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办公厅2009年10月15日广东科技创新之光闪耀南粤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据国家发改委,《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已经2024年4月8日第10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起施行。
A.6月1日B.9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答案】:A2.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57万亿元,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同比增长4.8%,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
A.江苏B.山东C.浙江D.广东【答案】:D3.国家邮政局消息,2024年全国将新增()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
A.9万B.8万C.10万D.9.5万【答案】:C4.2024年3月18日,我国渤海中北部海域再获亿吨级大发现——秦皇岛27-3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吨。
A.1.01亿B.1.03亿C.1亿D.1.04亿1/ 15【答案】:D5.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正式开启,以()为主题,设置“世界经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国际合作”四大板块,涵盖40多场分论坛活动。
A.“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机遇,共同的责任”B.“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C.“中国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D.“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向未来”【答案】:B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的工时制度。
A.8;44B.10;40C.8;40D.10;44【答案】:A7.下列属于总结特点的是()。
A.法定性B.预设性C.约束性D.理论性【答案】:D8.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在公文写作中常指()。
A.材料的重要性B.结构的重要性C.语言的重要性D.主旨的重要性【答案】:A9.1997年11月,某省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决定征收含有某村集体土地在内的地块作为旅游区用地,并划定征用土地的四至界线范围。
2007年,市国土局将其中一地块与甲公司签订《国有2/ 15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广东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

点建设高校对广东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 作用的 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借此提升广东产业 的科
技含量 ,促进产业升级。 为帮助企业提升 自主创新能 力和实现产品升级 ,
的龙头领军地位 ,同时也基地将建成 集新光 源研发 、产业化及应用示范 于一体 ,布 局合理 、特色鲜 明的产业化基地 ,为全省
产业基地建设树立典范。
广 东省重 大 科技专项 一一 广 东新光 源产 业化 基地 正式 启动
广州迪森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依靠 自主创新形成核
廖兆龙副巡视员对新光源产业基地建 设的启动表 心竞争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 冲击下仍然保持高速的发
示祝贺 ,充分肯定 了南海依托 自有产业优势 ,大 力推 展势头。广东省科技厅 厅长李兴华表示 ,国际金融危
动新光源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指出基地建设 的启 机 成为企业是否具有 自主创新能力的 “ 试金石”。这 动有效推动 了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建设 ,促进全 省高 场金融危机让各级政府部 门、各个企业 、各个行业 再 新技术产业发展。南海区将 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新光 次 认识到 自主创新 的重要性 ,也为广东凝聚高层次人
东薄膜太 阳能产业基地及 中国建材集 团薄膜太阳能 电 池研 发 、电池生产 、装备 制造项 目落户后 ,国家高新
进 会 、广东省3 产业联盟等签订 战略合 作框架协 议 , G
共同推进惠 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力争2 1年 惠州电 02
5 40 广东还推 出省部企业 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大规模组 子信 息产业 总产值 以1%以上速度 增长 ,达到2 0亿 织国家重 点建设 高校 、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进驻企业第 元。民营类 电子信 息企业 更将给予重点支持 ,对成功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07.12.18•【字号】•【施行日期】2007.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省直有关单位: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落实《印发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粤府〔2006〕123号)关于设立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要求,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将纳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管理范畴,其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三条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以下简称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授予在我省从事自主创新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做出重大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候选人应具备下列条件:㈠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或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㈡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候选人。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每年评审1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可以空缺。
第五条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和由若干学科(专业)专家组成的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专家评审组负责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审工作,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组织工作。
关于颁发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

附件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突出贡献奖(2人)1 林浩然中山大学广东省教育厅2 陈韶章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市科技局特等奖(1项)1 B18-0-特-01 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实践广东科学中心等广东省科技厅一等奖(29项)1 A02-0-1-01 地质体中复杂大分子有机物质的化学结构与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彭平安等中科院广州分院2 A03-0-1-01 诱导多能干细胞机理与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等中科院广州分院3 A04-0-1-01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等广东省教育厅4 A04-0-1-02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以及花色苷防治研究中山大学凌文华等广东省卫生厅5 A05-0-1-01 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基础理论华南理工大学韦岗等广东省教育厅6 B01-1-1-01 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及克伦特罗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华南农业大学等孙远明等广东省教育厅7 B01-2-1-01 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等朱根发等广东省农科院8 B01-2-1-02 棕榈科植物的引种驯化、评价与应用技术研究广东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吴桂昌等中山市科技局9 B02-2-1-01 罗非鱼良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中山大学等林浩然等广东省教育厅10 B03-0-1-01 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吴清平等广东省科学院11 B04-0-1-01 MY1.5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等曹人靖等中山市科技局12 B05-0-1-01 NetEngine 40E/80E 全业务路由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胡克文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13 B05-0-1-02 移动通信基站雷电主要引入渠道及防雷接地研究与应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等林湧双等江门市科技局14 B06-0-1-01 基于新型三维二次光学系统的高效LED路灯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罗毅等东莞市科技局15 B08-0-1-01 表面热功能结构极端制造技术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等汤勇等广东省教育厅16 B08-0-1-02 面向先进装备的控制检测共性技术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等李迪等广东省教育厅17 B10-0-1-01 大口径直缝双面埋弧焊钢管工艺技术及系列产品研究开发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陈昌等广州市科技局18 B10-0-1-02 多级孔材料制备关键共性技术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等王迎军等广东省教育厅19 B11-0-1-01 广州大学城集约化建设中节能、环保、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蒙琦等广州市科技局20 B11-0-1-02 土体的广义位势本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杨光华等广东省水利厅21 B12-0-1-01 广东省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及农产品安全研究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万洪富等广东省科学院22 B12-0-1-02 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岑超平等广东省环境保护局23 B13-0-1-0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耐药性研究南方医科大学等侯金林等广东省教育厅24 B14-0-1-01 尘螨过敏原的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深圳大学等刘志刚等广东省教育厅25 B15-0-1-01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吴一龙等广东省卫生厅26 B15-0-1-0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分子发病机制和干预治疗系列研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等广东省卫生厅27 B15-0-1-03 颅咽管瘤的生长方式、外科学分型及手术治疗南方医科大学漆松涛等广东省教育厅28 B16-0-1-01 现代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的研究与产业化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等陶德胜等韶关市科技信息局29 B16-0-1-02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中医研究所等涂瑶生等广东省中医药局二等奖(76项)1 A04-0-2-01 全反式维甲酸的体内合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汕头大学黄东阳等汕头市科技局2 A04-0-2-02 人纤溶酶原K5及其突变体治疗血管增生性疾病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中山大学高国全等广东省卫生厅3 A05-0-2-01 光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科学中的前沿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华南师范大学邢达等广东省教育厅4 A07-0-2-01 硬脆材料切削、磨削与抛光加工理论及工艺广东工业大学王成勇等广东省教育厅5 B01-1-2-01 华南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的选育技术及其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王丰等广东省农科院6 B01-1-2-02 辣椒杂种优势机理和育种方法研究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王得元等广东省农科院7 B01-1-2-03 岭南特色水果原汁及其系列饮料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徐玉娟等广东省农科院8 B01-1-2-04 美国甘蔗栽培品种CP72-1210的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邓海华等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9 B01-1-2-05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华南农业大学等陈日远等广东省教育厅10 B01-1-2-06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检疫性真菌关键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章桂明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11 B01-1-2-07 珠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程萍等珠海市科技局12 B01-2-2-01 轻型屋顶绿化综合技术开发研究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等谭一凡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13 B01-2-2-02 热带亚热带花卉生理研究及其应用华南师范大学王小菁等广东省教育厅14 B02-1-2-01 饲用类胡萝卜素国产化开发与应用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吴世林等广州市科技局15 B02-2-2-01 鲷科鱼类种质资源与利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江世贵等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16 B03-0-2-01 火炬器材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易洪斌等中山市科技局17 B03-0-2-02 虾头综合利用技术广东海洋大学等章超桦等广东省教育厅18 B04-0-2-01 LED芯片、封装结构、白光LED及LED道路照明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王传汉等江门市科技局19 B04-0-2-02 大型发电机组轴系快速全息诊断及动平衡方法研究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试验研究所等刘石等广东电网公司20 B04-0-2-03 高效电磁节能灯广东顺祥节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林伟河等潮州市科技局21 B04-0-2-04 绝缘油中腐蚀性硫导致变压器故障的研究及预防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试验研究所等钱艺华等广东电网公司22 B04-0-2-05 岭澳核电站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彭雪平等广东电网公司23 B05-0-2-01 号码百事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蔡坚铮等广东省通信管理局24 B05-0-2-02 数字集群标准研发及应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刘金龙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25 B05-0-2-03 无线GSM双密度基站设备(BTS301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智宇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26 B05-0-2-04 移动QQ项目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郭永广东省知识产权局27 B05-0-2-05 移动通信归属位置寄存器设备(HLR982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崔威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28 B06-0-2-01 大屏幕交互显示技术及其应用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卢如西等广州市科技局29 B06-0-2-02 高效节能精密空调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东莞市广大制冷有限公司方沛明等东莞市科技局30 B06-0-2-03 基于Linux的数字电视嵌入式系统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白骥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31 B07-0-2-01 电子标签技术—粤港货物物流资讯流通平台技术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广东分所等仲德昌等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2 B07-0-2-02 电子制造企业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开发和应用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周嘉林等东莞市科技局33 B07-0-2-03 集约型政务管理与服务统一平台东莞市信息化办公室等许能战等东莞市科技局34 B07-0-2-04 嵌入式多语言文本交互控制系统广东国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精錬等广州市科技局35 B07-0-2-05 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平台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陆璐等广东省教育厅36 B07-0-2-06 远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陈利浩等珠海市科技局37 B08-0-2-01 S13-M·RL 新型节能型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广东海鸿变压器有限公司郭献清等江门市科技局38 B08-0-2-02 大功率数控激光切割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蔡建平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39 B08-0-2-03 高等级轮胎大型成型装备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张世钦等揭阳市科技局40 B08-0-2-04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车床数控系统广州数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曾德勇等广州市科技局41 B08-0-2-05 漆包线清洁生产新技术与装备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等叶炽德等东莞市科技局42 B09-0-2-01 ER14250型高能锂/亚硫酰氯电池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祝媛等惠州市科技局43 B09-0-2-02 高性能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生产技术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姜苏俊等广州市科技局44 B10-0-2-01 牵伸分散纳米粒子技术及其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中山大学等阮文红等广东省教育厅45 B10-0-2-0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制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吴耀根等佛山市科技局46 B10-0-2-03 汽车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曾毓群等东莞市科技局47 B11-0-2-01 采用PVB封装的新型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及系统的研制、产业化与应用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庄大建等汕头市科技局48 B11-0-2-02 复杂填海地层中长距离玻璃钢夹砂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高俊合等广东省建设厅49 B11-0-2-03 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广东省航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高玉峰等广东省交通厅50 B11-0-2-04 抗海水腐蚀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等莫海鸿等广东省教育厅51 B11-0-2-05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制造方法深圳大学等李勇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52 B12-0-2-01 基于GRAPES的综合临近预报系统(雨燕GRAPES-SWIFT)广东省气象台等冯业荣等广东省气象局53 B12-0-2-02 粤港珠江三角洲空气监控系统建设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钟流举等广东省环境保护局54 B13-0-2-01 广东省流感监测系统网络建立及应用研究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锦炎等广东省卫生厅55 B13-0-2-02 血液灌流救治儿童急性中毒的系列研究广州市儿童医院高岩等广州市科技局56 B13-0-2-03 与健康有关生存质量测定系列量表的研制与应用中山大学等郝元涛等广东省卫生厅57 B13-0-2-04 遗传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系列研究广州市妇婴医院廖灿等广州市科技局58 B14-0-2-01 儿童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系列研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于力等广东省卫生厅59 B14-0-2-02 广东省SARS的影像学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梁碧玲等广东省卫生厅60 B14-0-2-03 慢性乙型肝炎加重致肝衰竭的机制与防治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等广东省卫生厅61 B14-0-2-04 小儿难治性癫痫等各种儿童癫痫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等翟琼香等广东省卫生厅62 B14-0-2-05 胰腺癌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世能等广东省卫生厅63 B15-0-2-01 多囊卵巢综合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临床、基础系列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晓燕等广东省卫生厅64 B15-0-2-02 腹腔镜应用脐正中襞修补腹股沟疝的系列研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曾海涛等广东省卫生厅65 B15-0-2-03 进展期胃癌外科治疗及应用基础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裕隆等广东省卫生厅66 B15-0-2-04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病理及临床研究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程黎阳等广州军区联勤部67 B16-0-2-01 补肾健脾化瘀法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邓伟民等广州军区联勤部68 B16-0-2-02 清肝解郁法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干预及其多层次多靶点分子机理系列研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吴正治等广东省中医药局69 B16-0-2-03 中药骨灵丸(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南方医科大学李娟等广东省教育厅70 B16-0-2-04 中医药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周岱翰等广东省教育厅71 B16-0-2-05 中医药特色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系列临床研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许学猛等广东省中医药局72 B17-0-2-01 多肽药物醋酸去氨加压素工艺研究及规模化生产深圳市翰宇药业有限公司袁建成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73 B17-0-2-02 家庭远程无线心电呼吸记录仪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黄子通等广东省卫生厅74 B17-0-2-03 无线胎儿监护探头与网络系统暨南大学等陆尧胜等广东省教育厅75 B17-0-2-04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仪(PET)性能测试研究与应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李小华等广州军区联勤部76 B18-0-2-01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罗秀豪等广东省科技厅三等奖(165项)1 A01-0-3-01 机器学习高效算法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彭宏等广东省教育厅2 A02-0-3-01 青藏东缘新生代两类高钾岩浆岩系地球化学和40Ar/39Ar年代学及其成因机制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王江海等中科院广州分院3 A02-0-3-02 热塑性树脂/无机粒子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与界面形态的相关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梁基照等广东省教育厅4 A03-0-3-01 孑遗植物桫椤和黑桫椤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子系统发育地理研究中山大学苏应娟等广东省教育厅5 A04-0-3-01 SARS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及相关研究中山大学等陆家海等广东省卫生厅6 A04-0-3-02 靶向抑制VEGF等癌基因表达对髓系白血病化疗增敏效应研究暨南大学费嘉等广东省教育厅7 A04-0-3-03 脐血树突状细胞介导的食管癌疫苗研究汕头大学郭光华等汕头市科技局8 A07-0-3-01 工程结构与材料中的力学问题研究广东工业大学李丽娟等广东省教育厅9 B01-1-3-01 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张允演等湛江市科技局10 B01-1-3-02 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粤油14的选育及安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周桂元等广东省农科院11 B01-1-3-03 高产抗病杂交稻“特优721”的选育与应用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黄广平等汕头市科技局12 B01-1-3-04 基于Web的南方花卉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陈文冠等广东省教育厅13 B01-1-3-05 节瓜主侧蔓坐果株型材料创制及超高产、耐热新品种夏冠一号的选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彭庆务等广东省农科院14 B01-1-3-06 利用水葫芦发酵液制备氨基酸叶面肥的技术研究广东福尔康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庄明儒等揭阳市科技局15 B01-1-3-07 荔枝蒂蛀虫植物源驱避剂的研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江世宏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16 B01-1-3-08 岭南健康水果基地建设及示范研究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陈健等广州市科技局17 B01-1-3-09 耐热优质丰产丝瓜、苦瓜新品种选育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李莲芳等广州市科技局18 B01-1-3-10 农村科技远程培训系统建设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骆浩文等广东省农科院19 B01-1-3-11 糯米糍荔枝稳产高效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尹金华等东莞市科技局20 B01-1-3-12 蛹虫草菌种及子实体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郑贵朝等东莞市科技局21 B01-1-3-13 主要名优花卉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刘镇南等广州市科技局22 B01-2-3-01 菠萝蜜资源调查、引种及开发利用广东海洋大学等叶春海等广东省教育厅23 B01-2-3-02 环保与生态安全木质包装检疫除害处理关键技术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陈小帆等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4 B01-2-3-03 木质废料中密度纤维板工艺技术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陈雄伟等广东省林业局25 B01-2-3-04 汕头市引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研究与示范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詹潮安等汕头市科技局26 B02-1-3-01 农畜产品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等李志勇等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7 B02-1-3-02 实验猴SIV/STLV-1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等饶军华等广东省科学院28 B02-1-3-03 水禽禽流感的免疫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陈建红等佛山市科技局29 B02-1-3-04 新兴竹丝鸡3号配套系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等温志芬等云浮市科技局30 B02-1-3-05 珍禽贵妃鸡商用配套系的选育及推广广东海洋大学等杜炳旺等广东省教育厅31 B02-2-3-01 对虾育苗水质处理和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广东海洋大学胡贤德等广东省教育厅32 B02-2-3-02 红笛鲷弧菌病综合防控技术广东海洋大学简纪常等广东省教育厅33 B02-2-3-03 水产品致病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如苏等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4 B02-2-3-04 无公害水产养殖环境综合调控技术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李纯厚等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35 B03-0-3-01 低水位环保节能染纱技术开发与应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程鹏等佛山市科技局36 B03-0-3-02 高吸湿排汗锦纶6长丝产品开发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技局37 B03-0-3-03 国家粮食储备库粮温无线电子检测系统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等陈嘉东等广东省发改委38 B03-0-3-04 生物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咏梅等肇庆市科技局39 B03-0-3-05 转轴收折童车系列结构创新及应用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等严广等中山市科技局40 B03-0-3-06 冷压自粘结胶带纸的研制与产业化广东省造纸研究所陈新泉等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41 B04-0-3-01 110kV复合套和瓷套干式电缆终端研究与推广应用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李双喜等佛山市科技局42 B04-0-3-02 DG系列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广东省东莞电机有限公司刘征艮等东莞市科技局43 B04-0-3-03 PRS系列超高压线路成套保护装置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李辉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44 B04-0-3-05 分支线路接地保护智能开关柜(VSR3)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海涛等珠海市科技局45 B04-0-3-06 高合金耐热钢手工钨极氩弧焊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及其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广东粤电云浮发电厂有限公司等方江涛等云浮市科技局46 B04-0-3-07 广东省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及管理系统开发华南理工大学等刘明波等广东省教育厅47 B04-0-3-08 家用电冰箱经济性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的研究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童蕾等广东省教育厅48 B05-0-3-01 CoolPad6260TD 双模双待智能手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李斌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49 B05-0-3-02 便携式应急通信直放站系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等胡伟等中山市科技局50 B05-0-3-03 超高性能微波天线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王国英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51 B05-0-3-04 大带宽网络建设方案及光速广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陈德兴等广东省通信管理局52 B05-0-3-05 大型大功率彩色LED灯饰实时控制系统广州亮而丽灯饰有限公司等贺前华等广州市科技局53 B05-0-3-06 基于SOC技术的医学影像宽带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研究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等余爱民等广东省教育厅54 B05-0-3-07 数字式声电传感器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郑虎鸣等东莞市科技局55 B05-0-3-08 中国电信企业综合通信业务平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蔡康等广东省通信管理局56 B06-0-3-01 CORS双频GPS接收机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廖定海等广州市科技局57 B06-0-3-02 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全模式接收技术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严方红等惠州市科技局58 B06-0-3-03 基于简易工况法的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系统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权小菁等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59 B06-0-3-04 铝固体电解电容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万裕三信电子(东莞)有限公司等潘素清等东莞市科技局60 B06-0-3-05 印制线路板高精度离子污染程度测试设备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梅领亮等东莞市科技局61 B06-0-3-06 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东莞市科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何淦明等东莞市科技局62 B06-0-3-07 证通金融支付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项目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曾胜强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63 B07-0-3-01 E审通风险导向审计软件平台系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柳絮等广东省教育厅64 B07-0-3-02 IP-SAN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广州慧扬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贾力瑛等广东省知识产权局65 B07-0-3-03 ISO18000-6C阅读器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伍先红等东莞市科技局66 B07-0-3-04 钢铁企业全流程控制与精细管理系统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黄健美等韶关市科技信息局67 B07-0-3-05 广东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及省市联网系统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等查树衡等广东省监察厅68 B07-0-3-06 广业信息化平台广东省广业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立勇等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69 B07-0-3-07 基于B/S架构的科技专家库协同管理系统建设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李海龙等广州市科技局70 B07-0-3-08 基于曲线族的指纹识别技术及在流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东莞理工学院等袁华强等东莞市科技局71 B07-0-3-09 基于网格计算的智能交通资源管理平台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等黄志生等佛山市科技局72 B07-0-3-10 基于无量纲免疫检测器的工业机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茂名学院张清华等茂名市科技局73 B07-0-3-11 开放式协同产品研发商务(CPC)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黄炳贺等广东省科技厅74 B07-0-3-12 企业资源集成优化运作信息平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任勇等广州市科技局75 B07-0-3-13 商业银行票据影像交换业务处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向军等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76 B07-0-3-15 网络血站信息系统广东迈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郑新波等汕头市科技局。
广东省·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2009年度省院合作阶段成果

增 10亿产值 ) 1 。中科院 6 8个直属科 研机构与广东近千家企 业开展 了各种 形式的产 学研合 作 ,0 4 0多项科 技成 果在我省 转移转化 , 实现产值 1 O亿 3
组织实施 一批重大科技项 目, 加强省
院合作组织领导机构建设与宣传交流 等 工作 。
广东科技212总第20 7 00 3期
省院合作 , 取得初步成效 。
据介绍 ,省 院全面 战略合作实施
一
谈、 对接项 目, 先后有 7 余家企业 , 0 近
年来 , 在省院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 已
形成中科 院高层次创新人才大规模聚 集南粤大地 、科技成果大规模在粤转 化的喜人局面 。省院双方全面完成 了 年初由省 院双方领导共同制定的 “ 六
员、 转移 转化 1 0项 成果 、 0 培训 不 少
于 1 O人 次 高层次 创 新人 才 以及新 O
研究所与 5 家企业 、 8 5个区政府 台 )在 2 0 ; 09 年 9月东莞召 开的 “ 先进技术 、 业 、 产 资本对接会” , 上 中科院深圳 先进 院就 与东莞市 6 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 相关 投资公司进行 了充分对接。
加一 ” 工作 目标 ( 即制定 一个规 划 、 构 建一个育成 中心 、共建一个大科学工 程 、向企 业选 派不 少于 1 O个特 派 0
\
一
20人 次参 加 对 中科 院的 调研 与交 0
站 、 离子治癌装置 ”等重大科学工 “ 重
程 落户广东也成为集聚 中科院优势资 源 ,加快 中科院高新技术成果在广东 应 用和产业化的有效方式 ;而从中科 院选派科技特派员 ,依托 中科院联 想 学院开办广东 中小企业 CE O培训 班 等更成为广东省利用 中科院优 势资源 引进和培养高层 次人 才的创新之举。 21 , 0 0年 省院合作将重点开展省 院合 作 “ 十二五 ” 规划制定 、 省院合作 体制机制研究 ,抓实抓好 一批重大共 建平台 , 引进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09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的通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09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奖
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4.11
•【字号】穗府[2011]5号
•【施行日期】2010.04.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09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的通报
(穗府〔2011〕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根据《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广州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定,授予“WCDMA(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直放站”等9项成果广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授予“G32系列柴油机的研制”等33项成果广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授予“天然气运行大型织带染色机取代电加热小型染色机项目”等38项成果广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希望全市科学技术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发扬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造更多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为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2009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奖项目目录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四月十一日。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发文字号】粤科奖字[2011]3号【发布部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日期】2011.03.28【实施日期】2011.03.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粤科奖字〔2011〕3号)各地级以上市科技管理部门,省直有关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现将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通知如下:一、推荐项目和候选人的要求推荐项目和候选人应符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所规定的条件,具体要求如下:(一)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候选人必须是在广东省从事自主创新工作,并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
省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必须是在我省辖区内研究开发的,即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是在我省注册的单位。
(二)推荐项目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自然科学类研究成果必须是以论文、专著的形式公开发表,并被同行认可;技术发明类研究成果,其发明专利必须获得授权。
已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项目应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包括已授权的专利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动植物品种权、新药证书等。
(三)推荐项目完成时限要求:⒈自然科学类项目。
仅限于在国内立项的科学研究成果,其代表性论文、论著公开发表时间2年以上(即2009年4月30日前发表),并要求每位完成人必须是代表性论文或论著的作者,且每篇代表性论文、论著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必须作为该项目的完成人。
⒉技术发明类项目。
要求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且推广应用时。
改革不停歇 创新不止步——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的40件科技大事

科技体制改革类大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䎃Ӫ幡鵴桧⯓㖈㕂蠒䊨色䲀遤馄雦ⴢⵄ嶹䲿䧭㤙 1 0 月 1 4 日,清远县首先在县氮肥厂、县化工厂、
县农机修造厂和县水泥厂试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 试行一周后均实现扭亏为盈,清远随后在17间地方 国营工厂全面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时任广东省 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清远经验。
科技印记
专 题 数说创新 ——广东区域创新发展实录
改革不停歇 创新不止步
——改革开放40周年的40件科技大事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科技 工作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获得的每一项成就,都能从历史潮流中找到闪光的印记。2018 年12月,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发起“南粤科技创新四十载·科技四十大事件”评选活动, 经过网友投票及专家评议,最终评选出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科技工作的40件大事。
东莞石龙专业镇生产线
▏Ӫ➢僤劍Ⱉ䊨玐䋗ⵌ溁鿈ꤎざ⡲䒓❡㷖灇ざ 䎃 ⡲⯓屎
1998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
颁布,明确提出“产学研结合”概念。2 0 0 5 年 9 月, 广东开创全国之先河,与教育部联合签署了《关于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5
专 题 数说创新 ——广东区域创新发展实录
科技印记
䎃 Ӫ 䎛⚎䒊霃棟♲錭㕂㹻荈⚺倝爙薴勹Ⰼ溁倝끮 ⸓〄㾝ⱄ䲿鸟 9 月 2 9 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 务院批复;加上 2 0 1 4 年 6 月获批的深圳国家自主创 新 示 范 区, 广 东 形 成 了 以 深 圳、 广 州 和 珠 三 角 7 个 地市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的“1+1+7”自主创新新 格局,成为推进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总2857)科学技术部办公厅2009年10月15日广东:科技创新之光闪耀南粤——各地科技60年发展成就系列之十五一、环境建设促科技发展1. 政策环境建设。
1965年,广东省发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把科学技术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这是广东省最早关于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政策。
80年代,广东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调整和整顿广东省科研机构的意见》、《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办法》、《广东省技术市场管理规定》、《关于当前科技体制改革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广东省放宽科技人员政策实施办法》、《广东省民办科研机构管理规定》等。
90年代以来,为推动产业结构化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广东省先后颁布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等综合性政策,制定并通过了《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广东省1促进科技进步条例》、《广东省技术市场条例》等科技法规以及《关于加快广东省科技队伍建设步伐问题的决定》、《广东省科研机构改革试点方案》等激发科技人才和科研机构创新活力的政策。
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实施办法》、《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
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广东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省颁布实施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把构建“创新型广东”、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创新大省的转变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
同时,积极开创省部共建创新型广东新格局,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新要求。
2. 科技体制改革。
1980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调整和整顿广东省科研机构的意见》,针对科研机构存在的机构设臵和布局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和整顿科研机构的若干条要求,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
截至2000年,全省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有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初步做到改养人为办事。
全省69个省属科研机构重新分类和定位:39个技术开发类型科研机构、18个咨询服务类型科研机构、9个为体现广东优势和特色的公益类型科研机构、3个不列入科学研究序列的公证性技术机构,其中57个省属转制科研机构逐步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
2004年颁发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明确规定,技术开发类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咨询服务类型科研机构由科研事业型向科技经营型或中介服务型转制。
3. 科研条件与环境建设绽放奇葩。
到2009年9月,广东共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08家,主要分布于全省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医药卫生、生物技术、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2省级公共实验室18家。
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公共实验室成为广东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聚集、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础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窗口。
至2007年,广东全省工程技术中心已达291家,有效地促进了华为、格力、美的、TCL等大型知名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广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了六大子平台,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5年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6万多项,实现经济效益超1500亿元。
二、主要科技成就与创新举措1. 科技产出名列前茅。
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631816件和371447件,有效专利数量177144件,均居全国第一位。
2008年,广东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03883件和62031件。
专利授权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位。
2008年,广东省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3120件,占全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总量的53%,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
2. 高新技术独领风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广东吹响大发展的号角,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依靠科技推动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成为这一时期广东科技同经济结合的新的关键点。
198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科技工业园区,至2003年,广东共建立国家级高新区6个(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1/9强),省级高新区10个,成为全国高新区最多的省份,形成了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带动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家用电器业迅速崛起,成为广东强劲的新经济增长点,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等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全省高新技术3产品产值从1991年的81.76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8548.16亿元,增长100多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1991年的24.1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040亿元,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下,200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仍比上年增长19.0%,达到22677.27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48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占全省出口额的36.8%,出口额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3. 自主创新战略取得重大成绩。
2005年,广东省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成为“科教兴粤”战略在新时期的主旋律,并于2007年发布实施了《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广东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2005年9月,广东省政府与教育部联合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并得到科技部的大力支持,由此,“两部一省”开始联合推进产学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6—2008年三年间,全国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其中国家重点建设高校86所)的10000余名专家学者(其中省外专家学者5000多名)与广东7000多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6000多个,实现产值7000多亿元,新增利税近千亿元;已组建24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从全国100多所重点建设大学和科研院所选派了1244名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广东1000多家科技型企业开展工作。
省部产学研合作有效地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了企业和高校的双赢。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2008年度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居全国第二,科技进步对经4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4. 联合基金促科技发展。
2006年,广东省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签订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出资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每年共5000万元,其中广东省政府每年出资35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出资1500万元。
项目主要围绕广东未来战略发展的农业、人口与健康、环境与资源、能源、电子信息与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截止到2008年,联合基金项目共受理项目申请1274项,共批准69项。
5. 省院全面战略合作,共建我国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2009年1月22日,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对广东未来5—10年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究将集中在海洋开发和造船、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五个方面。
省院合作在半年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举办了5场大型专题对接活动,近100多名中科院的专家深入广东企业调研,3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重离子治癌”、“纳米绿色打印技术”、“云计算”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省院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广东提供强大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
6. 专业镇技术创新工程。
专业镇是集群经济在广东的基本形式。
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专业镇经济面临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核心竞争力较低、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等突出问题,制约其更进一步的发展。
2000年3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积极开展专业镇技术进步试点工作”,并制定了引导专业镇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平台,以技术创新推动专业镇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法规。
截至2008年,广东共批准认定277个省级专业镇,基本覆盖了全省各类特色产业,GDP总额5达10526.1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24.49%,特色产业产值达9777.68亿元。
7. 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科技让信息走进千村万户。
2003年,广东省科技厅牵头联合团省委等10个省直部门,启动实施了“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以下简称“直通车工程”)。
直通车工程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队伍服务”的模式,创建了基于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多元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通过信息采集、处理、积累、推送,使信息服务直通农户。
几年间,直通车工程建设覆盖全省2万多个行政村,先后开通了农业科技、物价、农贸、文化、水产、健康、党建等10多趟信息直通车“专列”,惠及农民3000多万。
截至2008年底,直通车工程已建立有1000多万条信息的数据库群,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12400多个,发展直通车工程信息员12000多名。
直通车工程突破了“三农”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成为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家最得力的“技术专家”、最可靠的“市场顾问”和最贴心的“致富红娘”。
编辑部:(010)58881861 责任编辑:曹军邮箱:info@网址:/cbw/zl/index.ht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