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北大荒的秋天》配图
小学语文课教案《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使学生了解北大荒秋天的景色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北大荒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北大荒秋天的喜爱之情。
3.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色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北大荒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展示北大荒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b. 简介北大荒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字典,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究:a.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a.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b. 教师举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色。
5. 课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练习。
b. 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6.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北大荒的向往之情。
7. 课后作业:a.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作业。
b.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_1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1一、复习导入:能说说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吗?(相机引导板书:天空、小河、原野)学生思考,同位试说。
引导交流,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觉得这儿很美。
可我还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把它写得这么美的,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二、精读指导:1、自由读第二节:边读边想,天空是什么样的?引导交流:说说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1)“几缕流云”——轻轻、淡淡地(作画)(2)颜色多:银灰、血红、橘黄、绛紫,只有这几种吗?还会有哪些?(如()白、()蓝、()黑)这么多颜色,多美啊,五彩斑斓。
你想到了什么?(3)变化快:转眼间(4)如果你就是美丽的仙女,在天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心情会是怎样的?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指导背诵:这些流云在(),()变成一道(),一道(),一道(),一道(),就像是()。
这就是北大荒美丽的天空,谁领我们去看看小河?2、指名读第三节:喜欢哪一句?怎样才能读好?引导交流:第一句抓住“静静地”——想到了什么?什么样的感觉?第二句抓住“小鱼顶着水游过来”——小鱼在干什么?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小河静静地躺着,小鱼欢快地游着,注意体会心情的变化。
过渡:天空小河美丽可爱,但人们最爱的是原野。
原野是什么样的呢?3、听课文第四节朗诵录音:什么是“热闹非凡”,你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引导交流:抓住“哗啦啦的笑声”——怎样笑的?为什么笑?抓住“乐呵呵的演唱”——在唱什么?为什么唱?抓住“榛树叶子全都红了”——无数叶子在风中摆动像什么?小结:有歌声,有笑声,还有摇旗助威的,真像在开一个演唱会。
指导分句读,体会“先总后分”的段式结构。
4、看到这种丰收的景象,如果你是一个北大荒人,你会想到一句话:大豆摇铃千里金。
默读第五节:联系课文语句说说“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抓住“遍地金黄的九月”“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等词句。
)5、总结迁移:北大荒的秋天有美丽的天空,清澈的小河,还有满地的宝物,真是太美了,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能把北大荒写得这么美吗?其实我们家乡的秋天也很美,让我们走出教室,走向田野,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家乡的美丽可爱,相信大家能写得更美。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实录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实录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实录(精选3篇)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实录篇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
【学习准备】课件【学习流程】一、复习导入1、词语的认读几缕流云橘黄绛紫五彩斑斓映照顿时一碧如洗脸庞赞美热闹非凡挺拔漾起2、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北大荒的秋天》二、学习课文[自主学习]1、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的?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交流后出示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2、是啊,北大荒的秋天确实很美。
那到底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在读的同时别忘了用手中的笔画一画文中吸引你的地方。
3、大家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了,请大家将自己所喜欢的轻声读一读,多读几遍,注意体会语句的美感。
[合作探究]4、看着同学们读得美美的感觉,我想:北大荒的景色真的是把你们给迷住了!下面就请你把迷你的北大荒美景和你的小组成员读一读,说一说,再和大家一起聊聊此时北大荒留给你的印象。
[交流展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这篇课文。
读了课文,大家都说北大荒美,它到底美在哪呢?(相机教学)感受原野之美生:我发现它的原野很美。
师:你能级大家读一读吗?生:读。
师:读得真好。
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生:就是非常热闹。
师: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生1: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很热闹。
生2:下课时的操场上同学们一起玩的时候很热闹。
生3 :公园里,小朋友玩这玩那的很热闹。
师: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吗?生再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北⼤荒的秋天》描绘了北⼤荒的⾃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字⾥⾏间流露出作者对北⼤荒⽆⽐热爱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北⼤荒的秋天》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北⼤荒的秋天》原⽂ 九⽉,从第⼀⽚树叶落地开始,北⼤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道银灰、⼀道橘黄、⼀道⾎红、⼀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河清澈见底,如同⼀条透明的蓝绸⼦,静静地躺在⼤地的怀抱⾥。
⼀群⼩鱼顶着⽔游过来,明镜⼀样的⽔⾯顿时漾起了⼀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凡。
成⽚的⼤⾖摇动着⾖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粱扬起⿊红⿊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坡上,⼤路边,村⼦⼝,榛树叶⼦全都红了,红得像⼀团团⽕,把⼈们的⼼也给燃烧起来了。
⽣活在这⾥的⼈,喜欢⽤“⼤⾖摇铃千⾥⾦”来赞美遍地⾦黄的九⽉。
这⾥的⽥野、⼭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都会在这个季节⾥⽤双⼿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荒的秋天真美呀!【篇⼆】⼩学三年级语⽂《北⼤荒的秋天》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4、知道北⼤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培养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 俗话说,⼀叶落⽽知秋。
九⽉,从第⼀⽚树叶落地开始,北⼤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北⼤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起去看看。
(齐读课题) ⼆、讲读课⽂ 1、让我们抬头看看,北⼤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请⼩朋友读第⼆⾃然段。
2、(显⽰天空图⽚)北⼤荒的天空怎么样? ⼀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样,⾮常亮丽。
3、北⼤荒的天空⼀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陶醉。
①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显⽰) ②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显⽰)(欣赏流云图⽚) ③“⼀道银灰,⼀道橘黄,⼀道⾎红,⼀道绛紫”⾊彩真多呀!你能⽤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它吗?(五彩斑斓、五颜六⾊等) 4、⽂中把多彩的流云⽐作什么? 5、这是⼀幅多美的图画呀,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那美丽的画⾯。
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用书中出现的一句话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师: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师板书课题:北大荒的秋天)二、学习课文,感知大意。
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读能力02、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学生1: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
学生2: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
学生3: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
3、自主朗读。
师: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三、品味天空的美。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交流:天空美吗?美在哪里?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天空的美。
(生:一碧如洗,并结合图片和文字让生理解一碧如洗的含义,使学生能从直观上理解,加深理解)3、感知北大荒秋天的多姿多彩。
过渡:北大荒不仅没在天空的一碧如洗,它还多姿多彩。
它的多姿多彩体现在了哪里?生1:体现在了傍晚时西边天上的流云。
生2:体现在了流云的颜色上。
(师对这位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生3:流云的颜色很多。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书中说到的流云的颜色都有哪些?生: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绛紫。
师:除了书中所说到的流云的颜色,想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呢?生各抒己见。
师:颜色好多呀!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色彩之多?(生回答: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色色俱全、五颜六色……)(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师: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也很快,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生:转眼间。
北大荒的秋天2

5、让学生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这 一段静静地躺 在()。一群小鱼()游过去,()的水面 顿时漾起了()。 6、哪几句话具体写“热闹非凡”,让学 生找出来读读。 生:自由读大豆、高粱、榛子三句。
7、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热闹的。 8、提问:把“原野热闹非凡”换成 “原野一片丰收的景象”,可以吗? 10、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课 文。
教学步骤 一、感悟秋天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 你对北大荒有哪些了解? 生:回忆回答。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原 野特别美,北大荒的物产非常丰富。 2、请学生打开书,默读2、3、4自然 段,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圈划划。天空美 在颜色,小河美在清澈,原野美在热闹。
3、天空有哪些颜色呢?仿照书 上描写颜色的词,请学生发挥想象 说说。 生:火红、梨黄、葡萄灰…… 4、请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五彩斑斓、绚丽多彩……
板书: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小河 原野 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示, 对课文的诵读感悟,体会北大 荒秋天的美丽。
重点 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 朗读。 2、能用学过构词方法写出描写 颜色的词语。 难点 1、体会文中比喻的贴切、形象, 理解 “热闹”一词的意思。
教学突破 : 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和美读想象来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高梁,大豆、榛子等的特写 。 学生准备 : 查阅有关介绍北大荒的材料 。
北大荒的秋天
三沟小学
王民乐
教材分析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 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景色,展示了北大荒 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 力的北大荒秋景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 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 构段方式。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漂亮富裕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育学生酷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实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详细的构段方式。
感受语言美,培育观赏及想象实力。
二、教学重点:品尝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尝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四、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同学们,北大荒的的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课件:XXXXXXX的北大荒)2、师:大家用了一些美丽的词语来赞美北大荒,说的真好。
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你们都是在赞美:啊!(师稍停顿)生(心照不宣)齐答: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课件出示)3、师:北大荒的秋天多美呀。
今日我们又来到了北大荒。
先让我们再来熟识一下昨天刚相识的新挚友。
(出示生词,指名读)4、师:同学们的交际实力真强,这么快就把新挚友变成了老挚友。
昨天,我们来到北大荒都看到过哪些地方?生:看到过天空、小河、原野 (老师板书)二、新授。
1、师:这三个地方,景色各异,老师信任大家确定有自己最宠爱的地方。
好好地把描写这三个地方的文字仔细读一读,再比较一下,你最喜爱哪个地方的景色?还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爱?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来回地巡察倾听沟通。
老师了解学生的选择:宠爱天空、小河、原野的分别举手师:大家各有所爱,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
就让我们相互沟通一下,说说你最喜爱的地方。
(一)美在天空。
1、出示句子:美在哪里呢?体会“一碧如洗”2、师:碧蓝的天空的确好看,但(引导学生说)傍晚的流云更美。
(出示晚霞组照)是啊,落日映照下的流云,有银灰色的,有绛紫色的,有橘黄色的,有血红色的,谁能读好这句话,把流云的美表现出来。
(指名读) 师:我在听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你也留意到了老师标出的这几个词,能告知大家,你读了这几个词,联想到了什么吗?3、这些颜色的词,把流云写得缤纷漂亮,你也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师: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词语就是——生齐答:五彩斑斓。
2024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

2024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关于北大荒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电子幻灯片。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感受到那种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景象,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把自己的自豪感融入朗读之中。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录像电子幻灯。
教学准备:1、有关北大荒秋天的教学流程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欣赏《北大荒》歌曲。
2、听过此歌吗?想去北大荒秋游吗?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北大荒秋游,领略一下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二、明确目标,自学课文。
1、明确目标: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边读边思考: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2、边读边找边看边思。
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一)简介北大荒。
1、过渡:刚才同学们上网尽情地去北大荒秋游了一番。
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播放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图片和丰收景象的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
(二)感知文中景,感受文中情。
1、你最喜欢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还是丰收景象?自己先读读,再读给4人小组的同学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给他评议评议。
2、生读后交流,教学2-5节。
(1)自然风光包括天空、小河、原野。
请学生畅谈观赏到自然风光后的感受。
A、多媒体出示天空的美景和北大荒秋天天空的文字资料,体会文章的用词优美。
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丽。
B、过渡: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好美呀!那里的小河也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