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典型压轴题(主观题)及答案解析
2019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 版

2019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8分)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③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和推销工业产品,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 学校组织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南昌,你认为主要是了解()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人民军队诞生C. 七七事迹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南昌”,结合课本所学,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2019年河南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6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A.华夏音韵,源远流长B.丝竹之音,绵绵不绝C.中原文明,历史悠久D.钟磬之声,悠悠千年2.“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3.125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奋起,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
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
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4%上升到70%。
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B.政府政策的放宽C.列强侵华的放松D.“实业救国”的推动5.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
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改变了社会性质B.根除了社会陋习C.废除了封建制度D.推动了思想解放6.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
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A.维护国共合作B.注重军民关系C.强调农业生产D.重视城市起义7.“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
”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8.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广西贵港市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广西贵港市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cf422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3.png)
广西贵港市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題意的,请你出并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相应的英文字母。
每小題2分,共30分。
1. 据《明史》记载:(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炫耀明朝国威B. 加强与外国的友好往来C. 开拓新的贸易市场D. 增加中国的海外贸易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可得出其目的主要是炫耀明朝国威,政治色彩浓厚,A正确;BCD都不是其主要目的,也与材料“炫耀明朝国威”的主旨无关,排除;故选A。
2.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A. 指挥黄海海战B. 领导虎门销烟C. 收复新疆D. 发表《变法通议》答案:B答案解析: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故B符合题意;A是丁汝昌,C是左宗棠,D是梁启超,排除。
故选B。
3.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它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扶清灭洋D. 和平发展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并创办了军用与民用工业,故A项正确;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C项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C;D项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排除D;故选A。
4. 下列选项中,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①清帝必须退位颁布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临时大总統到南京就职④临时政府设在北京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答案解析:清帝必须退位颁布是推翻封建帝制的条件,排除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责任内阁制,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袁世凯,故②符合;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就是便于牵制袁世凯,临时政府设在北京,则革命派难以节制袁世凯,故排除④,③符合。
故选②③组合,排除ABD,C符合题意。
故选C。
5. 他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与如图遗迹有关的侵华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图片是圆明园遗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大肆劫掠后,为掩盖罪行,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
故选:B。
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A. 康有为、梁启超B. 孙中山、黄兴C. 陈独秀、李大钊D. 曾国藩、李鸿章【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孙中山、黄兴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曾国藩、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故选:A。
本题以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主要内容及影响。
3.下列属于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是()A.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B.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C. 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长征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故选:D。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
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掌握长征的过程和意义。
4.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最能说明()A. 中国是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B. 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了全部兵力C. 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量兵力D. 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摧毁法西斯势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最能说明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量兵力。
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历史真题参考答案(图片版)

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历史真题参考答案(图片版)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历史真题参考答案公布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历史真题
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物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化学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历史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9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 版

2019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本试题为思想品德(50分)、历史(50分)合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③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学校组织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南昌,你认为主要是了解()A.中国共产党成立B.人民军队诞生C.七七事迹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3.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的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朱德4.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A.为了民主改革创造条件B.为了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D.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5.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B.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C.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D.造成了民族地区和边疆的不稳定6.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意义是()A.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B.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基础C.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城乡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D.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封建农奴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D.黑人奴隶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8.到19世纪,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是()A.法国B.荷兰C.德国D.英国9.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纺织机器的发明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D.耐用电灯泡的发明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历史部分(共26分)25.举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 酒器B. 食器C. 乐器D. 礼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是重要的礼器。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设置丞相【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史料“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对中国的统治,在地方,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建立分封制,实行由中央直接关系的郡县制。
A项符合题意;为了促进全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BC两项不合题意;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掌管行政。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是解题的关键,可知反映的西周的分封制。
据所学可知,秦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上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3.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
“状元”这一称号源于A. 百家争鸣B. 商鞅变法C. 刺史制度D. 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
进士科举中的第一名,成为“状元”。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019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卷
历史试
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I见默夺合题目要求的。
13."文导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銮贴芭台,严惩外咸宦官B、轻摇港赋,诚轻农民均疽
C、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D、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生耕
[答案】B
呻】本题主要考察两汉的盛世。
可凶围翡摇法来做,A选项严聆卜咸和宦官主要是东汉时的事悄,与“文男艺台”不翘且脆,C选项的法家思带,“文男之治”的道家思想不符,排除,D选项奖励耕组是商鞅变去的主要内容,排除,“文器之治”与光武中兴都是王朝建立初期,器覂毯担茅且i了都有轻摇菏赋,城轻农民负担的描施,因此答案为 B [难度】:tfa爸�1
[涉颐硐a,,两汉的翻
14."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享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标志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结束了我国延续两于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
B、®@
C、@®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历史典型压轴题(主观题)及答案解析1. 【综合题】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
”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材料二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材料四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小题1. 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一个“上一轮争夺”期间成立的“帝国主义联盟”的名称。
答案: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联盟。
2小题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答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出现了一战后的暂时的相对稳定时期;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小题3. 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答案:冷战;两极格局。
4小题4. 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答案:一超多强。
大国经济实力对比、大国之间关系。
5小题5. 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答案: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解析(1)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可知,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下一轮争夺”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巴黎和会,成立了国际联盟。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出现了一战后的暂时的相对稳定时期。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3)由“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可知,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指的是美苏之间的冷战。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由“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可知,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大国经济实力对比、大国之间关系。
(5)由“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可知,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是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2. 【综合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
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
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
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
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
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材料二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
明治政府仿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基础教育体制,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选自《西方近代文明》材料四 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
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
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1小题1. 根据材料一回答,北方对南方独立持什么态度?答案:反对。
2小题2. 根据材料二写出明治政府关注的是哪一阶段教育?答案:基础教育。
3小题3. 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答案:化学工业。
4小题4. 根据材料四回答,“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四体现出美国的政治原则是什么?答案:罗斯福新政;三权分立、加强民主建设等方面回答,语言规范即可。
5小题5.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写出两点即可)答案:可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视教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等方面回答。
结合所给材料,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
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
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可以看出北方对南方独立持反对态度。
(2)根据材料二的“明治政府仿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基础教育体制,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可以看出明治政府关注基础教育。
材料的“小学校和基础教育体制”都属于基础教育。
(3)根据材料三的“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可以看出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四的“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故“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四的“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
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
”可以看出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 【综合题】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
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
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
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
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小题1. 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答案: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小题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对工业的调整。
加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吸纳了大量失业者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提高了该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等。
3小题3. 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案:马歇尔计划。
欧盟的成立。
4小题4. 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答案: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解析(1)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联系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