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测评与选拔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分)1. 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 选拔性B. 诊断性C. 配置性D. 开发性2. 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 公正性B. 差异性C. 准确性D. 可比性3. 记忆的(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 完整性B. 准确性C. 公正性D. 合理性4. 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C )能力。
A. 文书倾向B. 运动技能倾向C. 机械倾向D. 技能技巧5. 面试中,所谓(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 客观性B. 目的性C. 全面性D. 标准性6. 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 鉴别B. 操作C. 管理D. 考查7. (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 哈罗效应B. 对比效应C. 趋中心理效应D. 逻辑效应8. 评价中心是以测评(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 决策B. 操作C. 管理D. 能力9. 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 吻合B. 变异C. 准确D. 满意10. (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人员测评样卷参考答案

人员测评样卷参考答案一、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高权力动机者通常比那些低权力动机者在领导岗位上做得更好一些。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所谓权力动机是指希望控制或影响他人的行为、情绪的倾向。
权力动机高的个体有对他人进行情绪、行为上的控制和影响的强烈愿望,倾向于处在那些需要表现对他人的影响力的职位上。
而权力动机低的个体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希望在他人的指导下工作,对他人的工作有较强的认同感,是一名较好的合作者。
同时,也比较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愿和他人产生权力之争。
显然高权力动机者有更大的领导欲望,更加适合做领导工作。
因此,高权力动机者通常比那些低权力动机者在领导岗位上做得更好一些。
2.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咨询适合于中高层管理者的选拔。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咨询的适用对象包括大、中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一般人员。
针对大、中学生而言,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咨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各项能力的优劣,从而为升学、报考志愿提供咨询和帮助。
对于那些正处于最初择业阶段的人,即使是成年人,他也不一定了解自己能胜任哪些职业,因此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咨询可为他们正确地选择职业提供科学可靠的测评数据。
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咨询不适用于中高层管理人员。
对于中高层管理者,他们的职位要求的是另一类能力,而这里所测验的基本的能力倾向和他们的管理绩效并投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拿这套测验去测查中高层管理者,很有可能他们的分数会很低,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能力差,而是他们已不适应这一类型测验。
3.内部一致性信度就是同质性信度。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
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系数是通过将测验分成两半,计算这两半测验之间的相关性而获得的信度系数。
同质性是指所有测验题目测量的只是单一特质或内容,表现为所有测验题目得分的一致性。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分)1。
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
选拔性 B。
诊断性 C。
配置性 D。
开发性2。
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A.公正性 B.差异性 C。
准确性D.可比性3.记忆的(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
完整性B。
准确性C.公正性D。
合理性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 C )能力.A。
文书倾向 B.运动技能倾向 C。
机械倾向 D.技能技巧5。
面试中,所谓( 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
客观性 B。
目的性 C.全面性D。
标准性6。
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能力.A。
鉴别 B。
操作 C。
管理 D.考查7.( 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哈罗效应B。
对比效应 C。
趋中心理效应D。
逻辑效应8。
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B.操作 C。
管理 D。
能力9。
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
吻合B。
变异 C。
准确 D。
满意10。
( C)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分)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2.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公正性B.差异性C.准确性D.可比性3.记忆的( 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完整性B.准确性C.公正性D.合理性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 C )能力。
A.文书倾向B.运动技能倾向C.机械倾向D.技能技巧5.面试中,所谓( 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客观性B.目的性C.全面性D.标准性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鉴别B.操作C.管理D.考查7.( 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哈罗效应B.对比效应C.趋中心理效应D.逻辑效应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B.操作C.管理D.能力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吻合B.变异C.准确D.满意10.( 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动作B.行为C.体态语D.情感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 )?。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性D、可塑性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体现素质的()A、难测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差异性3、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性经常性和一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体现素质的()A、稳定性B、系统性C、差异性D、基础性4、目前公认的测量定义:“测量就是依据规则为测量对象所具有的某一特性指派一个可资比较的数字。
”它是提出者的()A、史蒂文森B、泰罗C、法约尔D、韦伯5、当组织发展出现缓慢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时,采用一定的测评技术和方法对被测评者相应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找出原因并及时反馈给被测评者,帮助被测评者设计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这是素质测评的()A、诊断功能B、预测功能C、导向功能D、鉴定功能6、素质测评可以被测评者在实际工作岗位和业绩上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预测,提供丰富而客观准确的有关个体(或群体)当前发展水平的信息。
这反映素质的()A、预测功能B、鉴定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7、测评可以划分为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A、按测评内容划分B、按测评客体划分C、按测评结果划分D、按测评目的划分8、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A、配置性测评B、鉴定性测评C、诊断性测评D、选拔性测评9、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鉴定性测评10、在人员素质测评中,既要对各在人员的素质、职能和绩效进行评定,又要运用现代数字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把各种现象间的关系数量化。
人员素质评测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员素质评测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人员素质评测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人员素质评测的目的之一?A. 评估个人的技能水平B. 验证个人的学历和工作经验C. 测量个人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D. 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2. 以下哪个不是人员素质评测的方法之一?A. 面试和观察B. 职业技能考试和能力测试√C. 背景调查和参考人员核实D. 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3. 人员素质评测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包括:A. 公平和公正原则√B. 隐私和保密原则C. 可信度和效度原则D.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原则4. 以下哪种素质属于个人道德品质?A. 专业知识和技能B. 沟通与协作能力C. 诚实守信和正直√D. 创造力和创新能力5. 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人员素质评测的有效性?A. 评测工具的设计与选择B. 评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C. 被评测者的心理状态和动机D. 所处环境和评测过程的管理√二、填空题1.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要求,对求职者进行____________,合格者方可录用。
答案:招聘面试和测试评估2. 人员素质评测的目的之一是帮助用人单位选拔符合岗位要求、具备相关____________的人才。
答案:技能和素质3. 在人员素质评测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____________的原则,确保评测结果准确可信。
答案:公平和公正4. 人员素质评测的有效性受到评测工具设计与选择、评测人员素质和经验、被评测者心理状态和动机,以及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评测过程的管理5. 个人道德品质包括道德意识、诚实守信、正直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____________。
答案:友善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人员素质评测的意义及其在招聘和选拔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人员素质评测在招聘和选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员素质评测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确定求职者是否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素质,从而筛选出最适合的人选。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分)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2.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公正性B.差异性C.准确性D.可比性3.记忆的( 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完整性B.准确性C.公正性D.合理性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 C )能力。
A.文书倾向B.运动技能倾向C.机械倾向D.技能技巧5.面试中,所谓( 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客观性B.目的性C.全面性D.标准性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鉴别B.操作C.管理D.考查7.( 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哈罗效应B.对比效应C.趋中心理效应D.逻辑效应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B.操作C.管理D.能力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吻合B.变异C.准确D.满意10.( 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动作B.行为C.体态语D.情感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 )?。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13ef54a26925c52cc5bfd0.png)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分)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2.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公正性B.差异性C.准确性D.可比性3.记忆的(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完整性B.准确性C.公正性D.合理性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C )能力。
A.文书倾向B.运动技能倾向C.机械倾向D.技能技巧5.面试中,所谓(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客观性B.目的性C.全面性D.标准性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鉴别B.操作C.管理D.考查7.(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哈罗效应B.对比效应C.趋中心理效应D.逻辑效应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B.操作C.管理D.能力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A )程度。
A.吻合B.变异C.准确D.满意10.(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动作B.行为C.体态语D.情感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 B )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的前提。
A、身体
B、素质
C、智力
D、心理
2、( C )是指对16岁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
A、人才测评
B、天才测评
C、人员测评
D、人员选拔
3、( A )是指挑选合适的人到某个特定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的过程。
A、人员选拔
B、人才选拔
C、人员测评
D、人才测评
4、要展开人员测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正确的( C )
A、确立标准体系
B、确立正确的实施计划
C、确立测评目的
D、组织测评人员
5、人员测评与人员选拔的关系是( B )
A、是两种不同的测评方法
B、人员测评是人员选拔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C、人员选拔是人员测评的手段和方法
D、没有任何联系
6、在基于胜任力的面试过程中,为了使面试考官能够更好的掌握并应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需要对面试考官( A )
A、培训
B、告知
C、开发面试题库
D、构建胜任力模型
7、笔试试题主要适用于( B )内容的测试。
A、心理能力素质以及知识结构测试
B、设计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C、了解应试者工作背景
D、无领导小组讨论等
8、被测者所意思到的是对图形、故事或句子等刺激的反应,而实际上他们的反应行为却把内心的一些隐蔽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是投射技术( C )特点。
A、内容的非结构性
B、反应的自由性
C、目的的隐蔽性
D、内容的开放性
9、( A )测验是比较着名的文书能力测验
A、明尼苏达的办事员能力测验
B、龚耀先的成人智力测验
C、克劳福得灵活测验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0、测谎议是使用( D )测验方法
A、诚实试验
B、认知测验
C、联想测验
D、生理学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素质测评的主要功能(ACD )
A、评定
B、选拔
C、诊断反馈
D、预测
3、人员测评所以来的基本前提(BD )
A、人具有双重属性
B、人的差异性
C、人的素质是可测的
D、工作的差异性
2、面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E)
A、对象的单一性
B、信息的复合性
C、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D、人员的随意性
E、判断的直接性
3、心理测验些要素包括(ABCDE)
A、行为组样
B、标准化
C、难度客观测量
D、信度
E、效度
5、人才测评报告可分为(ABCD )
A、个人报告与整体报告
B、单项报告与综合报告
C、选拔报告与开发报告
D、诊断报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
他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
2、面试:又称面试测评,是一种要求被试者用口头语言来回答主试提问,以便测查和评价应试者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一种考察活动。
3、人员测评:即人员素质测评,指对16岁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
4、知识:指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认识与经验的总和。
5、品德:个体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5分,每小题5分)
1、素质能测评的原因是什么
1)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
2)素质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通过观测外部行为差异有可能测量其素质差异3)素质测评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确度也是相对的,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提高。
测不准不等于不能测,目前测不准不等于将来测不准。
2、评价中心有哪些特点
评价中心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情景模拟性。
通过多种情景模拟测评形式观察被试者特定行为的方法。
评价中心有以下突出特点:1)综合性。
2)动态性。
3)标准化。
4)整体互动性。
5)全面性。
6)与预测为主要目的。
7)形象逼真。
8)行为性。
3、知识测评的层次。
1)知识:要求应试者对知识的记忆,包括对具体知识及抽象知识的记忆和辨认,是认知目标的最低层次。
2)理解:要求应试者对知识的叙述、解释、归纳,比识记知识进了一步,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3)应用:要求应试者对概念、原理、法则加以应用,测评应试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析:要求应试者把某一事实材料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再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测评应试者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综合:要求应试者对各部分、各要素重新组合成一个更合理的新的整体,测评应试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评价:要求应试者对某个结论、某种方法做出较深刻的理性判断,是根据内在证据和外部标准基础上的逻辑推断,是认知目标的最高层次。
以上六个层次在测评试题中所占比重不同,应按测评要求与测评目的来确定。
4、什么是笔试,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笔试是指被测评者按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要求,通过纸笔的形式完成测评题,评判者按统一评分标准评判被测评者所掌握的知识数量、知识结构知识程度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特点有:1)灵活、系统、容量大。
2)信度、效度相对较高。
3)经济、快速、效率高。
5、品德的主要特征有什么
1)品德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
2)品德的内外统一性
3)品德具有稳定性
4)品德具有差异性
五、论述(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
简述人员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并举例说明。
1)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
一次量化是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定量刻画。
如违纪次数、身高、体重、产品数量等。
二次量化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即先定性描述后再定量刻画的形式。
如工人的成本意识测评,用三个词进行定性描述,“3”表示“强烈”、“2”表示“一般”、“1”表示“冷漠”。
2)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
类别量化就是把素质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每个类别赋予不同的数字。
如职员划分为技术型和非技术型,然后给“技术型”赋数字“1”,“非技术型”赋数字“2”。
模糊量化则要求把素质测评对象同时划分到事先确定好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象的李树成都分别赋值。
如吧管理者的风格划分为“民族型”、“专制型”、“中介型”。
一个管理者可能同时具备三种特性中的一部分,因此归于一类很困难,可根据管理者实际符合于三者的标准,给出“民主型”赋值。
3)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
顺序量化一般是先依据某一素质特征或标准,将所有的素质测评对象两两比较排成序列,然后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予相应的顺序数值。
如排名次。
等距量化不但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的关系,而且要求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相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才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值。
如试卷成绩。
比例量化不但要求素质测评对象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要求还存在倍数关系。
4)当量量化。
就是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种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对他们进行类似同类同质的量化。
如对各项测评指标的纵向加权,就可看做是一种当量量化。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决定改革内部评价高级管理人员的制度,提出以上缴利润作为提拔高级管理人员的标准。
具体做法为:下属企业上缴利润超过5000万元,其总经理可以提拔为集团总裁助理;上缴利润超过1亿元,其总经理可以提拔为集团副总裁;提前和大幅度超额完成任务者,其总经理可以提拔为第一副总裁或常务副总裁。
请问,你认为这种用人制度合理吗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人、选拔人
答:⑴提拔、选用高级管理人才的标准始终必须重视德才兼备的原则。
⑵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作为过去“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的否定,并不能以强调企业效益就采用“以钱买权”。
⑶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选拔高级管理人员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