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

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化学史是研究化学发展历史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对物质和化学变化的认识和探索历程。
将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的发展和进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下面是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应用方面。
化学史可以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讲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历史事件和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可以通过讲述杜尚巴的电解水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如何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再可以讲述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性规律的本质。
这样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现象和性质的背后原理,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
化学史可以用于解释科学发展的背景和动力。
通过学习化学史,可以了解到化学的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及科学家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可以通过讲述洛瑞安兹的电解质理论,解释为什么一些物质能够导电而其他物质不能。
这样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激励他们在学习化学和解决问题时的积极性和动力。
化学史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化学史,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辩证性。
他们可以学习到科学家们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以及他们之间的争论和争执。
可以通过讲述多瑙克的粒子说和亨廷顿的波动说的对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理论的相对性。
这样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辨别和评价不同观点和实验的能力。
化学史可以用于启发学生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思考。
通过学习化学史,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和挑战。
他们可以思考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可以通过讲述原子弹的发明和使用,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和挑战。
这样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科学事业的追求和责任心。
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

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一、化学史融入中学教学的重要性1. 增强学科的历史性将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科的历史性,可以使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化学理论和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学科的整体性认识。
2. 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素养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发现知识的规律和演变趋势,从而增强对知识的兴趣和深度理解。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3. 促进跨学科交叉化学史融入中学教学,可以促进跨学科交叉,增强学科间的相关性。
化学历史与社会、历史、哲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为学生拓展视野,激发学科间的交叉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化学史融入中学教学的途径1. 理念融入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理念,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丰富等方面进行构建。
教师可以通过宣讲、讲故事、图文并茂、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发展历程。
2. 材料融入在教材编写和选用上,可以融入一些化学史的相关案例、发展进程和代表性人物的成就,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史上的实例感受化学理论和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 活动融入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针对化学史的主题讲坛、研讨会、科普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授课,使学生对化学史中的名家名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可以在学习中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三、化学史融入中学教学的案例分析1. 以实验为切入点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例如通过还原铜矿提取铜的实验,引导学生感受古代铜冶炼的过程,了解古代人类对于铜的认识与利用情况,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史的探究兴趣。
2. 以名人名言为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用历史上化学家的名言佳句,引发学生对其研究思路和创新精神的思考。
如李四光曾说过“放射性元素不会控制人,善于利用它的人才能控制它”,可以通过这个言论引导学生思考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和社会影响。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史创设情境的案例研究

探 究 。
1.为什 么绝 大多 数 0【粒子 能够 顺利穿 过金 箔? 2.为什 么
在 讲质量 守恒定律的发 现时,讲述波义耳 测质量 的过程 。 有极少 数被 弹 了回来,8000个 oL粒子 中有一个 被反弹 回来说 明
1673年,英 国物理学家波义 耳做 了一 个有名的实 验,他将金属 了什么 ?3. 粒 子为带正 电荷 的原子核,为什 么只有一部分 发
的 批 判 。
关键 词:化学 史;情境创设 ;案例
通 过这些故事 的讲解, 既让学生 掌握了科学的发展过程 ,
一 、 利用化学史创设实验原理情境
又培养 了学生的科学质疑精神 。
培养学生分析 与解决 问题 的能力是化学新课 程的要求 ,是
三 、利用化学史创设科学方法情境
基 础教育 改革的重 点。新课程提 倡的探究 式学习就 是围绕具体
建立模 型一 实验验证 ”等科学方法在 科学发现 中所 起的重要作 用 。通 过化学史 的教 学 ,鼓 励学生 自觉学 习科学方法 ,促进对 科 学方法的掌握和 内化 ,从 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
在 讲酸碱指示剂 时 ,讲 到波义耳在一次紧张 的实验 中 ,放在 实验室 内的紫罗 兰被 溅上 了浓盐酸 ,在用水冲 洗 了过后 ,波义耳
放在密 闭容器里煅 烧,煅烧 后他立 即打 开容器盖进行 称量 ,结 生 了偏转 ?4.如果 当时你在现场 ,发现这一现 象后,你会怎样
果发现 反应后 的固体质量增 加了 。该 实验 导致波 义耳未能 发现 想? 1919年卢瑟 福用 仅粒子轰击 氮原子时,发现 了质子 。1920
质量守 恒定律 ,请 你简要分析 一下原 因是什么?让学 生从 中发 年 ,卢 瑟福提 出的 中子假 说在 12年后 被他 的学 生查 德威 克 所
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

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化学史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化学发展的历程,展现了人类在化学领域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与此同时,化学史还可以为中学化学的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的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
一、历史回顾,领悟化学发展的进程历史回顾是将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步。
通过历史回顾,学生可以了解到化学的发展历程,领悟化学发展的进程。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化学实验、重要的化学理论、著名的化学学者等作为范例,让学生了解其背景、科学思想、重要意义等。
例如,可以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生物化学的影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物理化学的影响,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研究的影响等。
通过历史回顾,学生可以形成“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态度,促进其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实验展示,激发实验兴趣化学史中的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他们探究世界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化学史中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魅力。
例如,可以进行酸碱指示剂实验,展示费尔明反应,制作火药等。
通过实验展示,学生可以了解实验的原理、过程和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三、科学思辨,培养创新能力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还可以通过科学思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化学史知识,学习并运用科学思想,拓展自己的思维领域,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思辨的方式,指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探究式学习。
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烟雾弹的成分和制作方法,探讨药物分子的作用机制等。
通过科学思辨,学生可以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让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c o mb i n i n g w i t h t h e n e w t e a c h i n g ma t e r i a l ,d i s c u s s e s a n d e x p l o r e s t h e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c h e mi c a l h i s t o y r
第3 4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黔 南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1 . 3 4 No .1 F e b. 2 01 4
Q I A N N A N M I N Z U S HI F A N XU E Y U A N X U E B A O
让化学 史融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刘康 莲 , 安 天 霞
(黔 南民族 师范学院 化学 与化工 系, 贵州 都匀 5 5 8 0 0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把化学史融人 中学化学 教学 中, 有助 于培养 学生 的爱 国主义精 神和刻 苦钻研 的精神 , 提 高学生 的
科学素养 以及启迪 学生的思维 , 激 发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文章结合 中学新 教材 中涉及到 的化学史 内容论述和 探讨 了新教材 中让化学 史走进 中学化学课堂 的意义和方法。
学史 教育 有 助于加 深 学生 对化 学知 识 的理解 , 更 有 利 于培养 学 生 的爱 国主义 精神 和 刻苦钻 研 的精 神 ,
1 人教版高 中化学 新教材 必修 1中涉及到
的 化 学 史 知 识 的统 计
从表 1 可 以看 出人 教 版 高 中化学 新 教 材 中含 有 大量 的化学 史 内容 , 这 就 为教 师在教 学 中提供 了 丰富 的资 源 , 同 时 也 表 明化 学 史 在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性 。化学 史穿 插 在教材 中 , 便于 教师 在教学 活 动 中
化学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培养 学生 的 创新 精 神 和实 践 能力 是 素 质 教 育 的核
心 , 学发 展 的 历史 表 明 : 有创 新 就 没有 科 学 的 发展 。 科 没
11有利 于学生 建 立辩 证 唯 物主 义世 界 观 .
教师不 仅 要 面 向学 生传 授 知识 , 且要 引导 学 生树 而 立正确 的人 生观 与世 界 观 。 学 史上 的许 多 事例 说 明世 化
在 整个 专业 教育体 系 里具 有重 要 的地 位 。 国著 名 化学 我 家 傅鹰 教授 曾多 次讲 过 :化学 可 以给 人 知识 ,化 学史 可 “
以给人 智慧[。” 无机 化 学 教学 中 . 合化 学 史进 行讲 1 在 1 结 授, 使 学生 掌 握 化 学发 展 的规 律 , 高他 们 发 现 问题 、 可 提
手 中没有结 出果 实 , 将果 实 拱手 让 给 了拉 瓦锡闭。 而 此例 可 以用 来启 发 学生 树立 自觉 的 唯物 主 义观 点 . 用 来 理 并 解、 掌握 化学 知识 及其 发 展 。 1 . 利于 进行 爱 国主 义教 育 2有
不 同的物 质 。同量 的盐类 溶 于不 同 量 的水 中 , 液越 稀 , 溶
负 离 子 。离 子 带 电 , 原 子 不 带 电 , 而 可 以 看 作 是 两 种 而 因
普 里斯 特利 虽然 都 独立 发 现并 制 取 了氧气 , 由 于他 们 但 被传 统 的燃素 说 所束 缚 . 缺乏 怀 疑批 判 精 神 ,真 理 碰 到 “ 鼻子 尖却 没有 发 现 ” ,使化 学 发生 革 命 的元 素 在 他们 的
摘
要 : 学 史知 识 不 仅 是 无 机 化 学教 学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化 学 学科 素 质教 育 的 重要 素 材 , 以 其 内容 的 独特 性 , 素 化 也 并 在
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获奖科研报告

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获奖科研报告摘要: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它不仅忠实地记录了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及演变的规律,而且体现了、化学科学家们的科学思想、意志品质、敬业精神等许多精神财富。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一定的化学史,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精神的培养,有相当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史;化学教学;作用著名化学家乔治·萨顿曾说:“科学史是人类统一的历史,人类的崇高目标的历史和人类逐渐得到拯救的历史”[1] 。
表明了科学史在人类文名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曾经说过:“化学史不仅可以给人以知识,还可以给人以智慧。
”在课程改革和学科交叉的今天,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知识单纯知识点的讲授,而更重视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同时学到更多。
全面的化学教育必须是知识与能力并重。
既要传授系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品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化学史的渗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1知识方面化学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化学史知识也是化学学科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反映了现代知识经济观的4类知识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是通过教学的知识而形成教学的发展链,引导学生追踪化学发展的科学足迹,拓展视野,在实践和探索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案例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案例研究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探索化学现象,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从而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探讨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合理选择实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习化学化合反应时,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
在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兼顾实验的安全性和教学的针对性。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教学在化学知识学习中的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验中的示范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都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动手操作、观察和实验设计,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
同时,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实验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实验技巧,并在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总结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还能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实验教学的挑战与对策尽管化学实验教学有很多益处,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实验设备和试剂的质量、实验场地的安全等方面都需要保证。
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并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此外,教师还需要设计和选择适合不同学生水平的实验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摘要:化学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情况,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史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审美意识等。
但如何将化学史真正融入化学课堂教学是研究的重点。
通过科学足迹模式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全面的了解科学足迹模式,包括其含义、适用范围和教学目的,通过研究案例,体现出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学的作用和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常规的途径外,还可以运用非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化学史教育:课外活动形式、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和校园文化形式。
最后做了总结。
关键词:化学史;课堂教学;科学足迹History of chemistry into the case studies in chemistry teachingAbstract: Chemistry teaching is not only impart knowledge but to impart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develop their passion for learning into thehistory of chemistr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based onthis cas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chemical history of education to train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of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such a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attitude and scientific spirit and aesthetic sense.But how to really integrate into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to the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Scientific footprint mode teaching case studi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footprint model, including its meaning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purposes, through a case study, reflecting the role and effectiveness into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In addition to classroom teaching conventional way, you can also use the system of non-classroom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education: the form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udy of the learning mode and form of campus culture. Finally do a summary.Keyword:History of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Scientific footprint1.化学史教育的作用与现状趋势1.1作用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1]现今,化学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情况,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史的教育对于的科学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审美意识等。
1.2现状趋势通过查阅有关化学史的资料,了解到关于化学史教育的意义研究的论述很多,但是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发现,关于化学史的实际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并不是很多。
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化学课堂比较注重化学史的教育,在各类化学教学大纲中,都确切的要求化学史的教育教学。
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化学教学课堂上引入化学史的教育再次受到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及重视,尤其是新课改后,化学课本及教材中注意了化学史的教育,而且在各类参考资料和教科书中也都会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化学史料[2]。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2.化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1化学史教育的内容分析要确定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就要根据中学化学的培养目标和化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此外,还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的规律以及学习的水平。
化学教育内容很广,不仅包括化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包括教学技能的传授,此外还包括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训练。
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也同样包含其中[3]。
因此在高中的化学课堂将化学史的内容引入,一定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们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不断发展。
化学史的知识内容也非常广泛,不仅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和发展性。
2.2意义和价值2.2.1便于激发学习兴趣结合中学化学史进行课堂教学,利用一些轶闻趣事,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时,先向学生们讲述分子概念是阿伏加德罗(A.Avogdarro)提出的,他对科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出生在律师世家的阿伏加德罗,对于自然科学却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竟放弃了祖业,放弃了他已获得的法学的博士,24岁的他便开始了自然科学的研究。
11年后提出了对化学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分子的概念。
根本动力就是源自于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
还有提出了“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著名化学家的西博也认为,他是在他的高中化学老师的引领下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的。
高中化学老师的热情使一个由对化学不曾感到兴趣到成为一名十足的化学迷,甚至成为一名化学家,为此倾注了毕生的精力[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化学家,而是希望每个学生能成为一名有着较高的科学素养水平的公民。
2.2.2培养科学意识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人类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同时使得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一起取得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融入化学史教育方便学生了解掌握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6]。
教学中讲授化学史,能够重体现出化学的社会化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是一种合作活动的意识,还是一种长期累积的过程,同时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比如文化、社会、技术、经济及道德伦理等等。
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应用对个人及其环境发展具有利弊的双重性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概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常常因为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而成为相对真理。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化学史素材时即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又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不太成熟的感觉。
化学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前人研究的前沿科研的伟大贡献的成果上。
17世纪英国化学家R.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天平做实验开展了化学变化规律的探究,从而发现了定组成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当量定律。
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和论文《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
化学学科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的辉煌成果上,比如创建了“飞秒化学”、宇宙化学,并向工程学和生命科学进军。
近些年来,化学学科因为受到对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误解和牵连,甚至被冠上了有毒有害、危险和污染的名字。
学生会因此感到化学不成熟,进而产生神圣的使命感[7],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2.2.3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让学生对新事物能够保持一种兴奋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当做珍贵的礼物来接受它,这样既使化学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本身,还可以追溯它的来源以及追溯它的动态演变的过程,从而揭示出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而培养主动求知的精神[8]。
如苯结构的发现的教学设计可以如下:首先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还原,还原到发现其内容的历史背景,其次浓缩科学家进行发现的漫长的过程,然后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到结论——做出评价的顺序进行设计教学,最后重现苯结构的发现过程。
提出问题:在19世纪时期,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煤气来照明,而一般煤气都是压缩在桶里来运输的,后来人们发现了在桶里面总会剩余一种油状的液体,但是却没有人去研究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
直到法拉第(英国的科学家)开始对这种液体才有了研究,他用了5年的时间来提炼制取这种油状的液体,从中提炼得到了化学物质——苯,之后对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的测定,测得其中含有质量分数为92.3%的碳,同时测定了其蒸汽密度,其密度是同温同压下的乙炔气体的3倍,那么得出苯的化学式应为C6H6,下一步探究苯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作出假设:启迪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碳链学说”、“碳四价学说”及苯的化学式C6H6的组成和饱和烷烃的通式C6H2n+2来进行比较,写出苯所有的可能结构。
结合化学史来进行科学的实验验证: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有关凯库勒式的历史资料,对照写出关于凯库勒式的结构式。
提出问题:苯分子里是不是既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碳碳单键,是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还是其他机构呢?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烯烃和炔烃的有关性质自己来设计实验验证:实验1:苯分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混合,然后均匀震荡(实验现象为两者均不褪色)实验2:苯与液溴在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并结合具体史料指出苯的一溴代物的结构有且仅有一种结构。
实验3: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也是可以发生的。
得出结论:苯分子上的碳碳键化学键,既不是单纯的碳碳单键也不是单纯的碳碳双键,而是介于其中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而且这几个键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