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新能源发展与前景

合集下载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智能电网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对电网设备和系统进行网络、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更加可靠、可持续、经济以及安全的电力配送和管理,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一种现代化电网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电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以下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的分析。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潮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电网的规模和复杂度也不断地提升。

然而,传统的电力生产和传输方式已无法满足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电网的瓶颈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网技术应运而生。

智能电网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电网自动化:电网自动化是智能电网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实现设备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实现电网的自主化管理,优化电力的生产与配送效率。

2、信息化: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大量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实现在线监测和控制,减少了无效的手工运维,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3、新能源的供给: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形成了更加安全、清洁、环保的能源供给体系。

智能电网技术则通过电网的全面联通和配合,实现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实现了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有机结合。

4、智能集成:智能集成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智能集成将信息科技、能源管理、智能决策、物联网等技术完美融合到一起,实现了电网管理的全面化、自主化、智能化。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对电网进行全面升级,提出了对传统电网的更新升级,建立全新的电力系统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智能电网技术实现了不同能源和电力需求的有机结合和调配。

随着多种清洁能源的不断涌现,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整合和利用,降低能源成本,减少能源污染。

3. 智能电网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实现城市能源的智能化调配,增强城市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景

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景

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既指替代传统能源的清洁能源,也包括创新的能源技术和能源管理方式。

本文将从全球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进行讨论。

一、全球新能源发展趋势1. 多样化的新能源来源:目前,最常见的新能源来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新能源的来源将不断多样化,如海洋能、氢能和核聚变能等的应用有望逐渐普及。

2.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发展,取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能源。

3.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兴起:传统能源系统通常是中央化的发电、输电和供电模式,而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小型化的能源设备和供电网络为基础,实现了能源的自给和就近利用。

这种分布式能源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还能降低运输损耗和环境污染。

4. 智能能源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能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和智能电动车等技术的出现,使能源的管理和利用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二、全球新能源的前景展望1. 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断降低,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使得这些能源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同时,新能源在解决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2.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全球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超过传统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这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3. 创新驱动发展: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突破。

例如,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效率不断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加,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不断完善等。

智能电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智能电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智能电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智能电力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系统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力技术在电力供应、能源管理、能源利用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智能电力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智能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1. 新能源智能化应用的推广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智能电力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智能化应用。

通过智能电力技术,可以实现对新能源发电装置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电力技术也将更好地适应能源行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智能电力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和电网负荷调度。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和能源供应方式的多样化,能源互联网逐渐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力技术将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智能电力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调度和优化利用,提高能源供应的灵活性和效率。

二、智能电力技术的应用前景1. 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力技术将推动传统电力网向智能电网的转型。

智能电网通过高度集成的传感器、通信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电网设备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电网还能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和信息交流,提供更灵活、可靠的电力供应。

2. 能源管理系统的创新智能电力技术在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将有着广泛的前景。

通过智能电力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用户进行能源消耗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智能电力技术还可以结合电动车充电桩等设施,实现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的发展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新能源发展趋势1. 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

2. 能源转型的加速:许多国家都在加速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石油和煤炭能源的依赖。

政府对于新能源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使得许多企业开始投资研发和生产新能源产品。

3. 储能技术的突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的研发日趋成熟。

储能技术的突破将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可以更好地协调,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供应可靠性。

二、新能源发展展望1. 新能源将取代传统能源: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步取代传统能源。

这将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新能源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新能源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将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安全性。

3. 能源互联网的崛起:能源互联网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能源互联网,各种能源可以更好地连接和交换,形成高效的能源网络。

这将加速能源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4. 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例如,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突破可能会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风能技术的创新则可以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结论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展望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随着新能源的推广和应用,我们有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升经济发展。

然而,要实现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还需要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

智能电网专业在国网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智能电网专业在国网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智能电网专业在国网的发展前景如何呢智能电网作为电力行业的新兴领域,正逐渐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点和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的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面将从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智能电网专业在国网的发展前景。

首先,从技术方面来看,智能电网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应用基础。

智能电网通过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并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用电服务。

这一技术在储能、充电桩、分布式能源、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智能电器的普及,智能电网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未来电力行业的主流技术之一。

其次,从市场方面来看,智能电网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智能电网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能源管理需求,提供更加高效的供电服务。

同时,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网将成为新能源的集成和管理平台,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电网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智能电网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深厚的商机。

最后,在政策方面,智能电网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国家电网一直以来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相继在不同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智能电网示范项目。

并且,随着国家对能源安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

此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智能电网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智能电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土壤。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专业在国网的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电网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领导企业,具备了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市场资源和政策支持。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电网专业将成为国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网通过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能源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能源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能源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

在电力能源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电力能源中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发展现状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指通过智能技术实现的电力系统,其核心是通过信息传感、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手段,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电力系统进行预测和优化,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环境污染。

2. 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能源使用情况,帮助用户合理利用电力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算法,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协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需平衡。

3. 新能源发电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例如,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站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预测和控制能源输出,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二、未来趋势1. 智能化发电设备未来,电力能源领域将会迎来更加智能化的发电设备。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发电设备可以实现自主监测、自适应控制和智能维修等功能,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2. 电力网络的智能化未来的电力网络将朝着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电力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智能监测,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

3. 电力需求预测和能源调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地预测电力需求和优化能源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和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预测用户的用电需求,合理调度能源供应,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4. 能源管理的个性化和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源管理也将越来越个性化和智能化。

通过对用户的能源使用习惯和需求进行分析,能源管理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服务和建议,帮助用户更加科学地使用能源。

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技术成为了能源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智能电网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新型电网。

本文将从智能电网技术的定义与特点、研究进展、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定义与特点智能电网技术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引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逐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和智能调度的技术手段。

智能电网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自动化:智能电网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电网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监控与管理的自动化。

2. 大数据分析:智能电网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支持。

3. 可视化管理:智能电网技术利用图形化界面,将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运维人员,方便他们进行实时监测和决策。

4. 多元化能源集成:智能电网技术将传统电力系统与新能源系统(如风电、太阳能等)进行有机集成,形成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进展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 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电网通过引入智能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电能质量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 软硬件一体化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硬件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和智能调度。

3. 能源管理系统:智能电网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负荷和能源供应的动态调整,提高电力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

4. 智能配电网技术:智能电网通过引入智能配电网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小电源的接入和集中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四、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1.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施工监控等环节,推动电网的智能化建设。

新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电力需求逐年攀升。

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主要来源正在减少,环境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因此,人们开始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智能电网的推广也使得新能源在电力领域中获得了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机会。

一、智能电网简介智能电网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电网自动化、智能化、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提升。

智能电网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实现对信息流的智能化,以及对控制指令的智能化。

通过这三个层次,达到提高电动力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环保、节能等方面的目标。

二、新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新能源是指在可持续性条件下可以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新能源在智能电网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应用领域。

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的应用占据了新能源利用的主要领域。

1.风能的应用风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在国内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了。

随着风电的逐渐普及,风电的使用范围也在逐年扩大。

智能电网的推广,进一步提高了风电的利用率和性能。

智能电网可以将风电的发电量与用电量相对应,对电网的运维也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2.太阳能的应用太阳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是光伏发电。

太阳能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

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电池组成。

光伏电池板可以将太阳的能量转换成电能,通过控制器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

将光伏发电与智能电网相结合,可以实现用电和发电的均衡和充电、扩大供热等多种功能。

三、新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未来,新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还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

例如,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可以大幅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和节省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智能电网研究现状
1、美国智能电网研究现状
1998年,开展(CIN/SI)项 目 2001年,创立智能电网联盟 2003年,发布“Grid2030” 设想
2005年,发起“现代电网” 项目 2007年,颁布《能源独立与 安全法案》 2009年,递交了《智能电网 系统报告》,制定20多项评价 指标体系
1965年 1970年 1989年
苏联建成第一条400KV的470Km直流输电线路,送电75 万千瓦
美国建成400KV的1330Km直流输电线路,送电144万千 瓦
苏联建成第一条最高电压1150KV的1900Km交流输电线 路
2.中国电网的发展
启动起步: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在上海南 京路第一次装机发电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
同年先后在法国和美国装设了实验性电弧路灯 1879年 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 1881年 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小型水电站 1882年 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正规发电厂
1882年 法国人德普勒在慕尼黑博览会上表演了电压为1500-2000V的直 流发电机组经57Km线路驱动电动泵
1884年 英国制造了第一台汽轮机
缓慢发展: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 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 第25位。
逐步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 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 和第7位。
快速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我国
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先后超越法国、英国、加拿大、 德国、俄罗斯和日本,居世界第2位。1987年发电 装机突破1亿千瓦,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 跨上3亿千瓦台阶。进入新世纪,电力工业进入历 史上的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全国发电装机突破4 亿千瓦,2005年超过了5亿千瓦。
1885年
1891年 1894年 1903年
制成欧洲发电机和变压器,1886年3月在马萨诸塞州的大巴林顿 建立了第一个交流送电系统,电源侧升压至3000V经1.2Km到受 端降压至500V,显示了交流输电的优越性
德国在劳芬电厂安装了第一台三相100Kw交流发电机,通过第一 条三相输电线路送电至法兰克福
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 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 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 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1、电网的发展历程
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著名电磁感应定律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自励式直流发电机
智能电网定义
智能电网英文名称:IntelliGrid 、Smart Grid
中国对智能电网的定义: 以物理电网为基础(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
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 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 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建设坚强电网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能够提高电网资产利用效率, 提升电网输送能力,降低输电损耗,提高供电可靠 性和电能质量,减少停电损失。对环境,更加有利 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电源结构,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石 能源消耗。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四、技术创新和高效管理 新一轮世界能源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目标实
现已智能电网为核心的低碳能源。推动技术创新, 实现高效管理,已经成为电网迎接发展与挑战的必 然选择。
二、智能电网的理论与驱动力
1、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
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和自动控制与能源电力技术 以及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 网。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开创了电气化时代
欧美电力发展史
1831年 法拉第发明了最早的发电机---法拉第盘 1866年 西门子职称第一台使用电磁铁的自激式发电机 1870年 格拉姆制成了环形电枢自激式发电机供工厂电弧灯用 1875年 巴黎北火车站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电厂,用直流发电供附近照明 1879年 旧金山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发电厂,两台发电机共22盏电弧灯。
3、兼容---支持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 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
4、经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电网损 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集成---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6、优化---优化资产的利用。降低投资成本和 运行维护成本。
2、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
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驱动力: 1、升级和更新现有电网基础设施,提高供电可靠 性避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2、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并与传统电网 结合,促进电网现代化 3、利用高级量测体系、需求响应和家庭局域网等 技术,实现电力和信息等双向流动 4、提高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能力,促进可再 生能源的利用
2、欧洲智能电网研究现状
2005年,成立“智能电网欧 洲技术论坛”
2005年,提出“智能电网” 计划
2008年,《欧洲未来电网发 展策略》提出欧洲发发展重点 和路线图
2009年,英国发布《英国可 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英国 低碳转型计划》
2009年,德国发布《新思路、 新能源—2020年能源政策路 线图》
建成利亚拉大瀑布水电站。1896年采用三相交流输电送至35Km 外的布法罗。结束了1880年来交、直流电优越性的争论
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装设了第一台5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标 志着通用汽轮机组的开始
1916年 1922年 二战后 1954年 1954年 1964年 1965年
美国建成第一条90Km的132KV线路
2、中国智能电网研究现状
一、电网智能化领域的重要研究与实践 我国电力系统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和载波等
多种通信方式并存 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广泛应
用信息通信技术、传感与量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在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广域
相量测量、电网频率质量控制等领域进入国际领先 行列
二、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理念
智能化的体现:
1、可观测---采用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 2、可控制---可对观测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3、实时分析和决策---实现从数据、信息到智 能化决策的提升
4、自适应和自愈---实现自动化调整和故障自 我恢复
智能电网的特征:
1、坚强---对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热 能保持供电能力
2、自愈---在线安全评估、预警控制能力。 故障自我诊断,自我隔离和自恢复能力
第一阶段:研究试点
坚强智能电网是以坚强实体电网为基础,以信息 平台为支撑,以智能化控制为实现手段形成的统 一整体,涵盖电力能源生产,输送直至消费全部 环节。
1、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2、具备良好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4、实现高度智能化的电网调度 5、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服务要求 6、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 7、实现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8、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 9、发挥电网基础设施的增值服务潜力
二、技术体系
1、电网基础体系 2、技术支撑体系 3、智能应用体系 4、标准规范体系
电网基础体系:电网系统物质载体,“坚强”的重 要基础
技术支撑体系:先进的通信、信息、控制等应用技 术,实现“智能”的基础
智能应用体系:保障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标准规范体系:技术、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
2020年
2016年 2015年
2012年 2011年 2009年
到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 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全 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到2015年基本建成坚强
第三阶段:完善提升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和
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
到2011年,坚强智能电 网关键技术设备研究和 建设试点全面开展。
欧洲发展智能电网驱动力: 1、安全可靠供电 2、环境保护 3、电力市场
中国发展智能电网驱动力:
1、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电力负荷高持续 增长的需求
2、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 3、提高电力经济性,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 4、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电源结构 5、提高电能质量 6、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管理 水平,增强竞争力
1、有利于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规模可再生能源 的接入和传输
2、电网运行和控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发生大面积 停电的风险加大,对实现电能的安全传输和可靠供应提出 重大挑战
三、能源的使用 市场化的改革,使电力流和信息流有传统的模式向双 向互动互动模式转变。
年份 发电 用电 比 值 1991 15147 36726 1/2.42 1992 16653 39858 1/2.39 1993 18291 42983 1/2.35 1994 19989 46017 1/2.30 1995 21722 49047 1/2.26
年份 发电 用电 比 值 1996 23654 52645 1/2.23 1997 25424 55310 1/2.18 1998 27729 59395 1/2.14 1999 29877 64449 1/2.16 2000 31932 72935 1/2.28
2009年5月在“2009特高压输电国际会议”上 正式发布了中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理念。
目标:建设具有自主创新、协调发展、自动化、 信息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四、坚强智能电网
一、概念
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 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具 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特征、包含电力系统各个环节, 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 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