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1)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10《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10《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2.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读课文题目,你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吗?(主要写爬山虎的脚)
看图,猜一猜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第3~5自然段)
2.看其他两个自然段又写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讨论分段。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课时
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3.熟读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明白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比拟感兴趣,所以本课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适当点拨。
学法指导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爬在墙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爬山虎)你注意到爬山虎还有哪些特点吗?(全国各地都有,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夏天开黄绿色的小花,茎和根可以入药,是绿化和美化环境的常用植物)
2.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读课文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爬山虎脚的特点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说课稿第1课时(新课改版)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说课稿第1课时(新课改版)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说课稿第1课时(新课改版)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通过描绘爬山虎的脚,让同学们了解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课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在导入新课后,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探讨爬山虎的特点及其生长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学会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爬山虎的特点及其生长过程的理解。

2.教学难点: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爬山虎的生动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爬山虎的特点。

进而引入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遇到问题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3.学习生字词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词。

如:组词、造句、游戏等。

4.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并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爬山虎在墙上的样子,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爬山虎的特点及其生长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特点:喜欢爬墙生长过程:扎根、爬行、缠绕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ppt完美课件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ppt完美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爬山虎的脚 【第1课 时】- 人教部 编版(共 33张PP T)
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g
jūn yún
( 操场 ) kòng xì
( 均匀 ) jiān gù
( 空隙 )
( 坚固 )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 鲜嫩 )
••
2.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
••
的爪子。
( 细心 )
3.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 渐渐 )
••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爬山虎的脚 【第1课 时】- 人教部 编版(共 33张PP T)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qū (弯曲) 曲
qǔ (歌曲)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他用弯曲. (qū)的乐器,吹出了优美的乐曲. (qǔ)。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爬山虎的脚 【第1课 时】- 人教部 编版(共 33张PP 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爬山虎的脚 【第1课 时】- 人教部 编版(共 33张PP T)
【均匀】 【痕迹】 【牢固】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爬山虎的脚 【第1课 时】- 人教部 编版(共 33张PP T)
10 爬山虎的脚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植物资源”共享会
你认识爬山虎这种植物吗?你知道它的脚是什么样子 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原文及教案【原文】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___________本文作者叶圣陶。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

2020部编小学语文四年上册第十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小练笔)

2020部编小学语文四年上册第十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小练笔)

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小练笔1、朗读课文。

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A、观察爬山虎叶子: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B、观察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2、根据课文填一填,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3、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如: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

示例:观察豆子我一直想看看豆子是怎么发芽的。

星期一,我就开始泡豆子了。

找了一个杯子,加上水,我拿起一颗黑豆,小心翼翼地放进杯子。

“扑通!”拿起一粒花生,“扑通!”又是一颗黑豆和一粒花生,都接二连三地被我放进杯子。

虽然这四个生命还没苏醒,但已经在我心中萌芽了。

星期二,我一起床就跑到杯子前,迫不及待地去看,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豆子没有发芽,我真恨不得大声对那些豆子喊:“喂!你快醒醒!”但忍住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哎呀,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看着墙上那一片片绿绿的东西。

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玩累了就靠着墙休息。

我一抬头,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东西。

“这是爬山虎呀!”一旁的爷爷笑着说,“它的脚可神奇了呢!”
“爬山虎的脚?在哪里呀?”我迫不及待地问。

爷爷带着我们走近那面墙,指着上面说:“你们仔细看,那些就是爬山虎的脚。


我瞪大了眼睛,努力去看那些小小的“脚”。

“哇,真的呢,像小爪子一样。

”小伙伴们也都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爷爷,那爬山虎的脚有啥用呀?”我好奇地追问。

“它可以让爬山虎紧紧地抓住墙壁呀,这样它就能往上爬啦。

”爷爷耐心地解释道。

我不禁感叹道:“哇,那它也太厉害了吧!”我心想,这小小的脚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就像我们人一样,虽然小小的,但是也能有大大的能量呀。

“可不是嘛,”爷爷笑着说,“你们也要像爬山虎一样,努力向上哦!”
“嗯嗯,我们会的!”我们齐声回答。

从那以后,每次看到爬山虎,我都会想起爷爷的话,想起那神奇的爬山虎的脚。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有爬山虎的那种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向上,紧紧抓住我们的目标。

这小小的爬山虎,给了我大大的启示呀!难道我们不应该像它一样努力向上吗?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爬山虎的脚》1

《爬山虎的脚》1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0 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0 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0 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7-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 (2)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 2.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句中的“庐山云雾”指昙花毫不起眼的外表 。 (2)“那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表现在哪里?请用“ ”画出 相关的句子。 渐渐地,昙花由小变大,成了一个大大的、洁白无瑕的花骨朵儿。 用手轻轻一摸,柔软得好像丝绸一样。过了一会儿,花瓣慢慢张开, 同时散发出一阵阵清新淡雅的香味。我深深地陶醉其中了!可是过 了几个小时,美丽的花瓣就凋谢了。真是“昙花一现”啊! 3.在本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提到荷花和玫瑰花? 荷花和玫瑰花都很漂亮,但作者更爱昙花。作者写荷花和玫瑰花是 为了引出并衬托昙花。
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示例:你要是有困难,就说出来,我们可以帮助你。
五、根据课文填一填。 触变贴拉巴爬
爬山虎的脚( 触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变 )成小圆 片,( 巴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 拉 )一把,使它紧( 贴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 上( 爬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0 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10 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二、看拼音,写词语。
嫩红
均匀
-3-
重叠
舒服
叶柄
枯萎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Fra bibliotek件-10 爬山虎的脚|部编版
牢固
瞧见

10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第一课时)PPT

10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第一课时)PPT

10 爬山虎的脚
字歌:
敕勒川,天空下, 青草嫩,牛羊多,

10 爬山虎的脚
顺口溜: 双耳旁,小日小 有缝隙,不得了

10 爬山虎的脚
换偏旁:
字理识字: 占
会意字。从ト从口,ト象ト兆纵横,口以表ト问。
返回
10 爬山虎的脚
识字游戏
我爱爬山虎
弯曲
空隙
舒服
叶柄 蜗牛
操场 嫩绿
10 爬山虎的脚
理解词语
10 爬山虎的脚
学习第一部分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 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 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两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在哪里?
2.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什么?
10 爬山虎的脚
课后作业:
回去收集有关爬山虎爬墙的资料,下 节课一起来交流。
10 爬山虎的脚

10 爬山虎的脚
10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
10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
属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 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藤相似。爬 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 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 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 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
10 爬山虎的脚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10 爬山虎的脚
谢谢聆听!
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 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 叠起来的。 2.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 一根筋。
指不要,别的意思
10 爬山虎的脚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 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叶圣陶先生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一篇观察范文。

文章
的结构非常清晰。

全文从爬山虎的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三
方面介绍爬山虎。

叶老先写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再写“引人注意”的爬山虎
的叶子,最后写爬山虎的脚。

而写爬山虎脚的部分,又按“脚的样子”、“怎
么爬”以及“脚的变化”每段一个主题,分三段进行了细致精准的描写。

在每
个主题中又渗透观察方法,比如“今年我注意了”中的“注意”、“如果你仔
细看”中的“仔细”,还有最后一段的“不几天”、“后来”、“逐渐”这些
词语,都在传递作者的观察方法,告诉孩子们观察要专注、要仔细、要长时间、有顺序且有重点加上联想,这样方能了解事物的秘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虎、茎、柄”等生字,正确读写“一顺儿、均匀、重叠、空隙”
等词语,并理解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爬山
虎脚的特点。

3.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叶和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圈画生字词,搜集爬山虎的图片和作者资料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仔细听:“青藤弯弯细又长,绿叶
密密两相傍。

藤上长出卷胡须,轻轻松松爬高墙!
2.谁猜出来啦?(板书:爬山虎)
3.爬山虎有一种高超的本领就是——爬墙。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叶圣陶,一起去揭开了爬山虎爬墙的秘密。

(板书:的脚)
4.读题质疑
(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
正音:叶柄(后鼻音)
理解:均匀(1)找近义词:平均
(2)联系上下文:指叶子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书写:隙(左窄右宽,上面的“小”不出钩)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 快速默读
师:生字词学完了,我们回到课文中,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课文从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脚特点和怎样爬墙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四、品读课文,感悟方法
1.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爬山虎喜欢生长在哪里。

2.指名回答(教师完成简笔画)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关键词句。

(教师完成简笔画)
4.学生交流,教师完成板书:颜色形态
5.谁来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刚长出来嫩红——长大了嫩绿)
6.爬山虎叶子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集体交流:
“叶尖一顺儿朝下”这说明叶子生长方向——一致
“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不留一点空隙”说明叶子——密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写出了爬山虎叶子动态的美。

7.同学们,爬山虎叶子的这些特点是一次观察就能发现的吗?是的,作者
经过多次观察才能写得这么细致。

8.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很多同学都禁不住赞叹,爬山虎的叶子多美呀,同学们一起美美的读读这一段。

9.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谁来读读课文第3段。

作者分别写了爬山虎脚的哪些特点?(板书:位置、形状、颜色)
10.(画简笔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脚的形状
是(六七根细丝)就像——对,蜗牛的触角。

这些细丝的颜色也是——嫩红的。

11.瞧,作者不仅观察得仔细,而且抓住特点,准确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总结: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也应该学习作者这种抓特点的方法。

爬山虎
的脚如此纤弱,又是如何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作业:
1、抄写词语和课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2、结合课后资料袋的观察方法,观察你喜欢的一种植物。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