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综合检测与诊断(陈天训)第5-9章章 (4)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复习资料

题型分布:填空1’* 15 选择1’*15 判断1’*15名词解释3’* 5 问答题5’*4 论述题10’*21.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旳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旳参数值旳总和。
P12.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汽车检测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旳统称。
P5汽车检测:指为了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所进行旳检查和测量。
汽车诊断:指在不解体(或仅拆下个别小件)条件下确定汽车旳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故障原因。
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1.汽车检测分类P71)安全性能检测2)综合性能检测3)汽车故障检测4)汽车维修检测2.汽车检测系统旳基本构成及各部分作用(问答题)P10汽车检测系统一般是由电源、传感器、变换及测量装置、记录与显示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等构成。
1)传感器:一种可以把被测量旳某种信息拾取出来,并将其转换成有对应关系旳、便于测量旳电信号装置。
2)变换及测量装置:将传感器送来旳电信号变换成易于测量旳电压或电流信号旳装置。
3)记录与显示装置:将变换及测量装置送来旳电信号进行记录和显示,使检测人员理解测量值旳大小和变化过程旳装置。
4)数据处理装置:用来对检测成果(数据或曲线)进行分析、运算、处理旳装置。
3.检测系统旳基本规定P111)具有合适旳敏捷度和足够旳辨别力2)具有足够旳检测精度4.诊断参数P13概念:供诊断用旳、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旳标志称为诊断参数分类:(选\判)(1)工作过程参数,汽车工作过程中输出旳某些可供测量旳物理量、化学量,或体现汽车或总成功能旳参数。
例:发动机功率、油耗、最高车速、制动距离。
(2)伴随过程参数,一般不直接体现汽车或总成旳功能,但却能通过其在汽车工作过程中旳变化,间接反应诊断对象旳技术状况。
例:噪声、振动、发热、异响。
(3)几何尺寸参数,可以反应诊断对象旳详细构造要素与否满足规定。
例:配合间隙、自由行程、角度、圆度。
5.诊断参数选用原则—稳定性:同样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旳测量值,应有良好旳一致性。
2010年浙江省高校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获奖名单

52 网络创业
沈凤池 傅志辉 王伟明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 2
学院
《Pro/E 三维数字化设计》多媒体 方贵盛 王建军 郭晓梅 李增芳 江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
53
2
网络教学课程
有永
学校
54 内科护理学自主学习平台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
沈健、郑萍、刘建武、赵晔、邱莉
2
学校
Oracle 数据库应用与设计课程网
55
史建君、张晓波、金立、姚伟炜 浙江理工大学
3
4
97 《高频电子线路》多媒体课件 尉理哲
浙江树人大学
3
98 浙江树人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章宗标、李甜
浙江树人大学
3
99 《基因工程》双语网络教学课程 王忠华、张海、朱秋华、王云侠 浙江万里学院
3
100 《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平台 王绍卜、侯安才、陶俊杰
浙江万里学院
施峥、徐向群、张宇华
浙江警察学院
3
《侦查情报学》贝叶斯分析教学
92
徐永胜、刘士汇
软件
浙江警察学院
3
93 多媒体应用技术实验学习课堂 雷运发、唐伟、覃伟、郑志军 浙江科技学院
3
94 动画场景设计
陈峰、黄文山
浙江理工大学
3
95 服装生产管理教学网站
张颖、支阿玲、季晓芬、蔡丽玲、
浙江理工大学
3
汪建英
96 原子物理学
葛瀛龙,龚晓君,徐争前,涂利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
络教学平台
56 基于 Linux 的 IPv6 技术学习辅助 王景丽、王相林,赵杰 教学软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
57 电视民生新闻创作思维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一般课程拓展专业课程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必修选修面授实验实践网络研讨其他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支撑学生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与故障排除的方法,具有故障确认、故障分析与故障排除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起动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2.掌握进气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3.掌握供油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4.掌握点火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5.掌握排放系统的电路及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信号波形的检测及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6.掌握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的方法;7.掌握汽车底盘综合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排除起动系统的常见故障;2.能排除进气系统的常见故障;3.能排除供油系统的常见故障;4.能排除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5.能排除排放系统的常见故障;6.能排除发动机的常见综合故障;7.能排除汽车底盘的常见综合故障。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表达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创新设计能力;4.培养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等。
四、课程设计课程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思路设计项目组合,根据老师讲,学生练,解疑问,作总评的教学思路,按照4S点实际诊断维修过程设计项目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见图1所示,借助专业平台优势,以最新流行款汽车作为教学核心载体,保障了课程知识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保障课程学习的便利性。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整套课件完整版ppt全体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讲义最新

图1-13
返回
第六节 汽车的舒适性
化确定的。 (4)非悬架质量的影响。非悬架质量减小可有效减小其对车身 的冲击力。 (5)轮胎的影响。 (6)底盘旋转件不平衡的影响。 (7)轴距的影响。 (8)乘坐位置与座椅的影响。座椅的位置对平顺性反应的差别 很大。 (二)使用因素 1.路况与车速 2.悬架系统的技术状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检测诊断参数及标准
输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制定的标准、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厂 推荐的参考性标准3种类型。 2.国家检测诊断相关标准和法规
简要如下: GB/T15746.1.3-1995《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GBIT3845-1993《汽油车怠速排放污染物的测量》;JT/T2011995《汽车维护工艺规范》;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 规定》;GB147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 GB/F17993-1999《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汽车的通过性
一、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1.最小离地间隙h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除车轮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 离。它反映了汽车无碰撞石块、树桩之类障碍物的能力。 2.接近角γ1和离去角γ2
接近角γ1和离去角γ2是指汽车自车身前、后突出点向前、 后车轮引切线时,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汽车接近角和离去 角越大,则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二、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 1.附着质量和附着质量系数Ku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第一章 汽车的使用性能 第二章 汽车检测诊断基础理论 第三章 汽车发动机基础理论 第四章 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 第五章 汽车地盘的检测与诊断
下一页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第六章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七章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八章 汽车排放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九章 汽车噪声检测与检测设备 第十章 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第十一章 汽车检测站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技术的意义和发展1.2 汽车诊断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3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应用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使用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2.2 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3 汽车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三章:汽车主要部件的检测与诊断3.1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3.2 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3.3 制动系统的检测与诊断3.4 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4.1 故障诊断方法概述4.2 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步骤4.3 故障诊断常用工具和设备第五章:汽车故障案例分析与诊断5.1 汽车故障案例的收集与整理5.2 汽车故障案例的分析与诊断方法5.3 汽车故障案例的解决策略与经验总结第六章: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6.1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6.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技术6.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七章:变速器检测与诊断技术7.1 变速器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7.2 自动变速器诊断与修复技术7.3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八章: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8.1 制动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8.2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8.3 制动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与维护第九章: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9.1 转向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9.2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9.3 转向系统舒适性与稳定性的优化第十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综合训练10.1 综合训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综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0.3 综合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一章: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11.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修复11.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12.1 新能源汽车概述及其检测需求12.2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方法12.3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13.1 汽车维修中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13.2 汽车维修流程中检测与诊断的具体应用13.3 汽车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十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2 数据分析在汽车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14.3 未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第十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训项目15.1 实训项目的设计与目标15.2 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指导15.3 实训项目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的全套教案,涵盖了从概述到实训项目的各个环节。
汽车综合检测与诊断(陈天训)第5-9章章 (1)

学习内容
(1) 发动机不能启动综合故障检测与诊断 (2) 常用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的使用
工具与媒体
学习已有基础
实训车辆 专用工具 检测、诊断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课件 维修资料 视频教学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发动机拆装 汽车使用操作 电气与电控系统结构原理 安全操作知识
诊断时,首先要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系统的结构、原理和 电气线路,并要掌握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果要诊断排 除一个可能涉及电控系统的发动机故障,应先判断是否与电 控系统有关。如果故障指示灯点亮,则应按厂家规定的程序 ,调取故障码进行检查。
5
当发动机有故障,而故障指示灯未点亮或故障码未显示时, 则应先考虑可能与电控系统无关,按照基本诊断程序进行检 查;再使用诊断仪器进行数值分析查找故障。
14
6) 部件互换法 部件互换法是将怀疑有故障的电子部件用正常的电子部 件替代,以判断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如果更换部件后故障 消失,则说明被换下的部件有故障,否则,应进一步查找其 他故障原因。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率较高,经常在缺少被 修车型技术资料或检测工具的情况下使用。无法用测量的方 法判定的故障,如控制系统中执行器的机械故障等也可以用 这种方法。此外,在怀疑电脑有故障时,往往也用这种方法 来确认。
7
(7) 蓄电池正负极不能接反。 (8) 非特殊说明,不用试灯测试,通常用数字万用表。 (9) 电子线路不可溅水。 (10) 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检修时,蓄电池负极拆下20 s 后,方可作业。
8
2.故障诊断方法 当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警告灯在运转中亮起时,即说明其 电控系统出现故障,而且通常是传感器、执行器或其线路的 故障。但对一些控制系统电子部件的机械故障,则往往不会 使发动机的故障警告灯亮起。因此,在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过程中,应根据故障的现象、类型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不 同的诊断方法。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其 适用范围。
(完整word版)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2、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3、汽车诊断: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
4、汽车诊断标准:对汽车诊断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值的统一规定。
5、汽车综合性能:在用汽车动力性、安全性、燃料经济性、使用可靠性、排气污染物和噪声以及整车装备完整性与状态、防雨密封性等多种技术性能的组合。
6、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操作行为,对在用汽车综合性能进行检测(验)评价工作并提供检测数据、报告的社会化服务机构。
第二章1、发动机有效功率:是指发动机输出轴上输出的功率2、稳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节气门开度一定时,转速一定和其它参数都保持不变的稳定状态下,在测功机上通过给发动机加上一定的模拟负荷测定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
3、动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怠速或某一低速运转时,突然全开节气门,使发动机克服自身惯性好内部各种运转阻力而加速运转,通过测量发动机的加速性能来确定其发出瞬时功率大小的方法。
4、气缸压缩压力:是指四冲程发动机压缩终了时的压力。
5、点火提前角:从点火开始到活塞到达上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
第三章1、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踏板踩下一定行程而离合器尚未分离,此时的踏板高度与踏板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之差,亦即是克服间隙所许有的踏板行程。
2、转向盘自由行程:是指汽车转向轮静止不动时,转动转向盘所测得的游动角度。
3、转向盘的转向力:是指在一定行驶条件下,作用在转向盘外缘的圆周力。
4、前轮前束:同一轴两端车轮轮辋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等腰梯形前后底边之差。
5、车轮外倾:在过车轮轴线且垂直于汽车支撑平面的平面上,车轮轴线与水平线所夹的锐角。
第四章1、额定功率:标准环境状态下,制造厂根据发动机用途和特点,在规定的额定转速下所规定的总功率.第一章1、汽车检测按检测目的分为安全环保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两大类.2、汽车技术状况的的诊断是由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人工经验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自诊断。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学习课程标准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学习课程标准————————————————————————————————作者:————————————————————————————————日期:《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制定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邢台东风雪铁龙4S站制定时间:2008年4月20日一、学习领域定位1.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分析、故障检测及排除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汽车机电维修工根据维修前台接待提供的维修工单,在汽车机电维修工位,在规定工时内以经济的方式按照专业要求完成待维修车辆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并在汽车检修过程中发现维修工单所没能记录到的而又应该进行的维修项目。
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5S的工作要求。
3.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结合我国目前汽车维修行业的实际情况而设置,其前修课程为《汽车拆装与调整》、《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诊断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等专业课程,后续课程为《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为维修生产实习和就业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维修手册等资料,分析汽车综合故障原因,制定故障诊断与检测的作业计划,确定故障部位,排除故障,并进行检查和反馈。
在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中,仪器设备、燃润料等使用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
(1)能够正确使用各种诊断检测仪器和设备,并能利用仪器进行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确定故障部位。
(2)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正确的作业流程。
(3)诊断并排除汽车行驶无力、油耗增加的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确定自动变速器操纵手柄位置与挡位的关系,不同车型 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在脱开换挡电磁阀线束插头后,挡位和 换挡操纵手柄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应参照本车型维修资料确定其 对应关系。
③ 启动发动机进行路试或台架试验,将操纵手柄置于不同 挡位,观察操纵手柄位置与各挡位车速的变化情况。
(3) 性能分析。试验时,若每一挡动作都正常,其操纵手柄 位置与各挡位车速具有正确的对应关系,则说明故障在电子控制 系统;若某挡位动作异常或前进各挡很难区分,则说明故障在自 动变速器机械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部分。
子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其故障 排除的效率取决于对故障特征的合理检测以及对故障部位的确切 诊断。尽管自动变速器的型号各异、结构不同,但它们的工作原 理基本相同,所以对其检测与诊断也有规律可循。
5
一、电控自动变速器检测诊断基本原则 进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检测与诊断时的基本原则如下: (1) 保证自动变速器工作的基本条件。 (2) 常见的故障部位优先考虑,先易后难、逐步深入。 (3) 充分利用故障自诊断系统,尽量缩小故障范围。 (4) 尽量利用试验数据诊断故障的原则。自动变速器的各项 试验项目可提供大量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与标准数据比较,可以 确定自动变速器的故障所在。
8
(3) 节气门拉索的检查。 (4) 空挡启动开关的检查。 (5) 自动变速器油面高度的检查。 (6) 自动变速器油品质的检查。
9
2. 手动换挡试验 手动换挡试验是指人为地使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脱离车上自 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由测试人员手动进行的各挡 位换挡试验。 (1) 试验目的。手动换挡试验的目的是判断故障存在于电子 控制系统还是机械系统(包括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系统和换挡 执行器)或液压控制系统,缩小故障的检测范围。 (2) 试验方法。 ① 脱开自动变速器的所有换挡电磁阀线束插头,使ECU不能 通过换挡电磁阀来控制换挡。
15
① 用三角木抵紧车轮,同时采取可靠的驻车和行车制动。 ② 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表。 ③ 启动发动机,将操纵手柄置于D位。 ④ 在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时间控制5 s以内),并迅速记下发动机转速(即为失速转速),然后立即松开 加速踏板。 ⑤ 将操纵手柄置于N位或P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分钟以上 。 ⑥ 在R位重复上述测试,并记下失速转速。
3
8.2 学 习 任 务
8.2.1 任务描述 针对某车型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灯报警故障,要求按照六步
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紧密结合汽车维修 企业实际过程诊断排除故障,在此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检 测诊断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
8.2.2 相关知识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通常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系统、电
11
3. 机械试验 自动变速器的机械试验是在进行基础检查、手动换挡试验后 确认是机械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后进行的试验,目的是区分 故障到底是由机械系统引起的,还是由液压控制系统引起的,并 同时诊断出故障的具体部位。机械试验的主要内容有失速试验、 时滞试验、液压试验和道路试验。
12
1) 失速试验 失速试验是测试发动机处于失速工况下所能达到的最高转速 ,即失速转速。失速工况是指操纵手柄处于前进挡或倒挡位置条 件下,踩住制动踏板并完全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动机运转所处的 工况。很显然,在失速工况下,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转速为零, 而变矩器壳体及泵轮随发动机飞轮一起转动,因此,发动机就处 于最大转矩工况。失速试验如图8-1所示。
7
1. 基础检查 自动变速器的油位不当、油质不佳、操纵机构调节不当及发 动机怠速不正常,是引起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最常见原因。通常把 这些部件的检查与重新调整,称为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查。 基础检查的目的是检验自动变速器是否在正常前提条件下进 行工作。通过基础检查,常常可以解决许多故障,并避免误判自 动变速器的故障,故基础检查必不可少。其基础检查的主要项目 如下: (1) 发动机怠速的检查。 (2) 节气门全开的检查。
6
二、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检测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检测一般可分为修前检测和修后检测 。修前检测是为了诊断故障和确定修理部位,通常在车上进行。 修后检测是为了检查修后质量是否达到技术性能指标而进行的检 测,一般在专用台架上进行。 自动变速器的检测内容可分为基础检查、手动换挡试验和机 械试验等三大项目。
13
图8-1 失速试验 14
(1) 试验目的。失速试验的目的是根据失速转速来诊断发动 机的整体性能和自动变速器的综合性能,主要是检查发动机的输 出功率、变矩器性能、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及制动器是否打滑。
(2) 试验方法。失速试验时应注意: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应 热机至正常工作温度;自动变速器油面高度应符合标准;在升高 发动机转速时不要换挡;从加速踏板踩下到松开整个过程的时间 不得超过5 s,否则自动变速器油会因温度过高而变质,变速器 的密封件等零件会因油压过高而损坏。失速试验的步骤如下:
学习内容
(1) 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 (2) 常用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的使用
工具与媒体
学习已有基础
实训车辆 专用工具 检测、诊断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课件 维修资料 视频教学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任务工单
电工、电子学基础 底盘结构原理 底盘拆装 汽车使用操作 电气与电控系统结构原理 安全操作知识
学习情境8 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8.1 学习情境描述 ➢8.2 学习任务
1
8.1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8描述见表8-1。
2
表8-1 学习情境8描述
学习情境名称: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参考学时:8
学习目标
(1) 能通过与客户交流、查阅相关维修技术资料等方式获取车辆信息 (2) 能正确描述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检测项目和内容 (3) 能确定电控自动变速器主要参数的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 (4) 能对电控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5) 能根据故障现象制订正确的检测诊断计划 (6) 能根据计划选择正确的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对电控自动变速器进行检测诊断 (7) 能正确分析各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8) 能正确使用检测诊断的仪器设备,并能描述其结构原理 (9) 能够检查、评价、记录工作结果 (10)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