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试题九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月考试题(带答案)

初中物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月考试题(带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阶段性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小泡沫塑料小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小球被吸引,则小球一定带负电B. 若小球被排斥,则小球一定带负电C. 若小球被吸引,则小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D. 以上说法都不对2. 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使两灯同时亮,同时灭,两灯一定要串联B. 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C. 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3.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接入电路前要估计测量值的范围,来选定量程B. 接入电路时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C. 接入电路时都严禁将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D. 使用前都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4.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图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A. B. C. D.5.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

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A. 只有①B. 只有②C. ①和②D. ①②和③6.由欧姆定律公式I=UR 可变形得到R=UI,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B. 某段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其电阻为0C. 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等于这段导体的电阻D.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7.如图,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中,灯泡L1和L2上分别标有“3.8V0.2A”和“3.8V 0.3A”字样。

九年级物理阶段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阶段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阶段测试题一、选择题(40分)1.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A·匀速上升的气球B·空中加速下落的冰雹C·匀速下坡的汽车D·在水平轨道上加速的火车2.一辆汽车在上坡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动能不断减小B·它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C·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D·它的势能的增加等于动能的减少3.2001年1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号"宇宙飞船载人舱按时返回地面指定点,"神舟二号"载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内能增大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内能减小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内能增大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内能不变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B·晒衣服时水分蒸发,衣服变干C·鸭蛋放在盐水中,蛋变咸D,把一块冰放人温暖的室内,一会儿冰就熔化成水5.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现象是()A·古代的人"钻木取火"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D·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6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水壶烧水B·冬天,在室外晒太阳C·在炉旁烤火D·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手就变得暖和7.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发生了热传递,那是因为它们的()A·热量不同B·比热容不同C·内能不同D·温度不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温度一定高B·质量相同时,温度升高多的吸收热量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会增加9.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塑料尺C·硬币D·盐水10.下列情况中,一定有电流通过的是()A·带有电荷的物体B·有电荷运动的导体C·有电源的电路D·正在工作的用电器11.关于电流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电时间越短,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B·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荷越多,导体的电流就越大D·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越多,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卷九年级数学(BS )测试范围:1-2.6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三大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日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C .D .2.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为0,则的值为( )A .3B .C .D .3.如图,在中,,点为斜边上的中点,则为()A .10B .3C .5D .44.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A .矩形B .菱形C .平行四边形D .正方形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 .B .C .D .7.如图,矩形的对角线,则的长为()220x -=252x x=+2ax bx c ++=()210x x -=x 22290x x m ++-=m 3-3±9±ABC △90,8,6ACB AC BC ∠=︒==D AB CD 2450x x --=2(2)1x -=2(2)9x -=2(4)21x -=2(4)11x -=ABCD 8cm,120AC AOD =∠=︒ABAB .2cmC.D .4cm8.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若设参加酒会的人数为人,则可列出方程()A .B .C .D .9.如图,在菱形中,,则()A .B .C .D .10.如图,在正方形内有一点,连接,有,若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若为中点,,则的长为( )A .B .4C .D .2.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1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则它的面积是______.13.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4.如图,矩形中,是边上的中点,是边上的一动点,分别是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______.x ()155x x +=()155x x -=()1552x x -=()1552x x +=ABCD 80,ABC BA BE ∠=︒=AED ∠=95︒105︒100︒110︒ABCD F ,AF CF AF AB =BAF ∠BC E E BC 2CF =AD ()()5726x x +-=-2cm,3cm 2cm x 230x x m -+=m ABCD 6,8,AB AD E ==AD P AB M N 、PE PC 、MN15.如图,在正方形中,,点分别为上一点,且,连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三、解答题(共8题,共75分)16.(10分)解下列方程:(1);(2).17.(9分)如图,四边形为矩形,对角线交于点交延长线于点.(1)求证:;(2)若,求的度数.18.(9分)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负数,求正整数的值.19.(9分)在中,是的中点,是的中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ABCD 5AB =E F 、AD AB 、AE AF =BE CF 、BE CF +2340x x +-=22410x x --=ABCD ,O DE AC ∥BC E BC CE =30E ∠=︒BOC ∠x 2240x mx m -+-=m Rt ABC △90,BAC D ∠=︒BC E AD A AF BC ∥CE F(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若,菱形的面积为40.求的长.20.(9分)阅读材料:若,求的值.解:,....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面的问题:(1)已知,求的值;(2)已知三边长都是正整数,且满足,求的周长.21.(9分)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带动了市场头盔的销量.某头盔经销商5至7月份统计,某品牌头盔5月份销售2250个,7月份销售3240个,且从5月份到7月份销售量的月增长率相同.请解决下列问题.(1)求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2)为了达到市场需求,某工厂建了一条头盔生产线生产头盔,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一条生产线最大产能是900个/天,但如果每增加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最大产能将减少30个/天,现该厂要保证每天生产头盔3900个,在增加产能同时又要节省投入的条件下(生产线越多,投入越大),应该增加几条生产线?22.(10分)如图,在中,.点从点出发沿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匀速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运动的时间是秒.过点作于点,连接.ADBF 8AB =ADBF AC 22228160m mn n n -+-+=m n 、22228160m mn n n -+-+= ()()22228160m mn n n n ∴-++-+=22()(4)0m n n ∴-+-=22()0,(4)0m n n ∴-=-=4,4n m ∴==22610210a ab b b ++++=ba ABC △abc 、、2226100a b a b +--+=ABC △Rt ABC △90,5cm,30B AB C ∠=︒=∠=︒D C CA A E A AB B D E 、t (0)t >D DF BC ⊥F DE EF 、(1)求证:.(2)四边形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______时,为直角三角形.23.(10分)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中,点在边所在直线上,连接,以为边,在的下方作正方形,并连接.(1)如图1,当点与点重合时,______;(2)如图2,当点在线段上时,,求的长;(3)若的长.AE DF =AEFD t t =DEF △ABCD E CD BE BE BE BEFG AG E D AG =E CD 2DE =AG AG =DE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卷(1/4)参考答案九年级数学(BS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 2.C 3.C 4.A 5.B 6.B 7.D 8.C 9.D 10.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12.3 13. 1415.三、解答题(共8题,共75分)16.解:(1),则,则或,解得;(2),,,即,,.17.(1)证明:四边形为矩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290x x --=94m >2340x x +-=()()140x x -+=10x -=40x +=121,4x x ==-22410x x --=2122x x -=212112x x ∴-+=+23(1)2x -=1x ∴-=1x ∴=±1211x x ∴==- ABCD ,AD BE AD BC ∴=∥DE AC ∥∴ACED ,AD CE BC CE ∴=∴= ACED AC DE ∴∥30ACB E ∴∠=∠=︒四边形为矩形,,即是等腰三角形,,.18.解:(1)证明:.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用因式分解法解此方程,可得,解得,若方程有一个根为负数,则,故正整数.19.(1)证明:,,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2)解: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面积的面积,点是的中点,的面积的面积,菱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长为10.20.解:(1)已知等式变形得:,,,解得:,ABCD OC OB ∴=BOC △30OBC OCB ∴∠=∠=︒120BOC ∴∠=︒()222Δ()424816(4)m m m m m =--⨯-=-+=- 2(4)0m -≥ ∴2240x mx m -+-=()()220x x m --+=122,2x x m ==-20m -<2,m <∴1m =AF BC ∥,AFC FCD FAE CDE ∴∠=∠∠=∠ E AD (),AAS ,AE DE FAE CDE AF CD ∴=∴∴=△≌△ D BC ,BD CD AF BD ∴=∴=∴AFBD 90,BAC D ∠=︒ BC 12AD BD BC ∴==∴ADBF ADBF ∴ADBF 2ABD =△ D BC ABC ∴△2ABD =△∴ADBF ABC =△1140,40,84022AB AC AC =∴⋅=∴⨯⋅=10AC ∴=AC ∴()()22269210a ab bbb +++++=22(3)(1)0a b b ∴+++=30,10a b b ∴+=+=3,1a b ==-则原式;(2)已知等式变形得:,,,解得:,三边长都是正整数,,即,则三角形周长为.21.解:(1)设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依题意,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2)设增加条生产线,则.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答:在增加产能同时又要节省投入的条件下,增加4条生产线.22.(1)证明:在中,,.,又,;(2)解:四边形能够成为菱形.理由如下:,,又,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使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则需,即,1133-==()()2221690a a b b -++-+=22(1)(3)0a b ∴-+-=10,30a b ∴-=-=1,3a b ==ABC △a b c 、、24c ∴<<3c =1337++=x 22250(1)3240x +=120.220%, 2.2x x ===-20%y ()()9003013900y y -+=124,25y y ==DFC △90DFC ∠=︒30,2C DC t ∠=︒=11222DF DC t t ∴==⨯=1AE t t =⨯= AE DF ∴=AEFD ,AB BC DF BC ⊥⊥ AE DF ∴∥AE DF = ∴AEFD 5cm AB = 210cm AC AB ∴==()102cm AD AC DC t ∴=-=-AEFD AE AD =102t t =-解得:.即当时,四边形为菱形;(3)或4【提示】①当时,,即,;②时,,即,;(3)时,此种情况不存在.故当或4时,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或4.23.解:(1);(2)如图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103t =103t =AEFD 5290EDF ∠=︒2AD AE =1022t t -=52t ∴=90DEF ∠=︒12AD AE =11022t t -=4t ∴=90EFD ∠=︒52t =DEF △52G GK AB ⊥AB K 2,5DE DC == 3CE ∴=90,90EBG EBC CBG CBG GBK ∠=∠+∠=︒∠+∠=︒ EBC GBK ∴∠=∠,90BE BG K BCE =∠=∠=︒ ()AAS BCE BKG ∴△≌△3,5CE KG BC BK ∴====10AK ∴=由勾股定理得:;(3)的长是或.【提示】分三种情况:①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同理知,,,由勾股定理得:,,此种情况不成立;②当点在边上时,如图,同理得:;③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G ==DE 52152E CD ()AAS BCE BKG △≌△5BC BK ∴==10AK = 52KG ==52CE KG ∴==E CD 52DE =E DC同理得,,综上,的长是或.52CE GK ==515522DE ∴=+=DE 52152。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9(理)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9(理)

阶段性测试题九(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一个几何体是上下两部分构成的组合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图中圆的半径为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4π3 B .2π C.8π3 D.10π3 [答案] A[解析] 这个几何体是一个底面半径为1,高为2的圆锥和一个半径为1的半球组成的组合体,故其体积为13π×12×2+12×43π×13=4π3.2.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平面A 1BD 截该正方体的内切球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 )A.πa 23B.πa 29C.πa 22D.πa 26 [答案] D[解析] 如图,S △A 1BD =32a 2,S △OBD =14S BDD 1B 1=24a 2,设球心O 到平面A 1BD 的距离为d ,则VO —A 1BD =VA 1—OBD ,即13S △A 1BD ·d =13S △OBD ·22a ,解得d =36a . ∴截面圆的半径r =⎝⎛⎭⎫a 22-⎝⎛⎭⎫36a 2=16a . ∴S 截=πr 2=π6a 2.3.圆台上、下底面面积分别是π、4π,侧面积是6π,这个圆台的体积是 ( ) A.233π B .23πC.736πD.733π [答案] D[解析] 上底半径r =1,下底半径R =2,S 侧=6π, 设母线长为l ,则π(1+2)·l =6π,∴l =2. ∴高h =l 2-(R -r )2= 3.∴V =13π·3(12+1×2+22)=73π3.4.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那么m ∥n 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 ( ) A .m ∥α,n ∥α B .m ⊥α,n ⊥α C .n ⊂α且m ∥α D .m 、n 与α成等角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m ∥n 能推出四个选项的某个结论,而这个结论作为条件又不能推出m ∥n .在选项D 中,因为m ∥n ,则有m 、n 与α成等角;而m 、n 与α成等角,可以是不同方向上成等角,故不能推出m ∥n .5.如图所示,b 、c 在平面α内,a ∩c =B ,b ∩c =A ,且a ⊥b ,a ⊥c ,b ⊥c ,若C ∈a ,D ∈b ,E 在线段AB 上(C ,D ,E 均异于A ,B )则△CDE 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 [答案] C[解析] 由条件知,∠DAE 、∠CBE 、∠CBD 均为直角,∴DE 2+CE 2-CD 2=(DA 2+AE 2)+(CB 2+BE 2)-(CB 2+BD 2)=DA 2+AE 2+BE 2-DA 2-AB 2=AE 2+BE 2-AB 2<0,∴∠CED 为钝角.6.若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AB →·AC →=0,AC →·AD →=0,AB →·AD →=0,则△BCD 是 ( )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确定 [答案] B[解析] ∵BC →·BD →=(AC →-AB →)·(AD →-AB →)=AC →·AD →-AB →·AD →-AC →·AB →+AB 2→=|AB →|2>0,同理CB →·CD →>0,DB →·DC →>0,故△BCD 为锐角三角形.因此选B.7.在四面体O -ABC 中,点M 在OA 上,且OM =2MA ,N 为BC 的中点,若OG →=13OA→+x 4OB →+x 4OC →,则使G 与M 、N 共线的x 的值为 ( ) A .1 B .2 C.23 D.43[答案] A[解析] 若G 、M 、N 共线,则存在实数λ使MG →=λMN →, 即OG →-OM →=λ(ON →-OM →), ∴OG →=(1-λ)OM →+λON →=(1-λ)·23OA →+λ·12(OB →+OC →)=2(1-λ)3OA →+λ2OB →+λ2OC →,∴⎩⎨⎧2(1-λ)3=13x 4=λ2,∴x =1.8.(08·辽宁)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A 1、CC 1的中点,则在空间中与三条直线A 1D 1、EF 、CD 都相交的直线 ( )A .不存在B .有且只有两条C .有且只有三条D .有无数条 [答案] D[解析] 显然在正方体中,A 1E ∥CF , ∴A 1C 与EF 必相交,∴A 1C 是与A 1D 1、EF 、BC 都相交的一条直线.在A 1D 1上任取一点P ,CD 与DP 确定一个平面与正方体相交得▱PQCD ,Q 在B 1C 1上,EF 与此平面交点为R ,连结PR 与CD 必相交,设交点为H ,则直线PRH ,即与A 1D 1、EF 、CD 都相交的直线,由作法知,这样的直线有无数多条.[点评] 一般地,异面问题讨论时,总有设法化异为共,如果讨论多条异面直线问题,总是通过平行直线或相交直线或一线一点(点在另一异面直线上)定面,再加讨论.9.如图,正方形ABCD 与矩形AC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在EF 上.且AM ∥平面BDE .则M 点的坐标为 ()A .(1,1,1) B.⎝⎛⎭⎫23,23,1 C.⎝⎛⎭⎫22,22,1 D.⎝⎛⎭⎫24,24,1[答案] C[解析] ∵M 在EF 上,设ME =x ,∴M ⎝⎛⎭⎫22x ,22x ,1,∵A (2,2,0),D (2,0,0),E (0,0,1),B (0,2,0) ∴ED →=(2,0,-1),EB →=(0,2,-1),AM →=⎝⎛⎭⎫22x -2,22x -2,1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n =(a ,b ,c )由⎩⎪⎨⎪⎧n ·ED →=0n ·EB →=0得,a =b =22c .故可取一个法向量n =(1,1,2) ∵n ·AM →=0,∴x =1,∴M ⎝⎛⎭⎫22,22,1,故选C.10.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底面ABC ,AB =BC =AA 1,∠ABC =90°,点E 、F 分别是棱AB 、BB 1的中点,则直线EF 和BC 1所成的角是 ( )A .45°B .60°C .90°D .120° [答案] B[解析] 设B 1C 交BC 1于点G ,取AC 的中点H ,则GH ∥AB 1∥EF .设AB =BC =AA 1=a ,在三角形GHC 中,易知GH =HC =GC =22a ,又GB =HG =22a ,故两直线所成的角即为∠HGB =60°.11.设x 、y 、z 是空间不同的直线或平面,对下列四种情况:①x 、y 、z 均为直线;②x 、y 是直线,z 是平面;③z 是直线,x 、y 是平面;④x 、y 、z 均为平面.其中使“x ⊥z 且y ⊥z ⇒x ∥y ”为真命题的是 ( )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 C[解析] 由于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故②可以使“x ⊥z 且y ⊥z ⇒x ∥y ”为真命题;又由于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故③可以使“x ⊥z 且y ⊥z ⇒x ∥y ”为真命题;在如图所示正方体中,取x 为直线A 1B 1,y 为直线BC ,z 为直线BB 1,显然命题不真;又取x 、y 分别为平面ABB 1A 1和BCC 1B 1,z 为平面ABCD ,命题也不真,故选C.12.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平面ABD ⊥平面ABCB .平面ADC ⊥平面BDC C .平面ABC ⊥平面BDCD .平面ADC ⊥平面ABC [答案] D[解析] 在平面图形中CD ⊥BD ,折起后仍然有CD ⊥BD ,由于平面ABD ⊥平面BCD ,故CD ⊥平面ABD ,CD ⊥AB .又AB ⊥AD ,故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DC ⊥平面AB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正三棱锥P —ABC 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ABC 成45°角,则点A 到侧面PBC 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 655[解析] 设P 在底面射影为O ,AO 交BC 于D , 由题意:∠P AO =45°,∴AO =PO =2, ∴AD =3,OD =1,∴PD =5,作AM ⊥PD 于M ,则AM ⊥平面PBC ,由PD ·AM =AD ·PO 得,AM =655.14.如图,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都填上)①BD ∥平面CB 1D 1; ②AC 1⊥平面CB 1D 1;③AC 1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 ④二面角C —B 1D 1-C 1的正切值是2, ⑤过点A 1与异面直线AD 与CB 1成70°角的直线有2条. [答案] ①②④[解析] ①∵BD ∥B 1D 1,B 1D 1⊂平面CB 1D 1, ∴BD ∥平面CB 1D 1.②连结A 1C 1交B 1D 1于O ,∵AA 1⊥平面A 1B 1C 1D 1,∴AA 1⊥B 1D 1.又∵A 1C 1⊥B 1D 1,∴B 1D 1⊥平面AA 1C 1.∴B 1D 1⊥AC 1. 同理B 1C ⊥AC 1.∴AC 1⊥平面CB 1D 1.③∠C 1AC 为AC 1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tan ∠C 1AC =CC 1AC =CC 12CC 1=22.④∠C 1OC 为二面角C —B 1D 1—C 1的平面角,tan ∠C 1OC =CC 1C 1O =CC 122CC 1= 2.⑤异面直线AD 与CB 1所成的角为45°,则满足题意的直线有4条.15.如图所示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与ED 平行;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③CN 与BM 成60°角;④DM 与BN 垂直.以上四个说法中,正确说法的序号依次是________.[答案] ③④[解析] 如图所示,显然BM 与ED 不平行;∵BC 綊AD 綊EN ,∴四边形BCNE 是平行四边形,∴BE ∥CN ,故②错;△BME 为正三角形,∴∠EBM =60°.,∵CN ∥BE ,∴∠EBM 为BM 与CN 所成的角,故③正确;∵BC ⊥平面CDNM ,∴BC ⊥DM , 又DM ⊥CN ,CN ∩BC =C ,∴DM ⊥平面BCN ,∴DM ⊥BN ,故④正确. 16.(08·全国Ⅰ)已知菱形ABCD 中,AB =2,∠A =120°,沿对角线BD 将△ABD 折起,使二面角A -BD -C 为120°,则点A 到△BCD 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________.[答案] 32[解析] 设AC 与BD 相交于点O ,折起后如图.易知OA =OC =1,OB =32,设OA →=a ,OB →=b ,OC →=c ,则|a |=1,|b |=32,|c |=1,a ·c =-12,a ·b =0,b ·c =0.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为n =x a +y b +z c , ∵n ·b =x a ·b +y b 2+z b ·c =34y =0,∴y =0.n ·c =x a ·c +y b ·c +y c 2=-12x +z =0,∴x =2z .取z =1,则x =2,∴n =2a +c ,∵AC →·n =(c -a )(2a +c )=a ·c -2a 2+c 2=-32,|n |=4a 2+c 2+4a ·c =3,∴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d =|AC →·n ||n |=3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为正三棱柱.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3,AA 1=4,M 为AA 1中点,P 是BC 上一点,且由P 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 1到M 的最短距离为29,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C 1的交点为N ,求:(1)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2)PC 与NC 的长; (3)棱柱的表面积.[解析] (1)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角线长为92+42=97.(2)如图是侧面展开图的一部分.MP 1就是由点P 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 1到点M 的最短路线.设PC =x ,即P 1C =x ,在Rt △MAP 1中,AM 2+AP 21=MP 21,∴(3+x )2+22=29, ∴x =2,∴PC =P 1C =2. ∵NC MA =P 1C P 1A =25,∴NC =45. (3)棱柱的表面积:S =S 侧+2S 底=9×4+2×12×32×32=36+932.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设D 为AA 1的中点.(1)作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并求其体积. (2)求证:平面BB 1C 1C ⊥平面BDC 1.(3)BC 边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 ∥平面BDC 1?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直三棱柱,且它的直观图如图所示.由图知底面正三角形边长为2,棱柱高为3,∴S △ABC =3,∴V =3 3.(2)证明:连结B 1C 交BC 1于E 点,则E 为B 1C 、BC 1的中点,连结DE . ∵AD =A 1D ,AB =A 1C 1,∠BAD =∠DA 1C 1=90°, ∴△ABD ≌△A 1C 1D .∴BD =C 1D .∴DE ⊥BC 1. 同理,DE ⊥B 1C ,又∵B 1C ∩BC 1=E .∴DE ⊥平面BB 1C 1C .又∵DE ⊂平面BDC 1,∴平面BB 1C 1C ⊥平面BDC 1.(3)解:取BC 的中点P ,连结AP ,则AP ∥平面BDC 1, 证明:连结PE ,则PE ∥AD ,且PE =AD , ∴四边形APED 为平行四边形.∴AP ∥DE .又DE ⊂平面BDC 1,AP ⊄平面BDC 1, ∴AP ∥平面BDC 1.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直观图与三视图如图所示,点E 为棱AD 的中点,在棱PC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EF ⊥平面PBC ?若存在,求出线段EF 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 在棱PC 上存在点F ,使得EF ⊥平面PBC . 由三视图知,此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P A ⊥底面ABCD ,P A =2,∴AB 、AP 、AD 两两互相垂直,以AB 、AD 、AP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2,0,0)、C (2,2,0)、D (0,2,0),E (0,1,0),P (0,0,2),设F (x ,y ,z )是PC 上的点,则PF →=λPC →(0≤λ≤1), PF →=(x ,y ,z -2),PC →=(2,2,-2),则⎩⎪⎨⎪⎧x =2λy =2λz -2=-2λ,∴⎩⎪⎨⎪⎧x =2λy =2λy =2-2λ,∴F (2λ,2λ,2-2λ),∴EF →=(2λ,2λ-1,2-2λ),若EF ⊥平面PBC ,则⎩⎪⎨⎪⎧EF →·PC →=0EF →·BC →=0,∵BC →=(0,2,0),PC →=(2,2,-2), ∴⎩⎪⎨⎪⎧4λ+4λ-2-4+4λ=04λ-2=0,∴λ=12,这时F (1,1,1),∵12∈[0,1],∴存在点F 且为棱PC 的中点,EF →=(1,0,1),EF =|EF →|= 2.20.(本小题满分12分)(08·福建)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 AD ⊥底面ABCD ,侧棱P A =PD =2,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BC ∥AD ,AB ⊥AD ,AD =2AB =2BC =2,O 为AD 中点.(1)求证:PO ⊥平面ABCD ;(2)求异面直线P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3)求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 [解析] (1)在△P AD 中P A =PD ,O 为AD 中点,所以PO ⊥AD ,又侧面P AD ⊥底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PO ⊂平面P AD ,故PO ⊥平面ABCD .(2)以O 为坐标原点,OC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1,0)、B (1,-1,0)、C (1,0,0)、 D (0,1,0)、P (0,0,1), ∴CD →=(-1,1,0),PB →=(1,-1,-1).cos<PB →,CD →>=PB →·CD →|PB →||CD →|=-63,即异面直线PB 与CD 所成的角是arccos63. (3)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n =(x 0,y 0,z 0),由(2)知CP →=(-1,0,1),CD →=(-1,1,0),则⎩⎪⎨⎪⎧n ·CP →=0n ·CD →=0,∴⎩⎪⎨⎪⎧-x 0+z 0=0-x 0+y 0=0,即x 0=y 0=z 0,取x 0=1,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1). 又AC →=(1,1,0),从而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d =|AC →·n ||n |=233.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 =60°,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A 1AC =60°.(1)求异面直线BD 和AA 1所成的角;(2)求二面角D —A 1A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3)在直线CC 1上否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1?若存在,求出点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 连结BD 交AC 于O ,则BD ⊥AC ,连结A 1O ,在△AA 1O 中,AA 1=2,AO =1,∠A 1AO =60°,∴A 1O 2=AA 21+AO 2-2AA 1·AO ·cos60°=3.∴AO 2+A 1O 2=AA 21. ∴A 1O ⊥AO ,∵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A 1O ⊥平面ABCD .∴以OB 、OC 、OA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1,0),B (3,0,0),C (0,1,0),D (-3,0,0),A 1(0,0,3).(1)∵BD →=(-23,0,0),AA 1→=(0,1,3), ∴AA 1→·BD →=0×(-23)+1×0+3×0=0,∴BD ⊥AA 1,即异面直线BD 和AA 1所成的角为90°. (2)∵OB ⊥平面AA 1C 1C ,∴平面AA 1C 1C 的法向量n 1=(1,0,0).设n 2=(x ,y ,z )是平面AA 1D 的一个法向量,则⎩⎪⎨⎪⎧n 2⊥AA 1→,n 2⊥AD →.∴⎩⎨⎧y +3z =0,-3x +y =0.取n 2=(1,3,-1).∴cos 〈n 1,n 2〉=n 1·n 2|n 1||n 2|=55. ∴二面角D —A 1A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55. (3)假设在直线CC 1上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 设CP →=λCC 1→,P (x ,y ,z ), 则(x ,y -1,z )=λ(0,1,3).∴P (0,1+λ,3λ),BP →=(-3,1+λ,3λ).设n 3=(x 3,y 3,z 3)是平面DA 1C 1的一个法向量,则⎩⎪⎨⎪⎧n 3⊥A 1C 1→,n 3⊥DA 1→.∴⎩⎨⎧2y 3=0,3x 3+3z 3=0,不妨取n 3=(1,0,-1).又∵BP →∥平面DA 1C 1,∴n 3·BP →=0, ∴-3-3λ=0,∴λ=-1,即点P 在C 1C 的延长线上,且使C 1C =CP .22.(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ABCD -A 1B 1C 1D 1是正四棱柱.(1)求证:BD ⊥平面ACC 1A 1;(2)若二面角C 1-BD -C 的大小为60°,求异面直线BC 1与AC 所成角的大小.[解析]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1)设AD =a ,DD 1=b ,则D (0,0,0),A (a,0,0),B (a ,a,0),C (0,a,0),C 1(0,a ,b ), ∵BD →=(-a ,-a,0),AC →=(-a ,a,0),CC 1→=(0,0,b ),∴BD →·AC →=0,BD →·CC 1→=0,∴BD ⊥AC ,BD ⊥CC 1,∵AC ,CC 1⊂平面ACC 1A 1且AC ∩CC 1=C ,∴BD ⊥平面ACC 1A 1.(2)设BD 与AC 相交于O ,则点O 坐标为⎝⎛⎭⎫a 2,a 2,0,OC 1→=⎝⎛⎭⎫-a 2,a 2,b , ∵BD →·OC 1→=0,∴BD ⊥C 1O ,又BD ⊥CO ,∴∠C 1OC 是二面角C 1-BD -C 的平面角,∴∠C 1OC =60°,∵tan ∠C 1OC =CC 1OC =b 22a =3,∴b =62a . ∵AC →=(-a ,a,0),BC 1→=(-a,0,b ),∴cos 〈AC →,BC 1→〉=AC →·BC 1→|AC →||BC 1→|=55, ∴异面直线BC 1与AC 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 55. [点评] 1.可不用空间向量解答.第(1)问易证,二面角的平面角也很容易找出,关键是异面直线BC 1与AC 所成的角,可过B 作AC 的平行线与DC 延长线交于E ,通过解△EBC 1求解.2.棱柱和棱锥是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主要载体,应重点训练.。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新店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新店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初三道德与法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最能概括材料主题的是()回首2023,我国GDP超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

A.中国经济实力世界第一 B.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公平C.我国是科技强国领头羊 D.辉煌成就提振中国自信2. 热播电视剧《繁花》以上海为背景,讲述了商人阿宝在改革开放初期崛起于上海黄河路的传奇故事。

故事始于九十年代的上海,跨越30年,这3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30年。

以下对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让苦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B.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D.改革开放为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 下列与“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所表达的思想一致的是()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②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③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④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 中部6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以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中部崛起,不是一域的“独角戏”,而是置身这一区域相关省份的“大合唱”。

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体现了我国()①坚持城乡协调发展②坚持走同步富裕道路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④通过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下列坐标系中,横坐标X表示国家创新水平,纵坐标Y表示国家高质量发展,能正确体现二者关系的坐标系为() A.B.C.D.6.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

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释放出强劲生产动能。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9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阶段性测试题9

阶段性测试题九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有()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DNA转录过程③式中共有5种碱基④式中共有8种核苷酸⑤式中共有5种核苷酸⑥式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A.②③⑤ 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⑤答案 C解析据图知为转录过程,共有5种碱基。

2.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错误的是() A.需要的原料不同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C.均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D.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答案 D解析转录中配对方式是A-U、T-A;而翻译中配对方式是A-U,U-A。

3.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A.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答案 D解析高尔基体、中心体不含核酸。

4.下面哪种酶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不起作用() A.DNA连接酶B.DNA聚合酶C.RNA聚合酶D.解旋酶答案 A解析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涉及DNA复制和转录。

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分别催化脱氧核苷酸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和使双螺旋结构解开。

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B.一个DNA分子中可分成许多片段,每个片段就是一个基因C.DNA分子中,基因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 D解析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已经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均有染色单体存在,即有2个DNA分子;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的连续的长链,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基因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

九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内,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3= 6 B.2+3=6C.8=3 2 D.4÷2=22.样本的方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A.分布规律 B.波动大小C.平均状态D.极差3.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厘米,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厘米, 则⊙O的半径是A.3厘米B.4厘米()C.5厘米D.8厘米4.已知:如图,⊙O的两条弦AE、BC、BE.若∠ACB=60°,则下列结确的是()A.∠AOB=60°B.∠ADB=60°C.∠AEB=60°D.∠AEB=30°(第45.下面是小刚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答对的是 ( )A. 若x 2-5xy-6y 2=0(xy ≠0),则y x =6或yx =-1. B. 若x 2=4,则x =2C. 方程x (2x -1)=2x -1的解为x =1D.若分式1232-+-x x x 值为零,则x =1,26.若,5a =b =17,则85.0的值用a 、b 可以表示为( )A .10b a + B .10ab C .10a b - D . ab7.设m 是二次方程032=-+x x 的根,则mm 3-的值为 ( )A .-3 B.3 C.1 D.-18.如图,图中有两组平行的直线,那么平行四边形共有的个数是 ( )A . 40B .38C .36D .30二、填空题(本大题每个空格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第89.在校园歌手大赛中,七位评委对某位歌手的打分如下:9.8,9.5,9.7,9.6,9.5,9.5,9.6,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极差是,方差是____________.1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cm8,则它的周长是10cm、18cm、㎝,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 ㎝211.如图,矩形ABCD中,AB=8㎝,CB=41BC,则BF=㎝,E是DC的中点,BF=(第11题)4_____________㎝,四边形DBFE的面积为㎝2.12. 若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和3cm,圆心距是7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13.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那么这条弧的长度为 , 扇形的面积为(结果用π表示).14.两年前生产1t某种产品的成本是5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t这种产品的成本是3000元,设生产1t这种产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①1年前生产1t这种产品的成本是____________元, ②现在生产1t这种产品的成本是_______________元;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则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______________16.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x 的二个根为3和-1,则一元二次方程012=-++c bx x 的二个根分别为1x = ,2x = . 17. 如图,点A 是半径为π8cm 的⊙O 上的一点,现有动点P ,Q 同时从点A 出发,分别以3 cm/秒,1 cm/秒的速度沿圆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运动,①当P ,Q 两点运动了1秒时, 弦长PQ =_____________cm ②当P ,Q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秒 三、计算和解方程(共16 分) 18.(每小题4分)(1)9820+- (2)12315520⨯-+19.(每小题4分)(1)用配方法解方程:x 2+4x -12=0 (2)用公式法解方程:3x 2+5(2x+1)=0(第17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20.(6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C= AB, BA⊥AC于点A,AE⊥BC于点E,F为CD中点,且Array求证:BD=BC.B21.(8分)如图, 已知AB 为⊙O 的直径,AC 、AD 为⊙O 的弦,且AB 平分∠CAD.(1)△BCD 是等腰三角形吗?说明理由.(2) 若将“AB 为⊙O 的直径”改为“AB 为⊙O 的弦”,其它条件不变, 则(1)中结论还成立吗?.22.(6分)甲、乙、丙三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研究下列问题:+22:x x 形式为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已知关于 1-x =0,其中黑墨部分看不清,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不相等的实数根还是没有实数根?甲认为:这个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乙认为:这个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丙认为: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3.(8分)某商店将进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每天可售出200件,现在采取提高商品售价减少销售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如果这种商品每件的销售价每提高0.5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件,问应将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利润为640元且尽可能让利顾客?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24.(8分)先观察下列等式,然后用你发现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11122=-⨯ 1112323=-⨯ 1113434=-⨯ ┅┅(1) 计算111111223344556++++=⨯⨯⨯⨯⨯ . (2)探究1111......122334(1)n n ++++=⨯⨯⨯+ .(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 (3)若 1111......133557(21)(21)n n ++++⨯⨯⨯-+的值为1735,求n 的值.25.(6分)在△ABC 中,∠A=90°,AB =4,AC =3,M 是AB 上的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M 点作MN∥BC 交AC 于点N .以MN 为直径作⊙O ,并在⊙O 内作内接矩形AMPN . 令AM =x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MNP 的面积S ; (2)当x 为何值时,⊙O 与直线BC 相切?BD 图 2B图 1。

九年级数学阶段测试题(上册第1~5章)

九年级数学阶段测试题(上册第1~5章)

九年级数学阶段测试题(上册第1~5章)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方程 x (x +3)= 0的根是( )(A )x =0 (B )x =-3 (C )x 1=0,x 2 =3 (D )x 1=0,x 2 =-3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3.关于x 的方程032)1(2=-++mx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是( ) (A )任意实数 (B )1≠m (C )1-≠m (D )1->m4.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cm AB 10=,cm BC 7=,cm AC 6=,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ED △的周长为( )(A )9cm (B )13cm (C )16cm (D )10cm 5.反比例函数y =xk(k ≠0)的图象经过点(2,6),则图像也一定经过的点是( ) (A )(-3,4) (B )(-4,3) (C )(-1,12) (D )(-1,-12) 6.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左视图面积为( )(A)3 (B)4 (C)12 (D)167.将方程0982=++x x 左边化成完全平方式后,方程是( )(A )25)4(2=+x (B )7)4(2=+x (C )9)4(2-=+x (D )7)4(2-=+x 8、某地区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2010年投入1000万元,2012年投入1210万元,若教育经费每年增长的百分率相同,则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 (A) 7% (B) 8% (C) 9% (D) 10% 9.若b (b ≠0)是方程02=++b cx x 的根,则b +c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10.如图,将△ADE 绕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顺时针旋转90°, 得△ABF ,连接EF 交AB 于H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E ⊥AF (B)EF ∶AF = 2 ∶1 (C)AF 2=FH ·FE (D)FB ∶FC =HB ∶E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把方程1)2)(32(-=-+x x 化成一般形式是 .12.已知方程0122=--kx x 的一个根是2,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k = . 13.直线y =2x 与双曲线y =xk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2,4),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的 坐标是 .1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 于点E 、F ,3,2==BC AB ,则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5.菱形ABCD 的面积是350cm 2,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是310cm ,则菱形ABCD 的较小的内角为 ,菱形ABCD 的边长为 .16.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12212=-+--x k x k 有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已知1x 、2x 为方程0132=++x x 的两实根,则208231++x x = . 18.已知P (a ,b ),Q (b ,c )是反比例函数y =x 5 在第一象限内的点,则)1)(1(c bb a -- 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解方程:07432=-+x x20.(7分)在同一时刻两根木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竿AB =2米,它的影子BC =1.6米,木竿PQ 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墙上,PM =1.2米,MN =0.8米,求木竿PQ 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测试题九(必修三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 )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组织液D .细胞外液答案 D解析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

2.(2013·广东梅州)下列叙述与下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①――→+X ――→-②A .若X 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B .若X 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 .若X 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 .若X 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答案 C3.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据此原理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1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1传导到效应器C.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D.当1处受损伤时,针刺6处仍会产生痛觉答案 C解析5为感受器,1为传入神经,3为突触,2是神经节,4为传出神经,5为效应器。

4.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

此生理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答案 B解析组织胺不是激素,因此是体液调节。

5.(2013·北京海淀区)下列有关环境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天获得的性状,其出现频率都符合孟德尔定律B.环境对细胞结构造成的改变,不能遗传至下一代C.能生存下来的物种,种群中所有个体都能适应环境D.遗传性状的表现,常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答案 D6.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种激素B.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C.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答案 C解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7.当①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酶的催化效率;②横坐标为O2浓度,纵坐标为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③横坐标为生长素浓度,纵坐标为植物体某一部分的生长状况;④横坐标为地球纬度(a点为赤道),纵坐标为物种多样性,则右图曲线能正确表示上述横纵坐标之间关系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B解析如果横坐标为O2浓度,纵坐标为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其图像变化趋势应该是先上升后不变。

8.右图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

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A.EF段B.DE段C.BD段D.CB段答案 A解析此曲线呈“S”型,说明鼠群的增长受到了环境阻力。

EF 段曲线平滑,接近于平行,鼠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

此段最可能是食物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9.人体内的某种有机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细胞膜的组成无关B.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不是构成核酸的成分D.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答案 D解析该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肪,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含有糖类;糖类和脂肪都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能;五碳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脂肪可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10.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答案 C解析①是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⑤是抗体,二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图示中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B细胞;若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细胞则属于自身免疫病。

11.(2013·潍坊一模)下列各项与特异性免疫无关的是()A.过敏反应B.移植器官的排斥C.疫苗接种D.溶菌酶清除细菌答案 D12.下图表示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体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段表示静息电位,神经纤维膜外的K+比膜内多B.b点时Na+内流C.与a段相比,b点时下丘脑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接受A物质后,下丘脑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代谢速率不变答案 B解析静息时,膜内K+比膜外高,膜外Na+比膜内多,外正内负;在接受A物质后,Na+内流从而使产生动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与a段相比,b点时下丘脑细胞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接受A物质后,下丘脑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代谢速率改变。

13.右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一定条件下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A.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需氧呼吸强度,b 为厌氧呼吸强度B.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C.若x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 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D.若x表示外界温度,y表示耗氧量,则a为变温动物,b为恒温动物答案 B解析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受到抑制,A正确。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植物根对生长素敏感,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根生长受到抑制,B不正确。

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下降,C正确。

变温动物在低温条件下,处于冬眠状态,耗氧量少,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耗氧量增加,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耗氧量多。

14.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②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⑤⑥D.②④⑥答案 C解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是成熟的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故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应用婓林试剂进行鉴定,因为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在水浴加热时用婓林试剂鉴定可呈现出砖红色,而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用婓林试剂鉴定无颜色改变。

若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蔗糖不管反应与否都无颜色改变。

15.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B.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C.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D.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答案 A解析据图信息,营养素处理后,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实验结果相同,A正确;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无叶枝条实验结果无变化(与营养素处理),有叶枝条实验结果显著,B错误;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因此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C错误;综合实验现象,可说明叶片可能产生营养素类似作用的物质,D 错误。

16.下列哪一项最适于描述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A.种内斗争B.种间关系C.竞争和捕食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 B解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体现种间关系。

17.(2013·潍坊一模)塑化剂具有类雄激素的作用,在48小时内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能引起男性生殖能力下降,据此推测塑化剂()A.能被人体分解B.可引起人体内雄激素减少C.通过神经调节影响生殖D.不会对垂体产生影响答案 B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答案 D解析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抵抗力稳定性。

1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要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和生物E和C之间的关系分别是()A.A→B→C→E、捕食和竞争B.A→B→E、竞争和捕食C.A→D、竞争D.A→B→C、捕食和竞争答案 B解析A→B→E的食物链最短,生物E和C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20.(2013·滨州)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B.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C.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D.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 C21.下图依次表示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是(说明:图中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答案 D解析①为互利共生,②为竞争,③为捕食,④为寄生。

22.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答案 C解析甲阻断了纵向运输,乙不能阻断横向运输。

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23.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②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上升③bc段出生率小于死亡率④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别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 A解析曲线Y表示“S”型曲线,曲线X表示“J”型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