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编配现状和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2011-06-28海神纵观美军近几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我们不难发现,无人机在战场的投入量越来越大,担负的任务也从战场侦察和监视扩展到海域巡逻、反潜战、对舰(地)攻击、电子干扰、通信截听、目标精确定位、中继通信等领域,甚至扩展到战区空中导弹防御、心理战和网络中心战领域。

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军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平台,在信息化条件的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见其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无人化战争”的生力军。

一、美军无人机发展的动因(一)军事需求的牵引是无人机发展的源动力未来战争形态将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力可能会成为战斗力诸要素中的首要要素。

美国国防部始终以提高美军全球感知能力为其终极目标。

无人机具有受气候条件限制少、昼夜可用、能突入危险地区上空长时间的实施监视与侦察以获取情报信息(包括通信情报和电子情报的信息)并能实时传输目标图像的独特优势,成为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

“零伤亡”目标一直是美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美军发展无人机的外部原因。

现代空袭反空袭斗争异常激烈,即使美军最先进的飞机也可能遭受袭击后坠毁,人员伤亡依然不可避免。

无人机恰好可以适应美军战场上“零伤亡”的要求,不用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作战,就是被击落也不会有人员伤亡,所以美军把无人机列为未来实现“零伤亡”目标的首选武器。

“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理论是美军大力发展无人机武器装备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

美军军事专家分析认为,“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要作战方式。

美军在不断的战争实践中摸索发现,无人机是实施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的一种能游刃有余于战场多个空间的重要作战平台和打击手段。

因为无人机本身所具有的探测与监视、指挥与通信、干扰与摧毁能力正好符合了美军网络中心战所需的要求,使得其成为美军实施作战的主要攻击手段之一。

(二)高新技术的进步是无人机发展的支撑点微电子、动力和隐身等高新技术的进步是军用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美无人机频谱使用现状及未来需求

美无人机频谱使用现状及未来需求

发 展 各 种 类 型 的 系 列 无 人 机 ,美 国防 部 长 办 公
室 负 责 总 体 推 动 工 作 , 以 确 保 这 些 系 统 叮 用 来
小 时,与 2 0 0 0年 相 比增 长 近 6 0倍 , 年 均 增 速
超过 4 5 %。美 军 无 人 机 的 型 谱 结 构 也 不 断 得 到 完 善 ,已逐 渐 形 成 涵 盖 高 、中 、低 ,远 、中 、 近 程 ,大 、中 、小 型 ,战 略 、战 役 、战 术 级 别 , 情 报 监 视 侦 察 、通 信 中 继 、 电子 对 抗 、 战 场 评
估 、 对 地 支 援 、攻 击 作 战 、牛 化 榆 测 等 各 种 用 途 、 各 性 能梯 次搭 配 的 作 战 体 系 。 根 据 美 国 防 部 历 次 无 人 机 路 线 图统 计 ,美 军 已投 入 使 用 的无 人 机 多 达 1 0 0多 种 , 近 7 5 0 0 架 , 正 在 研 制 的达 数 十 种 , 它 们 在 性 能 具 有
支 撑 国 防 部 军 事 转 型 的宏 大 目标 。
2 0 0 1年 , 美 国 防 部 长 办 公 室 内设 立 了 联 合
规 划 特 别 工 作 组 , 以推 进 军 用 无 人 机 通 用 方 案
和 制 定 互 用 标 准 。 同年 ,又 建 立 了 “ 联 合 兀 人 机 办 公 审 ”和 “ 卓 越 联 合 无 人 机 中 心 ”两 个 机 构 , 由海 军 陆 战 队 、 空 军 、 海 军 和 陆 军 轮 流 领
摘要 :概 述美军无人机 的发展 情况 ,对 美军 目前列装 的和在研 的无人机型号进行 了
汇 总 , 重点 介 绍 美 军 无 人 机 的频 谱 使 用 现 状 ,分 析 美 无 人 机 频 谱 的 未 来 需 求 。

无人机发展美国无人机路线图

无人机发展美国无人机路线图

基本性能
RQ-5A 总重: 总重:730Kg 有效载荷: 有效载荷:90Kg 续航时间: 续航时间:11h 最大/巡航速度: 最大/巡航速度:200/165Km/h 升限: 升限:12000m MQ-5B 总重: 总重:810Kg 有效载荷: 有效载荷:90Kg 续航时间: 续航时间:18h 最大/巡航速度 巡航速度:200/165Km/h 最大 巡航速度 升限: 升限:12000m

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本节将从以下6个部分介绍美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现状: 本节将从以下 个部分介绍美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现状: 个部分介绍美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现状
1.1 1.2 1.3 1.4 1.5 1.6 已列装的无人机系统
前三版路线图框架基本一致 部分: 共6部分: 部分
1.概述 1.概述 2.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2.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3.无人机系统任务需求 3.无人机系统任务需求 4.无人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4.无人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5.无人机系统的作战使用 5.无人机系统的作战使用 6.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 6.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
美国“2007~2032 无人机路线图”
Unmanned System Roadmap 2007~2032

概述( 一、概述(续)
相继推出的四个版本的无人机路线图反映: 相继推出的四个版本的无人机路线图反映:
1 2 3 4 美国对无人机系统的最新认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2 RQ-4“全球鹰”(Global Hawk) RQ-4“全球鹰 全球鹰” )
1998年2月,“全球鹰”完成首飞,2001年3 月由先进概念技术演示项目转入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 两种型别:RQ-4A(第10批次飞机)和RQ-4B(第20、30、 40批次飞机)的尺寸和性能有差别。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效便捷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长,无人机技术正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无人机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正不断展示出其各种应用领域的巨大潜力。

从最初的军事用途到如今的民用和商业用途,无人机的发展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并在不断演变中呈现出多个令人振奋的未来趋势。

首先,无人机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无人机在军事情报收集、监视侦查、实施打击等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捕获者”和中国的“彩虹”系列,以及以色列的“预言者”等无人机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必备武器。

未来,无人机在隐蔽性、攻击力和作战效率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为军事优势的关键因素。

其次,在民用领域,无人机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无人机配备高分辨率相机和精确的导航系统,可以用于风景拍摄、地质勘测、电力巡检等任务。

此外,无人机还可用于快递、货运和物流等行业,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

餐饮业也开始使用无人机将美食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即时配送。

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改变了现有传统行业的模式,掀起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未来,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还将出现新的趋势。

首先,在技术方面,无人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目前,无人机的飞行需要通过操控员进行操作,未来无人机将通过先进的自主导航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飞行,减少人为干预,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对无人机的通信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将取得突破,实现多机协同作业,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和作战能力。

其次,在应用领域,无人机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目前,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利用无人机在城市交通管理、气象预警、资源调查等领域进行广泛应用。

无人机可以帮助监测交通拥堵情况,提供快速的交通管制和应急救援服务,提高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行效率。

同时,无人机也可以用于灾害预警和救援,监测气象变化,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军事无人驾驶技术在美国军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美国军队对无人侦察机的配备,逐步建立了一个涵盖所有兵种的系统。

对美国现役的主要无人机和目前的战斗使用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美国今后有可能使用的新的无人机和将来的战斗思想进行了概括。

本文论述了美国军事无人侦察机发展的新情况,以及战争对无人侦察机的新需求。

通过对现有美国微型及大、中型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装备数量,飞行高度,巡航速度,净重量,续航时间,动力装置等指标进行了归纳和归纳。

根据美国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状况,总结出美国军事无驾驶飞机的发展方向,预测了美国军事无驾驶飞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美军;无人机;军用1引言从美国于1964年第一次在越南战场上部署“火蜂式”无人驾驶飞机开始,从海湾和科索沃战场到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军事无人驾驶飞机(UAV)在战场上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如监视和侦察、目标跟踪、破坏评估和火力支援等。

最近几年,伴随着与无人驾驶飞机(以下简称为无人驾驶飞机)有关的各种技术的升级和改进,军事无人驾驶飞机行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应用广泛、产品繁多的军工行业。

根据美国“真理之音”公布的资料,现在全世界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市场价值是28亿美金,而到了2025,这个数字有望达到95亿美金。

截至2018年,已有超过48个国家将150种型号用于军用,型号范围从体型如蜂鸟式的“大黄蜂”小型无人机到重量为6803公斤的“RQ-4 Global Order”。

目前,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多的无人侦察机的制造者,还是全球最大的无人侦察机制造和使用大国,更是全球首个将军事侦察机用于战争场景的大国,其研发和制造技术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因此,深入了解美国空军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将有助于我国空军的研制和开发。

2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美国军队经历了波斯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实际需要,并对其设备进行了持续的升级。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2010-2035路线图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2010-2035路线图

前言2001年10月,54架“猎人”和“影子”攻击型无人机投入作战运用。

由此,美国陆军的整场军事行动拉开帷幕。

今天,美国陆军装备的无人机已经超过了4000架,它们型号各异,功能不同,而且还在进一步列装之中。

近9年连绵不断的战火中,在支援部队作战的行动中,无人机系统作战运用的方式不断适应形势,发生着显著变化。

这种适应,不仅表现在当前无人机部队作战平台的剧增,而且也表现在无人机系统能力的不断扩展。

值此联合能力集成开发系统(JCIDS)文件对需求已经予以认可,官方计划业已立项之际,为未来的无人机系统需求做出通盘战略考虑的时刻,或是制定规划的时机已经来临。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10-2035)》为美国陆军研发、装备和在全谱作战中使用无人机系统提供了广阔视角,该路线图的主要理念将为持续学习和分析建立共同的基础。

我们将不断评估这些观点,质疑这些假设,对无人机系统能力的各个领域都予以开发。

该路线图将明确战斗功能概念,致力于完成基于能力的评估,并有助于新技术知情决策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将通过综合实验和测试完成评估)。

最终,该路线图将回答这样的问题:“未来美国陆军需要具何种功能的无人机?”正如《美国陆军核心概念》所述,在这个持久冲突的年代里,为了在不确定的、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有效作战,领导者必须明察战场纵深态势,部队行动要不断适应形势变化以先发制人并保持主动,在广阔地域内持续作战时需具备远距离快速作战能力。

研发无人机系统,将其纳入到部队行动之中,将扩展陆军的态势感知能力,同时将提升陆军发现、定位和摧毁敌军的能力。

我们也希望,在危险的严酷环境下,未来的无人机系统能够有助于快速反应和持续保障。

该路线图为无人机系统发展及其与陆军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革命性途径,路线图划分为三个时间段:近期发展阶段(2010-2015年),中期发展阶段(2016-2025年)和远期发展阶段(2026-2035年)。

近期要在快速应用当前技术,满足陆战场需求的同时,关注当前无人机的能力差距。

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0 引言由于具有零伤亡、使用限制少、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特点,军用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显。

在近期发生的历次局部战争中,军用无人机的使用数量、种类和频次等呈快速增长趋势[1]。

因此,大力发展无人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强国军方的共识。

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各自的无人机发展规划,并加大投入力度,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

可以预见,无人机今后将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未来战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应用特点从总体上看,当前世界军用无人机发展呈现出这样的态势:美国占据着无人机发展的制高点,并引领世界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欧洲各国则不甘人后,奋起直追;以色列起步较早,并在战术无人机、长航时无人机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俄罗斯曾一度落后于先进国家,近年其地位已有所回升;第三世界国家则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 要:作为一种多用途、低费效比的航空武器装备,军用无人机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军方的重视。

本文分析了现役和即将服役军用无人机的技术水平及应用特点,并对军用无人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As a multirole and low cost-effective weapon, military UAS was increasingly taken attention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ology level 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servicing and upcoming service military UAS, and prospec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military UAS.关键词:军用无人机;现状;发展趋势Keywords :military UAS ;development ;trends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Military UAV Technology陈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普遍重视、引进、开发中小型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前景

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前景

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前景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前景眼下,军用无人机是一个大热的词汇,各国政府都在抢夺军用无人机的产业市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前景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前景近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无人机研制领域原有的竞争格局渐被打破,市场格局正处于巨变和重塑的过程中。

粗略统计国内当前至少有4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校生产或正在研制无人机产品。

根据类型不同,大致可划分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校和民营企业三个阵营。

未来10年,我国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将由2013年的6.2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亿美元,十年(2013-2022年)需求总额将超过134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15.57%。

根据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占比,目前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在30亿人民币以上。

目前,美国作为无人机发展的领头羊,已发展出了多种机型,其功能也实现了很大的扩展。

而在作战方式上,美军无人机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作战方式,正在向中继通讯、情报搜集、电子对抗、空中打击四大职能转变。

与美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国内在无人机研制能力、技术水平方面有10年左右的差距,而在应用水平则有15- 20年的差距。

中国的无人侦察机,现在主要用于边境巡逻,首先是中朝边界,其次是与日本、越南存在争议的岛屿地区,同时监视一些边境地区。

长虹-1(无侦-5)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2年11月28日首飞,1980年定型正式装备部队。

无侦-5型无人机曾在中越边境中使用过。

目前,“翼龙”已经装备部队使用,同时,“翼龙”无人机获国家出口立项批复,逐步走出国门。

“翔龙”是为了满足军队未来作战的需要,完成平时和战时对周边地区的情报侦察任务,为部队准确及时地了解战场态势提供有力手段,资料显示“翔龙”将在近期装备部队。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无人战斗机研制也刚刚初见成效,尚未实行装备部队的目标。

综合海外媒体信息,中国准备在今后数年内再专门建设一批无人作战飞机基地,其中两个己经开始建设,另外11个还在计划之中,且均分布在沿海地区,隶属国家海洋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编配现状和发展趋势文/岳松堂林芳竹据预测,到2020年前后,美军战斗力将有1/4来自无人化平台。

美国陆军非常重视无人化装备,尤其是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已为旅战斗队和火力旅编配了RQ-7B“影子”200、RQ20A“美洲狮”、RA-11B“大鸦”无人机系统,为战斗航空旅编配了MQ1C“灰鹰”无人机系统,并经历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实战检验。

目前,在继续改进现役无人机系统的基础上,美国陆军还正在大力发展便携式无人机体系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

美国陆军编制体制模块化改革和优化概况美国陆军已于2012年底全部完成模块化改革:地面战斗部队转型为机动旅,即旅战斗队(BCT),其他作战与作战支援部队转型为支援旅。

旅战斗队按兵力结构又分为3种类型:轻型部队称为步兵旅战斗队,编制人数为3300~3400人,主要由轻型步兵、空降步兵和空中突击步兵组成;机械化部队称为重型旅战斗队(2012年2月16正式改称为装甲旅战斗队),由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组成,主要装备“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步兵/骑兵战车、“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及M113A3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等,编制人数为3700~3800人;中型旅称为“斯特赖克”旅战斗队,主要装备由10种车型组成的“斯特赖克”系列轮式装甲车以及“悍马”和中型战术卡车等,编制人数为4000~4100人。

支援旅又分为多功能支援旅和特种功能支援旅,多功能支援旅按功能分为火力旅、战斗航空旅、战地侦察旅、机动作战加强旅和保障旅5种类型;特种功能支援旅包括防空炮兵、工程兵、军事警察、防化兵、军事情报兵、通信兵、爆炸物处理兵、军需兵、医务兵、后勤支援部队和民事及心理战部队等功能的支援旅。

为贯彻“新国防战略”,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陆军在《2013年陆军战略规划指南》中明确提出建成一支能够“预防冲突、塑造环境、打赢战争”的“2020年陆军”。

“2020年陆军”的主要内容是从2013年10月开始,在缩减陆军规模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整、完善、优化旅战斗队的编制体制:一是将步兵旅战斗队和装甲旅战斗队合成战斗营由2个增至3个—将被裁旅战斗队的合成战斗营增编到被保留的旅战斗队中;二是增加工兵力量,为所有步兵旅战斗队和装甲旅战斗队在特种勤务营(也称特业营,编制营部及营部连、军事情报连、通信连、战术无人机排、工兵连等)的基础上,增加1个工兵连,组建工兵营(即取消特种勤务营,组建工兵营),“斯特赖克”旅战斗队则将隶属于旅部的工兵连扩编整合为工兵营;三是扩编旅战斗队所属火力营。

届时,“2020年陆军”的装甲旅战斗队、“斯特赖克”旅战斗队、步兵旅战斗队的人数将分别为4708人、4481人、4462人。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编配现状旅战斗队无人机系统编配美国陆军三种旅战斗队的工兵营都编配一个RQ-7B“影子”200近程战术无人机排,即1套RQ-7B“影子”200近程无人机系统,包括2个地面控制站、4架无人机、4部遥控视频终端和天线、1辆无人机运输发射拖车、2辆人员/设备运输拖车,人员包括1名排长、1名准尉、1名中士、12名无人机操作手。

维修分队包括1个多功能维修小队、1个人员/设备运输小队和7名维修人员。

到2015年初,美国陆军共装备104套“影子”200无人机系统。

“影子”200无人机由导轨发射,并能在幅员大致相当于1个英式足球场的无障碍地域回收;它装备电光和(或)红外遥控(EO/IR)探测器,因而能进行昼夜目标搜索,能提供约125千米以上的建制目标侦察距离。

到2013年9月,驻阿美军(第10山地师第3旅战斗队)装备的“影子200”无人机排已完成5060个小时的作战飞行,为旅、营级单位共提供了1170架次的支援;该排能在空中观察战场总体态势,在无需派人冒险渗透到敌后的情况下向友军提供敌情,其情报覆盖能力对战地指挥官调兵遣将非常重要;该排还在当地建立了完整的战斗保障体系,10名遥控操作员每天能够维持4架“影子”200无人机交替飞行22小时,向部队提供全动态视频和图像信息。

现役改进型RQ-7B“影子”200无人机发射场景。

原型RQ-7A“影子”200机身长3.6米,翼展3.35米,重127.1千克(280磅),于2002年开始列装。

现役改进型RQ-7B“影子”200机身长3.6米,翼展4.27米,重181.6千克(400磅),最大续航时间6小时,最大使用升限约4572米。

最新改进型RQ-7B(V2)“影子”200机身长3.6米,翼展6.2米,最大续航时间9小时,最大使用升限约5486米。

RQ-7B(V2)“影子”200无人机的主要改进包括使用了改进型机身、通用型地面控制站、通用型地面数据终端和改进型通用战术数据链,它与现役RQ-7B“影子”200有80%的通用性。

该机已于2014年5月底进行了试验评估,从2015年1月开始装备美国陆军现役部队的战斗航空旅,首支列装部队是第1装甲师属战斗航空旅的第1武装直升机营。

根据计划,每个战斗航空旅将装备3套RQ-7B(V2)“影子”200无人机系统,并将逐步为旅战斗队换装RQ-7B(V2)“影子”200无人机系统。

从2015年1月开始的未来5年内,美国陆军计划每月列装2~3套RQ-7B(V2)“影子”200无人机系统,届时全部完成向RQ-7B(V2)“影子”200无人机系统的换装。

三种旅战斗队的一些部(分)队还装备有RA-11B“大鸦”便携手抛式无人机和RQ-20A“美洲狮”小型无人机。

“大鸦”主要装备班排级分队,使其具备态势感知能力和远视下一个山头的能力,该机机身长0.91米,翼展1.37米,重1.91千克,最大续航时间90分钟,最大作用距离10千米,最大使用升限约91米,于2006年开始正式列装。

装甲旅战斗队和步兵旅战斗队装备有14架“大鸦”,“斯特赖克”旅战斗队装备有17架“大鸦”。

“美洲狮”从2008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近年来也开始装备陆军现役常规部队,主要装备营连级部(分)队,为其提供建制内超视距侦察、预警和目标捕捉能力。

“美洲狮”机身长1.4米,翼展2.8米,重5.9千克,最大续航时间3.5小时,最大作用距离15千米,最大使用升限约152米。

RA-11B“大鸦”便携式手抛无人机体积小巧轻盈。

它能由士兵携带到野外进行手持发射,不需要任何场地或发射工具。

火力旅无人机系统编配模块化改革后的现役火力旅建制单位包括旅部与旅部连和目标侦察连、通信连、战术无人机连、保障营以及火箭/导弹营各1个。

在战备阶段和作战阶段,火力旅最多可编入6个火箭/导弹营和(或)榴弹炮营。

目标侦察连编有测地分队、气象分队、目标处理分队、TPQ-37炮位侦察雷达和轻型反迫击炮雷达分队,既能对旅战斗队提供增援,也能对火力旅、军、师以及支援旅提供职能性支援。

战术无人机连编有1个连部排、1个“影子”200无人机排(编配7架“影子”200无人机)、1个地面控制站排(编配3个地面控制站)和1个非军人签约后勤支援分排。

另外,在火力旅司令部连和各火箭/导弹连还都编配有3架“大鸦”无人机和1个地面控制站。

战术无人机连的地面控制站排可对战斗航空旅装备的MQ-1C “灰鹰”远程/多功能无人机进行控制。

美国“2020陆军”最终将编配2个战区火力司令部、3个军属火力旅(即第1军属第17火力旅、第3军属第75火力旅、第18军属第214火力旅)、10个现役师属火力旅(司令部)、8个国民警卫队师属火力旅(司令部)、32个旅战斗队属榴弹炮营。

战斗航空旅无人机系统编配美国陆军共计划装备152架MQ-1C“灰鹰”无人机,为10个现役师属战斗航空旅(现役战斗航空旅将从13个缩减为10个)各编配1个“灰鹰”连,每个连128人,编3个排,每个排装备1套“灰鹰”无人机系统,每套系统包括3架无人机(作战部署时编满4架)。

“灰鹰”连能够根据师指挥官的优先序列为师属火力旅、战场监视旅、旅战斗队、战斗航空旅以及其他相关的陆军部队和联合部队提供特定支援。

到2014年底,美国陆军已签约采购了152架“灰鹰”无人机中的133架,最后19架将于2015财年采购。

美国陆军将对最后19架进行改进,称为改进型“灰鹰”(IGE)。

MQ-1C“灰鹰”无人机在正式定型列装前称为“蓝天勇士”。

为应对反恐作战急需,驻伊美军于2008年开始装备“蓝天勇士-A”进行作战试用,Block 0型“蓝天勇士”也于2010年1月开始在伊拉克执行作战任务。

标准型(Block 1型)“蓝天勇士”于2011年被正式定型为MQ-1C“灰鹰”并列装。

“灰鹰”机身长8.53米,翼展17.07米,重1633千克,最大续航时间24小时,最大使用升限约7620米,最大作战半径400千米,最大载荷360千克,任务负载包括合成孔径雷达与地面移动目标指示器(安装在无人机的鼻锥部位)、AN/AAS-52多频谱标定系统(安装在鼻锥下侧)、AGM-114“海尔法”导弹(4枚)、GBU-44/B“蝰蛇攻击”精确制导炸弹等,具备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

美国陆军共计划组建15个“灰鹰”连,除为10个现役师属战斗航空旅各编配1个“灰鹰”连外,还将为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编配2个“灰鹰”连。

首个“灰鹰”连(隶属于第101战斗航空旅)于2013年初完成了在阿富汗的实战部署任务后,被隶属于第1战斗航空旅的“灰鹰”连轮换;该连与第101战斗航空旅的有人驾驶飞机进行了编队飞行,在为期1年的部署期间累计完成1.3万个小时的作战飞行。

陆军于2014年5月完成了第3战斗航空旅“灰鹰”连的列装工作后,开始为第10战斗航空旅列装“灰鹰”连,然后接着为国家训练中心列装“灰鹰”连。

作为美国陆军的过渡型师级无人机,6套MQ-5B “猎人”无人机系统正在被MQ-1C“灰鹰”无人机系统所取代,并计划于2018~2019财年取代完毕。

“猎人”无人机机身长7.0米,翼展10.44米,重1451千克,最大续航时间20小时,最大使用升限约5486米,可携带光电/红外探测器、激光指示/照射器,主要用于目标侦察、监视和捕捉。

RQ-20A“美洲狮”小型无人机必须用手来发射。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建立便携式无人机体系2013年11月底,美国陆军建立“帆布背包”(Ruchsack)便携式无人机体系的计划获得批准。

该体系包括3级无人机系统:第一级为远程侦察监视(LRRS)系统,初期将装备“美洲狮”无人机系统,共计划装备1213套;第二级为中程机动(MRM)系统,初期将装备“大鸦”无人机系统,共计划装备3604套(目前装备约1724套);第三级为近程微型(SRM)无人机系统。

“帆布背包”便携式无人机体系将大大增强战场士兵根据具体任务需求使用便携式无人机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