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espo原油掺炼总结

合集下载

俄罗斯混合原油评价

俄罗斯混合原油评价

俄罗斯混合原油评价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之一,其混合原油也是全球市场中备受关注的重要品种之一、本文将从俄罗斯混合原油的产地、特性、价格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首先,俄罗斯混合原油主要产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几个油田,其中最重要的是近东伦吉亚地区的Siberian Light原油,以及乌拉尔山脉地区的Urals原油。

这两种原油均为混合原油,包含了不同程度的轻质和重质石油成分。

Siberian Light原油是经常被引用的价格参考品种之一,而Urals原油则是俄罗斯主要的出口品种。

从特性上来看,俄罗斯混合原油与其他重要原油品种相比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是其硫含量较高,这意味着燃烧俄罗斯混合原油所释放的二氧化硫产量较多。

其次,俄罗斯混合原油的密度通常较高,属于重质原油。

因此,在炼油过程中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以提取出较高质量的副产品。

此外,俄罗斯混合原油中的石蜡含量较高,对其处理也需要特殊的工艺。

在全球市场中,俄罗斯混合原油的价格通常被用作参考价格,例如以欧洲市场的Brent原油价格为基准加减一定溢价即可确定俄罗斯混合原油的价格。

其价格的波动与全球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地缘政治因素密切相关。

俄罗斯混合原油的供应量庞大,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受制于俄罗斯政府的控制,俄罗斯混合原油的价格相比其他主要品种来说相对稳定,且在市场中获得的广泛认可。

俄罗斯混合原油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其特性和价格方面,还涉及到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俄罗斯作为一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其原油产量对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生产商和消费国都密切关注俄罗斯原油市场,并企图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同时,俄罗斯混合原油的质量和价格也对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欧洲市场而言。

总之,俄罗斯混合原油在全球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特性与其他品种有所不同,硫含量较高,密度较大,石蜡含量较高,需要相应的炼油加工。

其价格稳定且备受认可,成为全球市场参考。

俄罗斯瓦涅干油田原油的加工利用

俄罗斯瓦涅干油田原油的加工利用

俄罗 涅干 原油的加 斯瓦 油田 工利用
徐 景洪
中国石油天然 气股份 有限生 司哈尔滨石 化分 公司 ) } 摘 要 中国石 油天 治关 系 良好 , 而且在经济领域的 合 作尤其是能源领域 的合作具 有重要
意义 。
1 组分收率分 析 由原油馏程及原油实沸点蒸馏 分析数据可以看 出 : 俄罗斯 瓦涅千
伏尔加河流域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北部。
俄 罗斯 瓦涅 干油 田 原 油 评价
组分油与大庆 油重整原料 比较 , 砷 含量低 , 为2 p b 辛烷值高 , 仅 0p , 为 5 .( N) 65RO ,芳烃 含量相 当,含硫
.1 m/ 。因此 ,掺 饿罗斯瓦涅干油田原油为含硫 低 ,仅 为OO %( m) 常顶油中的 国的原油消费量将逐年 增加 . 而东 中 间基原 油 ,平 均比重为 0 8 6 兑混炼能适 当降低初 、 .3 6 北 油 田总产量 在缓 慢递减 , 国原 () 全 d ,平均硫含量 为 05 6%( m) m/ , 砷 含量 。 油产量 与消费量的缺 口逐年扩 大 , 且 黏 度 小 ,流 动 性 好 ,金 属 含 量 航空 煤油 占原 油 1 . 。 质 74% 1 c ~2 1 5 4 41 c馏分 ,2 ℃运 动黏 O
强4 8 5 5
掺炼18. : 1 t 3 :
掺炼比 I. 86 1. 08 3 1 坦 95 . 0 2.7 3 2
由于油质轻 、 率高 ,在掺兑 收
是 规 评价 ,掌握 了其原油性 质,并相 混炼过程 中, 否能保证 常压拔 出
饿 罗斯 石 油资 源 丰富 ,已探 应地 改造 了常减 压装 置 , 整优化 率 很重 要 ,同时要考 虑 加 热炉 负 调 明石 油储量为 6 亿吨 ( 世界第 了换 热 流 程 , 大 庆 原 油 为 基 本 原 荷 换 热器 、初馏塔 及常压塔顶压 7 居 三位 ,仅次 于 沙特 阿拉 伯 和 伊拉 料 ,掺炼 2 %左右的 饿 罗斯 原油 , 0 1 % 。 罗斯至 争 已开发 了约2 0 好 的 经 济 效 益 2 俄 00 个油气 田, 中8 %位 于西西伯利 其 5

俄罗斯原油评价报告

俄罗斯原油评价报告

DLSH 2013 03 俄罗斯原油评价报告质量环保检测中心原油评价室二○一三年三月俄罗斯原油评价报告俄罗斯原油评价报告原油产地:俄罗斯,采样地点:大连石化内铁大线管输八三管道采样时间:2013年1月16日,评价时间:2013年2月一、原油的一般性质俄罗斯原油性质列于表一。

俄罗斯原油的20℃密度为843.0kg/m3,凝点为<-35℃, 50℃运动粘度为4.314mm2/s,酸值为0.06mgKOH/g,蜡含量为2.61%,硫含量为0.491%,盐含量为30.42mgNaCL/L。

根据硫含量和关键馏分比重指数分类法分类,俄罗斯原油属于低硫中间基原油。

二、实沸点蒸馏及窄馏分性质俄罗斯原油实沸点蒸馏曲线图见图一。

俄罗斯原油窄馏分中沸点与密度关系曲线见图二。

俄罗斯原油窄馏分中沸点与凝点关系曲线见图三。

俄罗斯原油窄馏分中沸点与折光率关系曲线见图四。

俄罗斯原油窄馏分部分性质列于表二。

俄罗斯原油每10℃馏分质量收率列于表三。

俄罗斯原油每10℃馏分体积收率列于表四。

原油实沸点蒸馏数据表明: <200℃馏分收率为24.06%,<350℃馏分收率为52.04%,<560℃馏分收率为83.85%, 该原油分布均匀,轻油收率和总拔出率较高。

三、直馏馏分性质1、重整原料馏分性质俄罗斯原油初馏~180℃重整原料馏分性质列于表五。

1俄罗斯原油评价报告2 俄罗斯原油初馏~65℃、65℃~100℃、100℃~180℃、三个馏分烃族组成分析数据列于表六。

初馏~180℃馏分的收率为19.90%, 20℃的密度为724.4kg/m3,硫含量为0.0243%,氮含量为<0.50mg/kg,汞含量为2.20ug/kg,砷含量为1.17ug/kg,芳烃潜含量为22.14%,(环烷烃+芳香烃)为38.38%,该馏分不能做重整原料,可以考虑做乙烯裂解料。

2、喷气燃料馏分性质俄罗斯原油150℃~230℃喷气燃料馏分性质列于表七。

掺炼俄罗斯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

掺炼俄罗斯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

大 庆原油 采 自大 连石 化分公 司二 蒸馏 原料 泵入 口, 罗斯原 油 由大连石 化分 公 司技 术 发展处 提供 , 俄 采 用抚顺 石 化 院 加 工 的 F 一Ⅲ 型 实 沸 点 蒸 馏 装 Y 置 , 原 油进 行 实 沸 点 蒸 馏 切 割 , 30~4 03、 将 取 5 0* ( 4 0 5℃ 、5 ~50 馏分 作 为 润 滑油 典 型 馏分 0 ~40 40 0 ℃ 油 。为保证 切割馏 分 的样 品量 , 对俄 罗斯原 油 、 大庆
斯原 油 、 庆原 油混兑 1 %俄 罗斯原 油 分 别 多次 切 大 5 割 , 同馏分 的样 品调 合 作 为试 验 原 料 进行 后 续 的 将
试验 和评 价 。 1 1 2 酮 苯脱蜡 工 艺条件 .. 溶 剂组成 : 甲苯 : 酮 =4 0 6 0 丁 . :. ;
剂 油 比 :. :.; 3 5 1 0
性质 等也 产生 影响 , 时将 采 取 非 大庆 石 蜡 基原 油 届 与 大庆原 油 、 俄罗 斯原 油混 炼 。因此 , 我们 又开展 了
两 种非 大庆石 蜡基 原 油 ( 丹原 油和米 纳斯 原油 Nhomakorabea 苏 与
新鲜溶剂分 1 次萃取 ;
萃 取温 度 :0 。 8℃
收稿 日期 :0 6—0 20 4—2 。 4
掺 炼 俄 罗斯 原 油 生产 润 滑 油 基础 油 的研 究
于梅 , 昌维 , 郭 吕双庆 , 袁雪芝
( 国 石 油 大 连 润 滑 油研 究 开 发 中 心 , 宁 大 连 16 3 ) 中 辽 10 2
摘要: 大庆原油与俄罗斯原油按 不同比例混合 的 30 4 03、0 -4 03 4 0 5 0 5 - 0 * 4 0 5 * 和 5 o ℃润滑 油馏分油经 过酮 苯 ( ( 脱蜡 、 糠醛精制和 白土精制后 , 得到基础油典型馏分油 , 进行 润滑油基础油性 质评价 ; 通过对非 大庆石蜡基 原油 、 俄 罗斯原油 和大 庆原 油混兑 , 重点对 润滑 油馏分油进行 同样工艺试验和评价 , 为大连石化分公 司在保证润滑油基

原油深度报告

原油深度报告

原油深度报告1、欧盟禁运俄罗斯石油将加速欧洲摆脱对俄能源依赖1.1、俄乌冲突成为欧洲切断对俄罗斯的石油依赖的导火索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供应前景成为原油市场的核心焦点。

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就石油而言,俄罗斯2021年原油和凝析油产量平均1,050万桶/天,向全球出口约400-500万桶/天原油和200-300万桶/天成品油。

自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和欧盟等对俄罗斯逐步实施全方面的制裁,不仅局限于金融和能源领域。

就石油相关的制裁,目前仅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国宣布禁止俄罗斯原油进口,但这四国本身对俄罗斯的依赖就较低,2021年合计进口俄罗斯原油仅约27万桶/天。

欧盟在5月初提议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包括石油禁运,虽然谈判过程出现一些波折,最终在6月初落地。

在欧盟部分禁运落地前,相关企业因担心声誉风险,实际早已处于自我制裁的状态。

西方大型国际石油公司不仅表示将撤出现有投资,停止与俄罗斯的现货原油交易,并将在可行的情况下在2022年底不再续签定期合同。

在5月15日生效的欧盟第四轮制裁中包括禁止欧盟企业与某些俄罗斯国有企业进行交易,虽然在制裁措辞中涉及能源安全的“绝对必要”交易被豁免,但出于审慎角度,欧美贸易商大多已经在着手削减相关的现货交易。

欧洲大陆过去是俄罗斯原油最主要的买家之一,通过管道和海运出口至欧洲的原油占俄罗斯总出口的近50%左右,成品油占比更是接近70%。

由于制裁和市场自我制裁,俄罗斯原油价格自冲突以来始终维持深度折价的状态,主要出口油种Urals较DatedBrent折价达到35美元/桶的历史极值。

已宣布降低采购的西方石油企业在2021年的平均原油进口量约58万桶/天,欧盟海运禁令涉及规模将接近220万桶/天原油和120万桶/天的石油产品,都需要寻找新买家。

1.2、欧盟豁免Druzhba管道进口不足以改变降低依赖的大趋势冲突前,欧洲进口俄罗斯原油中,大约73万桶/天是通过管道进口,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评价报告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评价报告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评价报告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评价前言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原油室温下为黑褐色凝固状物体。

乌拉尔原油密度864.5kg/m3,硫含量 1.38%,酸值0.10mgKOH/g,<350℃实沸点收率为49.54%,<530℃总拔出率76.87%。

为含硫中质中间基原油。

1评价结果1.1乌拉尔原油性质及实沸点收率本次评价的乌拉尔原油性质和实沸点收率见表1。

乌拉尔原油密度864.5kg/m3,酸值0.10mgKOH/g,凝固点-8℃,硫含量1.38%,氮含量1642mg/kg,金属含量中镍、钒含量分别为11.83mg/kg和37.81mg/kg,特性因数为11.80,属含硫中质中间基原油。

乌拉尔原油15~160℃馏分收率15.78%,180~350℃轻油馏分收率30.34%,<530℃总拔出率76.87%。

1.2乌拉尔原油直馏馏分性质15~160℃馏分收率15.78%,组成数据中环烷烃+芳烃含量44.10%,芳潜含量30.43%,酸度、氮含量较低,氯含量0.9 mg/kg,硫含量150mg/kg,硫醇性硫82.7mg/kg,腐蚀不合格。

从表2中数据可知,乌拉尔原油<160℃的汽油馏分收率尚可,可作为重整原料也可生产石脑油。

140~240℃航煤馏分收率16.60%,冰点<-55℃,硫含量0.119%,硫醇硫122.8mg/kg,腐蚀不合格,酸度1.40mgKOH/100ml,实际胶质2mg/100ml,烟点23.5mm,,萘烯烃0.80%,芳烃19.6%(V)。

因此,乌拉尔原油140~240℃馏分精制后可生产3#喷气燃料。

乌拉尔原油180~350℃馏分收率30.34%,硫醇性硫含量67.0mg/kg,十六烷值指数为49.4,腐蚀不合格,凝固点<-15℃,硫含量0.638%,酸度2.19mgKOH/100ml。

因此,乌拉尔原油180~350℃馏分脱硫后可生产-10#轻柴油。

乌拉尔原油220~320℃军用柴油馏分收率18.96%,凝固点<-15℃,硫含量0.656%,氮含量28mg/kg,十六烷值指数48.5,实际胶质含量4mg/100ml,腐蚀不合格,酸度2.11mgKOH/100ml,闪点103℃,硫醇硫含量62.3mg/kg。

原油工作总结1500字3篇

原油工作总结1500字3篇

原油工作总结1500字原油工作总结1500字精选3篇(一)原油工作总结本次原油工作总结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展概括:工作目的与方案、工作内容与方法、工作成果与反思、工作改良与展望。

一、工作目的与方案在此次原油工作中,我的主要目的是深化理解原油市场的行情与动态,通过研究和分析,寻找投资时机,并获得稳定的收益。

为了到达这一目的,我制定了严谨的工作方案,包括每日跟踪原油价格变动,关注相关新闻和消息,以及进展交易绩效的分析和总结等。

二、工作内容与方法在工作期间,我主要以投资者的角度进展研究分析,通过搜集和整理原油市场的根本面信息和技术面指标,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数据,来判断原油市场的走势。

我还采用了多种方法进展行情分析,包括技术分析、根本面分析、市场情绪分析等。

在选择交易策略和方向时,我注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防止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进步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工作成果与反思通过我不断的学习与理论,我对原油市场有了更深化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交易技巧。

在此次工作中,我成功抓住了一些根本面和技术面上的时机,进展了一些交易操作,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有的时候由于信息缺乏或判断失误,导致了一些亏损,从而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加慎重和细致。

四、工作改良与展望为了进一步进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我方案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良:1.加强学习与研究:在原油领域,新的政治、经济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藏,在新的研究和分析领域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2.加强风险控制:在交易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我需要在每次交易前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方案,合理控制仓位和杠杆比例,防止盲目追高和亏损。

3.加强数据与信息分析:在市场中,数据和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我需要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才能,通过建立有效的模型和指标,更好地判断市场行情。

石油炼制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制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制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性质原油是一种混合了多种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

其主要组分是烃类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芳烃和环己烷烃等。

此外,原油中还含有硫、氮、氧、金属等杂质。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原油的组分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原油的不同特性来确定炼制方法和工艺参数。

2. 石油炼制的工艺流程石油炼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艺流程:(1)蒸馏:将原油通过加热蒸馏塔进行分馏,分离出不同沸点范围的烃类化合物,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残渣等各种石油产品。

(2)裂化:将重油部分通过裂解反应,将大分子烃类分解成小分子烃类,以生产汽油和液化石油气等。

(3)重整:通过催化剂作用,使芳烃和环己烷烃重新排列和转化为较高辛烷值的烃类,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4)氢化:利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将重质烃类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和饱和烃进行氢化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5)脱硫、脱氮、脱氧:采用催化剂将原油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分离出来,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环保性能。

(6)加氢:利用高压下将烃类化合物与氢气反应,将一些不饱和烃类转化为饱和烃类,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7)裂化芳烃和重整芳烃:通过催化剂作用,将裂化和重整反应中产生的芳烃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和转化,以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种产品。

3. 主要产品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等。

其中,汽油是用于汽车和轻型机械的燃料,柴油是用于柴油机和重型机械的燃料,煤油是用于航空燃料和燃料油等,而润滑油则是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的润滑和保护。

4. 石油炼制的环保问题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其中包括苯、酚、硫化氢等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

因此,石油炼制企业需要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包括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加强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和提高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石油炼制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石油炼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espo原油掺炼总结榆林炼油厂现有500万吨/年常压和220万吨/年常压两套原油加工装置,可实现年加工原油800万吨,按照2018年原油年计划加工395万吨,富裕加工量为405万吨。

为实现生产规模最优和物料平衡,同时拓宽榆炼原油来源,依据集团公司要求,5月3日-6月3日我厂常压装置进行掺炼俄罗斯espo进口原油试验,累计掺炼2.9万吨,收集装置运行基础数据,进行经济效益测算,为后期装置加工进口原油积累运行管理和操作经验。

一、进口原油与自产原油性质对比与分析进口原油与自产原油性质以榆林炼油厂化验中心分析数据为依据,详见表1.1.1。

表1.1.1:进口原油与自产原油性质过上述原油性质数据对比可以可知,进口原油密度较自产原油低,氮含量略低于于自产原油,硫含量为自产原油的 4.3倍,盐含量为自产原油的4.7倍,其它指标与自产原油相差不大。

二、进口原油掺炼注意事项1、受500万吨/年常压装置设备、管线设计材质限制,可能对设备长周期运行及柴、汽油成品调和带来较大影响,无法直接进行大量掺炼,加工时按照从少到多的原则进行逐步掺炼,同时俄罗斯原油硫含量较高需注意设备腐蚀问题。

2、为保证汽柴油产品质量合格,需对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汽、柴油加氢装置反应深度做针对性调整。

3、俄罗斯原油轻质组分含量较高,会增加常压装置轻烃液、石脑油等轻质组分的冷却负荷。

4、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汽、柴油加氢装置反应深度增加后轻烃液和轻烃气产量增加,另外俄罗斯原油轻质组分含量较高,会造成5.4万吨/年饱和液化气超出设计负荷。

三、掺炼进口原油对各装置的影响分析(一)500万吨/年常压装置掺炼进口原油调整措施和运行分析榆林原油硫含量约为1200ppm,进口俄罗斯原油硫含量约为5100ppm。

500万吨/年常压装置可以加工一定量的含硫原油,但装置材质设计要求原油硫含量不大于1700ppm,故掺炼进口原油比例上限为1:8,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掺炼比例见表3.1.1。

表3.1.1 掺炼时自产原油与进口原油比例1、电脱盐部分进口原油含盐量为32 mg/L,自产原油含盐量为6.89 mg/L。

在掺炼过程中,须密切注意电脱盐的电流及脱后含盐数据。

5月3日掺炼进口原油后,常压装置电脱盐出现电流高现象,共高报六次。

电脱盐排水较为清澈但出现发泡现象,故进口油乳化程度较自产原油大,脱水脱盐难度较大。

通过加大注水、提高电脱盐罐界位及调整超声波频率等措施调整,可以达到降低含盐的目的,原油脱后含盐量可控制在不大于3 mg/L的指标范围,掺炼前后脱后原油含盐对比见表3.1.2。

表3.1.2 掺炼前后脱后原油含盐对比表2、初馏塔、常压塔操作部分由于进口原油硫含量较高,掺炼后原料油中的硫含量将有所升高,掺炼前后脱后原油硫含量见表3.1.3,增加了常压装置腐蚀。

为了降低系统腐蚀,需加大缓蚀剂注入量,密切关注初、常顶含硫污水性质,并定期对易腐蚀部位定期进行壁厚的测量。

5月3日开始掺炼进口原油,5月4日4:00现场测初、常顶PH 有所降低。

5月5日加大缓蚀剂的注入量后(由原单耗0.05㎏/吨原油提到0.08㎏/吨原油),初、常顶含硫污水PH值合格,但铁离子含量较4月份明显上升,频繁出现铁离子超标现象,详见表3.1.4,继续增加缓蚀剂注入量铁离子含量影响无明显效果,装置情况腐蚀较为严重。

本月共消耗缓蚀剂23吨,平均单耗为0.065㎏/吨原油,缓蚀剂单耗较掺炼进口原油前平均值增加了0.015㎏/吨原油,掺炼进口原油增加了塔顶的腐蚀,化工原材料消耗有所增加,对塔顶系统的影响较大。

表3.1.3 掺炼前后脱后原油含硫对比表表3.1.4 掺炼前后初、常顶含硫污水对比表3、轻质油收率通过整月的收率对比分析如表3.1.5所示,掺炼进口原油后收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升高,较4月份有所降低。

提高和降低的比例不大,因此掺炼进口原油对常压装置的收率影响较小。

考虑到原油的加工负荷和掺炼外购渣油等因素对常压装置轻质油收率影响较大,故无法直观的判断收率是否提高。

表3.1.5 收率对比表4、产品质量常压装置产品主要有石脑油、常压柴油、渣油和饱和液化气等。

(1)常压石脑油4月份平均密度为724.8Kg/m3,掺炼后密度降为720.7Kg/m3,主要与俄罗斯进口原油密度较低有关。

常压石脑油4月份平均硫含量为90ppm,掺炼后常压石脑油硫含量上升至为148ppm,主要与俄罗斯进口原油硫含量高有关。

石脑油其它指标无明显差别。

(2)常压柴油硫含量由掺炼前500ppm上升至635ppm,其它指标无明显影响。

(3)渣油硫含量由掺炼前1200ppm上升至1966ppm,其它指标无明显影响。

(二)1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调整措施和运行分析1、掺炼进口原油对装置收率的影响表3.2.1 装置收率对比表从表3.2.1可知本月汽柴液综合收率较上月增加了1.23%,其中汽油增加了0.58%,柴油增加了0.54%,液化气增加了0.31%。

本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柴液综合收率增加了1.13%,其中汽油增加了1.39%,柴油降低了0.74%,液化气增加了0.49%,5月份与4月份及去年同期相比,综合收率都有所增加,但因装置回炼次品及回炼油浆对收率的影响较大,故无法直观判断收率是否因掺炼进口原油导致。

2、掺炼进口原油对催化剂的影响表3.2.2 180万t/年催化装置催化剂分析(平衡剂)表3.2.3 180万t/年催化装置催化剂分析(平衡剂)从表3.2.2和表3.2.3对4月份和5月份的平衡剂分析数据看,重金属Fe和Ni有所下降,Fe下降了2000ppm,Ni下降了1000ppm,其他数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由表1.1可知,进口原油与自产原油Fe、Ni含量基本相同,故不会影响到催化剂Fe、Ni含量,催化剂Fe、Ni含量下降主要与5月份增大催化剂置换有关。

3、掺炼进口原油对进装置原料油的影响表3.2.4 180万t/年催化进装置原料油性质从表3.2.4对4月份和5月份的进装置原料油的分析数据看,S含量较前期稍有增加,从其他各数据分析看在掺炼进口原油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4、掺炼进口原油对主要产品的影响表3.2.5 180万t/年催化装置稳定汽油从表3.2.5对4月份和5月份稳定汽油分析数据看,除硫含量发生明显增大外(平均值由96.2增长至115.7ppm),其他各数据在掺炼进口原油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表3.2.6 180万t/年催化装置柴油从表3.2.6对4月份和5月份柴油分析数据看,硫含量由原来的1100ppm上升至1694~1862ppm范围,其他各数据在掺炼进口原油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4月份和5月份液化气分析数据看,各数据在掺炼进口原油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表3.2.7 180万t/年催化装置干气从表3.2.7对4月份和5月份干气分析数据看,H2S在掺炼前维持在2415-5964mg/m3之间,在掺炼后维持在4473-6390mg/m3之间,其他各数据在掺炼进口原油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5、掺炼进口原油对装置外排烟气的影响表3.2.8 180万吨/年催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从表3.2.8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烟气在线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烟气中的SO2明显增大,在掺炼进口原油前脱硝两台余锅SCR 反应器入口SO2分析的平均值分别为375 mg/Nm3、296 mg/Nm3,掺炼进口原油后,脱硝两台余锅SCR反应器入口SO2分析的平均值为572 mg/Nm3、489 mg/Nm3,但掺炼进口原油前后脱硝R-901入口NO 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从脱硫装置看,虽然烟气在线监测数据SO2数据为0 mg/Nm3,但是装置的耗碱量发生了变化,在掺炼进口原油前,脱硫的每天耗碱量平均为13.93t,掺炼进口原油后,脱硫的每天耗碱量平均为15.82t。

180万吨/年催化装置在掺炼进口原油后,装置发生明显变化的是:1.烟气中的SO2含量明显增加,由375 mg/Nm3增加至572 mg/Nm3;2.烟气脱硫外排水中的CL-含量有所增加,由91.72mg/L增加至105.39mg/L;3.干气中的H2S含量明显增加,由3951.1mg/m3增加至5056.64mg/m3;4.稳定汽油硫含量明显增加,平均值由96.2增长至115.7ppm。

5.原料油的硫含量稍有增加,较前期所有数据对比,增加大约500ppm;6.烟气脱硫装置耗碱量增加约2吨/天(原来13.8吨);7.油浆的密度较前期有所增加,由原来的1051.15kg/m3,增加至1065.73kg/m3,因油浆密度较高油浆收率控制较高。

(三)1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调整措施和运行分析1、原料石脑油性质变化及预加氢系统操作调整(1)1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部分进料(混合石脑油)原料硫含量由掺炼前93ppm上涨至117ppm,原料氮含量由掺炼前0.8ppm上涨至1.7ppm,烯烃含量由掺炼前0.3%(m/m)上涨至0.58%(m/m),其它指标无明确变化。

(2)5月9日重整进料硫含量不合格0.8ppm(指标:0.2ppm-0.5ppm),为控制重整进料硫含量,将预加氢反应温度由292℃提高至294℃,重整进料硫、氮等指标能够满足工艺指标要求。

(3)由于原料烯烃含量升高,在加工过程中预加氢反应器温升增大,由原来的2℃上升至6 ℃左右。

2、对装置收率和主要产品质量的影响装置收率较未掺炼前无明显变化。

根据化验分析数据对比,本装置饱和液化气、混合二甲苯、苯、重整汽油等产品全部合格,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如重整汽油辛烷值等较未掺炼无明显变化。

(四)90万吨/年汽油精制装置调整措施和运行分析1、原料性质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掺炼进口原油后,90万汽油精制装置原料催化汽油硫含量明显增大,平均值由96.2ppm增长至115.7ppm,装置运行过程中,需切割塔降低轻汽油切割比例,加大反应深度,加大循环氢置换,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产品分析数据见表3.4.1。

表3.4.1 90万吨/年汽油精制装置产品化验分析数据表掺炼过程,装置加工负荷约为67t/h至80t/h,反应温度在252℃至258℃之间调整控制;轻重汽油切割比例约为1:4,反应注水量从1.6t/h调整至4t/h,装置运行参数较未掺炼时苛刻,但产品质量极不稳定,5月8日-9日精制汽油硫含量连续4个样不合格,5月13日16:00时-14日19:00时硫含量不合格,5月19日8时-16时因精制汽油硫含量33ppm,装置被迫改次品。

同时因切割塔降低轻汽油切割比例,使部分烯烃含量高的轻汽油进入加氢反应器,反应深度加大,精制汽油辛烷值损失较掺炼前增大,掺炼期间辛烷值损失由原来的1.0增加至2.0,增加了汽油出厂调和成本。

2、对装置收率的影响表3.4.2 90万吨/年汽油精制装置月收率表掺炼过程中,装置频繁调整操作,反应深度及轻重汽油切割比例调整,致使装置副产轻烃较多,同时装置改次品等操作,严重影响到装置汽油收率,5月份汽油收率较4月份降低0.5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