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分类

合集下载

第七章:包装饮用水.

第七章:包装饮用水.
20

矿泉水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天然矿泉水是来自天然的或人工井地下水源的, 细菌学上健全的水。这种水与普通饮水的明显区 别,有如下几点:
具有以矿物质含量、痕量元素、或其他成分为特征的 性质; 保持原有的纯度即不受任何种类的污染; 性质和纯度保持一直不变。 “有益于健康”的性质,应由以科学方法为依据的考 察来决定。
与普通饮用水的明显区别:
以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其他物质为特征; 保持原有纯度未受任何污染; 性质和纯度一直保持不变; 天然矿泉水很少见。
6
正是由于矿泉水的发展,才促使了饮用水工 业的兴起。
2)纯净水
把矿化度低的矿泉水、自来水或井水经离子交换树 脂、反渗透等处理,去除离子及其他成分后制成的 水。
主要用于自来水水质和味道较差时的补充。
8
30年代 高速度 增长
发展趋势
1996年前 年增 10%左右
1996~ 2001年 年增8%
产量超100万t国家:
法国 德国
2002年始 年增6% 意大利
9
西欧

北美

东欧
>Leabharlann 亚洲10瓶装饮用水发展迅速的原因: (1)水源污染的严重
被严重污染的水源 1、酸雨(大气污染) 2、生态环境的破坏 3、工业废水排放 4、农药化肥污染 5、城市废气、废水污染 6、生物污染 7、核泄漏、核试验 8、管道腐蚀 9、自来水厂加氯加沉淀剂
21

矿泉水定义
FAO/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定义
含有一定的矿物盐,以其相应的比例和所含的微量元素, 或其它组分而特征化;
直接取自天然的或钻孔而获得的地下含水层的水; 由于天然矿泉水成分组成的恒定性,流量和温度的稳定性, 要适当考虑其自然波动周期; 天然矿泉水是在保证原水细菌学纯度的条件下采集的; 是在靠近水源露头处,并具备特定的卫生措施下装瓶的; 除许可的规定外,不得进行任何处理;

水的分类

水的分类

1、自来水:
自来水公司经过消毒、过滤的管道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

2、开水:
自来水经加热后生成,为软化水
3、纯净水:经过多次过滤,反渗透技术。

市面上常有卖的,据说长期饮用对人体没有好处,易造成矿物质缺失。

纯净水的生产不受地域和水源的限制。

再生水也可以加工成生产。

有些商家也会称做:健康水、天然水、山泉水等,混淆概念,迷惑消费者。

4、矿物质水:
市面上有卖,是纯净水中加入一些人体所需的矿化液。

人体不吸收,但是可以检测出来。

5、软化水:(蒸馏水):
有天然的和人工软化的,具体尚不清楚对人体是否有益。

没有任何有益物质,只能起到运输的作用。

6、天然矿泉水:
天然矿泉水是指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并赋存在特定地质构造岩层中的地下矿水,其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或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矿泉水的基本特征是:
a. 矿泉水是一种矿产资源,是来自地下深部循环的天然露头或经人工揭露的深部循环的地下水。

要有严格的水源地。

b. 以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或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为特征。

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份、流量、温度等动态应相对稳定。

c. 应在保证水源卫生细菌学指标安全的条件下开采和瓶装。

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特性和主要成份的条件下,允许暴气,倾析,过滤和除去超标而影响感观性能的铁和锰,或加入二氧化碳。

d. 禁止用容器将原水运至异地进行灌装。

特点:加热后会有少量矿物盐析出。

这些饮用水,我个人更倾向于天然矿泉水和白开水。

饮料通则对饮料的基本分类

饮料通则对饮料的基本分类

饮料通则对饮料的基本分类按照GBl0789 《饮料通则》的分类,我国饮料可分为:碳酸饮料(汽水)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以及其他饮料类十一大类。

碳酸饮料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包括:可乐型、果汁型、果味型以及苏打水、姜汁汽水等.果汁和蔬菜汁类是指用水果和(或)蔬菜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包括100%果汁(蔬菜汁)、果汁和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浆)及其饮料、果肉饮料、发酵型果蔬汁饮料等.其中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的果汁或蔬菜汁含量须在10%以上;水果饮料果汁含量须在5%以上。

蛋白饮料类是指以乳或乳制品、或含有一定蛋白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复合蛋白饮料。

其中,含乳饮料又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这两类含乳饮料中乳蛋白质含量须在 1%以上;含乳饮料也包括乳酸菌饮料,乳酸菌饮料乳蛋白质含量须在0.7%以上。

植物蛋白饮料包括了豆奶(浆)、豆奶饮料、椰子汁、杏仁露、核桃露、花生露等,其蛋白质含量须在0。

5%以上。

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容器中的可直接饮用的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其他天然饮用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及其他饮用水(如调味水)。

茶饮料类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等.其中调味茶又分为:果汁(味)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咖啡饮料类是指以咖啡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浓咖啡饮料、咖啡饮料、低咖啡因咖啡饮料。

植物饮料类是指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水果、蔬菜、茶、咖啡除外)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可可饮料、谷物饮料、凉茶饮料等。

风味饮料类是指以食用香精(料)、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的主要手段,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饮料、茶味饮料、咖啡味饮料等。

制药用水的分类全套

制药用水的分类全套

制药用水的分类全套《中国药典》将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1)饮用水(drinkingwater):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2)纯化水(purifiedwater):为饮用水经蒸馆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I可附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3)注射用水(waterforinjection):为纯化水经蒸憎所得的水。

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

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

(4)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waterforinjection):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

灭菌注射用水灌装规格应该适应临床需要,避免大规格、多次使用造成的污染。

2、制药用水的应用范围见表3-1表3-1制药用水的应用范围类别应用范围饮用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除水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中药注射剂、中药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

也可以作为非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纯化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水释。

注射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用水的精洗。

灭菌可作为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注射用水3、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水除一般蒸留水的检查项目如pH值、氨、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及重金属等均应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和无菌检查。

4、注射用水的收集和保存目前国内仍用蒸憎法制备注射用水,接收蒸馆水时,初情液应弃去一部分,检查合格后,方能收集,收集时应注意防止空气中灰尘及其他污物落入,最好采用带有无菌过滤装置的密闭收集系统。

注射用水一般需新鲜制备,在70。

C以上保温循环存放,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灭菌后贮放不宜超过24小时。

水质怎么分类

水质怎么分类

水质怎么分类水质是指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根据其所含有的物质成分和性质的不同,水质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

对水质进行分类对于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类型水质的特征。

一、基础分类1. 饮用水与非饮用水最基本的分类方式是将水分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

饮用水是指符合人体饮用要求的水,主要用于人类的饮用、煮食和日常生活用水。

非饮用水指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饮用或生活的水,包括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环境保护等用途的水。

2. 地下水与地表水另一个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将水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

地下水指位于地下岩体中的水,其主要来源是降雨和河水渗透进入岩体形成的水。

地表水则是指在地表上的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主要由降雨形成。

二、污染物分类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体中常常存在各种污染物。

根据污染物的不同,水质还可以进一步分类。

1. 有机物与无机物有机物主要包括溶解的有机质和悬浮物,如油、蛋白质、酒精、残留农药等。

它们往往来源于污水排放、工业废水等。

而无机物主要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和一些无机离子,如硫酸盐、氯离子、重金属离子等。

2. 重金属与非重金属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重金属是水质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而非重金属则是指相对密度和原子质量较小的金属元素,如钠、钾、钙等。

三、根据指标分类1. pH值pH值是描述水体酸碱度的指标,用于度量溶液中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浓度。

根据pH值的不同,水质可以被分为酸性水、中性水和碱性水。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也是衡量水体中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指标。

根据溶解氧的含量,水质可以被分为高氧水、中氧水和低氧水。

3. 总溶解固体总溶解固体是水中全部溶解态物质的总量。

根据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水质可以被分为轻度污染水、中度污染水和重度污染水。

四、附加分类1. 淡水与海水根据水中所含的盐分含量,水质可以被分为淡水和海水。

饮水实验分级

饮水实验分级

饮水实验分级一、引言饮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饮水质量对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国际社会普遍建立了一套饮用水质量分级标准。

本文将探讨饮水实验分级的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分类标准、实验方法及其意义。

二、分类标准饮水实验分级的分类标准是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对饮用水进行等级划分的依据。

区别于工业用水或农田用水,饮用水的分类标准更为严格,目的是确保水质符合人体的健康要求。

1. 国际标准在国际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饮水质量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根据不同的水质指标进行分类,如 pH 值、溶解氧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2. 国家标准每个国家都会依据国情和地理环境制定相应的饮水标准。

以中国为例,中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饮用水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

3. 地方标准除了国家标准,有些地方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地方标准。

这些标准往往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适应当地的饮用水需求。

三、实验方法饮水实验分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以确定饮用水的质量等级。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1. pH 值测定饮用水的 pH 值是测量其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可以使用 pH 试纸或 pH 仪器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将作为饮用水分级的依据之一。

2. 溶解氧测定溶解氧的含量对于判断水体的新鲜度和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可以采用溶解氧计等仪器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结果进行分类。

3. 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一类有害物质,其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通过使用专业的重金属检测仪器,可以对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饮用水的质量等级。

4. 细菌培养试验细菌培养试验是评估饮水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将饮用水样品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从而判断水质是否合格。

四、分级意义饮水实验分级的意义在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

通过对饮用水质量进行分级,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饮用水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自身健康。

各种水的概念

各种水的概念

各种水的概念1 健康直饮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纯天然滤料过滤、调整水体中营养成分,再经过物理杀菌消毒等工序,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2 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者是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矿泉水是含有溶解的矿物质或较多气体的水,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锶,锌、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偏硅酸≥25,游离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总固体≥1000。

市场上大部分矿泉水属于锶(Sr)型和偏硅酸型,同时也有其他矿物质成份的矿泉水。

3 纯净水: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₂O,简称净水或纯水,是纯洁、干净,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如有机污染物、无机盐、任何添加剂和各类杂质,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

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可直接饮用。

市场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馏水均为纯净水。

4 矿物质水:所谓饮用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饮料通则》(GB10789-2007)中定义的六种包装饮用水之一。

一般以城市自来水等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水源为原料,再经过纯浄化加工,添加矿物质,杀菌处理后灌装而成。

上世纪末的矿物质水行业也有釆用纯浄水添加浓缩矿化液的方式制造产品。

其他饮料业大厂如可口可乐,娃哈哈,屈臣氐,乐百氏,统一等都有类似产品,所使用的矿物质食品添加剂种类大同小异。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的 目的:确保饮用 水源保护区的安 全和稳定
应急预案的内容: 包括应急组织机 构、应急响应程 序、应急处置措 施等
应急预案的实施: 定期进行应急演 练,提高应急处 置能力
应急预案的评估 与改进:根据实 际情况,对应急 预案进行评估和 改进,提高应急 预案的实用性和 可操作性。
保护区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设置
设立专门的保护 区管理机构,负 责保护区的日常 管理和监督
管理机构应具备 相应的专业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 确保保护区的科 学管理和有效保 护
管理机构应制定 保护区的管理制 度和保护措施, 确保保护区的生 态环境得到有效 保护
管理机构应定期 对保护区进行巡 查和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保护 区内的环境问题
建立举报机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举报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违法行为,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和保护。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饮用 水源保护区划分 技术规范应公开 发布,便于公众 查询和监督
公众参与:鼓励 公众参与饮用水 源保护区划分技 术规范的制定和 实施,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
监督机制:建立 完善的监督机制, 对饮用水源保护 区划分技术规范 的执行情况进行 监督检查
保护区分类
一级保护区:水源地核心区域, 水质要求最高
二级保护区:水源地周边区域, 水质要求较高
三级保护区:水源地外围区域, 水质要求一般
四级保护区:水源地周边生态敏 感区域,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区划分原则
科学性原则
依据科学理论, 遵循自然规律
考虑水文、地质、 生态等因素
采用先进的技术 手段和方法
确保保护区划分 的合理性和准确 性
代表性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Ⅰ:饮用水是指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供给人体饮用的水。

Ⅱ: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泉水;
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份、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Ⅲ:饮用纯净水是指对自来水深度处理后彻底去除了污染物,改善了感官指标,同时也基本去除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直接饮用的水。

Ⅳ: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

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Ⅵ: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2O。

Ⅶ:矿化水是以纯净水作为基水,添加了多种微元素和矿物质经矿化器过滤自动溶出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所得的富含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饮用水。

Ⅷ:山泉水是流经无污染之山区, 经过山体自净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饮用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