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十七章适应水生生活鱼类
第三篇 第十七章 鱼类的摄食

第十八章 鱼类的摄食
第一节 鱼类的摄食与类型和摄食方式 一、摄食类型 (一)按食物性质分 1、植食性 2、动物食性(肉食性) k ( t t 0 ) t 3、杂食性 (二)按摄食方式分 k ( t t 0 ) 1、捕食性 t 2、滤食性 3、刮食性 4、吮食性 5、寄生
全年测定,可年出季节变化;周日测定,生殖季节测定等。 全取或剪一段,标签,5-10%福尔马林固定。在同一地点采集的样品,用于
3、样品处理
第十八章 鱼类的摄食
第三节
鱼类食性的研究 二、胃肠道内含物的处理
1、消化道长度测定 2、食物团称重
3、饵料消化程度测定
4、饵料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5、更正重量--测定食物团的实际重量,和各种成
1、出现频率法 2、个体数量法
被查鱼总尾数
100
即某种饵成分在总饵料中所占的百分比 3 、体积法 先测定整个食物团体积,求出各饵料成分的百分比 (研究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常用) 4、重量法 还原成活重
该成分的更正重量 重量百分比( %)= 100 食物团更正重量
第十八章 鱼类的摄食
第十八章 鱼类的摄食
第三节
鱼类食性的研究 一、食性材料的收集 1、生物学测定:10-100尾。记录:产地、日期、编号、体长、
2、肠胃充塞度测定:一般目测,分成6个级: 00级 无食物 0级 残存 1级 少量 2级 适量 3级 充满 4级 胃膨大
体重、性别、性腺成熟度、取下鉴定年龄的材料。登记在表格上。
分的重量,还原出被鱼类吃下的食物的重量。可以利 用1 )水生生物样品中所测定的饵料生物平均重量资 料。
第十八章 鱼类的摄食
第三节
(完整版)第十七章鱼纲

平扁型: 身体上下扁平,动作迟
钝,适应于底栖生活,如牙 鲆、舌鳎鱼 棍棒型:
躯体沿长轴延长成棍棒 状,适应于洞穴生活,游泳 能力很差。如黄鳝 Monopterus albus 、鳗鱼
其他体型
鲀 海马
(二)分部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尾
躯干
头
头与躯干的分界线 软骨鱼类:最后一对鳃裂。 硬骨鱼类:鳃盖的后缘。 躯干与尾的分界线 肛门或泄殖孔或臀鳍的起点。
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 • 脑颅:包藏脑及视、听、嗅
等感觉器官。 – 软骨鱼脑颅只是一个软骨
脑箱保护着脑部; – 硬骨鱼完整,由130枚左
右的骨片合成,构成脑颅 的骨块数多于脊椎动物中 任何一纲。
• 咽颅:左右两侧包围消化管的前段,保护和 支持咽部。
– 颌弓形成上下颌 软骨鱼:初生颌
������ 硬骨鱼:次生颌
(四)侧线(lateral line):
鱼类体表的特殊皮肤感受器。 • 构造:管状或沟状,埋在头
骨内和体侧的皮肤下。以一 系列侧线孔穿过头骨或鳞片 通到体外。 • 功能: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 以此来判断水流方向、水波 动态及周围环境。 • 侧线神经与内耳来的听神经 一起进入延脑的听觉侧线区.
侧线
1)肉毒 2)刺毒 3)毒腺
5.发光器
1.粘液腺:单细胞腺体
– 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减少水的磨擦; – 形成一层隔离膜,使皮肤减少水分的渗透, 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 粘液可保护身体不受细菌和微生物的侵袭。
• 2、鳞片:
根据外形、结构和发生的特点分为三种: – 楯磷: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为软骨鱼类特有。
– 入鳃血为缺氧血,出鳃血 为多氧血。
继续
鳃
11(2)鱼纲

一、体形和皮肤
鱼 类 不 同 类 型 的 体 型
鲽
2 体分部:头、躯干、尾
分界线 ?
图16-4
鱼类的体轴
3.鳍
鳍棘 软鳍条 背鳍
胸鳍:协助平衡鱼体、 控制运动方向
尾鳍
臀鳍:维持 鱼体垂直的 平衡器官
腹鳍:稳定身 体、协助升降
(1)鳍的组成及功能
{ { {
奇鳍 偶鳍
背鳍 (dorsal fin)
初生下颌(麦克耳氏软骨)
软骨鱼头骨
围眶骨
前筛骨 上颌骨 前颌骨 筛骨
额骨
顶骨
上枕骨
前耳骨
齿骨 关节骨 隅骨 方骨 前鳃盖骨 间鳃盖骨 鳃盖条
鳃盖骨
下鳃盖骨
硬骨鱼类:颌弓(次生颌)
图16-13 鲤的颅骨
次生上颌(前颌骨、上颌骨、方骨), 次生下颌(齿骨、关节骨、隅骨)
(二)脊柱 (vertebral column)
第一节
1.淡水鱼类41.2% 2.洄游鱼类0.6% 3.暖水性浅海鱼类39.9% 4.冷水性浅海水鱼类5.6% 5.远洋上层鱼类1.31% 6.远洋深层鱼类5.0% 7.远洋底层鱼类6.4%
概述
2—7海洋鱼类58.2%
图16-1 现存鱼种在不同栖息水域中所占的百分比
第二节
(一)体形 1外形
鱼纲的主要特征
二、骨骼系统
{脊柱 奇鳍骨 {附肢骨 鳍骨{偶鳍骨 {带骨
中轴骨 头骨
图 16 10 鲤 的 骨 骼 -
(一)头骨 (skull)
软骨鱼:软骨脑箱
脑颅 硬骨鱼:许多骨片 第1对咽弓:颌弓
头骨
咽颅
上颌
下颌 舌颌骨 第2对咽弓:舌弓 角舌骨 基舌骨 第3~7对咽弓:鳃弓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17章 鱼纲

鳃弓—鳃丝、鳃耙
食管很短,直接通肠部 草食性(鲤鱼)的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长;肉食性的胃肠分明,但 肠管短。 有些鱼类在幽门和肠交界处有许多突出的幽门盲囊,黏膜有丰富的皱 褶和血管,由辅助消化和吸收功能。
软骨鱼类构成的上下颌,是脊椎动物最 早出现和最原始的颌,故称为初生颌。
(3)带骨
直接或者间接将偶鳍悬挂到中轴骨上的骨骼,悬挂胸鳍 的带骨为肩带,悬挂腹鳍的带骨为腰带。
软骨鱼类的肩带位脑颅后呈半环状, 不与头骨或脊柱关连,称肩胛骨乌 喙骨
腰带位于泄殖腔前构造简单,为 一横列的坐耻骨,两端通过关节 面与腹鳍骨关连
基鳍骨
鱼类的腰带不与中轴骨直接相连
辐鳍骨 真皮鳍条
(4) 鳍骨
软骨鱼类的鳍骨由基鰭骨、腹 鳍骨和鳍条组成,由近到远依 次排列。雄性软骨鱼类的腹鳍 内侧一块基鰭骨延伸形成一对 棒状交配器官,称鳍脚。
奇鳍骨的排列与偶鳍骨近似, 歪型尾的末端也有鳍条
17.1.3.2 硬骨鱼类 多数种类骨骼完全硬化
(1) 脊柱和肋骨 基本结构与软骨鱼类相似。肋骨发达,弯刀形,与躯 干椎的横突相关节,保护内脏,尾椎具有典型脊椎骨的结构,但无肋骨
(2) 头骨
头骨骨片增加并复杂化,骨块数多于脊椎动物中的任何一纲 硬骨鱼咽颅第一对颌弓的上颌被前颌骨和颌骨取代,下颌被齿骨和隅(yu)骨 取代,构成新的次生颌。 第2对舌弓的舌颌骨连接咽颅和脑颅 第3-7鳃弓,支持鳃
前筛骨 前颌骨
齿骨
关节骨
(3) 带骨
鱼类肩带位置靠前,由伸向背面的肩胛骨、腹面的乌喙 骨、上匙骨、匙骨组成
17.1.7.2 动脉
动物学教学进度和计划表

节肢动物种 类多,分布 广,与其结 构有何关 系? 名词解释: 马氏管,不 完全变态 棘皮动物门 的主要特 征? 名词解释: 五辐对称、 呼吸树 脊索动物的 主要特点
第十六章 圆 圆口纲动物的主要 鱼类的进步性特征及其 讲授式和启发式并用
11
4
口纲(1) 第十七章 鱼
特征
意义
纲(3)
的动物类群
十一章 哺乳 理解动物由简单到 各类动物主要器官的变 讲授式和启发式并用
1.哺乳纲的
纲(1)
复杂、由低等到高 化情况
进步性特点
第二十二章 等的进化基本规 动物进化证据及进化机
2.名词解
脊椎动物的起 律;了解动物界的 理概述
释:胎盘、
源及动物进化 演化历程
世界及我国的动物地理
异型齿
17 4 基本原理 掌握生态的基本概 区划
行纲(2)
13 4
第十九章 爬 掌握爬行动物从个 爬行类对陆生生活的进 讲授式和启发式并用
行纲(1) 体生存到繁殖对陆 一步适应;爬行类形态
第二十章 鸟 生生活的进一步适 、结构与机能特点
14 4 纲(3)
应
第二十章 鸟 掌握鸟类的进步性 鸟类的进步性特征;鸟 讲授式和启发式并用
纲(3)
特征及其意义;鸟 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动物门(1) 纲及代表动物的特 、代表动物的形态特
第三章 多细 征
征,孢子虫纲的生活史
胞动物导论 掌握个体发育的各 生物发生律、原肠胚和
2 4 (1)
个阶段
中胚层的形成
第四章 多孔 掌握多孔动物门的 原始多细胞动物的特点
动物门(1) 特征
第五章 腔肠
动物门(1)
普通动物学ppt课件第十七章鱼纲

Venule
Vein
Gill capillaries
Atrium Ventricle Heart
Artery (O₂-poor blood)
CAddison Wesley Longrman, Ino.
um
FRESI F
Food, fresh water2
G A N.
05
Copyright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Permission required for reproduction or display.
outh open
Mouth closed
Gill raker
Gill filaments
Gill arch
Gill raker
Lamellae with
Gill arch
Gill filaments capillary
Water
networks Artery
Water
Water
Vein
Water
Water
等 鱼类的骨骼:
体外骨骼:鳞片
– 脑颅neurocranium
内骨骼:
– 嗅觉区olfactory region – 视觉区orbital region
中轴骨 脊柱 体椎 ( 附有肋骨)
– 耳区otic region – 枕区occipital region
{
{ 尾椎 ( 特具血管弧)
头骨
脑 颅 软骨鱼 : 软骨脑箱, 构造简单
生 Mesorchium
生
软!
卵!
硬,
体 雄 少
Dorsal aorta
Kidney Posterior mesenteric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生物学特征和进化地位•具上下颌及成对的附肢(偶鳍);•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脊柱替代脊索功能;•身体流线型;波浪式运动和尾部摆动获得动力•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体被骨质鳞片或楯鳞,体表具侧线;•呼吸器官为鳃;单循环;•具调节体内渗透压机制。
鱼类是最低等的有颌类、变温脊椎动物,适应水生生活而发展出许多特有的结构。
它是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一支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
由于骨组织的不同分硬骨鱼纲和软骨鱼纲。
(一)软骨鱼纲1.外形•身体为流线型,适应游泳;•身体分头、躯干、尾,最后一对鳃裂是头与躯干的分界,泄殖孔是躯干和尾的分界;•口腹面,横裂,口前面有对鼻孔;•头背面两侧有一对眼,具上下眼睑和舜膜;•有些种类俩眼后各有一个喷水孔与咽相通;•有5个鳃裂均开口于体外。
•躯干部具有奇鳍和偶鳍,偶鳍水平位;•尾鳍为歪尾型,尾椎骨歪向较大的上叶;•偶鳍和尾鳍对推进、控制身体位置、游泳方向有重要意义;•俩腹鳍之间有泄殖孔,雄性具有鳍脚。
2.体表的结构1)皮肤:表皮和真皮均为多层细胞,皮肤与肌肉紧密相连,皮下组织极少,使整个身体为结实的实体。
表皮内有单细胞腺体,分泌粘液使身体粘滑。
这些特点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粘液有免疫和提抗寄生物的作用。
(2)鳞片软骨鱼为盾鳞,体表的刺突和真皮内的基部构成,由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内有髓腔、血管和神经。
鳞片具保护作用,在游泳运动中起辅助作用,楯鳞的棘突和栉鳞后缘的栉状突可减少游泳时体表的湍(tuan)流。
3.支持和运动系统脊柱、头骨、带骨、附肢骨及肌肉,构成了支持和运动系统。
(1)骨骼系统:•全部为软骨,有些部位因钙盐的沉积而变坚硬;•头颅为完整的软骨囊,保护脑和嗅、视、听觉器官;•7对软骨弓构成咽颅围绕并保护消化管的前端,也支持鳃的活动,第一对为颌弓,上下颌的骨骼;第二对为舌弓,其中一块舌颌骨将咽连接在脑颅上;其余5对为鳃弓•脊柱由双凹型的脊椎骨组成,脊索呈念珠状残留在椎体间。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和硬

嗅、听觉的最基本结构类型; z 骨骼为硬骨或软骨; z 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持结构。 结构和功能的适应(以硬骨鱼为例) 外形 z 体形多为纺锤型或流线型,少数为侧扁型、平扁型和棍棒型及其它特殊体型; z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3 部分(没有颈部是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区别之一); z 口端位(硬骨鱼)或腹位(软骨鱼),躯干具有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和偶鳍
z 色素细胞 是皮肤中一种重要衍生物。来源于真皮,是许多鱼类体色得以丰富多彩 的物质基础。
支持和运动系统 鱼类具有由典型的椎骨组成的脊柱、完整的头骨、带骨、附肢骨以及肌肉,构成了支持 和运动系统。 1.骨骼 z 脊柱分化程度很低,脊椎只有两种:体椎(附有肋骨)和尾椎(特具血管弧)。脊
椎的椎体为双凹型椎体,为鱼类所特有; z 头骨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软骨鱼脑颅只是一个软骨脑箱保护着脑部。硬骨
(胸鳍和腹鳍)。硬骨鱼的偶鳍呈垂直位,而软骨鱼的偶鳍呈水平位(图);
z 尾鳍有三种类型:胚胎期及刚孵出不久的仔鱼为原尾型,软骨鱼为歪尾型,而硬骨
鱼为正尾型(图); z 鱼鳍中有鳍条支持。硬骨鱼的鳍条可分为鳍棘和软鳍条两种。前者坚硬而不分节,
后者柔软分节且末端往往分叉。鱼鳍的组成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等,是鱼类分类上 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背鳍和臀鳍的鳍条数目更为常用。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 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通体外;硬骨鱼类则是以肛门和泄殖孔与体外相通。 z 软骨鱼类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尤以肝脏发达(除消化功能外,还有调节自身比
重的作用)。大多数硬骨鱼类的肝脏和胰脏组织混在一起称肝胰脏。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z 脑明显分为 5 部脑(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其中软骨鱼类大脑较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