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校考摄影真题答案解析
摄影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摄影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摄影中最基本的曝光三要素是什么?A. 光圈、快门、ISOB. 焦距、光圈、白平衡C. 光圈、快门、焦距D. 快门、ISO、白平衡答案:A详解: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
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大小,快门速度控制进光时间的长短,ISO感光度则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
2.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对称平衡C. 黄金分割D. 色彩对比答案:D详解:色彩对比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它不是构图的基本原则。
规则三分法、对称平衡和黄金分割是构图时常用的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创作出平衡和吸引人的图像。
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照片的曝光?A. 光线的强度B. 拍摄对象的反射率C. 相机的镜头口径D. 相机的ISO设置答案:A, B, D详解:光线的强度、拍摄对象的反射率和相机的ISO设置都会影响照片的曝光。
光线强度和对象反射率决定了场景的亮度,而ISO设置则决定了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镜头口径影响的是光圈大小,进而影响曝光,但在多选题的选项中未提及。
2. 以下哪些是黑白摄影的特点?A. 强调纹理和形状B. 强调色彩对比C. 强调光影对比D. 强调情感表达答案:A, C, D详解:黑白摄影因为缺少色彩,所以更强调纹理、形状和光影对比,以及通过这些元素来表达情感。
色彩对比是彩色摄影的特点,而不是黑白摄影。
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景深,并解释如何控制景深。
答案详解:景深是指在摄影中,被摄物体前后的清晰区域。
控制景深的方法主要有:调整光圈大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改变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浅),以及调整拍摄距离(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2. 描述如何使用规则三分法进行构图。
答案详解:规则三分法是一种构图技巧,它将画面分为九等分,通过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画面分割。
在构图时,将主要的拍摄对象或线条放置在这些线上或交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摄影中,光圈的作用是什么?A. 控制镜头的聚焦B. 控制镜头的曝光量C. 控制相机的快门速度D. 控制相机的ISO值答案:B解析:光圈是镜头中的一个可调节的开口,用于控制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量,从而控制曝光量。
光圈的大小以F值表示,F值越小,光圈开口越大,进光量越多,曝光量越大。
2. 快门速度在摄影中的作用是什么?A. 控制相机的ISO值B. 控制镜头的曝光量C. 控制拍摄时的光线量D. 控制拍摄物体的清晰度答案:D解析: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的快慢决定了拍摄物体的清晰度。
快门速度快,可以冻结快速移动的物体;快门速度慢,可以拍摄出物体的运动轨迹。
3. ISO值在摄影中的作用是什么?A. 控制镜头的曝光量B. 控制相机的快门速度C. 控制相机的感光度D. 控制相机的聚焦答案:C解析:ISO值是相机感光度的数值,表示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ISO 值越高,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拍摄,但同时会增加图像的噪点。
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照片的曝光?A. 光圈大小B. 快门速度C. ISO值D. 镜头的焦距答案:A、B、C解析:曝光是由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和ISO值共同决定的。
光圈大小控制进光量,快门速度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的时间,ISO值控制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度。
镜头的焦距影响的是拍摄视角和构图,与曝光量无关。
2. 以下哪些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元素?A. 光线B. 色彩C. 线条D. 形状答案:A、B、C、D解析:摄影构图的基本元素包括光线、色彩、线条和形状。
光线影响照片的明暗和质感;色彩影响照片的情感表达;线条和形状影响照片的视觉引导和平衡。
三、判断题1. 镜头的焦距越长,拍摄的视角越宽。
答案:错误解析:镜头的焦距越长,拍摄的视角越窄,拍摄到的物体越大,适合拍摄远处的物体或特写。
相反,焦距越短,拍摄的视角越宽,适合拍摄风景或广角视角。
摄影校考去年真题答案解析

摄影校考去年真题答案解析摄影是一门追求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
考入摄影专业的校考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梦想。
了解摄影校考的真题和解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并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和技巧。
第一部分:理论题摄影校考的第一部分通常是理论题,考察考生对摄影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去年真题的解析示例:题目:请简要解释曝光三要素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摄影中的作用。
解析: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门速度和ISO。
光圈决定镜头的透过光线的多少,控制照片的明暗程度;快门速度决定感光材料对光照强度的暴露时间,控制照片的清晰度和运动效果;ISO决定感光材料的敏感度,控制照片的噪点和颗粒感。
这三个要素相互关联,需要平衡使用,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题目:请简要解释构图中的“三分法则”。
解析:三分法则是一种常用的构图原则,将画面分为九个等分,通过将主体或重要元素放置在交叉点附近,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吸引力。
这个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将图像分割成具备较强美感的部分,并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第二部分:实际操作题摄影校考的第二部分通常是实际操作题,考察考生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摄影技术和技巧的能力。
以下是去年真题的解析示例:题目:请在户外拍摄一张自然风光照片,并解释你的构图选择和拍摄角度。
解析:在户外拍摄自然风光照片时,可以选择将景物放置在画面的一侧,利用分层和对比来增加画面的深度感。
在此题中,考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构图方式来突出自然环境的美景。
拍摄角度的选择也是重要的。
例如,可以选择低角度拍摄来强调天空和地势的壮丽,或者选择俯视角度来突出地形的纹理和细节。
题目:请拍摄一张人像照片,并解释你的取景和灯光选择。
解析:人像摄影需要考虑取景和灯光选择。
在取景方面,可以使用“近拍”或“半身”等不同的构图方式来突出人物面部特征和个性。
灯光选择也是关键,可以使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气氛。
在此题中,考生可以根据人物的特点和拍摄环境来选择适当的取景和灯光方式,以展示人物的魅力和个性。
2022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全真试题与答案

2022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全真试题一、选择题1. 在摄影史上,塔尔博特对摄影史发展的贡献是发明了( )[单选题] *A.卡罗式摄影法√B.银版摄影法C.锡版摄影法D.火棉胶摄影法2. 柯达彩色胶片是在( )问世的[单选题] *A.1994年B.1951年C.1963年D.1972年√3. 第一台单镜头反光相机是在( )生产的[单选题] *A.法国B.日本C.美国D.德国√4. 1904年,( )发明的天然彩色照相法公布,采用染色的淀粉颗粒与氯化银混合,拍摄出彩色玻璃板照片。
该发明人也是电影的发明人。
[单选题] *A.卢米埃尔兄弟√B.尼埃普斯兄弟C.阿切尔D.乔治·伊思曼5. 美国摄影团体- -F64小组提倡使用大画幅相机,以最小的光圈,获得最大景深来精确呈现事物的细节与造型的严谨,代表人物有( )[单选题] *A.斯蒂格利茨B.爱德华·威斯顿√C.沃克·伊文思D.贝歇夫妇6. 世界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六十年来始终是以拍摄( )风格为主的摄影师团体。
[单选题] *A. 新闻、纪实摄影√B.艺术摄影C.商业摄影D.肖像摄影7. 《汉堡大火废墟》被认为是世界摄影史上第一张新闻照片,这张照片的作者是( )[单选题] *A. 尼埃普斯B.赫尔曼·比欧乌√C.达盖尔D.史特尔茨纳8. 1841年由英国政府向大众公布卡罗式摄影术,它是在纸基上涂布氯化银,曝光后冲洗获得( ),并可以进行正像的复制。
[单选题] *A. 负像√B.正像C.达盖尔银版法D.火棉胶湿版法9. 中国新闻摄影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位摄影记者是( )[单选题] *A.李少穆√B.李白贞C.沙飞D.王小亭10. 在抗日战争时期,摄影师( )拍摄了著名的地雷战、地道战。
他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
[单选题] *A.沙飞√B.石少华C.侯波D.吴印咸11. 摄影系列作品《火车上的中国人》的作者是?[单选题] *A.魏德忠B.王福春√C.李前光D.吴印咸12. 在1979年至1981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摄影民间组织四月影会,连续三年在北京组织了( )风光摄影、人物摄影、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的探索,是中国摄影发展的新事物。
2024年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二 电影摄影与制作(摄影系)》考研真题

2024年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二电影摄影与制作(摄影系)》考研真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第36届金鸡最佳导演是(),最佳摄影是()。
2.两位获得马纳基兄弟国际摄影师电影节银摄影机奖的两位中国摄影师是()和()。
3.电影放映需要经过()审查,拿到()许可证。
4.安琴两个35mm12x变焦镜头的焦段是()()。
5.10米处照度是600lux,15米处照度是(),30米处照度是()。
6.全画幅摄影机最大感光面积是()×()。
7.以192帧拍摄9秒,如果用正常速率回放是()秒,光孔需增加()级。
8.可以通过调整摄影机()和镜头焦距、()来改变景深。
9.照度测试时照度表对准(),亮度测试时对准()。
10.两个达到8K的数字摄影机的品牌名称()()。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偏光镜2.艺术风格3.HDR影像4.真实电影5.色温平衡6.长镜头理论7.第五代电影8.果冻效应9.skypanelX10.罗伯特·理查德森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晴天外景,日拍夜应如何处理?2.电影数字母版是什么?它的制作技术特征是什么?3.镜头后焦距是什么?调整后焦距应注意哪些要点?4.副光和底子光有何异同?5.摄影机双增益的应用优势以及缺陷。
6.降低对比度但不影响分辨率,可以加哪些漫反射滤镜?需要注意什么?7.摄影师在电影创作中如何塑造荧幕空间感?请举例说明。
8.如何深度理解电影摄影中的光比。
9.专业摄影机升2又2/3感光度,对最终银幕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10.logc3和logc4的特点与区别?(有曲线对比图)四、视觉化写作(50分)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和情境,写一篇短故事。
人物可以是男孩/女孩,可以根据创作者的需求调换设定,不多于4000字。
19岁,15天1942年10月25日星期天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饭店。
你和一个女孩在一起,一个和你一样的大学生。
你们含情脉脉地注视对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电校考摄影真题答案解析
一直是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梦想,不仅考察了学生的摄影技术,还
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今天我们将来解析摄影真题,
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和答案。
第一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美丽的瞬间。
请选
出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瞬间,并用图片的方式来呈现。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摄影创作能力。
首先,考
生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选择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瞬间。
可以是夕阳
下的一片云彩,也可以是孩子开心笑容的一刻。
然后,考生要运用摄
影的技巧,通过构图、光影等手法,将这个瞬间的美呈现出来。
对于
这道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够将瞬间的美感传达出来即可。
第二题:选择一张你认为最成功的自拍照,并解释为什么你认为
这张照片成功。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的摄影技术和自我认知能力。
首先,考生需
要选择一张自拍照片,这张照片要能够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然后,考生需要解释为什么认为这张照片成功。
可以从构图、光影、
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比如,照片中的构图恰到好处,光线明亮柔和,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个人特点。
对于这道题目,每个考
生都有不同的答案,关键是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这张照片的认知。
第三题:请拍摄一张黑白照片,并解释为什么选择拍摄这个主题。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黑白照片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首先,考生
需要选择一个适合拍摄黑白照片的主题。
可以是一座古老的建筑,也
可以是一个老人的面容。
然后,考生需要解释为什么选择拍摄这个主题。
可以从情感、历史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
比如,黑白照片可以更
好地表现出主题的质感和纹理,同时也能够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对
于这道题目,关键是选择一个适合拍摄黑白照片的主题,并能够解释
清楚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四题:请从你身边环境中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用图片
的方式来呈现。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
首先,考生需要从自
己身边的环境中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
可以是一个困难的动作、一个复杂的场景等等。
然后,考生需要运用摄影技巧,将这个具有挑
战性的主题通过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
可以运用不同的构图、角度、
速度等手法,来突显主题的挑战性。
对于这道题目,关键是选择一个
适合拍摄的挑战性主题,并能够通过图片准确表达出来。
通过对摄影真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注重学生的摄影技术,更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
了熟悉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创作
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的挑战,展现自己的摄影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