“您好吗?” B:“おかげさまで、很好。” *“いただきます”=?我吃了。 “ごちそうさま”=?谢谢、我吃饱了。 *“どうも”=?实在、很。 思考题 9 :独言独语的“いただきます” “ごちそうさ ま” • 的汉译是什么?
掛けに答える語。(在被叫唤和听人说话时的回 答) • ②相手の言ったことを肯定する(受け入れる)気持ちを表す語。 「ええ」に比べて丁寧な語。→いいえ(对对方所说的事以肯定、接 受的心情进行回应) • ③相手の注意をうながすときに使う語。「―、こちらを向いて」 (催促对方注意时使用的语言) • ④馬を歩かせるときに使う語。「―どうどう」(催马走使用的语言) • “はい↓”一词若为降调既回答、回应和催促等的意思,但若为升 调“はい↑”既为反问的意思。日本人喜欢使用“はい”一词还因为 日本人待人接物的心情所致。
“はい”与“いいえ”
• 在日语的交际语言中,最受外国人注目的语言就 属肯定与否定回答的“ はい ”与“ いいえ ”了。 这对词汇与英语的“ Yes”与“ No” 和中文的“是” 与“不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 有关它与英语的“Yes”与“No”的区别之处,据 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说:区别在于英语的 “Yes”与“No”在表达肯定和否定意思的时候各 负其责。然而,日语的“はい”是受欢迎的语言, “いいえ”是不受欢迎的词汇。既日本人喜欢肯 定的回答,不喜欢否定的回答。
日本人的特性(二)
• 在下对上的场合,甚至提倡“違っても「はい」 と言う。(即便对方错了也答“是”)”的礼节。 • 关东地区与关西地区的文化差别(金田一春彦) • “ なかなかノーと言えない心理( 难以开口说 “不”字)” • 用肯定的词汇表达否定的意思。
“いいえ ’’
• 据说一般日本人在日常谈话时只有两种场合讲 “いいえ”。一是在谦逊的场合,如当人家称赞 你说“您的英语真好”,你可说“哪里哪里,不 行。”既这种场合会干脆地、清楚地说:“いい え”。还有一个场合就是鼓励和安慰人家的时候。 当对方泄气说“我还是不行。”的时候,你可以 立即地、坚决地鼓励他说:“不,您有能力。”。 除上述场合以外,难以使用“いいえ”。
さようなら(再見)
• 比起:“さようなら” • 1 ,“では失礼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では失礼しま す”(告辞了、失礼了)“では” • 2,“お先に(先告辞了)”“お疲れ様(辛苦 了)”“で • はまた(回见)” • 更常使用。 • 文化现象: “他人に迷惑を掛けないように” • 思考题8:“さようなら”一般多在什么场合使用?
交际语言的特征与基本类型
• 日语的特征
• 研究范畴:
1,早、中、晚的时节问候形 式 2,感谢与道歉形式 3,肯定与否定的表达方式 4,称呼语言的功能 5,敬语的使用的基准
• 元音: a,i,u,e, • • o(中:7;13;16) • • 半元音:w,y • • 辅音: k,r,d,s, • t , n , h , m , j,g, • b,p • 音节:111个,开音节
はい
• • • • • • 1,有人敲门时=来了 2,听人言语、指教时=哦,好,知道了… 3,反问他人时=什么? 4,被点名时=到,有,是 5,被呼唤时=诶 6,被批评、训斥时=是
日本人的特性(一)
• 一:喜欢听话者给予频繁地回应 如在打电话等见不到对方的时候更应回声“はい”,要不然会引 起讲话者的不安。金田一春彦在《日本語の特質》中引用了著名的日 本语教育学家水谷修教授在《日本语的生态》一书中的说法为:日本 人非常期待对方的应答。这其他国家的人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日本人 在打电话时先是:“もしもし”,回应声为:“はい”。欧美人为: hello,回应声为:“ yes”。中国人则:“喂”,回应为:“你好”, 或“找谁?”等。在打电话方叙述事情时,听话方的日本人会不时地 用“はい”回应,而欧美人或我们中国人哪怕讲的是日语,应答的次 数也远远低于日本人,以至日本人不得不多次用“もしもし”加于确 认对方是否在听。 思考题5:日本人在听电话时的回应声是否仅翻译为“是”?
“済みません”
• “すみません”的语言功能分类: • 1、谢罪表现 (对不起) • 2、对他人的恩惠的感谢和自身感到欠他人人情之时使用词汇(谢谢、 不好意思)、 • 3、有求于他人时的表示方法 • (不好意思、对不起、劳驾、请教一下…) • 4、你我方开始交际谈话或问候的惯用(桥梁)语言(你好) • 5、你我方结束交际谈话或问候的惯用(结束)语言(再见) • 6、表示领会对方的意思。(劳驾您了、明白) • 思考题4:(四年级生的经历) “すみません”的中文翻译方式。
• 思考题 6 : 每天早上的:“先生、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的问候语用得是否恰当? • 思考题7:日文对他人的双亲称呼语如何翻译为中文?
敬语使用的基准
• 表达特点:不仅有表尊敬的词汇,还有表尊敬的 句型(格式) • 人际关系的考虑(讲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 • 使用的基本条件:听话人的具体存在
• 1,上下关系(集团内部、纵向社会的特征) • 2,亲疏关系(集团内外) • 3,利害关系(利益关系)
早、中、晚问候语言
•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 • • • • • • • • • • • 1,有男女用语之分。 2,使用频率远远高过中文的“早上好”。 思考题1:仅仅是早上见面时的问候语言吗? 1,使用频率远远不及“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2,代替它的多是:“どうも ” *“どうも ” 1,可做问候,可做道歉。也可做“道谢”。多功能词汇。 理由:a,暧昧,给予广阔的想象空间 b,用道歉的方式进行问候更能表示发话者的谦虚与恭敬态度。 注意:与中文日常问候语的比较 思考题2:日文“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的汉文翻译。 思考题3: “どうも ”如何翻译为中文?
• *“今日は、今晩は”=你好?晚上好?
感谢与道歉
• “ありがどうございます”、“済みません”
日本人在表达感谢之情的时侯似乎更喜欢使用道歉形 式。如受到人家的好意的时候,虽也说“ありがどうござ います”,但更多的是说:“済みませんでした”。乘车 时当人家让位给您时,……多为说声“どうもすみません” 后才坐下,意思是“因为我站在这里了,所以才使您不得 不站起来。”…… • 因为日本人比起感谢形式的语言,更注重陈谢形式的表 达。这形式就是日语交际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
日文里没有的交际语言
• • • • 1,“吃饭了吗?”等。 2,“您真有福气” 3,“大小伙子”“大姑娘”“大人”等 思考题10:以上的汉译日问题
日语常用交际语言汇总
• • • • • •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今日は、今晩は” “ありがどうございます”、 “済みません” “はい”与“いいえ” さような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