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美术考点知识重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
- 色彩基础
- 基本色彩的概念
- 三原色和三原色的混合
- 二次色和二次色的混合
- 绘画基础
- 线条的分类和运用
- 色彩的运用和调和
- 素描技法和构图
第二章:绘画材料与工具
- 绘画常用材料
- 铅笔、彩色铅笔和蜡笔
- 水彩颜料和油画颜料
- 纸张和画布的选择和使用
- 绘画工具的使用
- 画笔的分类和选择
- 调色盘、画板和画架的使用
- 调色和混色技巧
第三章:美术史概述
- 古代美术史
- 中国古代美术
- 埃及美术和希腊美术
- 罗马美术和印度美术
- 近现代美术史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 印象派和立体派
- 抽象主义和当代艺术
第四章: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
- 绘画作品的欣赏
- 名画赏析和解读
- 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 绘画作品的表现技巧
- 影视作品的欣赏
- 电影和动画的视觉效果
- 影视剧中的美术设计
- 被广泛认可的影视作品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的简要汇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查阅相关教材或参考其他资料。
美术中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美术中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美术的中考考试是对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的考核,覆盖的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而且考题形式多样,不仅考察学生对美术理论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和表
达能力。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美术中考的知识点重点,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一、色彩知识
色彩是绘画中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辅色、次色等;需要了解
不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如冷暖色调的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色彩的鲜艳度等。
另外,
学生还需要了解色彩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作用,以及色彩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二、线条和形态
线条和形态是绘画中的重要元素。
学生需要了解线条的基本类型,如直线、曲线、斜线等,以及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形态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造型的基本技巧和构图原理,如透视、比例、空间关系等。
三、素描技巧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素描材料的使用方法,如铅笔、墨水、木炭等,并且需要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擦拭、涂抹等。
四、绘画构图
构图是绘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构图原理和构图技法,如
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法、对称构图等,还需要了解空间透视、光影关系、细节处理等。
五、艺术常识
除了以上内容,美术中考还包括一些艺术常识,如名家作品的学习和分析,艺术史知识,
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等。
总的来说,美术中考的考点多,覆盖面广,需要同学们充分备考,逐一攻克。
希望同学们
能够在备考中学有所得,发挥出自己的绘画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学1.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人们对物体或者光线反射出来的视觉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颜色的明暗、纯度和色调等来表现。
1.2 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构成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1.3 色彩的搭配色彩搭配需要考虑对比原则、邻近法则和辅助对比法则等,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1.4 色彩的表达色彩的表达主要有直接描绘法、色彩影响法和光色观察法等,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造型学2.1 造型的基本概念造型是视觉艺术作品中形象的表现方式,不同的造型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象效果。
2.2 造型的构成造型的构成主要由点、线、面和体等元素组成,通过这些元素的组织可以实现艺术形象的表现。
2.3 造型的结构造型的结构需要考虑形体的比例、结构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等,通过合理的结构组织可以实现形象的生动和具体表现。
2.4 造型的表达造型的表达主要有轮廓法、光影表现法和质感表现法等,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绘画表现3.1 素描素描是绘画基础,通过简单的线条、色块和阴影等来描绘物体的形象和结构。
3.2 静物画静物画是通过描绘生活中的静物来表现物体的形象和色彩关系,通过具体的对象表现光线、阴影和形态等。
3.3 风景画风景画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表现自然景观的美感和情境效果,通过描绘不同的自然元素来表现自然风光的特点。
3.4 人物画人物画是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形态特点,通过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生动形象。
四、雕塑表现4.1 素描雕塑素描雕塑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雕塑对象的形象和结构,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雕塑对象的形态和特征。
4.2 实物雕塑实物雕塑是通过雕刻等手工制作技艺来表现雕塑对象的形象和结构,通过雕刻技艺表现雕塑对象的细节和质感。
4.3 装置雕塑装置雕塑是通过各种材料和技艺搭建雕塑造型,通过不同的搭建材料和构造方式来表现雕塑对象的特点和形象。
2017中考美术考点知识重点汇总

2017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知识点(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初中美术绘画知识点归纳

初中美术绘画知识点归纳
1.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线条和阴影来描绘形象的立体感和
质感。
素描可以分为写生素描和构图素描,前者是在现实中观察并描绘主题,后者是在想象中或参考照片、画册等创作。
2.颜色:颜色是绘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
效果。
颜色可以分为三原色(红、黄、蓝)和三次元色(橙、绿、紫),
通过它们的混合和变化可以得到无限多的颜色。
3.透视: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立体感和远近距离的技巧。
通过处理线条
和空间关系,使画面看起来更具立体感和深度。
透视可以分为单点透视和
多点透视,前者适用于单一视角的场景,后者适用于复杂景象。
4.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指的是不同颜色、明暗度和饱和度之间的对比
关系。
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冷暖对比、明暗对比、互补对比等。
通过运用色
彩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明暗对比和视觉冲击力。
5.融合技巧:绘画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融合技巧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常
见的融合技巧有色彩融合和线条融合。
色彩融合是通过交叠和混合不同颜
色来创造出新的颜色和效果。
线条融合是通过描绘不同长度、形态和粗细
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纹理和形态。
除了上述知识点之外,初中美术绘画还涉及到绘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绘画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中考美术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美术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色彩1. 基本色彩中考美术对于基本色彩的认识要求学生熟悉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其与其他颜色的混合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三原色的混合可以产生次生色,如红色和黄色的混合会产生橙色,黄色和蓝色的混合会产生绿色,红色和蓝色的混合会产生紫色等等。
2. 调色技巧学生需要了解在绘画中如何运用色彩,例如如何使用冷暖色调表现画面中的氛围和情感,如何使用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的逼真感,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调色技巧,如叠色、渐变、涂抹等。
3. 色彩搭配学生需要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搭配原则,例如对比色、类比色、邻补色等。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这些色彩搭配原则来设计画面,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二、素描1. 线条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线条创作技巧,如直线、曲线、变粗、变细、线的变换等。
同时,对于线条在素描中的运用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明白线条在塑造物体形态和轮廓时的作用。
2. 质感在中考美术中,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通过素描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如光滑、粗糙、光泽、暗淡等。
他们需要学会通过线条的运用和阴影的处理来营造不同的材质质感。
3. 透视透视是素描中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一点透视法的基础知识,如正向透视、透视中心、透视投影等,以及如何在素描中运用透视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三、构图1. 点、线、面学生需要了解构图中点、线、面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如何通过布局点线面来设计一幅作品的整体构图。
2. 比例在构图中,学生需要掌握物体的比例关系,了解如何通过控制物体的大小和位置来表现画面的透视和立体感。
3. 对称学生需要了解对称在构图中的重要性,掌握如何通过对称来使画面更加和谐和美观。
四、美术史和名家作品1. 中国美术史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2. 西方美术史学生需要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代表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后的晚餐》、印象派的《睡莲》等。
美术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美术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绘画构图1. 构图的概念构图是指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根据主题和情感需要,在画面的空间中运用形、色、线等美术元素,采取合理的排列组合,达到一种整体与局部、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色彩与线型、空间与形态的有机统一的美感效果的过程。
2. 构图的要素构图的要素包括构图形式、构图内容和构图技法。
构图形式是指构图所采用的形式结构,包括对称式构图、平衡式构图、重心式构图和比例式构图等;构图内容是指构图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表达;构图技法是指构图所运用的各种造型手段和美术语言技法。
3. 构图的方法构图的方法包括构图的主题确定、构图的形式选择、构图的色彩搭配和构图的构图技法等。
4. 构图的实例构图实例有风景画构图、人物肖像构图、静物画构图等,如重心式构图的《石狮》、对称式构图的《紫藤摇曳》等。
二、色彩理论1. 色彩的概念色彩是人们对物体表面所反射或透过的光的感觉。
光是由无色光一波、长短不同频率的彩色光并行组成的。
2. 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属性包括色调、明度和纯度。
色调是色彩的种类和名字,如红色、黄色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是色彩的纯粹程度。
3.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组合和配合关系。
色彩搭配包括对比色彩、相类色彩、补色彩、近类色彩和冷暖色彩等。
4.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相对比和色彩对比。
冷暖对比是指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明暗对比是指明度的对比,色相对比是指色相的对比,色彩对比是指艳丽与柔和的色彩的对比。
5. 色彩表现力色彩表现力包括色彩对形体的建设作用、色彩对情感的建设作用和色彩对空间的建设作用。
三、造型语言1. 形态的概念形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外形和形状。
形态是造型的基础。
2. 结构的概念结构是指物体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和构造关系。
结构是造型的基础。
3. 质地的概念质地是指物体表面的触觉和视觉质感。
质地是造型的基础。
4. 造型手法造型手法包括写实、抽象和表现手法。
初中艺术美术知识点汇总

初中艺术美术知识点汇总艺术是人类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的表达,而美术则是艺术的一种形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艺术美术知识,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是初中艺术美术知识点的汇总。
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红、黄、蓝是基本色彩,它们无法通过混色得到。
2. 三原色和三互补色:红、黄、蓝是三原色,它们可以通过混合形成其他颜色。
三互补色指的是三原色以外的三种颜色,如橙色、紫色和绿色。
3. 色彩的明暗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和色调来表达。
4. 色彩的温暖与冷却:红、橙、黄属于温暖色调,而蓝、绿、紫属于冷却色调。
5.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可以通过明暗度、饱和度和色调的对比来实现,利用对比可以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二、线条知识1. 线条的表现形式:线条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2. 线条的粗细和纹理:线条的粗细决定了画面的强弱对比和节奏感。
纹理线条可以模拟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
3. 线条的运用:线条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轮廓、表现形体和构图等。
三、色彩构成知识1. 色彩阶调的构成:颜色可以通过原色、中间色和灰色来构成不同的阶调和明度。
2. 色彩的明度对比:明度对比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主题或者视觉中心。
3. 色彩的饱和度对比:饱和度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对比度。
4. 色彩的高光和阴影:高光和阴影的处理可以突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线的变化。
四、构图知识1. 主题和画面构图:画面的主题应该明确,并通过构图来突出主题。
常见的构图方式有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三分法构图等。
2. 空间和透视:透视可以营造画面的深度感和逼真感,空间的处理可以让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3. 尺寸和重心:尺寸的处理可以使画面更加协调和有层次感,重心的处理可以平衡画面中的元素。
五、美术作品知识1. 名画欣赏:通过欣赏名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画作的构图、色彩运用以及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
七年级知识点
(一)总述
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
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
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
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
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
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
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
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
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
盘三半。
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和
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
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
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
动态线: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
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
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
得较紧的部位,表示人体运动
总趋势的线。
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
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
变化关系上。
人物侧面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
线会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变化。
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是至关重要的。
(四)透视知识
1、平行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
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
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3、视平线:是透视的专业术语之一,简称H.L,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4、中国画运用散点透视。
(五)有创意的字
1、字体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字义等方面变化,
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
2、字体设计要易读耐看,追求视觉美感;符合使用目的,增强观赏效果和内涵;
富有时代感,获得最佳视觉传达效果;有鲜明的个性。
3、字体: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
从图文角度看字体就是笔形及组合。
宋体:源于宋朝雕版字。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黑体:字形方正,基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4、象形文字:中国古代为了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依据大自然的物象设计了许多
具有代表性的形态符号,称为“象形文字”。
5、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书体和风格。
出现了“篆、
隶、楷、行、草”等书体。
(六)风景速写
取景时主体景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更符合视觉美感。
实际操作时可将画面纵横分成三等份,主体景物放在任一分割线交会点上即可。
6、视平线高低不同,所取的景物构图也就不同。
7、霍贝玛的村道成功地表现了平行透视的风景画,给观众以舒畅的美感。
8、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
9、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和画面所构成的
透视关系叫做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10、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
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两个消失点。
11、描绘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近景、中景一般是
主体景物,要着意刻画;远景一般是背景,起衬托作用,为次要景物,刻画时
应当概括、简练。
12、线描写生方法:首先选择自己要表现的主体景物,然后明确近景、中景、
远景的基本关系,对于那些影响景物特征的细节应予以取舍,要整体把握画面
的疏密层次。
八年级知识点
(一)篆刻
印章:分朱文印、白文印;刀法分:冲刀法和切刀法。
制印步骤:
①打磨石料和刻刀(注意打磨方法)
②制稿:直接反写,水印翻稿。
(拷贝,套模等)
③印稿上石。
④镌刻。
(刀法:⑴冲刀:顺着运刀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去,这样运刀十
分稳健准确,不易造成石材大面积破裂。
⑵切刀:顺势将刀推进,指腕
齐力,注意气势,收放自如。
)小结:切、冲刀法在镌刻中常常兼而有之、灵活变化。
⑤修改。
(不光是字体的修改,还有残边,有意无意的破边产生古朴苍
劲的效果。
最后要用毛刷扫渣。
)
钤印(印面印泥均匀而有厚度,印盖纸面力度均匀、平着提起)
(二)中国画知识
借物寓意: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四君子”:梅、兰、竹、菊。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中国画分类:按技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按题材:分人物、山水、花鸟。
山水画
“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