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考点综合
小说知识点整理

小说知识点整理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
二、环境(一)社会环境 ——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二)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作品主题。
(三)环境描写的方法: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 象征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渲染、烘托、对比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三、故事情节(一)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情节构思1 、叙述方法:①顺叙:按时间 ( 空间 ) 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 情节安排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 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 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4 、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1) 设疑法 ( 悬念法 ) 。
小说知识点

小说文体必备知识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句话明确交待了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也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生活。
一、小说三要素(一)人物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行动是人物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要求生动、具体、细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说文体知识点

小说文体知识点小说文体知识(一)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一.人物描写
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二.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能够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1 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 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3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4 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体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包括哪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包括哪三要素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包括哪三要素1小说三要素1、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一部好的小说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乏味。
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小说是什么文学体裁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它想象丰富,内容情节跌宕起伏,也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小说答题技巧

小说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场景)、社会环境描写(时代背景)。
小说的特点: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是小说独有的特点。
题型及解题技巧●考点一:故事的情节把握。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介绍人物和背景,尾声:深化主题)──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
题型一: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解题决策:(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主题题型二:文中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题型三: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解题决策:划分层次(时间、地点、外在标志(如过渡转换性的词语)、内容间联系、次序承递性的词语、对象的更动、逻辑联系变化)──归纳要点(抓住线索、依照顺序、准确归纳)如: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注意:插叙与倒叙的运用。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补充交代,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
●考点二:分析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的方法:概括分析与形象描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外貌描写与语言描写……题型一:指出(赏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解题决策:描写方法+人物性格、特点+主旨(一般记叙文一般为:“情”)例: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这句话采用了神态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刻画了中年闰土迟钝、麻木的特点,形象的表现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对闰土的摧残之严重。
题型二: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解题决策:(1)从大处着眼,即从人物所做的主要事情着眼,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2)从细处着手,即结合人物具体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进行分析;(3)联系人物的身份、职业、性别、年龄以及所处的时代等。
题型三:根据人物描写,揣摩人物心理。
小说阅读知识点归纳总结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以形传神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 面貌、性格特征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 性格 侧面描写——起烘托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如见其人,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情感
【常考形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第×段)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方法指导】
①抓住时间、地点标志 对于按时间、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文章,要抓住表示时间
。
、地点转移的词语,从而梳理故事情节。
②抓住情节变化。
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 按“原因—经过—结果”的思路来分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背景,暗示社会环境 。②渲染……的气氛。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④表现(或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揭示(或深化)主题。⑦使读者有 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考点二: 分析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模板: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了一种……的气氛,定下了……的抒情基 调,烘托了……的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了铺垫,推动……情 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模板1: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 模板2:烘托(衬托)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 的形象/触发……思想情感的转变,推动情节的发展。 【重点提示】
③抓住情感、心理变化 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
考点一:概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重点提示】 答题时应分条梳理。概括 事件,既不能遗漏重要情 节,又不能事无巨细,造 成答案太过繁琐,应言简 意赅。有时还需留意字数 限制。
小说环境篇知识点总结

小说环境篇知识点总结小说的环境篇是小说创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不仅为故事情节提供了场景背景,还是作家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
在小说的环境篇中,作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城市风情、社会风貌、历史背景等来为作品创造出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这些都是小说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小说环境篇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小说中最为基本的环境要素之一,它包括了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动植物、动物等方面。
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以为小说的情节发展提供基础,也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不同,会对人物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习惯产生影响。
例如,北方的冰雪严寒与南方的温暖湿润会给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产生不同的塑造。
2. 气候条件:气候对人物的身心健康、生活方式习惯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炎炎夏日与严寒冬季都可能成为故事情节的背景与推动力。
3. 地形地貌:山峦河流、平原湖泊等地貌特征也都是构成小说环境篇的重要元素。
它们不仅为故事提供了可塑的场景,也反映了人物命运的多变与曲折。
4. 植被与动植物:植被与动植物的描写,可以丰富小说的环境描写,也有利于为人物的情感与世界观提供更多的外在表现。
自然环境的描写,需要作家具备对自然的观察力与想象力,以及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只有将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入到小说情节中,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真实、立体、自然的阅读体验。
二、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现代小说中常见的环境要素,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为小说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多样性和社会冲突,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1. 建筑景观:城市的建筑景观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布局都会对人物的生活、情感与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2. 街道风情:城市的街道与交通是城市生活的缩影,作家可以通过描绘街道的景象、交通的繁忙或拥堵,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社会地位与情感状况。
3. 社会风貌:城市是社会的缩影,城市中的人与事,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冲突与和谐。
小说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说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指用一定的篇幅、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方式来表现生活和艺术形象的作品。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小说的虚构性: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作品,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创造,营造出一种虚拟的情境和人物形象。
2. 小说的叙事性:小说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
3. 小说的综合性: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融合了叙事、描写、对话、心理描写等多种文学手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4. 小说的真实性: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通常会以真实的生活为原型,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
第二章小说的分类小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小说分类包括:1. 根据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军事小说等。
2. 根据叙事方式可分为实事小说和虚构小说。
实事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为原型,虚构小说则是完全虚构的作品。
3. 根据受众和用途可分为儿童小说、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文学小说、通俗小说等。
4. 根据体裁和风格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杂文等。
第三章小说创作的基本要素小说的创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等。
1. 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故事的主体,是故事情节的承载者。
人物包括主角、配角和群众等,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经历、动机、行为等都需要塑造得丰富有趣。
2. 情节: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整个故事的发展线索。
情节包括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局等部分,需要有合理的布局和连贯的串联。
3. 环境: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
环境的描述要栩栩如生,能够烘托故事的氛围和气氛。
4. 语言:语言是传达故事的工具,要求用词准确、表达生动。
语言还包括对话和描写等方面,要求幽默风趣、流畅生动。
第四章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列举几点小说写作的技巧和方法:1. 熟悉作品风格:要学会熟悉小说的不同风格,包括写实派、浪漫派、幻想派、自然派、现代派等,各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气氛。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是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特点是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 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6.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自然环境不仅仅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还能孕育人的气质,涵养人的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而深化小说的主题。
二、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①出人意料的结局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古渡头》的结尾就有此作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 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抓文章的关 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2.故事情节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
小说情节手法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的,包含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和叙述方式;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提问方式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考虑
这一情节是否是描写了自然环境或暗示了社会环境。
常用答题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
答题步骤
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情节手法类型
是哪种结构手法。
2.利用答题模板,规范作答
①首先点出所用的结构手法。
②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③明确叙述这种情节手法的作用(效果)。
三、小说情节作用
作答方法
第一步:从五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改嫁这一情节就有此作用。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在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
(1)×××部分采用了第几人称叙述?有何效果?
(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3)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回答方法
1.叙述人称
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小说中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
第一人称:优点是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缺点是与“有限视角”类似,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注意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有时指作品中国的主人公,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视角
“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 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同时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
(1)社会环境:①人物活动的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分析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②弄清楚在此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是友善,还是紧张、冷漠;③要注意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2)自然环境:分析写的景物的“形、声、色”,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步: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 去叙述事件的过程,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3.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特点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考点综合
一、环境描写考点及作答规律
1.环境特点概括
解答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即分清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此类题干中常有显示环境类型的关键词。如“景物描写”显示是自然环境,“古城”显示是社会环境,据此类 关键词,可快速确定题目的环境特点。
第二步:抓景物类别,依类概括特点。
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特点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去掉插叙的内容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插叙内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3.烘托人物的心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人都活动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既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又影响着人的性格和气质。社会环境描写,又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5.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离不开环境描写。
三、故事情节
1.梳理概括情节
答题方法
1.结构连贯法: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语句。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
(5)就中间行文来说有伏笔铺垫式。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
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如《祝福》“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被狼吃”这一情节,就刻画了一位想念儿子而又希望获得别人同情的祥林嫂形象;如《古渡头》一文结尾渡夫的任情高歌这一情节就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性格,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
(3)就开头来说:
①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设置了悬念。
②引起下文式,往往起到铺垫作用。
(4)就结尾来说:
3.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照应
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5.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答题步骤
(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情节手法类型
是哪种叙述手法。
(2)利用答题模板,规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