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一、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始终将把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大大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超过了历史上的五千年。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形成了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策体系。
如果说民族平等政策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执行贯彻各项民族政策的制度保障,那么,少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政策则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实现民族真正平等的重要手段。
2、实际意义少数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名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与此相联系,伴随着落后的经济状况,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也较为缓慢。
基于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逐渐全面、平衡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1、特色经济的含义关于特色经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多,如王生鹏等认为,特色经济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006);杨丽认为,特色经济是依托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选择、培育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2007);李澜等认为,所谓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2007)。
第二种观点认为特色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体系。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作者:姜政伟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4期摘要: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
这得益于中央始终把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作为维护祖国统一,增进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基本方针,而且始终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作为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我们一定要让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过上小康生活。
针对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的现状,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的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央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加大不能减少。
这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信息和决心。
一、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概况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通过民族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6个。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有在汉族地区聚居的,汉族有在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的。
这种分布特点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
而且中国少数民族虽然很少,所占比例也很小,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总人口的8.49%。
对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对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摘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另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
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
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
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
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
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
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
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
加快推进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关键词】 少数 民族 [ 中图 Nhomakorabea类号 】 1 F2
发展
必要性 重要性 [ 文章编号 】6 4 6 8 (0 0 0 - 0 10 17 - 2 7 2 1 )2 04 - 3
会事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教育领域, 新疆只有 1 所大学、 所 中学、35 9 15 所小学, 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 1. 全 98 %,
疆 文盲 率高达 9%以上 。14 年 以前 , 疆科 技事业 尚属 空 白 , 有一个 专业 文艺 团体 , 无艺 术研 究机构 。新疆 0 99 新 没 更
中 共 伊 犁 州 委 党 校 学P n t u e t a nv I si t t
m un s i
…o2 2 1 N … . … o0
社 会 稳 定 研 究
加 快 推 进 新 疆 少 数 民 族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必 要 性 和 重 要 性
牛云峰
( 中共农 四师委员会党校 新疆 伊 宁 8 50 ) 3 0 0 [ 内容提要] 本文尝试着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推动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 接着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加快发
2010liis6tute社会稳定研究加陕推进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陡和重要陡牛云峰中共农四师委员会党校新疆伊宁835000内容提要本文尝试着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推动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接着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加快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重要性
J u n l fYi iP e e t r om o r a o L r fc u e C
少数民族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多元文化的融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通过与主流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社会。
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举例来说,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省份之一,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新疆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对国家的能源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再者,少数民族的创新和创业活动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开始融入到经济活动中,并积极参与创新和创业。
他们不仅为当地的经济注入新的动力,还为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的草原牧业和奶制品加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例如,西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当地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文化旅游业的兴起推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地理、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不平衡。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摘要:建国前,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束缚。
工业方面只有简单的手工业;农牧业方面,基本停留在“广种薄收”和逐草游牧、靠天养畜的粗放农牧业生产方式阶段。
虽然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的各项优惠及扶持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其他地区更是有了长足的现代化发展。
但是30多年前全国“一刀切”的开放式发展结果是少数民地区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国家投入严重不足下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个差距与和谐发展是不相容的,是个不容忽视等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繁荣与富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稳定和边疆安全。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战略边疆经济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和云南、青海、贵州三个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高的省份,民族地区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以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民族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竣工,比如:宁夏“引黄灌溉”工程、“南疆”铁路,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
目前,民族地区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石油、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烟草、有色金属…等以资源工艺为主体的门类基本其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沿海发展战略,争取以最短时间积累经济腾飞所需的财力。
这种“效率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
“2004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
”①所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从个方面来讲都是刻不容缓的问题!②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一、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一是贫困状况仍很严重,到2003年底,还有1304万少数民族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尤其是22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基本结构,调整生产布局;(3)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对外经贸体系产生重要影响;(4)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实现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具有经济、政治和国防方面的现实意义,还将对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繁荣与富强。
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一部分,我国民族地区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东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拉大成为影响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深层次根源。
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加速全国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民族地区开发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所需资源的保证程度,民族地区经济的振兴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容量,从而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接力,民族地区经济的长期落后,将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严重拖累和包袱。
二是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这既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又有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聚集在边疆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快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困难及对策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困难及对策党的十八届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但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少数民族的经济处于一个滞后的阶段。
然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能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我国能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标签:区域经济;共同富裕;少数民族;重要性少数民族和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事业,是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着重强调并重视的民族理论的政策原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国家里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根本的有效途径。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决定著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低下、文化教育落后、高技术人才的匮乏也从客观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也起到了制约作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受到了影响。
由此可见只要一步步解决这些制约因素,从教育文化、人才引进、科学技术这些方面加以改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族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引进人才,培养高科技人才,民族区域经济必定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同时不断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使人民共同进步,为实现国家的共同繁荣富强创造良好的条件。
2.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既能给民族经济带来利益,又能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根本利益,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建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区域人民的热情参与与支持,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需要。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势资源的重要作用,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基本结构,调整生产布局;
(3)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对外经贸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4)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实现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具有经济、政治和国防方面的现实意义,还将对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繁荣与富强。
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一部分,我国民族地区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东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拉大成为影响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深层次根源。
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加速全国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民族地区开发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所需资源的保证程度,民族地区经
济的振兴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容量,从而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接力,民族地区经济的长期落后,将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严重拖累和包袱。
二是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这既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又有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聚集在边疆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快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部分,民族地区的进步是全国进步的一部分;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全国现代化就不完整;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团结;没有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就不可能达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
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彻底解决民族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缩小民族区域差距,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