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电炉烟尘治理的探讨通用版

炼钢电炉烟尘治理的探讨通用版
炼钢电炉烟尘治理的探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109

炼钢电炉烟尘治理的探讨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炼钢电炉烟尘治理的探讨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前言

炼钢电炉产生的烟气如果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于大气,将对大气造成污染,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危害炼钢工人身体健康。本文就炼钢电炉烟尘的治理进行探讨分析。

二、电炉工艺参数

1.电炉烟尘

电炉烟尘的特点是:轻、细、分散性大和流动性差,极易糊袋。

电炉烟尘的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见表

电炉烟尘粒径分布。如表2。

三、除尘系统工艺流程

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表2

见表

2.烟气温度

烟气温度直接影响密闭罩及厂房屋顶排烟效果、炉内微负压形成和布袋寿命。如果进入除尘器的烟气温度过高,布袋收缩变形使运行阻力增加。若烟气温度超过滤料软化温度,将使布袋失效或烧毁。因此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前必须有事故保护的混风机构一野风阀,使得外界自然空气充分与烟气混合、冷却,保证烟气在布袋软化点以下进入除尘器。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温度一般控制在110℃以下,瞬间不得超过120℃。

四、关键技术问题

1.集尘罩的选择

电炉除尘系统包括一、二次烟尘的捕集和含尘烟气的净化。随着除尘设备种类、性能和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目前国内中小(30t以下)电炉除尘技术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出炉烟气捕集方式的选择上,烟气捕集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炼钢工人的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国家规定,车间内粉尘的浓度应不小于10mg/Nm3,噪声应小于

85dBA。而实际上炼钢时车间内的粉尘浓度不经治理时可达到300mg/Nm3以上,噪声可达95dBA,炼钢时烟尘影响吊车工的视线,对安全生产造成一定隐患。

目前国内中小电炉烟尘捕集罩的种类比较多,现就以下几种烟尘捕集罩进行比较:

(1)侧吸罩

这种捕集罩制作简单,处理风量中等,捕集烟尘只能在冶炼时起作用,加料时不能捕集烟尘,加氧期间烟尘捕集率低,只能达到60—70%。由于捕集罩距高温烟气较近,很容易发生烧布袋现象。

(2)钳形罩

钳形罩制作比侧吸罩稍复杂,它紧扣在电极孔上,捕集率较侧吸罩高一些。由于罩子的吸口面积和容积受限制,吹氧时捕集率只能达到70%。由于捕集罩距火焰太近,为防止受热变形,罩子上要设置水冷装置,如维修不及时,容易泄漏,对安全生产造成一定隐患。钳形罩使用寿命较低,若水质不好只能使用三个月左右,而且捕集的烟尘温度很高,也容易发生烧布袋现象。

(3)炉顶罩

炉顶罩安装在电炉上方,为方便更换电极,罩子设计成旋转摆动罩,基本不影响冶炼操作。炉顶罩的烟尘捕集率一般,在吹氧时烟尘捕集率比前两种捕集罩高一些。这种罩子要求系统风量较大,由于炉顶罩离炉盖有一定距离(约2m以上),所以易受横向风影响,其烟尘捕集率很难达到80%。

(4)屋顶大罩

屋顶大罩对电炉冶炼全过程的烟尘都可起到捕集作

用,不影响电炉冶炼操作。这种捕集罩离电炉远,只有烟尘上升到罩口附近,屋顶大罩才能发挥捕集作用,属于接受型捕集罩。在高温烟气上升过程中,不断有冷空气掺入,一方面降低了烟气温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含尘气体总量,而且随着烟气上升,扩散范围越来越大,捕集罩的罩口面积必须随之增大,因此,除尘系统所需的处理风量比其它捕集罩都大,从而使除尘器过滤面积、管路直径、系统动力消耗等大大增加。屋顶大罩是一种投资很高的电炉除尘方式,而且比炉顶罩更易受横向风影响,吹氧时烟尘捕集率只有60—70%左右。

(5)移动式半密闭罩

移动式半密闭罩由固定罩和移动罩组成,电炉在出钢和换电极等操作时,移动罩打开以方便操作。电炉冶炼时移动罩闭合,因此,移动式半封闭罩在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能有效地捕集操作,捕集率高达95%以上,电炉厂房上空不见烟尘,且基本不影响电炉操作,还能起到降低电炉冶炼噪声的作用。另外,在发生瀑火或钢水飞溅事故时,这种捕集罩还可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其缺点是加料和出钢不能捕集烟尘。移动式半密闭罩采用的系统风量和设备投资都较为适中,从性价比来看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方式。

通过以上几种烟尘集罩的对比,认为电炉烟尘治理采

用移动式半密闭罩捕集烟尘是比较合适的。

2.除尘器的选择

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机械回转扁布除尘器,低压脉冲长袋除尘器,三种除尘器各有优缺点。

分室反吹处理风量范围宽,尤适于大风量系统;备品备件少,维护量小;如采用内滤,滤袋安装时不需骨架,滤袋无磨损,换袋简单干净;反吹风机清灰,对外围条件要求少。其缺点是相对面积较大;清灰能力中等。

机械回转扁布袋除尘器设备紧凑,占地面积较小;反吹风机清灰,对外围条件要求少。其缺点是过滤面积受限制;换袋困难,布袋易磨损,人直接接触粉尘;若过滤风速偏高,常有清不下灰的现象。

低压脉冲长袋除尘器气布比高,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适于处理中等风量系统;压缩空气直喷式清灰,动力大,效果好,运行阻力低。其缺点是布袋直径受限制;零部件多,脉冲阀易损坏,维护、维修量大;外围条件要求多;压缩空气要除油除水;有骨架外滤,布袋易磨损;换袋时人接触粉尘。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认为在电炉烟尘治理中选用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比较适宜。

3.除尘器滤料的材质

滤料是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其性能对除尘器运转有很大影响,选择滤料时必须考虑含尘气体的特征,如粉尘和气体性质(温度、湿度、粒径、含尘浓度等)。

性能良好的滤料应容量大,吸湿性好,效率高,阻力低,使用寿命长,同时具备耐湿、耐磨、耐腐蚀、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从性价比来看,建议选用传统的涤纶针刺毡。

4.清灰技术

清灰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过滤效率和布袋寿命,目前国内各种袋式除尘器其清灰方式大致可分为机械振动、气流反吹、脉冲喷吹三大类,这三种方式各有利敝。

机械振动清灰虽然耗电少、维修方便,但由于清灰作用不强、影响布袋寿命等原因在电炉冶炼时应用越来越少。

脉冲喷吹清灰属于强清灰方式,清灰动力大,效果好,可允许较高的过滤风速(2~3m/s),但布袋直径受限制(<120mm),零部件多,维修量大,由于多采用外滤,因而布袋易磨损,换袋工作环境恶劣。

气流反吹清灰分为大气反吹和风机反吹两种方式。大气反吹属于弱清灰方式,清灰效果不明显且易结露糊袋,在电炉除尘系统中,由于粉尘粘性较大,现已很少使用。风机反吹清灰能力虽属中等,但清灰较为彻底,再附积的

机会少,清灰效率高,可靠性高,分室结构维修方便,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因此采用风机反吹清灰比较可靠。反吹风机的风量为每室处理风量的1.5~2倍。

五、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优化选择系统各项技术参数,本着以最低的投资获得最好的除尘净化效果、节能降耗的目标,在不影响原有炼钢工艺和工人操作的前提下,以半密闭移动罩和分室反吹除尘器组成除尘系统,选择防油防水涤纶针刺毡,采用PLC定时清灰、控制除尘系统烟气温度,三者有机结合,即可使除尘系统长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改善炼钢工人工作环境,排放达标。(杨丽莉)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电炉炼钢原理简介

电炉炼钢原理简介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炼钢工艺过程 造渣:调整钢、铁生产中熔渣成分、和粘度及其反应能力的操作。目的是通过渣——金属反应炼出具有所要求成分和温度的金属。例如氧气顶吹转炉造渣和吹氧操作是为了生成有足够流动性和碱度的熔渣,以便把硫、磷降到计划钢种的上限以下,并使吹氧时喷溅和溢渣的量减至最小。 出渣:炉炼钢时根据不同冶炼条件和目的在冶炼过程中所采取的放渣或扒渣操作。如用单渣法冶炼时,氧化末期须扒氧化渣;用双渣法造还原渣时,原来的氧化渣必须彻底放出,以防回磷等。 熔池搅拌:向金属熔池供应能量,使金属液和熔渣产生运动,以改善冶金反应的条件。熔池搅拌可藉助于气体、机械、等方法来实现。 底吹:通过置于炉底的将N2、Ar、CO2、CO、CH4、O2等气体根据工艺要求吹入炉内熔池以达到加速熔化,促进冶金反应过程的目的。采用底吹工艺可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改善脱磷、操作,提高钢中残锰量,提高金属和合金收得率。并能使钢水成分、温度更均匀,从而改善钢质量,,提高。 熔化期:炼钢的熔化期主要是对平炉和而言。电弧炉炼钢从通电开始到炉料全部熔清为止、平炉炼钢从兑完铁水到炉料全部化完为止都称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务是尽快将炉料熔化及升温,并造好熔化期的。 氧化期和脱炭期: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的氧化期,通常指炉料溶清、取样分析到扒完氧化渣这一工艺阶段。也有认为是从吹氧或加矿开始的。氧化期的主要任务是氧化钢液中的碳、磷;去除气体及夹杂物;使钢液均匀加热升温。脱碳是氧化期的一项重要操作工艺。为了保证钢的纯净度,要求脱碳量大于%左右。随着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电弧炉的氧化精炼大多移到钢包或中进行。 精炼期:炼钢过程通过造渣和其他方法把对钢的质量有害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经化学反应选入气相或排、浮入渣中,使之从钢液中排除的工艺操作期。 还原期: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中,通常把氧化末期扒渣完毕到出钢这段时间称为还原期。其主要任务是造还原渣进行扩散、脱氧、脱硫、控制化学成分和调整温度。目前高功率和超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已取消还原期。 炉外精炼:将炼钢炉(转炉、电炉等)中初炼过的钢液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精炼的炼钢过程,也叫二次冶金。炼钢过程因此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初炼:炉

电炉炼钢工艺

【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电炉炼钢的配料计算,装料方法及操作,电炉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的任务及其操作,出钢操作等。 电炉炼钢,主要是指电弧炉炼钢,是目前国内外生产特殊钢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电炉钢是电弧炉生产的,还有少量电炉钢是由感应炉、电渣炉等生产的。通常所说的电弧炉,是指碱性电弧炉。 电弧炉主要是利用电极与炉料之间放电产生电弧发出的热量来炼钢。其优点是:(1)热效率高,废气带走的热量相对较少,其热效率可达65%以上。 (2)温度高,电弧区温度高达3000℃以上,可以快速熔化各种炉料。 (3)温度容易调整和控制,可以满足冶炼不同钢种的要求。 (4)炉内气氛可以控制,可去磷、硫,还可脱氧。 (5)设备简单,占地少,投资省。 第一节冶炼方法的分类 根据炉料的入炉状态分,有热装和冷装两种。热装没有熔化期,冶炼时间短,生产率高,但需转炉或其他形式的混铁炉配合;冷装主要使用固体钢铁料或海绵铁等。根据冶炼过程中的造渣次数分,有单渣法和双渣法。根据冶炼过程中用氧与不用氧来分,有氧化法和不氧化法。氧化法多采用双渣冶炼,但也有采用单渣冶炼的,如电炉钢的快速冶炼,而不氧化法均采用单渣冶炼。此外,还有返回吹氧法。根据氧化期供氧方式的不同,有矿石氧化法、氧气氧化法和矿、氧综合氧化法及氩氧混吹法。 冶炼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炉料的组成以及对成品钢的质量要求,下面我们扼要介绍几种冶炼方法: (1)氧化法。氧化法冶炼的特点是有氧化期,在冶炼过程中采用氧化剂用来氧化钢液中的Si、Mn、P等超规格的元素及其他杂质。因此,该法虽是采用粗料却能冶炼出高级优质钢,所以应用极为广泛。缺点是冶炼时间长,易氧化元素烧损大。 (2)不氧化法。不氧化法冶炼的特点是没有氧化期,一般全用精料,如本钢种或类似本钢种返回废钢以及软钢等,要求磷及其他杂质含量越低越好,配入的合金元素含量应进入或接近于成品钢规格的中限或下限。不氧化法冶炼可回收大量贵重合金元素和缩短冶炼时间。在缺少本钢种或类似本钢种返回废钢时,炉料中可配入铁合金,这种冶炼方法又叫做装入法,用“入”字表示,多用于冶炼高合金钢等钢种上。 不氧化法冶炼如果不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相配合,则成品钢中的氢、氮含量容易偏高。为了消除这种缺点,从而出现了返回吹氧法。 (3)返回吹氧法。返回吹氧法简称返吹法,用“返”字表示。该法主要使用返回废钢并在冶炼过程中用氧气进行稍许的氧化沸腾,既可有利于回收贵重的合金元素,又能降低钢中氢、氮及其他杂质的含量。因此,该法多用于冶炼铬镍钨或铬镍不锈钢等钢种。 (4)氩氧混吹法。炉料全熔后,按比例将混合好的氩、氧气体从炉门或从炉底吹入,即相当于一台电炉又带一台AOD精炼炉。该法主要用于不锈钢的冶炼上,特点是铬的回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灵活简便,且钢的质量好。

(完整版)电炉炼钢技术操作规程

电炉炼钢技术操作规程 一九八八年六月 目录 电炉炼钢基本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冶炼前的准备 1 第二章扒补炉、装铁 4 第三章熔化期 6 第四章气化期8 第五章还原期12 第六章不氧化、返回吹氧法、返回单渣法操作要点18 第七章加入铁合金的规定19 第八章电炉炼钢的配料23 第九章渣洗操作规程64 第十章炼渣操作规程66 附录一烤炉制度70 附录二炉体标准76 附录三电炉工具标准77 附录四冶炼、铸锭操作记录项目78 电炉炼钢分钢种技术操作规程 工艺一 炭素弹簧钢、硅猛弹簧钢、炭素工具钢、猛及猛硅合金结构钢技术操作规程83 铬、铬猛、铬钼及铬猛钼合金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93 铬猛增钛合金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98

铬钼铝合结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04 镍、铬镍合结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09 铬镍钨合金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17 铬硅、铬猛硅、铬猛硅镍合结钢冶炼技术规程122 铬钒、铬钼钒、铬镍钼钒、铬镍钨钒、名镍钒合结钢冶炼支术操作规程127 中碳铬镍(钨)合结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33 硅猛钼钒合结钢技术操作规程137 炮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40 硼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45 合结钢电极棒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50 含铝、钛合结钢电极棒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55 高碳铬轴承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61 铬、猛、铬猛、名猛钼、铬镍钼、铬镍钒、铬硅合金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67 钨、铬钨、铬钨硅、铬钨猛、铬钨钼钒、铬钨钒硅合工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72 3Cr2W8V合金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78 高铬合金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83 高速工具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189 不锈钢冶炼基本操作195 铬、铬钼、铬钼钒不锈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210 2Cr13 Ni4 Mn9不锈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214 1Cr11Ni2W2MoV、1Cr12Ni2 WMoVNb冶炼技术操作规程217

转炉炼钢原理汇总

2.2 转炉炼钢的原理2.2.1 转炉炼钢原理简介: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 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 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 FeO, SiO2 , MnO ) 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当磷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 分钟左右。如果空气是从炉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转炉。2.2.2 转炉冶炼的具体原理『(1)熔池元素氧化规律Si 的变化规律开吹时[ Si ]大量氧化,并结合为( 2 FeO ? SiO2 ),随石灰溶解转变为稳定化合物( 2CaO ? SiO2 ) Mn 的变化规律吹炼初期迅速氧化,中后期被[ C ]还原,后期由于渣中氧化性提高,[ Mn ]被再次氧化. C 的变化规律熔池中氧与碳生成CO }{气泡上浮,[% C ]×[% O ]=m(常数0.002~0.0025),[ C ]与[ O ] 成反比.吹炼初期由于[ Si ]、[ Mn ]的氧化,脱碳速度小,中期脱碳速度最快,后期[ C ]浓度低,脱碳速度下降. P 的变化规律低温、适宜的高碱度、高氧化性利于脱[P],吹炼前期应使石灰快速成渣,将( 3FeO ? P2 O5 ) 、置换为( 3CaO ? P2 O5 )和(4CaO ? P2 O5 )稳定化合物,使[P]去除. S 的变化规律高温利于脱[ S ],渣中( CaO ) 活度大,利于脱[ S ],但转炉渣的氧化性高,因此转炉的脱[ S ] 效率低.』[1] (2)转炉中各种元素具体的反应机理1 ○ Si 的变化规律钢液中硅的氧化特点在任何一种炼钢方法中,硅的氧化反应都进行得很激烈。因为硅是易氧化元素,在所有的杂质元素中,硅和氧的亲和力最大,硅的氧化产物是只溶于炉渣的酸性氧化物SiO2 ,它的分解压力比碳、锰、磷的氧化物分解压力都低,从而使得生成的SiO2 很稳定。所以,硅极易被氧化,且氧化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在氧气转炉中开吹几分钟内硅即被氧化完毕;在超高功率电炉大量用氧的情况下,在熔化末期或氧化初期,硅几乎氧化完毕;在普通电炉中熔化期硅将被氧化掉70%,少量的残余硅在氧化初期也能降低到最低限度;硅的氧化反应的反应产物容易从反应区排出。硅的氧化反应(1)硅的氧化反应方程式当金属炉料未被炉渣覆盖,或氧流直接吹入金属熔池时,炉料中的硅被气态氧直接氧化[ Si ] + {O2 } = ( SiO2 ) + 740645 J (1)当炉渣形成后或金属液滴和气泡与渣接触时,硅的氧化主要在炉渣与金属界面上进行2( FeO) + [ Si ] = ( SiO2 ) + 2[ Fe] + 341224 J (2)金属液中的[Si]和[O]的反应[ Si ] + [O] = ( SiO 2 ) + 817448 J (3)注意:硅的氧化都是较强的放热反应。(2)硅的氧化产物是SiO2 Si 氧化时产生的( SiO2 )起初与( FeO )结合生成硅酸铁( 2 FeO ? SiO2 ):( SiO2 ) + 2( FeO) = (2 FeO ? SiO2 ) (4)在碱性渣炼钢操作中,随着石灰的逐渐熔化, ( 2 FeO ? SiO2 ) 中的FeO 被强碱性的CaO 所置换得到氧化产物硅酸钙:2( FeO ? SiO2 ) + 2(CaO) = (2CaO ? SiO2 ) + 2( FeO) (5)硅酸钙(2CaO·SiO2)很稳定,所以在碱性炼钢操作中,冶炼前期Si 几乎全部被氧化,不会再被还原。硅的还原在酸性炼钢操作中,当熔池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将发生硅的还原反应。( SiO2 ) + 2[C ] = [ Si ] + 2{CO} (6)从反应式可看出,当有产生CO 气泡核心的条件时,就有可能发生Si 的还原反应。影响硅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因素主要因素是温度、炉渣成分、金属液成分和炉气氧分压。(1) 温度低有利于硅的氧化;(2) 增加CaO、FeO 含量,有利于硅的氧化。(3) 金属液中增加硅元素含量,有利于硅的氧化;(4) 炉气中氧分压越高,越有利于硅的氧化。硅的氧化对冶炼的

电弧炉炼钢的时代特点及炉外精炼

钢铁冶炼新技术讲座 -----电弧炉炼钢的时代特点及炉外精炼 主讲人: 王国宣 2005年7月 一、电弧炉炼钢的时代特点 1、变为初炼炉 进入20 世纪80年代后,随着炉外精炼技术、工艺、装备的快速发展,原冶炼工艺中在电弧炉内完成的合金钢、特殊钢的脱氧、合金化、除气、去夹杂的电炉“重头戏”移到炉外精炼炉去进行了。电弧炉及转炉皆变为只须向炉外精炼炉提供含碳、硫、磷、温度、合金化合格或基本合格的钢水就算完成任务的炼钢初炼炉。改变和结束了原电弧炉的熔时长(三个多小时)、老三期操作(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以及产量低、渣量大、炉容小、成本高的状况。 2、炉容大型化 随着电炉—炉外精炼—连铸—直接轧材工艺的发展,这种短流程(相对于焦化、烧结—高炉—转炉—炉外精炼炉—连铸—)轧材工艺而言的轧机产量要求电炉与之相匹配,例如长材年产50-80 万t、板材100-200 万t 、热轧卷年产200万t以上,因此单一匹配电炉的炉容量和生产率,生产速率必须与轧机相衔接. 目前, 较多采用公称炉容量80-120万t 左右的电弧炉,从趋势看炉容量仍在提高。变压器向超高功率发展(1000KV A/t)。 3 、电炉转炉化 氧气顶吹转炉依靠铁水为原料,吹氧冶炼故冶炼周期短(20min左右),产量高,即获得了比电炉高的多的生产率和生产速率( 科技工作者在20 世纪50年代在电弧炉上吹氧(炉门和炉顶)兑入约30%~50%的铁水(EOF 炉),把转炉的工艺优势移植过来,电炉的冶炼周期大大缩短,目前均在45min 左右( 故电炉顶吹氧、热装铁水、电炉双炉壳很快得到推广。 4、电弧炉钢产量大幅增长 在上述三项电炉自身工艺变化的同时,随着社会发电技术,能力的增长(核电站、水力发电等)及社会废钢量的增加,直接还原铁DRI、HBI、Fe3C 技术工艺的发展,都为电弧炉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因此,世界各国电弧炉钢产量由1950 年占世界总产钢量的6.5%增至1990 年的27.5% , 2003 年的36%. 5、提质、降耗、防污染使电弧炉获得新的活力 电弧炉使用废钢为原料与使用高炉铁水的转炉相比,总能耗是高炉-转炉工艺的1/2~1/3。从两种工艺排放出的CO2气体污染源的数量看,电弧炉为641kg/t钢, 高炉-转炉工艺为1922kg/t钢,是高炉-转炉工艺的1/3. 电弧炉在上述优势的基础上,近几年加之采用的钢水搅拌(电磁搅拌、底吹Ar 气、直流炉等)、炉底出钢(EBT和RBT)等新技术,使电弧炉终点钢水的气体含量(N.H.O)、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也大幅下降,无疑提高了钢水的质量。新的电弧炉废钢预热技术(SSF 坚式电炉、con-steel 康钢电炉、danieei丹尼利电炉)降低电炉电极消耗的直流炉、高阻抗交流炉及泡沫渣等技术、氧焰烧嘴技术、超高功率等技术的投入使电弧炉冶炼电耗一般降至400Kh/t 左右, 电极消耗从原4-5Kg/t 降至1-2Kg/t、冶炼周期一般在50min 以下.随着环保治理从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和末端治理阶段已进入实施清洁生产阶段,要求电弧炉采取措施使废气、烟尘、燥声达标之外,还应减少污染源及对CO、NOX、二恶英、SO2的治理措施( 在采用直流电弧炉和高阻抗低电流的技术后使电弧炉闪烁、高次谐波的电网污染也大大减少。 二、电弧炉近期目标及技术措施

150T直流电弧炉炼钢工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紧跟世界电炉炼钢工业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冶金工艺流程的革命性变换,如电炉从三期操作发展到只提供初炼钢水的两期操作,从模铸到连铸,从出钢槽到偏心底出钢,以及为了满足连铸生产的快节奏提高炉子生产率而采用多能源的综合利用等等,所有这些改变都是促使为冶金工艺服务的电炉装备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近十年,我国从国外先后引进了交流超高功率电弧炉、直流电弧炉、高阻抗电弧炉、双壳炉和竖炉。通过这些设备的调试、操作、维护以及备品的制造,提高了我国电炉制造的设计制造水平。在消化吸收与创新的基础上,我国大容量电弧炉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当前电弧炉正朝着大型电弧炉、超高功率供电技术、采用各种炉外精炼、发展直接还原法炼钢、逐步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等的发展,所以我们进行了电炉炼钢的设计,以适应潮流的发展。 当前电弧炉正朝着大型电弧炉、超高功率供电技术、采用各种炉外精炼、发展直接还原法炼钢、逐步扩大机械化自动化及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等的发展,所以我们进行了电炉炼钢的设计,以适应潮流的发展。电炉的主要产品是钢材,而钢的质量取决于电炉冶炼技术和工艺,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大量整合趋向于集中,整合资源优化升级。本设计根据指导老师的课题范围,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南京地区实际条件,优化设计150t直流电弧炉炼钢车间。 本次设计查阅国内大型电炉车间设计的相关内容和文献资料,明确本次设计的目的、方法,并向老师请教可行性方案。结合《炼钢设备及车间设计.》、《炼钢设计原理》、《炼钢设计原理》等资料进行设计提纲的书写。对电炉进行配料计算,计算出电炉炼钢的原料配比。对电炉电气设备、炉外精炼、连铸系统、车间烟气净化系统、炼钢车间布局,结合国内大型电炉进行设定并向苏老师探讨可行的方法和数据。绘制电炉炼钢车间平面布置图。 关键字:电弧炉,车间设计,连铸,炉外精炼

偏心底出钢(EBT)电弧炉(EAF)冶炼工艺

1前言 传统电炉炼钢“老三期”工艺操作:装料熔化、氧化扒渣、造渣还原、带渣出钢,带入钢包中的是还原性炉渣,带渣出钢对进一步脱硫、脱氧、吸附夹杂等是有益无害的。而当电炉功能分化后,超高功率电炉与炉外精炼相配合,电炉出钢时的炉渣是氧化性炉渣。理论与实践证明,这种氧化性炉渣带入钢包精炼过程将会给精炼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于是,围绕避免氧化渣进入钢包精炼过程,出现了一系列渣钢分离方法。其中,效果最好、应用最广泛的是EBT法(Eccentric Bottom Tapping) ,即偏心底出钢法,简称“EBT” 。 本文概述偏心底出钢电炉的结构特点及其优越性,重点介绍偏心底出钢电炉的冶炼工艺,以及偏心底出钢电炉的出钢口填料及其操作。 2EBT电弧炉的特点 EBT电炉结构是将传统电炉的出钢槽改成出钢箱,出钢口在出钢箱底部垂直向下。出钢口下部设有出钢口开闭机构,开闭出钢口,出钢箱顶部中央设有操作口,以便出钢口的填料操作与维护。 EBT电炉主要优越性在于,它实现了无渣出钢和增加了水冷炉壁使用面积。优点如下: (1)出钢倾动角度的减少。简化电炉倾动结构:降低短网阻抗:增加水冷炉壁使用面积,提高炉体寿命。 (2)留钢留渣操作。无渣出钢,改善钢质量,有利于精炼操作:留钢留渣,有利电炉冶炼、节约能源。 (3)炉底部出钢。降低出钢温度,节约电耗:减少二次氧化,提高钢的质量:提高钢包寿命。 由于EBT电炉诸多优点,在世界范围迅速得到普及。现在建设电炉,尤其与炉外精炼配合的电炉,一定要求无渣出钢,而EBT是首选。 EBT电炉的出钢操作。出钢时,向出钢侧倾动约5°后,开启出钢机构,出钢口填料在钢水静压力作用下自动下落,钢水流入钢包,实现自动开浇出钢。当钢水出至要求的约95%时迅速回倾以防止下渣,回倾过程还有约5%的钢水和少许炉渣流入钢包中,炉摇正后(炉中留钢10%~15%,留渣≥95%)检杳维护出钢口,关闭出钢口,加填料,装废钢,重新起弧熔炼。3EBT电炉的冶炼工艺 3.1冶炼工艺操作 EBT电炉冶炼己从过去包括熔化、氧化、还原精炼、温度、成分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炼钢设备,变成仅保留熔化、升温和必要精炼功能(脱磷、脱碳)的化钢设备。而把那些只需要较低功率的工艺操作转移到钢包精炼炉内进行。钢包精炼炉完全可以为初炼钢液提供各种最佳精炼条件,可对钢液进行成分、温度、夹杂物、气体含量等的严格控制,以满足用户对钢材质量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尽可能把脱磷,甚至部分脱碳提前到熔化期进行,而熔化后的氧化精炼和升温期只进行碳的控制和不适宜在加料期加入的较易氧化而加入量又较大的铁合金的熔化,对缩短冶炼周期,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特别有利。 EBT电炉采用留钢留渣操作,熔化一开始就有现成的熔池,辅之以强化吹氧和底吹搅拌,为提前进行冶金反应提供良好的条件。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方面考虑,要求电炉具有最短的熔化时间和最快的升温速度以及最少的辅助时间(如补炉、加料、更换电极、出钢等),以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1)快速熔化与升温操作 快速熔化和升温是当今电弧炉最重要的功能,将第一篮废钢加入炉内后,这一过程即开始进行。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废钢熔化并使钢液温度达到出钢温度,在EBT电炉中一般采用以下操作来完成:以最大可能的功率供电,氧一燃烧嘴助熔,吹氧助熔和搅拌,底吹搅拌,泡沫渣以及其它强化冶炼和升温等技术。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最终冶金目标,即为炉外精炼提供成分、温度都符合要求的初炼钢液为前提,因此还应有良好的冶金操作相配合。

转炉、电炉、平炉炼钢各有什么优缺点

采用的炼钢方法有转炉炼钢、电炉炼钢和平炉炼钢等,而主要发展趋势为纯氧顶吹转炉炼钢。至1976年,转炉钢已占世界钢总产量的70%。 (1)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 这种方法是1952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目前世界上采用较多也是较先进的一种方法。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有以下优点: (i)生产速度快由于用纯氧吹炼,就会高速降碳,快速提温,大大缩短冶炼时间。一座300t 转炉吹炼时间不到20min,包括辅助工作时间在内,一共不超过1h。 (ii)品种多、质量好纯氧顶吹转炉既能炼普通钢,也能炼普通低碳钢。如首都钢厂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地试炼了一百多种钢材。由于用纯氧吹炼,钢中氮、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较低。 (iii)基建投资和生产费用低纯氧顶吹转炉的基建投资相当于同样生产量的平炉车间的60~70%,生产费用也低于平炉。 目前纯氧顶吹转炉随着氧枪的多孔喷头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供氧量,并由于操作技术上的革新(例如,用电子计算技术来调节、控制冶炼过程),不论转炉容量的大小,吹炼时间基本上相差不多,即使300t转炉,净吹氧时时也可缩短到12min左右。在一定限度内,炉容量越大,经济效果越好,因此顶吹转炉迅速走向大型化。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转炉为350t,并且正在研究建造400~450t转炉。 (2)电炉炼钢法 电炉炼钢法主要利用电弧热,在电弧作用区,温度高达4000℃。冶炼过程一般分为熔化期、氧化期和还原期,在炉内不仅能造成氧化气氛,还能造成还原气氛,因此脱磷、脱硫的效率很高。 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炼钢,比之高炉转炉法基建投资少,同时由于直接还原的发展,为电炉提供金属化球团代替大部分废钢,因此就大大地推动了电炉炼钢。世界上现有较大型的电炉约1400座,目前电炉正在向大型、超高功率以及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方面发展,最大电炉容量为400t。 国外150t以上的电炉几乎都用于冶炼普通钢,许多国家电炉钢产量的60~80%均为低碳钢。我国由于电力和废钢不足,目前主要用于冶炼优质钢和合金钢。 (3)平炉炼钢法 五十年代以前,平炉钢占世界钢产量的85%。近年来,除浇铸大型铸件或供水压机等成材的大钢锭,平炉炼钢仍在发挥其作用外,由于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转炉钢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世界各国平炉钢产量才逐年下降。平炉炼钢法的最大缺点是冶炼时间长(一般需要6~8h),燃料耗损大(热能的利用只有20~25%),基建投资和生产费用高。一个年产1200万吨钢的钢厂,只要建成六个250~300t的纯氧顶吹转炉就够了,如果修建平炉却

电炉炼钢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0103)教材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 电炉炼钢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试行) 提出部门:生产技术部 起草人:王宝明 初审人:蔡振胜 审核人:时东生 批准人:许克亮 发布日期:2010-3-12 实施日期:2010-3-12 受控状态:发放编号:

目录 1 电炉铁水倒罐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2 电炉铁水倒罐除尘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3 110t超高功率电弧炉除尘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4 110t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5 110吨LF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6 110吨VD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7 方/圆坯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电炉铁水倒罐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1 技术参数 1.1 鱼雷罐车 1.1.1 鱼雷罐车外行尺寸 两钩舌内侧距×全宽×全高:23800×3551×4355mm 1.1.2 装载量及铁水密度 新罐衬时,公称容量260t,自重~260t 旧罐衬时,最大容量300t,自重~220t 铁水密度:6.8~7.0t∕m3 1.1.3 轨距、车钩中心高 轨距1435mm;车钩中心高(重车时)880±10mm 1.1.4 罐体倾动性能及动力 动力电源: AC 380V DC 220V 倾翻速度:炼钢作业时0.15r/min 铸铁机作业0.015~0.0015r/min 倾翻角度:平常作业时±120°,最大角度±180° 手动复位:手柄转动17圈,罐体回转1度 1.1.5 罐体装置 罐口耐火砖内径φ1300㎜。 耳轴倾转中心与罐体中心的偏心量90㎜。 1.1.6 电源连接 采用手动连接。 1.2 铁水包 1.2.1 铁水包内容积8.65m3 ;正常铁水装入量50~60t。 1.2.2 包壳重19t;衬砖重18.6t ;内衬厚215㎜。 1.2.3 包衬材质:内衬高铝粘土砖,工作层铝碳化硅碳砖。 1.2.4 铁水包外形尺寸:全高4090㎜;桶体高2940㎜; 上口直径φ2910㎜;下口直径φ2560㎜;耳轴内距4400㎜。 1.2.5 砌衬后铁水包内尺寸:包底距上沿高度2600㎜; 上口直径2480㎜;下口直径2130㎜。 1.2.6 装入量为50 t铁水包净空≥560㎜; 装入量为60 t铁水包净空≥320㎜。 1.3 铁水称量车

电弧炉炼钢的原理和工艺的详细过程

电弧炉炼钢的原理和工艺的详细过程 最佳答案 工艺一般都是老三期干法可分为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 原理:电炉练刚.电炉练钢是利用电能来作热源进行冶炼. 常用的电路有电弧炉和感应炉两种,而电弧炉练钢占电炉练钢产量的决大部分.一般所说电炉就是指电弧炉. 电炉可全部用废钢做为金属原料,可冶炼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严格的钢,如特殊工具钢,航空用钢和不锈刚等. 电炉按所有的炉衬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目前主要用碱性电炉,这种炉子可以有效地祛除钢中的硫,这是其他练钢方法所及的.随着世界钢铁生产的发展,电炉钢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占世界钢产量的30%左右,尤其以电路-连铸-连扎为特点的电炉短流程工艺的确立,使电炉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世界上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电炉主要有超功率电炉,直流电路,双壳电炉,坚炉电炉

等.随着炉外精练工艺的发展,电炉作为初练炉的功能更加突出.电炉-精练炉的联合超作,使电炉的冶炼周期大大缩短,有生产节奏转炉化的趋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累啊~~本人就是电炉练钢的本质料全部来源书) 电弧炉熔炼 (1)电弧炉构造及工作原理 电弧炉熔炼是利用石墨电极与铁料(铁液)之间产生电弧所发生的热量来熔化铁料和使铁液进行过热的。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是三相电弧炉,其炉体部分的构造示于图1。在电弧炉熔炼过程中,当铁料熔清后,进一步地提高温度及调整化学成分的冶炼操作是在熔渣覆盖铁液的条件下进行。电弧炉依照炉渣和炉衬耐火材料的性质而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碱性电弧炉具有脱硫和脱磷的能力。 (2)弧炉熔炼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电弧炉熔炼的优点是熔化固体炉料的 能力强,而且铁液是在熔渣覆盖条件下进行过热和调整化学成分的,故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铁液吸气和元素的氧化。这为熔炼低碳铸铁和合金铸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电弧炉的缺点是耗电能多,从熔化的角度看不如冲天炉经济,故铸铁生产上常采用冲天一电弧炉双联法熔炼。由于碱性电弧炉衬耐急冷急热性差,在间歇式熔炼条件下,炉衬寿命短,导致熔炼成本高,故多采用酸性电弧炉与冲天炉相配合。 图三相电弧炉体剖面简图

电炉炼钢工艺优化

电炉炼钢工艺优化 摘要:针对国内电弧炉炼钢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弧炉炼钢强化工艺:改善炉料结构,优化冶炼工艺,开发环保技术。 关键词:电炉;废钢;直接还原铁;环保 1 前言 由于电炉钢的投资少,劳动生产率高,经济规模小且对环境的影响小,因此,近年来,电炉正在迅速发展,电炉钢的增长远远高于氧气转炉钢的增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引进了30多座先进的超高功率电弧炉,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1)高水平的装备,低水平运行。废钢预热效率低,炉衬寿命低,偏心底出钢自然开浇率低,连浇炉数低及铸坯热送比例低。 (2)一条短流程生产线投产后形成一流的装备,二流的工艺,三流的原料等被动局面。废钢炉料质量差,装料次数多、时间长;熔氧结合工艺效果差,跟不上超高功率电弧炉的节奏;泡沫渣操作不稳定,发泡厚度低、维持时间短,难以实现长弧操作等。 (3)配套技术不完善。如氧—燃烧嘴、机械手氧枪及二次燃烧等国外已成熟的技术,国内大多数没有采用,少数采用的,效果不理想。 (4)环境污染严重。大部分超高功率电弧炉有排烟除尘设备,但效果不理想,电炉噪音急待解决。电炉高温烟气浪费,废渣的回收利用几乎为空白及电网公害、用电质量低下等。 因此,有必要对电弧炉炼钢工艺作进一步探讨,以实现工艺效果的最佳化。 2 电弧炉炼钢工艺优化 2.1 优化炉料结构 2.1.1 废钢高温预热 该项技术利用废气显热或燃烧热将废钢预热到较高温度、然后以连续或半连续上料方式加入电炉。对于这种废钢高温预热技术,其功能要求有:○1防止废钢在高温预热时粘结;○2提高预热效率;○3预防废气中未燃CO的安全措施;○4预防二恶英及难闻气体的措施;○5设备上要求装炉废钢形状的自由度增大;开发经济的、紧凑式、耐磨损设备。 为此,应加大以下技术开发:○1挖掘吹氧潜力,控制废气温度;○2向燃烧室添加废钢的技术和废气燃烧技术;○3CO防爆技术;○4废气处理技术;○5利用夹具、推杆等装置,稳定地完成各种形状废钢上料操作;○6设备冷却及耐火材料选择。 电炉烟气含热占其总支出热的17%~18%,应利用其预热废钢降低电耗,近几年国外开发出几种利用烟气余热并外加一次能源的新型电炉:双壳竖炉电炉(CSF)、单壳竖炉电炉(SSF)、连续弧竖炉电炉(CONTIARC)。这些新型电炉有如下特点: (1)使用双或单炉壳,并在炉顶预热废钢; (2)除利用烟气余热外,采用天然气或油、煤、碳粉等和氧气结合预热废钢和冶炼,其中CONTIARC(90MV·A)的烟气余热利用率最高,达90%; (3)电能消耗明显降低,但如加上非电能的总能耗,与一般UHP电炉相差并不太多,其主要意义在于使用一次能源代替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4)CONTIARC密封性较好,热效率较高,性能优于其它两种。SSF虽占地较小,但其椭圆形炉壳的炉内壁热负荷不够均匀,会影响变压器功率的发挥,且出钢口在炉内维护不太方便。CSF虽占地稍多,但与SSF相比参数较好。 如将废钢预热到800℃,电耗可望降低70kWh/t[1]。

电弧炉工作原理

电弧炉工作原理 为了了解电弧炉对电能质量和电能效率影响的产生原因,需要对电弧炉设备的特殊性做一下简单介绍。 1.1电弧炉分类和工作原理 电弧炉是利用电弧能来冶炼金属的一种电炉。工业上应用的电弧炉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直接加热式,电弧发生在专用电极棒和被熔炼的炉料之间,炉料直接受到电弧热。主要用于炼钢,其次也用于熔炼铁、铜、耐火材料、精炼钢液等。 第二类是间接加热式,电弧发生在两根专用电极棒之间,炉料受到电弧的辐射热,用于熔炼铜、铜合金等。这种炉子噪声大,熔炼质量差,已逐渐被其它炉类所取代。 第三类称为矿热炉,是以高电阻率的矿石为原料,在工作过程中电极的下部一般是埋在炉料里面的。其加热原理是:既利用电流通过炉料时,炉料电阻产生的热量,同时也利用了电极和炉料间的电弧产生的热量。所以又称为电弧电阻炉。 1.2电弧炉的组成设备 炉用变压器 电弧炼钢用变压器应能按冶炼要求单独进行电压电流的调节,并能承受工作短路电流的冲击。 电炉变压器额定电压的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若一次侧电压取高些,则系统电抗小,短路容量大,可减少闪变,但须增加配电装置费用。若二次电压高些,则功率因素较高,电效率较高,但电弧长,炉墙损耗快,综合效率变低。 一般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均为低电压(几十至几百伏),大电流(几千至几万安)。为保证各个熔炼阶段对电功率的不同需要,变压器二次电压要能在50%~70%的范围内调整,因此都设计成多级可调形式。调整方法有变换、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等。变压器容量小于10MVA者,可进行无载切换;容量在10MVA以上者,一般应是有载调压方式。也有三相分别设置分接头装置,各相分别进行调整,可以保障炉内三相热能平衡。 与普通电力变压器相比,电炉专用变压器有以下特点:a.有较大的过负荷能力;b.有较高的机械强度;c.有较大的短路阻抗;d.有几个二次电压等级;e.有较大的变压比;f.二次电压低而电流大。 电炉变压器和电弧炉的容量比一般为0.4~1.2MVA/t。电弧炉的电流控制,是由电弧炉变压器高压侧绕组分接头的切换和电极的升降来达到的。 电抗器 为了稳定电弧和限制短路电流,需要约等于变压器容量35%的电抗容量,串入变压器主回路中。大型电弧炉变压器,本身具有满足需要的电抗值,不需外加电抗器;而小于10MVA的变压器,电抗不满足要求,需在一次侧外加电抗器。电抗器的结构特点是:既使通过短路电流,铁芯也不发生磁饱和。 电抗器可装在电炉变压器的内部,称为内附式;也可做成装在变压器外部的独立电抗器,称为外附式。 电炉变压器一般要串联电抗器,使得变压器短路阻抗和电抗器电抗之和达到0.33~0.5标准值(以电炉变压器额定容量为基准)。 容量小于10MVA的电炉变压器,有时在其高压侧装有串联电抗器,以降低短路电流和稳定电弧。对于较大容量的电炉变压器,它本身的漏电抗已足够大,不需再串联电抗器。 高压断路器 炼钢电弧炉对高压断路器的要求是:断流容量大;允许频繁动作;便于维修和使用寿命长。电弧电阻炉负载平稳,连续运行,常用多油或少油式高压断路器,炼钢电弧炉断路器经常跳闸,多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电磁式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

炼钢的基本原理

炼钢的基本原理: 生铁,矿石或加工处理后的废钢氧气等为主要原料 炼钢的方法,一般可分为转炉炼钢、平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三种方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1. 转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FeO,SiO2 , MnO,) 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 当磷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如果空气是从炉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转炉。 随着制氧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也有侧吹转炉)。这种转炉吹如的是高压工业纯氧,反应更为剧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的质量。 2. 平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也叫马丁法) 平炉炼钢使用的氧化剂通入的空气和炉料里的氧化物,(废铁,废钢,铁矿石)。反应所需的热量是由燃烧气体燃料(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或液体燃料(重油)所提供。 平炉的炉膛是一个耐火砖砌成的槽,上面有耐火砖制成的炉顶盖住。平炉的前墙上有装料口,装料机就从这里把炉料装进去。熔炼时关上耐火砖造成的门。炉膛的两端都筑有炉头,炉头各有两个孔道,供导入燃料与热空气,或从炉里导炉气之用。 平炉炼钢所用的原料有废钢、废铁、铁矿石和溶剂(石灰石和生石灰)。开始冶炼时,燃料遇到导入的热空气就在燃料面上燃烧,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热量直接由火焰传给炉料,使炉料迅速熔化(铁的熔点是1535摄氏度,钢略低)。同时有一部分熔化的生铁生成氧化亚铁,生铁里的杂质硅、锰被氧化亚铁氧化,声成炉渣。由于炉里放有过量的石灰石,磷与硫等杂质就生成磷酸钙和硫化钙成为炉渣。其次碳也进行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从熔化的金属里冒出,好象金属在沸腾一样。 反应快要进行完毕的时候,加入脱氧剂并定时把炉渣扒出。在冶炼将完成时要根据炉前分析(用快速分析法,几分钟可完成)来检验钢的成分是否合乎要求。炼锝的钢从出钢口流入钢水包里,再从钢水包注入模子里铸成制品或钢锭。

电炉炼钢知识

电炉炼钢知识 概述 民国12年(1923年),江南造船所因生产小铸钢件需要,在所属铸铁厂设置1吨小电炉1座,先后炼钢41炉,至民国14年,一江之隔的和兴钢铁厂2座平炉建成投产,部分钢水浇成铸钢件,质优价廉,江南造船所即改向和兴厂定购铸钢件而停止了自身的电炉炼钢。民国23年和民国24年,大鑫钢铁工厂先后建造2座1吨电炉,生产铸钢件。抗日战争期间,2座电炉即落入日商之手,继续生产铸钢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商经营和控制的亚细亚钢业厂、大陆铁厂(原大隆机器厂)、丰田汽车修理厂建立了1座1.5吨电炉和3座3吨电炉,生产炮弹壳和其他军用铸钢件。抗日胜利后,这些电炉陆续复产,仍然生产铸钢件,至民国37年底又告停产。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旧中国留下的3吨以下电炉共7座,合计公称容量共12.8吨。 解放后上海的电炉炼钢,分别由钢铁行业和机械行业拥有的炼钢电炉所组成。电炉钢的产量,前者占80%,以生产钢锭为主,后者占20%,以生产铸钢件为主。 在机械行业进行电炉炼钢的有关企业,有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重型机器厂、中华冶金厂、大隆机器厂、汽车拖拉机配件厂、上海铸钢厂、八一铸钢厂、新华铸钢厂、力生铸钢厂、上海铸锻厂等;还有造船工业中的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等。在这两大行业中电炉炼钢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为了适应机械制造和造船事业发展的需要,从1950年至1957年,冶炼的钢水除用以浇注中小型铸钢件外,还浇成部分钢锭供加工锻钢件用。1958年后,除确保生产所需的铸钢件、锻钢坯外,还浇成了钢锭供钢铁企业加工钢材之用。1979年后,3吨以下的小炉座基本被淘汰,代之以5~10吨炉,特别是上海重型机器厂分别将原10吨和20吨电炉更新为具有电磁搅拌、全液压传动的30吨和40吨电炉,并以精炼炉相配合,扩大了电炉容量和提高了钢质,为生产大型铸钢件和锻钢件奠定了基础。生产的铸钢件,除供应上海外,还承接全国各地的铸钢件生产任务。部分厂还利用扩大了的电炉冶炼能力浇铸钢锭,向钢铁厂换取钢材。 钢铁行业的电炉炼钢,从“三年恢复”到“一五”时期,仅有上海机修总厂(前身是亚细亚钢铁厂)3吨以下的小电炉炼钢,同样是为了生产铸钢件的需要。进入“二五”时期后,电炉炼钢开始从三个方面发生转变。一是量的转变,上钢五厂建立了第一和第二炼钢车间,进行电炉炼钢;上海钢铁研究所亦建立了电炉炼钢车间;上钢三厂分别建立了电炉车间和铸钢车间。1960年与1957年相比,电炉钢产量从1.78万吨增至36.20万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100吨超高功率大电炉在上钢三厂、五厂的建立,电炉钢的年产量增至80万至90万吨之间。二是质的转变,从单一的普碳钢向主要冶炼优质钢、不锈钢、合金钢、特殊钢转变。三是从生产铸钢件、铸钢轧辊向主要生产钢锭、连铸坯转变。20世纪90年代,电炉钢年产量已冲破90万吨。1998年,上海钢铁工业年产电炉钢103.97万吨。

电炉炼钢说明书

1.炼钢工艺 1.1概述 某钢铁厂决定新建年产60万t铸坯的电炉炼钢厂。 新建电炉炼钢厂设有一座80t交流电弧炉、一座80tLF钢包精炼炉、一台R6m4机4流方坯连铸机。年产合格钢水61.86万t,年产合格铸坯60万t,经由辊道热送至轧钢车间作后续处理。 1.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1.2.1生产规模 新建电炉炼钢厂生产规模年产钢水61.86万t,连铸坯60万t。 电炉原料条件:100%废钢 1.2.2产品方案 铸坯断面:150mm×150mm。 定尺:6~12m。 主要生产钢种为低合金钢。 1.3钢水冶炼路线 电炉车间主要工艺设备如下: 1座80t电炉; 1座80tLF钢包精炼炉; 1座R6m4机4流连铸机。 由此确定的主要冶炼路线如下: 电炉→LF钢包精炼炉→连铸。 1.4主要原料及辅料供应

1.4.1 废钢 炼钢车间年需废钢:69.278万t。 1.4.2 辅助原料 (1)铁合金 炼钢车间年需铁合金0.866万t(含LF钢包精炼炉),常用的铁合金有硅铁、锰铁、硅锰合金、铝等,块度5~40mm。 (2)石灰 炼钢车间年需石灰37116 t。 (3)白云石 炼钢车间年需白云石0.309万t。 (4)萤石 萤石年需量3093 t。 (5)耐火材料 炼钢车间年需各种耐火材料(电炉、钢水罐、LF炉、连铸)0.835万t。 (6)合成渣 炼钢车间年需合成渣12372 t。 (7)电极 炼钢车间年需电极1237 t。 (8)铝丝和Si-Ca线 炼钢车间年需铝丝和Si-Ca线分别为247.44t和927.9t。 1.5金属物料平衡 电炉车间金属平衡图见图1-1。

图1-1 电炉车间金属平衡图(单位:×104t) 1.6工艺流程 1.6.1 炼钢工艺流程见图1-2

碱性电弧炉炼钢工艺流程

碱性电弧炉炼钢工艺流程 碱性电弧炉氧化法炼钢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补炉、配料及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及出钢等7个阶段。 一、原材料准备 废钢是电弧炉炼钢的主要材料,废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冶的质量、成本和生产率,因此,对废钢质量有如下几点要求。 1)废钢表面应清洁少锈,因废钢中沾有的泥沙等杂物会降低炉料的导电性能,延长熔化时间,还会影响氧化期去鳞效果及侵蚀炉衬。废钢锈蚀严重或沾有油污时还会降低钢和合金元素的收得率,并增加钢中的含氢量。 2)废钢中不得混有铅、锡、砷、锌和铜等有色金属。铅的密度大,熔点低,不溶于钢液,易沉积在炉底缝隙中造成漏钢事故;锡、砷和铜易引起钢的热脆。 3)废钢中不得混有密封容器,以及易燃、易爆物和有毒物,以保证安全生产。 4)废钢化学成分应明确,且需按成分分类存放,硫、磷含量不宜过高。 5)废钢外形尺寸不能过大(截面积不宜超过300mm×300mm,最大长度不宜超过350mm)。 二、补炉 一般情况下,每炼完一炉钢后,在装料前要进行补炉,其目的是修补炉底和被侵蚀的渣线及被破坏的部位,以维持正常的炉体形状,从而保证冶炼的正常进行和安全生产,补炉的要点如下:

1)出钢后立即检查炉衬,需填补炉底时,应先将炉底残渣全部扒出,然后进行填补。补炉的原则是高温、快补、薄补,维护炉膛原状。 2)补炉料要提前半个小时混合均匀,补炉后放下电极烘烤30min,若补镁砂量较大,应酌情延长烘烤时间。 三、配料及装料 配料是电炉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配料是否合理关系到炼钢工能否按照工艺要求正常地进行冶炼操作。合理的配料能缩短冶炼时间。配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正确地进行配料计算和准确地称量炉料装入量;二是炉料的大小要按比例搭配,以达到好装、快速熔化的目的;三是各类炉料应根据钢液的质量要求和冶炼方法搭配使用;四是配料成分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装料前应先在炉底铺上一层石灰,其重量约为炉料重量的2%,以便提前造好熔化渣,有利于早期去磷,减少钢液吸气和加速升温。 装料时应将小料的一半放入底部,小料的上部、炉子中心区放入全部大料、低碳废钢和难熔炉料,大料之间放入小料,中型料装在大料的上面及四周,大料的最上面放入小料。凡在配料中使用的电极块应砸成50~lOOmm,装在炉料下层,且要紧实,装好的炉料为半球形,二次加料不使用大块料及湿料。 四、熔化期 在电弧炉炼钢工艺中,从通电开始到炉料全部熔清为止称为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务是将固体炉料迅速熔化成钢液,并进行脱磷,减少钢液吸收气体和金属的挥发。熔化期的操作工艺如下: 1)启弧阶段。通电启弧时炉膛内充满炉料,电弧与炉顶距离很近,如果输入功率过大、电压过高,炉顶容易被烧坏,因此一般选用中级电压和输入变压器额定功率的2/3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