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重点(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化学的发展历程中,人们通过实验和观察不断积累并总结了大量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而且对于考试也有重要的影响。

在高三阶段,化学的历史知识点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概述。

1. 原子论的发展原子论是现代化学的基石,它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原子论的概念,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的。

后来,约翰·道尔顿通过实验证据支持了原子论,并提出了道尔顿原子论,即所有的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原子间的结合形成了化合物。

2.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它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他将已知的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周期性规律。

后来,亨利·莫塞里和格伯特·特尔建立了现代元素周期表,其中按照电子结构和原子序数排列。

3. 化学键的理论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结合力,不同的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约翰·亨利·文特是最早提出化学键理论的化学家之一,他根据实验证据提出了电子对理论,即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后来,林纳斯·鲍林提出了价键理论,解释了共价键的特性和形成过程。

4. 元素的发现与分类人类在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分类上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例如,亨利·坎特伯雷发现了氧和氢元素,并将其归为一类。

亨利·艾托尔发现了氯元素,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各种性质。

通过不断发现新的元素和研究元素的性质,人们逐渐建立了现代元素分类体系,如近代的长线形周期表和现代的分组方法。

5. 有机化学的起源与发展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包括碳元素的化合物)的学科。

早期人们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体内合成,直到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合成了尿素,才推翻了这个观念,并提出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一、化学史(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的“红三角”牌纯碱获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5)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7)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8)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俄国);(12)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二、物质的用途1.干冰、AgI晶体——人工降雨剂2.AgBr——照相感光剂3.K、Na合金(l)——原子反应堆导热剂4.铷、铯——光电效应5.钠——很强的还原剂,制高压钠灯6.NaHCO3、Al(OH)3——治疗胃酸过多,NaHCO3还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7.Na2CO3——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8.皓矾——防腐剂、收敛剂、媒染剂9.明矾——净水剂10.重晶石——“钡餐”11.波尔多液——农药、消毒杀菌剂12.SO2——漂白剂、防腐剂、制H2SO413.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燃烧弹14.红磷——制安全火柴、农药等15.氯气——漂白(HClO)、消毒杀菌等16.Na2O2——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等17.H2O2——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火箭燃料等18.O3——漂白剂(脱色剂)、消毒杀菌剂、吸收紫外线(地球保护伞)19.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20.苯酚——环境、医疗器械的消毒剂、重要化工原料21.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22.甲醛——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农业上用作农药,用于制缓效肥料;杀菌、防腐,35%~40%的甲醛溶液用于浸制生物标本等23.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钙等——防腐剂24.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25.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医药工业等26.SiO2纤维——光导纤维(光纤),广泛用于通讯、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照明等方面。

化学史纪录片知识点

化学史纪录片知识点

化学史纪录片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负责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过程。

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从古至今,人们对化学的探索和发现一直未曾停止。

本篇文章将以化学史纪录片为切入点,带领读者了解几个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1.古代化学的起源古代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人们在这个时期开始使用化学知识来制造陶器、颜料和香料等物质。

此外,古希腊也有一些重要的化学思想家,如德谟克利特和阿里斯多德,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化学发展。

2.元素的发现和研究 18世纪末,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在实验中发现了氧气,这是人们首次发现了一个新的气体元素。

此后,许多元素相继被发现,包括氢、氮、磷和铁等。

化学家们通过对元素的研究和分类,逐渐建立了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化学反应的研究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在18世纪末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化学平衡、速率和动力学等概念也是化学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

4.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的科学,它在化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成功地合成了尿素,这是人们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有机化合物。

随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逐渐扩展,人们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配位化学和催化剂研究 20世纪初,瑞士化学家阿尔弗雷德·维尔纳提出了配位化学的理论,解释了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结合。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无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同时,催化剂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并节约能源消耗,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篇化学史纪录片知识点的文章,我们了解了古代化学的起源、元素的发现和研究、化学反应的研究、有机化学的发展以及配位化学和催化剂研究等几个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历史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历史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历史化学九年级知识点在九年级历史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系列关于历史发展和化学知识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九年级历史化学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1. 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化学的起源: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实践经验- 古希腊化学家:伏尼契、狄莫克里特等- 中世纪的炼金术:寻找黄金以及药物治疗- 科学革命与近代化学:开启了实验科学的时代,促进了化学的发展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手段分解- 常见元素:氢、氧、碳、氮等-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 例子: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以及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主族与副族: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而副族元素则有差异-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周期性规律以及元素性质的预测4.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物质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式表示方法-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以及生成的新物质- 反应类型: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5.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性:物质的性质,可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测试 - 酸性物质:带有氢离子(H+)的物质- 碱性物质:带有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6. 化学能与能量转化- 化学能: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 能量转化: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反应热:表示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7.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性质:导电性好、热传导性高、延展性强等-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金属的应用:制造、建筑、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8.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的方法:重量法、体积法和光谱法等-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本文简要介绍了九年级历史化学的知识点,从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元素与化合物、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化学反应与方程、酸碱中和反应、化学能与能量转化、金属与非金属、化学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

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

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了解化学的历史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三化学历史知识点的重要内容。

1. 原子理论的发展原子理论是现代化学的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伏特尼亚斯(Democritus)。

他认为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微小颗粒构成,称之为“原子”。

然而,直到19世纪末,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提出了第一个实际可行的原子理论,认为元素是由具有不同质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

2.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组织和分类的基础,它反映了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根据元素的性质和质量,首次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

这个周期表为之后的元素发现和性质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化学反应定律的建立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定律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被建立和发展。

1760年,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发现了氧气,随后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在1777年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质量在化学反应中始终保持不变”。

此后,拉瓦锡还对“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发现了氧气的重要性。

4. 电化学的发展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领域。

19世纪初,欧姆(George Simon Ohm)发现了电流强度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欧姆定律。

随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在电化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提出了电解定律和电化学当量的概念。

5. 有机化学的起源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性质、合成和反应的学科。

18世纪末,瑞典化学家托贝厄斯·贝格曼(Torbern Bergman)首次将有机化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

19世纪初,弗里德里希·海勒(Friedrich Wöhler)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有机化合物(尿素),推翻了当时被普遍接受的有机物只能由生物体合成的观念。

九年级化学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史知识点一、古代化学史在古代,人们对化学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研究和应用一些化学物质和过程上。

以下是一些古代化学史的知识点:1. 中国古代化学- 中国古代的炼金术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古代科学活动,主要探索物质的变化与应用。

- 中国古代化学的代表性人物有神农氏、蔡伦、张仲景等,他们的贡献为我国古代化学史奠定了基础。

2. 古埃及和古希腊化学- 古埃及人懂得金属的提取与制备,并在染料和香水的制作上有独特的技术。

- 古希腊化学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着重于哲学思考和物质理论。

二、近代化学史近代化学史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转变为现代科学的重要时期。

以下是近代化学史的知识点:1. 基础理论的建立- 18世纪,拉瓦锡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与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 19世纪,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理论,为后续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门捷列夫提出了周期表概念,揭示了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存在。

2. 有机化学的发展- 在19世纪,化学家们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柏树赫、瓦尔多等人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打破了“有机物只能由生物合成”的观念。

3. 物质结构的认识- 拉沙尔使用光谱仪观测不同元素的光谱线,并提出了原子能级理论。

- 卡尔·巴尔札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解释了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形成。

三、现代化学史现代化学史聚焦于20世纪后的科学研究与应用。

以下是现代化学史的知识点:1. 物质分析方法的发展- 色谱法、质谱法等先进的分析方法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化学分析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2.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刘易斯和阿伦尼乌斯提出了酸碱理论,开创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 布朗和爱因斯坦发展了分子动力学理论,解释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 高分子化学的兴起- 埃米尔·费歇尔提出了生物高分子的研究,开启了高分子化学的繁荣时代。

- 长链聚合物的发现和合成技术的进展,推动了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

化学史总结

化学史总结

化学史总结1、化学史:(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国博览会金奖);(6)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7)Cl2的发现者——舍(8)勒(瑞典);(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12)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1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15)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2、两次获得诺贝尔讲的鲍林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

1901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94年8月19日逝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享年93岁。

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两人之一(另一人为居里夫人);也是唯一的一位每次都是独立地获得诺贝尔奖的获奖人。

其后他主要的行动为支持维他命C在医学的功用。

鲍林被认为是20世纪对化学科学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他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他以量子力学入手分析化学问题,结论却以直观、浅白的概念重新阐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学训练的化学家亦可利用准确的直观图像研究化学问题,影响至为深远,比如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电负度、共振理论、价键理论、混成轨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概念和理论,如今已成为化学领域最基础和最广泛使用的观念。

化学史考试复习要点

化学史考试复习要点

1、化学史的定义: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2、学化学史的意义(为什么要学化学史)(1)掌握化学产生个和发展全过程的系统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人才良好素质(2)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化学中实验与理论二者的辩证联系,它们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学习化学史,有利于提高化学人才的独立工作能力(4)学习化学史,更加有利于通过本门业务培养学生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化学专业学生为化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6)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3、化学史的划分:3个时期(1)古代化学时期:化学萌芽(火的发现)--17世纪中期,以中国、古印度、埃及为代表(2)近代化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欧洲为代表(3)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4、“瓷器”至少具备的三个条件:(1)瓷器只能瓷土(高岭土)作胎(2)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油(3)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率很低5、青铜:Cu+Sn/Pb黄铜: Cu+Zn白铜:Cu+Ni6、钢、生铁、熟铁的主要成分都是铁,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含碳1.7%以上,熟铁:0.04%以下,钢:0.04%-1.7%之间7、19世纪,形成了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这三大分支。

8、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两碱:纯碱、烧碱9、纯碱生产技术:(1)索尔维制碱法:H2O+CO2+NH3=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2)候式制碱法:NaCl+NH3+CO2+H2O=NaHCO3+NH4Cl10、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汤姆生模型(2)玻尔模型(3)卢瑟福模型(4)量子力学模型11、现代化学的特点:(1)从传统的宏观研究领域转向微观研究领域(2)从定性和班定量向高度定量化深入(3)从静态向动态伸展(4)由描述向推理会设计深化(5)向分子识别和分子群研究深入(6)实验水平空前提高(7)现代化学的三大支柱是实验、形式理论和计算(8)学科分化与融合日益突出(9)呈持续加速发展的态势(10)大化学特征愈加突现(11)百年诺贝尔化学奖12、道尔顿原子学说建立的重大科学意义:(1)在理论上统一解释了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和化学实验事实,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定量定律、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的内在联系(2)化学基本定律为原子学说提供了实验基础和事实材料,原子学说又从本质上说明了化学基本定律(3)原子学说与化学基本定律的联系,使它成为可以验证的学说,这使它去掉了哲学的外衣,而成为一种科学学说(4)道尔顿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它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5)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发展的新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与分值1、选择题(20分,2分/题)2、填空题(25分,1分/空)3、简答题(25分,5分/题)4、论述题(30分,15分/题)题目一、选择题1、【化学式P276-302化学家小传】重点人物有:中国三个化学家(葛洪、李时珍、侯德榜)及中学化学出现较多的化学家(如:拉瓦锡、道尔顿等)考察形式:①__门捷列夫_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②为有机结构理论奠定坚实基础的是_凯库勒_化学家。

二、填空题1、化学史的划分(三大时期分别从什么年代至什么年代)绪P5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为古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近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为现代化学时期。

2、化学史上我国几位有代表性的化学家:葛洪、李时珍、侯德榜P276-3023、古代化学的特点及代表国家绪P5~7特点以实用为主。

代表国家有中国、埃及。

4、陶瓷的生产条件及烧成温度P6条件有:①瓷器只能瓷土(即高岭土)作胎②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釉③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

5、古代中国炼丹术及阿拉伯炼金术是什么,有什么区别P21区别在于:炼金术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故又称点金术),而炼丹术虽然也要炼制黄金、白银,但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药。

6、原始化学的最后形式是什么?答: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P317、近代化学:19世纪,我国惊人的发现形成了物理化学中的什么分支(老师的原话。

我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_<~)P104答:化学热力学8、索尔维制碱法、侯德榜制碱法的方法及方程式【很重要】P117索尔维制碱法:用炼焦厂的粗氨水与石灰窑中的CO2气为原料制出了纯碱H2O+ CO2+NH3=NH4HCO3NH4HCO3+NaCl= NaHCO3+NH4Cl2 NaHCO3== Na2CO3+ CO2+ H2O侯德榜制碱法:在氨的合成方面是采用半水煤气的转化来制备原料气氢和氮,并有副产品二氧化碳;在制碱方面,仍用氨碱法的制碱原理,但所用氨和二氧化碳是由合成氨系统提供,制碱过程中所生成的氯化铵,在冷冻后,以食盐使之析出。

NaCl+ NH3+ CO2+ H2O= NaHCO3+NH4Cl“三酸两碱”P114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两碱:纯碱、烧碱。

9、高分子化学、天然高分子化学源于什么P18710、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以什么为原料,怎么生产)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以高分子合成材料特别是三大合成材料为主要标志,生产过程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化学理论、化工技术和化工生产相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

11、现代化学的三大领域(老师说看标题就可以得到答案)答: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1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P96~102答:门捷列夫---人类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13、原子结构的确定14、盖-吕萨克定律(同温同压下....)P59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三、简答题(10个选5个考)1、什么是化学史?绪P4 化学史的意义?绪P7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意义有:(1)掌握化学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系统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人才的良好素质。

(2)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化学中实验与理论二者的辩证关系,它们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它们共同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3)学习化学史,有利于提高化学人才的独立工作能力。

(4)学习化学史,更加有利于通过本门业务培养学生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化学专业学生为化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6)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2、燃烧学说、氧化学说P42跟45燃素说: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质吸收燃素与释放燃素的过程。

氧化学说,其要点如下:(1)燃烧时放出光和热。

(2)物体只有在氧存在时才能燃烧(3)空气由两种成分组成。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了其中的氧,因而加重;所增加的重量恰好等于其所吸收的氧气的重量。

(4)非金属燃烧后通常变为酸,氧是酸的本质,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金属燃烧后变成煅灰,它们是金属的氧化物。

3、近代原子学说的基本要点P54(1)素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院子组成。

原子在所有化学变化中均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原子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2)用一元素的所有原子的性质,特别是重量,完全相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及重量不同。

原子的重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

(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

化合物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它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总和。

同种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性质和重量也必然相同。

4、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P96~102(1)把各种元素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使化学的研究进入了系统化阶段,同时,对物理学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为光谱学、原子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上,特别是无机化学,一次重大的综合。

(3)化学元素周期律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和惊人的预见性。

(4)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自然界的伟大规律,它指示了化学元素的发展具有惊人的周期性(5)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展还有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5、化学的特点P224特点有:(1)从传统的宏观研究领域转向微观研究领域(2)从定性和半定量化向高度定量化深入(3)从静态向动态伸展(4)由描述向推理或设计深化(5)向分子识别和分子群研究深入(6)实验水平空前提高(7)现代化学的三大支柱是实验、形式理论和计算(8)学科分化与融合日益突出(9)呈持续加速发展的态势(10)大化学特征愈加突现(11)百年诺贝尔化学奖。

6、原子学说建立的重大科学意义。

P52首先,它在理论上统一解释了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和化学实验事实,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当量定律、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的内在联系;其次,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发展的新时期。

7、化学的应用价值P256应用:(1)纳米材料可以被用来制造各种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传感器(2)纳米颗粒的磁性作用还可以作为药剂载体应用利于提高药效(3)采用纳米金属颗粒制成金属溶胶,接上抗原或抗体就能进行免疫学的间接凝集试验,用于快速诊断(4)在化学纤维制造工序中掺入铜、镍等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合成导电性的纤维,从而制成防电磁辐射的纤维制品或电热纤维,也可以与橡胶、塑料合成导电复合体8、李比希对德国化学史的影响P77(课本好像只有这里提到李比希)9、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P49它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具有相等的重要性。

有了质量守恒定律做基础,人们才能精确地和深入地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量之间的关系,还为哲学上的物质不灭原理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10、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P128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波尔模型、量子力学模型四、论述题(4道考两道)1、介绍一名化学家(生平的事迹、对化学的贡献)及对你的启发。

答:介绍的化学家是玛丽.居里。

1867年的居里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当时波兰受到了沙皇俄国的统治,她读书不忘救国,积极从事反对沙皇侵略的革命活动,为资助姐姐去法国留学,她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1891年去法国,考入巴黎大学的索尔本理学院。

她刻苦学习,生活十分清苦。

冬天冷得无法入睡时,就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甚至把椅子也压在身上来御寒。

靠着这股刻苦奋斗的精神,两年的时间就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的学位。

与1903年和1911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不过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她患了白血病,1934年逝世;在化学的贡献中,她主要是发现了卜和镭这两种新元素。

对我的启示:第一,受压迫、处于困境的人们,只要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勇于攀登,胜利与成功之路是可以走通的,即使已录曲折。

第二,要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要用创新精神去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一切工作,并且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去完成它,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做更多的事。

第三,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时可能会遇到不应有的压抑和歧视,但只要有信心,有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精神,保守的枷锁和禁锢是可以打破的,因为它不会永远萦绕着你。

第四,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地去创造条件、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所以居里夫人的一生是拥有8个字的:做事高调,做人低调。

2、结合分析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说明分析化学在化学史的重大意义(作用)P163答:分析化学是随着生产实践、商品贸易和科学实践等多方面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必不可少的鉴别、测定、分离等方面的科学手段和方法。

随着分析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仪器都陆续出现,为化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另外,分析化学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用分析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育着化学工作者要具有科学严谨性的态度去对待化学工作,分析化学也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3、从化学史的划分谈谈为什么古代化学史以中国、印度为代表,近代化学史以欧洲为代表,现代化学史以美国为代表。

答:古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实用为主,中国、印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化学工艺,制造出多种实用美观的陶器和玻璃器皿,发明了不同水平的金属冶炼、酿造、染色、造纸和火药,成就了古代时期化学史上光辉的篇章;近代化学发展的中心在欧洲,因为当时欧洲各工业部门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化学学科的成熟,提出了发展实验自然科学,主张通过科学实验追求真理的思想,对于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注重对杰出化学家的培养;现代化学的发展中由于美国的科学技术强大,各种先进的新型仪器设备相继出现,从而促使化学的迅速发展。

4、未来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庞大的科学网。

举例说明为什么“未来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P240答: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跨学科性质的科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研究对象上的交叉性、研究方法上的通容性、研究目的上的相似性,使得未来化学成为一门中心科学,举例来说,当人们讨论化学与生物学时,有多人提到了化学与生物学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看法,生物学家注意认识世界,而化学家则想改造世界,然而,未来科学的发展却必须将不同学科扬长避短地组合起来,不管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多大的不同,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看,化学都处于中心位置,化学家将扮演主力军的角色,可以说明未来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