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故事

合集下载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的真实名字叫宋振中,他是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的。

当时,他出生才八个月,就跟妈妈一样过着国民党反动派那非人的监狱生活: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住的是一年到头不见阳光既阴暗又潮湿的牢房。

这样时间一长,他被折磨的面黄肌瘦,不成样子,长得脑袋大身子小。

监狱里的叔叔、伯伯们见他被糟蹋成这个样子,心疼极了,都亲切地喊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六岁那年,爸爸要求特务让他上学。

特务们怕他把监狱里非人的生活说出去,硬是不让他上学。

后来,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们才勉强同意,让他上学,由一位叫黄显声的伯伯教她读书。

“小萝卜头”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

他每次来到黄伯伯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等到黄伯伯说“请进”时才推门进去,还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数学,下午教他外语和图画。

他每门功课都很好。

不但这样,他还利用和黄伯伯学习的机会,为监狱里的党组织传递情报。

特务们在一旁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们听不懂俄语,只有干着急。

在监狱里,没有学习用的纸和笔,妈妈就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他用。

有一次,他过生日,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他可高兴啦,只在上课时用,平时就用小石子在地上写。

不管牢房里冬天多么寒冷,夏天多么严热,他总是趴在地上写呀、算呀,不知疲倦。

“小萝卜头”学习这样认真、刻苦,是因为他知道学习的机会来的不容易,知道时刻记住妈妈的话,等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但是,就在革命胜利前夕,他的美好愿望连同他那年仅九岁的幼小生命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的杀害了。

“小萝卜头”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

同学们,在日益强大的祖国面前,在庄严的国旗下,让我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努力学习、开拓进取,为国旗添彩,为学校争光!。

14 小萝卜头的故事

14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 是我国最小的烈士。1949年9 月6日,和妈妈徐林侠、爸爸 宋绮云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于戴公祠,当时,“小萝卜头” 宋振中才9岁。
小萝卜头,倒在血泊之中时 只有9岁。短短的一生中,只 有8个月是最自由最幸福的日 子,还在吃奶时就成了囚徒。 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 (“西安事变”的主角之一) 的秘书。杨虎城全家被软禁 后,宋绮云和妻子徐林侠、 儿子小萝卜头先后被诱捕。
小萝卜头坚持每天上课,刮风下雨, 从不耽误。
小萝卜头坚持每天上课,(无论) 刮风下雨,(都)从不耽误。
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 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 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 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 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 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 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想知道小萝卜头是怎样被捕入 狱、机智送情报和壮烈牺牲的 故事吗?自己看电影《红岩》, 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一书,或上网了解更多小萝卜 头的事迹。把小萝卜头的故事 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
有些事情看似平常,却引发了小 萝卜头的一些感想。联系课文中 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 时会想些什么。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 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 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 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 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 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 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 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 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有一天,小萝卜头上完课, 一蹦一跳地跑回来,特别高兴,
一进门就告诉妈妈:“今天又上
新课了,罗伯伯教我叶挺将军写 的《囚歌》。”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萝卜头的故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

学好语⽂有利于提⾼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我们的写作能⼒和语⾔表达能⼒,有利于提⾼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若是语⽂你都不⾏,别的是学不通的。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萝⼘头的故事》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萝⼘头的故事》原⽂ 看守特务⼜和⼩萝⼘头出现在⾛廊上。

⼩萝⼘头⼤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抓住⽐他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公馆墙外的群⼭。

“你说,⼭那边是啥地⽅?”孩⼦问看守特务。

“磁器⼝。

” “磁器⼝我去耍过⼀回。

”⼩萝⼘头⼜问特务,“不是近处的⼭,我说的是那边,⽩云底下的⼭那边!” “北⽅。

”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 ⼩萝⼘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

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叫着: “哟,你看!” ⼀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越过栏杆,飞到⾛廊上来。

⾍⼦的头上,长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纱⼱。

这⾍⼦纤细⽽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似的⼩眼睛。

⼊春以来,这种⾍⼦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由空⽓的⼈们。

⼜飞来⼀只,它们并排在⼀起,故意在⼈⾯前骄傲地爬着。

“哟,多好看的⼩⾍!”⼩萝⼘头尖叫了起来,伸⼿捉住了⼀只。

当他去捉第⼆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了。

⼩萝⼘头两⼿轻轻捧着那只⼩⾍⼦,唯恐伤害了它。

刘思扬摸摸⼝袋,摸出⼀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柴的空⽕柴盒,丢出铁窗,送给⼩萝⼘头。

⼩萝⼘头打开⽕柴盒,把⾍⼦放了进去。

他正在关上盒⼦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在盒⼦⾥不安地爬动。

啊,它失去了⾃由。

⼩萝⼘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

他把盒⼦重新打开,轻声说道: “飞吧,你飞吧!” ⾍⼦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会⼉就看不见了。

⼩萝⼘头⾼兴地拍着⼿叫: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萝⼘头把⽕柴盒还给铁窗⾥的刘思扬。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从1岁到九岁,在敌人的魔窟里度过了童年,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和折磨。

在敌人的监狱里吃的是什么呢?他们吃的是霉米饭和烂白菜帮子。

这样的饭菜闻着都想吐,甭说吃了。

可是,没办法,妈妈耐着性子把饭里的老鼠屎、沙粒挑出去再让小萝卜头吃。

小萝卜头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直嚷:“真难吃!”妈妈哄着说:“森森乖,听妈妈的话,吃一口吧!”森森是小萝卜头的小名。

森森吃了两口又不吃了。

难友门也都愤愤地说:“这连猪狗都不吃的饭菜,怎么让孩子吃下去呢?”妈妈只好把剩下的饭菜留起来,等小萝卜头饿的时候再喂他。

牢房里每天只给一次水,每人一勺,连喝都不够,甭说洗涮了。

晚上,10多个人挤在这10多平方米的牢房里,每个人睡觉只有1尺多宽的地方。

为了不让小萝卜头被挤压,妈妈总是让小萝卜头睡在自己的身上。

半夜里用手一摸,热乎乎的,原来小萝卜头尿尿拉屎了。

在这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没法凉尿布,妈妈总是把湿乎乎的布片围在自己的腰里,或搭在肩上,用自己的体温暖干。

小萝卜头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上学,但是,在敌人监狱里,他没有机会上学。

经过地下党的斗争,小萝卜头只能在监狱里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将领做他的老师。

他没有纸、笔,没有教科书,但他学习非常努力、刻苦,进步很快。

小萝卜头在监狱里长到6岁,到了上学年龄。

可是,他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坐牢的政治犯,反动派不准许他上学。

一个6岁的孩子有什么罪呢?为什么不能上学呢?小萝卜头的妈妈想了好长时间,决心争取让孩子上学。

她设法把这个想法转告给小萝卜头的爸爸宋绮云。

爸爸又和地下党支部的同志商量,决定向监狱提出要求让小萝卜头上学。

监狱长周养浩听了这一要求仰天大笑,说:“这里是秘密监狱,任何犯人都不准跨出大门一步!”几个特务也嚷嚷:“一个犯人还想上学,别做梦了!”爸爸不甘心地说:“他是一个孩子,有什么罪?”周养浩说:“凡是关在这里的人都是犯人,都是有罪的,不要再罗嗦了。

”怎么办?地下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进行集体斗争-罢工和绝食,一方面争取让小萝卜头上学,一方面争取改善难友们的生活条件。

红色经典小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

红色经典小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

在《红岩》这部经典著作中,作者通过小萝卜头这个鲜活的角色,诠释了一段震撼人心的人生历程。

年仅8岁的他出身显贵,却因特殊身份陷入了监禁的深渊。

1.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1940年诞生于重庆市。

童年时光,父亲宋绮云和母亲徐林侠已投身地下工作,在重庆白公馆监狱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

小萝卜头出生后便被困在白公馆的牢笼之中。

小萝卜头的9年童年在白公馆监狱度过。

他与其他孩子一样,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自由怀揣憧憬。

然而,在敌人的监狱里,他不得不忍受饥寒交迫与身心折磨。

虽然年纪轻轻,小萝卜头却十分懂事。

他总是安慰爸爸妈妈,让他们坚定革命信心。

他也经常帮助监狱里的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49年8月29日,解放军破城而入,攻占重庆。

国民党残忍地将白公馆监狱里的政治犯转移到戴公祠,实施秘密处决。

小萝卜头与他的父母宋绮云、徐林侠一同惨遭杀害,年仅9岁。

尽管生命短暂,只有9年,小萝卜头却展露了他不朽的一生。

他顽强、坚毅、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他被誉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年轻的烈士,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

2.小萝卜头的事迹教育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小萝卜头自幼受到了父母的深植于爱国情怀的影响,从小便明白要热爱祖国、关爱人民。

尽管年纪尚小,他却表现出了过早成熟的一面,常常安慰爸爸妈妈,激励他们坚持正义。

他还积极地协助狱中的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

他深深的爱国情谊,值得我们大力传承和发扬。

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教育意义。

在白公馆的监狱中,小萝卜头度过了他9年的童年,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尽管身躯柔弱,但他自信坚毅,毫不屈服。

他保持着对父母坚定的支持,也积极地帮助看守他们的囚犯们。

他的坚强勇敢和不屈不挠的品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大力学习。

对待困境的乐观态度教育意义。

尽管身陷牢狱之灾,小萝卜头却从未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他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困境,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他坚韧不拔的态度,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

红色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

红色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

红色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原创实用版2篇)篇1 目录1.小萝卜头的背景介绍2.小萝卜头的故事梗概3.小萝卜头的故事寓意4.小萝卜头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篇1正文小萝卜头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红色故事人物,他的形象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许多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艰辛。

小萝卜头就是这些苦难儿童中的一个代表。

小萝卜头的故事梗概如下:小萝卜头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孩,他的父母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杀害,他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了流浪生活。

在流浪的过程中,小萝卜头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农,老农收养了他,并给他取名“小萝卜头”。

尽管生活依然困苦,但小萝卜头在老农的关爱下,逐渐长大成人。

小萝卜头的故事寓意着勇敢、坚强和希望。

尽管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小萝卜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勇气和希望,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小萝卜头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勇敢面对生活,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那些因为战争、贫困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孩子们,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希望。

总的来说,小萝卜头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勇气和希望的红色故事,他的形象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儿童,也代表了中国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篇2 目录1.小萝卜头的背景介绍2.小萝卜头的故事概述3.小萝卜头的故事详细内容4.小萝卜头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篇2正文小萝卜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红色故事中的一位角色,他的真实姓名叫做宋振中,是我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

在 1940 年代,他因为家庭贫困,被卖到了北京市的一家富商家里做仆人。

小萝卜头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因为家庭贫困,被迫离开了家乡,和他的父母一起到了北京。

在北京,他被卖到了一家富商家里做仆人。

这家富商是一个汉奸,他经常为日本人提供情报,对我国的抗日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小萝卜头的故事原文

小萝卜头的故事原文

小萝卜头的故事原文从前有一个小萝卜头,它生长在一个美丽的田园里。

小萝卜头长得又红又胖,非常可爱。

它和其他蔬菜一样,每天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有一天,一位农夫来到田园,开始收蔬菜。

小萝卜头被拔了出来,它感到非常害怕。

但是,当它看到其他蔬菜都被收割走了,它决定要勇敢一点,因为它知道自己是个非常坚强的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被带到了农夫的家里。

农夫把它洗干净,切成了小块,放进了一锅热腾腾的汤里。

小萝卜头在锅里跳了起来,它觉得自己成了一锅美味的汤,为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在农夫家里的日子里,小萝卜头学会了很多东西。

它学会了如何与其他蔬菜相处,学会了如何帮助农夫做事。

它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它们一起玩耍、学习,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时间过得很快,小萝卜头长大了。

它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蔬菜了,可以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于是,它离开了农夫的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小萝卜头在田园里漫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它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它从不气馁,总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最终,它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继续生长,继续奋斗。

小萝卜头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小萝卜头的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像小萝卜头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努力成长,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吧!。

小萝卜头的故事课文原文

小萝卜头的故事课文原文

小萝卜头的故事课文原文小萝卜头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萝卜头,它生长在一个美丽的田园里。

小萝卜头长得又大又圆,鲜红鲜亮,十分可爱。

它每天都和其他蔬菜朋友们在田园里快乐地玩耍,享受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有一天,小萝卜头听到了一阵欢快的音乐,原来是一只小兔子在跳舞。

小萝卜头也跃跃欲试,想要和小兔子一起跳舞。

可是,它的根须扎得太深,动弹不得。

小兔子看到了,便跑过来问,“小萝卜头,你为什么不和我一起跳舞呢?”小萝卜头有些难过地说,“因为我长得太圆了,动弹不得。

”小兔子笑着说,“那又怎样呢?你可以用你的声音和笑容来跳舞啊!”小萝卜头听了,顿时心情大好,便开始用它清脆悦耳的声音和甜美的笑容和小兔子一起跳起了舞来。

从此以后,小萝卜头学会了用自己的特长来快乐地生活,它用甜美的歌声和灿烂的笑容,感染了田园里的每一位朋友。

每当有人心情不好时,小萝卜头就会唱起欢快的歌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快乐无比。

小萝卜头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只要用心发现和发挥,就能过得快乐而充实。

就像小萝卜头一样,它虽然不能像小兔子一样跳舞,但它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和别人都快乐起来。

所以,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去面对生活,去面对困难。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发现,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小萝卜头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学会用心去发现和发挥自己的特长,过上快乐而充实的生活。

让我们像小萝卜头一样,用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笑容和歌声,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萝卜头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稿
代亚南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第25课《小萝卜头的故事》第二课时。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小萝卜头的故事》是冀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典范人生‛这一文化主题里的一篇文章。

课文通过小萝卜头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

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

这也正是他短暂人生的典范之处。

二、说学情
我班大部分学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在学习中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但在解决问题上有依赖性,普遍思维不够灵活开阔。

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但在抓具体词语方面还不太准确,所以需要小组合作,必要时教师要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小萝卜头为什么要把捉到的漂亮的小虫放走了。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小萝卜头在想些什么。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

3.教学重、难点
抓住一些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流程
由于文章的篇幅较长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因此很难引起他们的阅读爱好,所以我打破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从学生从爱好的‚小虫子‛入手,在读中感悟。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小萝卜头在监狱的铁窗附近捉到了一只怎样的虫子?小萝卜头喜欢这只虫子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为什么小萝卜头把自己喜欢的虫子给放了?小萝卜头若有所思的停住了手,他在想什么?
我设计了下面几个环节
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

1、导语:‚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小萝卜头,同学们都被小萝卜头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走进小萝卜头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生活,感受他的所思所想吧。

2、师问:文中除了小萝卜头,还重点写了一个什么事物?(小虫子)
3、文中都写了小萝卜头和小虫子的几件事呢?
设计意图:围绕‚小虫子”展开,理清文章的线索。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预设:捉虫子,放虫子很容易就找到,发现虫子可能不好说,但是他们找到新事物吸引住了。

老师在引导是‚发现‚。

板书:发现---捉住---放了
二.细读品味,体会感情
1、小萝卜头在监狱的铁窗附近捉到了一只小虫子,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浏览课文找到句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从爱好的‚小虫子‛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件出示(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的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

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

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
师问:这只虫子在小萝卜头眼中是什么样的?
生:美丽,漂亮。

师再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
①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

找到这句话后,引导学生说说‚蝉翼般的纱巾‛是什么样的?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②‚光亮的翠绿的翅膀‛
③‚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找到体会小虫在小萝卜头眼中的美丽。

2、小萝卜头喜欢这只小虫吗?
生:喜欢。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默读课文8—12段,画出语句或词语)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本。

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感受小萝卜头的欣喜和兴奋。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预设:(课件,学生说到哪里,出示哪里。


①‚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

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哟,你看!‛(从吸引、追、跑、直跑、不住地挥,这些词语中体会小萝卜头的兴奋、激动和喜悦。

)
②‚‘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


(引导学生抓住‚尖叫‛感情朗读,并演示动作‚伸手捉住‛体会小萝卜头的快乐。

)
③‚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


(从轻轻捧着、惟恐伤害,体会小萝卜头对虫子的喜爱和保护)
3、默读课文,想一想:
小萝卜头太喜欢那只漂亮的小虫子了!把它装进了火柴盒,让小虫留在身边陪伴自己有多好啊。

可是,他为什么又把小虫放了?
课件(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

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的爬动。

啊,它失去了自由。

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吧!‛)
师:小萝卜头若有所思,若有所思什么意思?他在‚思‛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是想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之中,自己仿佛就是小萝卜头,想他所想,此时的学生已经不再是自己了,而是与主人公一起喜、一起悲、一起欢、一起愁。

可能会读到小萝卜头对生命的珍爱,会读到小萝卜头由虫子想到自己,会读到小萝卜头放飞虫子,就是想让自己也获得自由……
小萝卜头是多么渴望自由啊! 小萝卜头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像小虫子一样冲出高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温暖的家,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4、课文中还哪里写了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整体内容,唤起情感体验。

预设:
踮起脚,望着远处的群山。

他在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小萝卜头没能等到获得自由的那一天,就被敌人悄悄地杀害了,那一年他才8岁!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小萝卜头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课件)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小萝卜头比起来,怎么样?
设计意图: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好好学习,从现在做起。

五、板书设计
25、小萝卜头的故事
渴望自由
捉到漂亮的虫子——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