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锤冲击试验机检验报告
落锤冲击试验

第一章落锤冲击试验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管材的抽样检验和作为连续生产时抽样检验的依据。
2试验依据GB /T14152 -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eqv ISO 3127:1994)3试验原理以规定质量和尺寸的落锤从规定高度冲击试验样品规定的部位,即可测出该批产品的真实冲击率(整批产品进行试验时,其冲击破坏总数除以冲击总数即为真实冲击率TIR,以百分数表示)。
TIR最大允许值为10%4试验设备4.1落锤冲击试验落锤冲击试验机由试验台、备件箱、电器柜和控制仪表组成。
4.1.1试验台由试件升降机构、落锤提升机构、防二次冲击机构、落锤导向装置等部分总成。
4.1.1.1试件升降机构:用于安装不同规格的管材试件。
4.1.1.2落锤提升机构由提升架和落锤冲击架两部分组成,落锤冲击架可以安装不同质量的落锤,同时使落锤沿导向导轨自由准确的落下,落锤的规则可以根据试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更换。
4.1.1.3防二次冲击机构使防止落锤冲击反弹后再次下落形成对试件的再次冲击,以保证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4.1.1.4落锤导向装置保证落锤在铅直方向自由落下。
导向管选取用剩磁材料,以保证落锤下落时不受影响,导向管下部开活动门,以便安装落锤。
4.2电器控制柜各按钮功能如下:4.2.1空气开关:控制系统总电源开合。
4.2.2吸盘旋钮:用于控制吸盘有无吸力。
4.2.3捕捉旋钮:用于控制捕捉机构在落锤第一次冲击试样后对落锤进行捕捉。
4.2.4落锤上升按钮:按动此按钮,吸盘吸附锤体上升至预期位置。
4.2.5落锤下降按钮:落锤冲击试样结束后,按动此按钮,使吸盘下降至规定位置。
4.2.6落锤停止按钮:吸盘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按动此按钮,吸盘可随时停止。
4.2.7设置:该设置为双向显示的智能数控仪,用于设置落锤的冲击高度。
5试样的制备5.1试样的制备:试样应从一批或连续生产的管材中随机抽取切割而成,其切割端面应和管材的轴线垂直,切割端面应清洁,无损伤。
冲击测试报告总结与反思

冲击测试报告总结与反思引言冲击测试(Impact Testing)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对材料或产品进行受控的冲击加载的测试。
通过对材料或产品进行冲击测试,可以评估其抗冲击能力,为性能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将对进行的冲击测试进行总结与反思,以便于今后改进测试流程和提升测试效果。
测试概况本次冲击测试针对XXX产品进行,并采用XXX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XX天。
通过在不同冲击力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我们对该产品的抗冲击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
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相关分析,我们得到以下测试结果:1. 冲击力与破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冲击力的增加,产品的破坏程度也逐渐增大。
这表明,在抗冲击设计中,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结构强度和材料的选择。
2. 不同方向的冲击力对产品影响不同。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正向冲击力对产品的破坏程度较大,而侧向冲击力对产品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
这提示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正向冲击的考虑,以提升产品的整体抗冲击能力。
3. 产品的冲击吸收能力有限。
在高冲击力条件下,产品的破坏或者变形无法避免。
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材料或者结构,以提升产品的冲击吸收能力,减轻破坏程度。
问题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测试样本的数量有限。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我们只对少数样本进行了测试。
这极大地限制了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今后应该增加样本的测试数量,提高测试结果的科学性。
2. 测试条件存在不一致性。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测试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并没有进行严格控制,导致了测试结果的波动性。
今后应该在测试前统一测试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分析方法有待改进。
我们在本次测试中采用了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而忽略了一些高级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等。
今后应该采用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释测试结果,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测试效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增加测试样本数量。
落锤冲击试验报告

落锤冲击试验报告1.引言落锤冲击试验是材料力学中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通过加装一定质量的落锤自由下落,使其撞击到试验样品上,以测试样品的冲击性能和强度。
本报告旨在对落锤冲击试验的实验过程、数据结果和实验结论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落锤冲击试验,测试不同材料样品在冲击下的力学行为,了解其强度和韧性等性能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3.实验装置和方法3.1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的主要装置为落锤试验机,由一个固定的底座、一个可以自由下落的质量均匀的钢质落锤和一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框架组成。
3.2实验方法首先,根据试验要求,选取不同材料的样品,并按照要求加工成标准尺寸。
然后,将样品固定在试验台上,并调整支撑框架的高度,使得落锤在自由下落时能恰好撞击到样品表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下落锤实际下落的高度和撞击时的冲击力。
根据冲击力和落锤所下落的高度,可以计算出落锤冲击能量。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多次,以取得可靠的平均结果。
4.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材料的样品进行测试,并记录了冲击能量和样品破坏形态等数据。
样品A:金属材料;样品B:塑料材料;样品C:复合材料。
落锤冲击能量(J)样品破坏形态150金属发生塑性变形,但无断裂100塑料发生破裂断裂200复合材料发生层间剪切破坏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样品A的冲击能量较大,未发生断裂破坏,表明金属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性。
这与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关,金属晶体结构中具有多个滑移系,可以有效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延缓破坏发生。
4.2样品B的冲击能量较小,发生破裂断裂,表明塑料具有较低的韧性和延性。
塑料材料分子间结构较紧密,分子链间没有较大的空隙,冲击能量无法有效分散和吸收,容易导致破裂。
4.3样品C的冲击能量较大,发生层间剪切破坏。
复合材料由不同材料的组合形成,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同时兼具金属和塑料的特点。
在冲击下,复合材料的不同层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缓解应力集中,从而实现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落锤冲击试验报告

落锤冲击改性试验报告-余恺伦-2014-6

落锤冲击改性试验余恺伦2014-9-6(试验日期安排:2014/8/10和2014/8/20 分别做了2次试验)1 实验目的为了改良管材的落锤冲击性能,这次试验是在正常车间TCN的配方里加入相应的相容剂和弹性体,在管材TCN配方中加入相应的相容剂CMG5804和CMG5904以及弹性体POE(8200)和POE(DF610),来探索相容剂和弹性体对管材冲击的改良情况,同时也探索多少的加入比例对管材冲击改良效果最好。
2 实验室试料过程2.1 TCN实验室试料2.1.1 试料用TCN-1号配方见表1。
配方一打出的样条,CMG5804含量占总量比例的1.937% 2.1.2 试料用TCN-2号配方见表2。
配方二打出的样条,CMG5804含量占总量比例的4.255% 2.1.3 试料用TCN-3号配方见表3。
配方三打出的样条,CMG5904含量占总量比例的1.937%2.1.4 试料用TCN-4号配方见表4。
配方四打出的样条,CMG5904含量占总量比例的4.255%2.1.5试料主要设备:高速混料锅(张家巷市快乐机械有限公司)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杰恩特)2.1.6试料主要工艺如下:高速搅拌锅工艺参数如下:电热温度:90-110℃物料温度:57-59℃电流:70-80A双螺杆挤出机温度参数如表5所示:主机转速:12.1rpm 主机电流:25.5-26.5A喂料转速:4.9r/min 切粒转速:6.2 r/min熔体压力7.5-8.52.1.7 TCN实验室试料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在实验室用一共造了4组粒,所用工艺是模面热切制造TCN,在造粒的过程中出现了3次模头堵塞现象,分别发生在造配方TCN-1号时堵了2次,造TCN-3号时堵住了1次,这次造粒的熔压与车间正常TCN造粒时熔压相比要高。
2.2实验室样条测试2.2.1所用仪器:注塑机(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万能试验机(承德金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2.2.2注塑机工艺参数:在这次试验一共打了6组样条分别为:纯料B2555;车间TCN+B2555;试料TCN-1号+B2555;试料TCN-2号+B2555;试料TCN-3号+B2555;试料TCN-4号+B2555,同时保证注塑机油温在正常范围内,并经过24小时23℃恒温之后进行测试。
钢冲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冲击试验,测定材料的冲击韧性,分析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4. 比较不同材料的冲击性能,为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冲击试验是评估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冲击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冲击,测定试样在冲击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即冲击吸收功。
冲击吸收功越大,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冲击韧性可以通过冲击试验机测定,常用的冲击试验机有摆锤冲击试验机和落锤冲击试验机。
本实验采用摆锤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试验。
冲击韧性试验中,试样受到冲击后,断口形貌分为三个区域:韧性区、脆性区和过渡区。
韧性区是指试样断裂前发生较大塑性变形的区域,脆性区是指试样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的区域,过渡区是指韧性区和脆性区之间的区域。
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有:冲击吸收功(Ak)、冲击韧度(KIC)和冲击韧性(JIC)等。
本实验采用冲击吸收功(Ak)来表示材料的冲击韧性。
三、实验设备1. 冲击试验机:JB-300型摆锤冲击试验机2. 试样: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等3. 游标卡尺4. 温度计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按照国家标准GB/T 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制备试样,试样尺寸为10mm×10mm×55mm,缺口为U形或V形。
2. 试样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精确到0.01mm。
3. 冲击试验:将试样放入冲击试验机的试样夹具中,调整试样位置,使缺口位于冲击方向。
4. 冲击试验机操作:打开冲击试验机电源,调整摆锤高度,使摆锤与试样距离为一定的距离。
按动冲击试验机按钮,使摆锤自由落下冲击试样。
5. 数据记录:记录冲击试验过程中冲击吸收功(Ak)、冲击韧度(KIC)等数据。
6. 冲击试验重复: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冲击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校验方法

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校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冲击高度:0-2000mm;
2、锤头质量:D25 25g±2g;D90 545g±3g;
3、冲击点偏差:2.5mm±0.3mm;
4、砝码质量。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1校验项目
(1)冲击高度
(2)锤头质量
(3)冲击点偏差
(4)砝码质量
2校验用参考器具
电子天平:精度1g;钢卷尺5mm;游标卡尺:精度0.02mm。
三、校验方法
用由计量认证机构检定过的仪器对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各项指标进行校验。
四、校验结果处理
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六、校验方法的编写依据
根据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说明书。
冲击实验报告

冲击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冲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真实冲击情况,研究不同材料的耐冲击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中使用了不同材料的圆柱体作为实验样品,分别进行冲击实验。
实验中使用的冲击设备为冲击试验机,其原理是通过给定的冲击能量撞击样品,并记录撞击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实验使用的样品材料包括钢、铝和塑料。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样品:将钢、铝和塑料分别制成圆柱体样品,确保样品尺寸和质量的一致性。
2. 设置冲击能量: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能量,保持冲击能量的一致性。
3. 进行实验:将样品置于冲击试验机上,调整样品位置和冲击力的方向,并进行冲击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样品受力和变形情况。
4. 数据处理:对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冲击实验中样品的强度和韧性指标。
5.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材料样品在冲击实验中的表现,分析不同材料的耐冲击性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采集的数据,计算了钢、铝和塑料样品在冲击实验中的强度和韧性指标。
结果显示,钢样品的强度最高,韧性也较好;铝样品的强度较低,但韧性较好;塑料样品的强度和韧性都较低。
因此,钢材适用于高强度和高韧性要求的冲击情况,铝材则适用于较低强度要求但韧性要求较高的冲击情况,塑料材料则适用于低强度和低韧性要求的冲击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冲击实验,可以评估不同材料的耐冲击性能,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钢材在强度和韧性方面表现突出,适用于高强度和高韧性要求的冲击情况;铝材适用于强度较低但韧性要求较高的冲击情况;塑料材料适用于低强度和低韧性要求的冲击情况。
不同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来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檢驗報告
Test Report
证书编号Cert.NO.:CRS20110715599
样品名称:
Sample Name:落锤冲击试验机
规格型号:
Model:CRS-DHI200
制造商:
Maker:苏州亚诺天下仪器有限公司
样品编号:
Sample Number:91413
客户名称:
Customer Name:昆山协羽阀门管道有限公司
客户地址:
Customer Address:昆山市玉山镇成功路158号
校正日期:年月日Calibration Date: Year Month Day
签发人:印签:Issued by: Stamp:
本实验室所有测量均可溯源至国家标准或国家基准。
All measurement of this laboratory can be traced to the international or national basis.
本实验室出具的证书、报告在使用时需保证完整,不得部分复印使用。
Our certificates,reports issued by this laboratory need to be guaranteed complete while using,cannot part copies to use.
测量环境条件Environment Condition of Measurement
温度Temperature:21.2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52 RH%
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Verification Rules ro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s
GB/T 14152、14153、10002.1、10002.3、13664、5836.1、18477、16800、8814以及GB 6112、ZBN72026
测量结果RESULT OF MEASUREMENT
机器编号:91413 高度检定:
最大高度(mm)标准高度(mm)平均示值(mm)
2000mm 0 0 500 500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
砝码检定:
压力标准(kg)标准压力(kg)平均示值(kg)
15kg 0 0
500g 500.5g 1000g 1000.8g 1500g 1500.4g 2000g 2000.5g 3000g 3000.6g
校准人员:校核人员:Calibrated by: Checked by:
说明EXPLANATION
1.建议下次校验日期2018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