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切片质量控制评分表

合集下载

HE切片评分标准

HE切片评分标准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切面完整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
5分
切片无污染物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透明度好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
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合计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医院病理科工作质量评价表

医院病理科工作质量评价表
5
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如延迟发报告,及时发放延迟报告单,发现1份不合格扣0.5分

质量管理
20
1
检查申请单质量
5
检查各科病理申请单质量,做好登记。检查科室登记本,遗漏一个科室扣1分
2
随访记录
5
抽查统计记录本,无记录扣5分,记录不全扣3分
3
病理档案管理
3
活检、细胞、免疫组化、特染、会诊登记本按规定存档保管,缺1项扣1分
5
定期进行疑难病理讨论并详细记录。无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及记录扣5分
3
科室业务学习
5
每月组织科室业务学习1-2次,并记录规范。无业务学习及记录扣5分
4
质控活动
5
科主任每月主持一次科室质控会议,并有详细记录。无质控会议及记录扣4分
5
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表
5
未按时上报扣1分,无自查表扣4分
6
常规工作及指领性任务
4
标本保管与处理
3
蜡块、切片、细胞学阳性片、免疫组化阳性片按规定存档保管,缺1项扣1分
5
仪器设备管理
4
科室规范记录仪器设备保管维修情况,专人管理,专人记录。检查科室登记本,缺1项扣0.5分

医疗工作制度
35
1
病理科与临床科室联系制度
5
每季度与临床科室征求意见。检查记录本,一次未做到扣1分
2
疑难病理讨论
医院病理科工作质量评价表
ⅩⅩ年10月总分:
序号
考核指标
分值
考核方法
考核情况
扣分

工作效率及诊Leabharlann 质量151病理切片质量:甲级片率≥90%
5
抽查统计记录本,诊断符合率低1%扣1分,无统计扣8分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导言作为一门关乎人类健康的学科,病理学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病理学家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关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然而,为了保证病理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应运而生。

本文将针对病理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展开全面评估,并从不同角度多次提及该主题,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此表。

第一部分:病理专业质量控制概述病理学作为一项专业技术,涉及到对疾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的研究。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为了确保病理学的准确和可靠,病理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

这些指标表旨在评估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报告的及时性和病理学家的专业水平。

第二部分: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的构成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内容:1. 病例选择和标本处理:病理学家应该根据临床信息和病人病情的重要性,合理选择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病例。

对标本的处理也是关键的控制点,包括标本固定、切片和染色的质量等等。

2. 病理诊断与报告准确性:病理学家的诊断准确性是影响病理学质量的核心因素。

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家应该恰如其分地提供诊断结果,并将其写入病理报告中。

3. 报告及时性:病理学报告对于疾病的处理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对于病理报告的及时性也是必要的评估内容。

4. 病理学家的专业水平与继续教育:病理学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准确和可靠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定期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能够帮助病理学家跟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诊断标准。

5. 质量管理:为了确保病理学质量的可控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措施和评估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和质量保证等。

第三部分: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应用与展望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表作为一项重要的质量评估工具,不仅仅是对病理学家自身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医疗体系中病理学流程的规范。

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

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

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以帮助病理学家和医学实验室对病理样本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本评分标准基于现有的病理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可用于不同类型的病理检测,包括组织切片检测、细胞学检测等。

技术评分指标以下是常见的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指标,可用于评估技术质量和结果准确性:1. 样本制备:- 标本收集完整性:评估标本采集的完整性和适当性。

- 标本固定质量:评估组织切片和细胞样本的固定质量,确保细胞结构和染色的稳定性。

2. 切片和染色:- 切片质量:评估病理组织切片的厚度、平整度和清晰度。

- 染色质量:评估组织切片的染色效果,包括颜色均匀性和染色质量。

3. 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调整:评估显微镜设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保证对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准确观察。

- 观察记录:评估病理学家对病理变化的精确描述和记录能力。

4. 组织学诊断:- 病理诊断准确性:评估病理学家对组织学变化的准确识别和诊断能力。

- 诊断报告质量:评估病理诊断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包括关键信息的包含和格式准确性。

评分标准本评分标准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将每个评分指标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进行加权。

评分范围从1到10分,10分表示最佳表现,1分表示最差表现。

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应由专业病理学家或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团队制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优化。

结论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是保证病理检测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准确评估和优化病理检测技术,可以提高病理学家的诊断水平,并为临床医学提供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结果。

>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病理检测技术评分标准仅为参考,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具体调整和应用。

---注:此为创作参考文本,具体内容和格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附件24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 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 10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 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切片平坦,无皱
褶、折叠 10
5分
切片无污染物 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 10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
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10
号清晰分
合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268。

病理室工作质量考核表

病理室工作质量考核表

临床医疗各科室医疗质量通用考核表(200分)科室:日期:得分: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存在的问题1、依法执业抽查的病历中,发现有不具备独立执业的人员或超范围执业,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

一票否决。

10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劳动纪律迟到一人扣1分,迟到达半小时扣2分;经查擅离职守扣5分;旷工与擅离职守,另行处理。

103、行为规范以病员投诉核实为准,态度不好一次扣2分,吵架扣5分并另行处理。

54、执行首诊负责制,无推诿、拒诊、遗弃病人查实扣5分,情节严重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 55、知情告知3日内无医患沟通及记录,每次扣2分,记录简单不全面扣2分,缺相关知情同意书每次扣5分,可以倒扣156、医疗技术准入凡擅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查实扣5分,另报院办公会讨论处罚57、合理用药重点查抗菌药、营养药、激素,凡无指征使用每项扣1分;抗菌素不合理联合使用扣1分;选用抗菌药物不当扣1分。

药品比例超标按医院相关文件执行58、合理检查查阅当月病历,凡发现应检查未检查或者无指征的检查项目,每项扣1分;特殊检查未征得病员及家属同意扣1分;查当月CT、X光片,阳性率<70%分别扣1分109、合理治疗查阅病历,无适宜治疗计划扣1分;特殊治疗未征得病员及家属同意扣1分;输血无明确指征扣1分1010、查对制度每发现一次违规者扣5分 511、单病种管理与临床路径未达到单病种控制指标,每项扣2分,无病种质量与费用分析报告扣2分,临床路径不按要求实施扣2分(此项可倒扣)512、“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达100%,1人以上不合格扣5分513、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PDCA未做到扣5分 514、各科室各质控报表数据准确,上报医务科内容不准确一次扣1分;不及时上报每次扣3分;未上报扣5分515,不良事件与隐患上报漏报一例扣5分1016、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小差错一次扣2分;重大差错扣5分,医疗事故另行处理,无持续改进扣5分15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存在的问题17、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执行欠缺一次扣2分,未执行扣5分 5 18、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每低于标准1%扣2分 519、平均住院日≤10天每超过一日扣2分 520、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每下降1%扣2分1021、治愈好转率≥85% 每下降1%扣2分1022、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每下降1%扣2分10 23、甲级病历率≥90%,住院病历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评定病历等级误差<10%,无丙级病历发现一份乙级病历扣10分;出现丙级病历扣40分。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参照) 附件24
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标准及评分表
(参照)
优质标准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组织切面完整 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 10
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 10 有刀痕、裂隙,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影响诊断,减5分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影响诊断,各减切片平坦,无皱
褶、折叠 10
5分
切片无污染物 10 有污染物,减10分
无气泡,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3,7分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 10
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 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
分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贴牢固,编切片不整洁、标签粘贴不牢,各减3分;编号不清楚,减4
10
号清晰分
合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甲级片:?90分(优);乙级片:75,89分(良);
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丁级片:?59分(不合格) 267
268。

病理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上报表

病理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上报表

各项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率= (分子病理室间质评 合格次数/同期同种分子病理室间质评总次数)× 100%
12
细胞学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
细胞学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 (细胞学原病理诊断与 抽查质控诊断符合的标本数/同期抽查质控标本总 数)×100%
13
术中快速诊断与石蜡诊断符合率
术中快速诊断与石蜡诊断符合率= (术中快速诊断与 石蜡诊断符合标本数/同期术中快速诊断标本总数) ×100%
3
标本规范化固定率
标本规范化固定率= (规范化固定的标本数/同期标 本总数)×100%
4
HE染色切片优良率
HE染色切片优良率= ( HE染色优良切片数/同期HE染 色切片总数)×100%
5
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
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 (免疫组化染色优良切片 数/同期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总数)×100%
病理科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上报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Hale Waihona Puke 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 病理医师数/(同期该医疗机 构实际开放床位数/100)
2
每百张病床病理技术人员数
每百张病床病理技术人员数= 病理技术人员数/(同期 该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100)
6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术中 快速病理诊断报告的标本数/同期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标本总数)×100%
7
组织病理诊断及时率
组织病理诊断及时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织病理 诊断报告的标本数/同期组织病理诊断标本总数)× 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切片制备的质量控制评分标准
1.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一致。

2.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脱钙、脱脂等特殊
自理的标本)。

3.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帖标有本病理
科病理号的标签。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
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

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

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参见下表。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评分
序号优质标准


质量缺陷减分
①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
穿刺标本切面数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
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


切片薄(3~5μm),厚薄
均匀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
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③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
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
减2分;有刀痕、裂痕、颤痕,影响
诊断:减5分
④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
10
有皱褶或折叠,沿不影响诊断:各减2
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
5分
⑤切片无污染物10 有污染物:减10分
⑥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盖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
外溢
⑦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
减5~7分
⑧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
清晰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
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
减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
当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
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
编号清晰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合计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
格);
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
4.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人
应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5.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所制片与基相应的活检申请单/
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病理医师。

双方经核
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