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参考模板)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一、背景和目的病理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病理标本的收集、处理、检查和诊断等,对于正确诊断患者病情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病理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应运而生。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提升病理科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1.全员参与:病理科全体员工应参与质量管理,并且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2.规范标准:病理科工作应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如《临床病理学质量控制指标》等。
3.数据分析:通过对病理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流程、提高质量。
三、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1.建立质量管理团队:由病理科主任或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负责病理科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病理科针对不同的工作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3.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审:病理科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审,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
4.强化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病理科全体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意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规范标准和工作流程。
5.采集和分析病理数据: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对病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
6.配置先进设备和工具:病理科应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7.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病理科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通过与其他医院的比对,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8.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病理科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和意见,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诊断结果。
四、持续改进流程1.问题识别:通过数据分析和内外部质量评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2.问题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问题根源和原因。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
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
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
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
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
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
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
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
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方案与控制流程检查标准 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1)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
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
(2)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
(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
(4)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 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1)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
(2)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签收,并填写“病理科日常工作交接记录”。
(3)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
(4)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
(5)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
(6)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
(7)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
每月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 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
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1)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
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
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
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
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
医院病理科内部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内部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一、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方案1、个人目标质量管理:本科室工作人员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的要求进行自我管理。
2、病理诊断及技术质量管理:由科室主任、病理技术骨干等组成质控组,负责本科的质量管理;并健全病理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病理诊断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诊断质量管理:1)坚持病理工作查对制度,落实三级病理检诊报告审签制度,提高对终末质量的监控和反馈。
2)狠抓业务学习, 刻苦钻研,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清晰的思维逻辑、良好的业务能力;并引进和学习新技术,使工作精益求精。
3)引进一些必要的先进设备,改善工作条件,促进临床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
4、技术质量管理:1)针对不同组织(如小活检、骨组织、淋巴结等),不断优化制片、染色流程,保证切片质量,减少差错,防范责任事故;2)制片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立即与有关的病理医师联系,并报告科主任,查清事实,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不断加强对病理技术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和制片的控制。
二、质量管理的控制流程1、专人验收病理检查申请单和送检标本。
接收标本时要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如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
2、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
如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
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影响制片和诊断,应拒绝回收。
3、组织块固定后,有条件时应根据组织块大小分别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取材后病理医师向技术室交付组织块时,必须清点组织块数与记录是否相符,脱钙标本应分别取出,按常规脱钙处理。
4、组织包埋时,要注意有无特殊要求的包埋面,包埋面必须平整,破碎的组织应聚集平铺包埋。
不得将来历不明的破碎组织块(屑)任意包入,以防包埋过程中的污染。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
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
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
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
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
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
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
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
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
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
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
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
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
加强与上级医院病理专业的技术交流,经常性的开展疑难病理上级医院会诊业务,提高医院病理诊断能力;③加强青年技师“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每月安排一次业务培训并考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诊断技术水平;④科室质控人员检查标本、切片核对交接纪录和报告审核执行情况;每
季度总结切片质量,与负责医师及时沟通;每季度由科主任检查疑难病理例记录及报告发送记录和病理高级诊断医师按规程审核诊断的准确及规范情况,保障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
完成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40分钟的质量指标。
检查标准4:提高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
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不断提高标本取材和标本切片的质量,每季度由科室质控员统计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科主任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差错原因,及时改进,确保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95%的质量指标;②安排专人负责保管病理切片、蜡块并定期察看,落实查询借阅制度。
标本、腊块封存时间达标。
确保冰冻、石蜡切片优良率≥85%的质量指标。
检查标准5:环境保护及人员防护符合规定。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遵循程序进行标本的收集、确定、处理、安全转送及销毁。
标本处理符合院内感染。
安置空调等排风设施、消毒设备,污水处理系统,确保良好工作环境与安全;②严格遵守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戴口罩、帽子、手套。
污染区每日按照规定进行消毒,传染性标本更应注意消毒,定期检查标本的执行情况和特殊标本的保存情况,以防污染环境;
检查标准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部门服务满意。
考核方法:配合客户服务部,定期、随机对门诊、病房手术病人和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发放病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并反馈给病理科。
改进措施:①科主任定期从检查反馈中查找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②定期召开与临床科室的联席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商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