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范文word版 (14页)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简介5

方式 连锁练习 完句练习 逆向组合 扩展练 习 复述练习 合句练习 转换练习 重建练习 替换练 习 问答练习 替换练习 问答联系 重述练习 角色表 演
★应用示例: 短期班教学《汉语301句》 教学启示: 词语---句型---会话 听----读----说的基本步骤 句型三步曲:带读—诵读—回忆并复述 生词三步曲:句型前—句型中—句型后 交际三步曲:熟悉会话—设计会话—角色 表演
相关理论 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 语言规律是相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 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书写和语音形式。 通过词汇的互译和语法关系的替换,就能 掌握另一种语言。 心理学基础——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
⑵基本特点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作为教学基础;
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
⑸评价 积极方面: 有雄厚的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更具有科学性; 改革为主流,但一定程度上避免片面性;
主张对比分析确定难点,注重科学性安排教学内 容。 欠缺: 过分强调机械性训练,难以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 目的; 过分注重语言的形式,忽视内容和意义; 过分强调外部刺激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语 文结合,互相促进。语音教学适可而止, 重视阅读和词汇量的扩大。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解释难点,加深理 解。通过对比确定难点和重点。允许必要 的适当的翻译。 ⑥正确对待、分析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 不可避免,反对见错就改,对影响交际的 错误要加以纠正,注意保护学生表达的积 极性。认为语言习得就是对错误的转换、 假设、求证的一个过程。 ⑦广泛运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 交际化。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资料

• ⑶)基本原则 • ① 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主张 有意识、有组织地练习,获得正确使用语言的 能力。 • ② 以学生为中心。 • ③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 规则,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
⑥正确对待、分析学生的错误 ⑦广泛运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 交际化。
• • • 作启发法(表演法) 环境制造(情景再现) 重复法:模仿、重复、领会 词语拓展法
⑸分析评价
• 积极方面: 重视活的语言,重视实用性; 尝试建立第二语言教学的直接联系; 教法生动活泼; 为母语不同的教学对象的教学提供了可行方式
局限性: 过分强调模仿,对人的积极、主动学习强调 不够; 强调口语,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完全排斥母语,有时“舍近求远”甚至于完 全误导; 过渡搬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忽视成人的 特点。
★应用示例: • 短期班教学《汉语301句》 • 教学启示: • 词语---句型---会话 • 听----读----说的基本步骤 • 句型三步曲:带读—诵读—回忆并复述 • 生词三步曲:句型前—句型中—句型后 • 交际三步曲:熟悉会话—设计会话—角色 表演
• ⑸评价 • 积极方面: • 有雄厚的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更具有科 学性; • 改革为主流,但一定程度上避免片面性; • 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 • 主张对比分析确定难点,注重科学性安排 教学内容。
• 3、听说法(视听法) • ⑴背景 • 1920-1935年美国积极试验,以求解决教学法 问题 • 1942年美国军队特别培养计划(Arm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 )ASTP.1943 年大学参与,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萨丕尔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chapter2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2

2. 产生时间: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 (西欧),中心在英国,而后兴盛于美国。
3.创始人: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 A. Wilkins)。代 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育家亚历山大、威 多森、荷兰的范埃克。
★运用交际法编写出的最有名的教材是《跟 我学》(Follow Me)。
第十七课 相约(二)去动物园
课文2
和子:你认识李成日吗? 刘京:当然认识。去年他在这儿学过汉语。 和子:你知道吗?明天他来北京。 刘京:不知道。他上午到还是下午到? 和子:下午两点,我去机场接他。 刘京:明天下午没有课,我跟你一起去。 和子:好的。 刘京:什么时候去? 和子:一点吧。
(3)语境练习
把相关的语言要点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练习,学会使 用它们。
5.功能法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4)交际练习
在教师提供的一定交际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 语言形式从有指导的到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常采用游戏、谈话、即席讲话、讲故事、讨论、辩 论、扮演角色、即兴表演等解决问题的活动,以培 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第十六课 相约(一)你看过京剧吗
课文2
和子:听说,烤鸭是北京的名菜。 玛丽:我还没吃过呢! 和子:我们应该去尝一尝。 玛丽:二十八号晚上我没事,你呢? 和子:不行,有朋友来看我。 玛丽:三十号晚上怎么样? 和子:可以。
第十七课 相约(二)去动物园
课文1
张丽英:这两天天气很好。我们出去玩儿玩儿吧。 和子:去哪儿玩儿好呢? 张丽英:去北海公园,看看花儿,划划船,多好啊! 和子:上星期我去过了,去别的地方吧。 张丽英:去动物园怎么样? 和子:行,还可以看看熊猫呢。 张丽英:我们怎么去? 和子:骑自行车去吧。
第二语言教学法

价值和不足 它打破了语法翻译法独霸天下的局面,并提出了一条 与之截然不同的教学路子,活跃了学术思想,从而开辟了 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这一新的领域。直接法的许多主张, 如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句本位、以模仿为主、用归纳法 教语法、以口语为基础、教授活的语言等原则,丰富了人 们对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对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 、自觉实践法乃至功能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经验派 教学法的先河。 直接法过分强调了幼儿学习母语的规律,而对成年人 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现实也考虑 不够;强调口语教学,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过分 强调模仿,偏重经验,对人的积极、主动学习强调不够, 忽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不足 1、重视口语,忽视阅读训练。 2、重视语言形式,忽视意义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3、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和综合训练而忽视对语言结构的 分解和单项训练。 4、教学顺序比较固定,不够灵活多样。
六、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 60年代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 (J.B.Carroll)。认知法反对重实践轻理论、重结构轻意 义、重机械操练而轻灵活运用的听说法,主张发挥学习者智 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 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 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认知法的主张与听说法相对立,而且又 重新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和发展智力的语法翻译法,因而也 被称为“现代语法翻译法”。
第二阶段——语言能力 第二阶段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所学语言 知识的理解情况,二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理解性练习有:⑴识别性练习。⑵动作反应练习。 ⑶挑选图片练习。⑷定义练习。⑸多项选择练习。⑹ 是非练习。 培养语言能力的练习有:组句、连句、合成句子、 改装句子、扩展句子、造句、背诵、翻译、各种形式 的问答、看图说话、描述情境、复述课文、各种形式 的默写、记述课文等。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课件

国内、外教他族人学英语基本不用,而用听说法和功能
法。因此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以上我们主要是从理论性层面(非技 术性)评介了七个主要的教学法流派, 用意是希望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 西,启发我们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思 考。
从这些评介中,可以发现,影响外语 教学法体系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 项:时代的发展,相关基础学科研究 的成果的影响,代表人物的专业研究 领域和本学科自身的发展等。
2)理论基础:
自觉实践法是一个始终有着厚实理论基
础的教学法体系。它的语言学基础是前苏联 著名语言学家谢尔巴院士关于区分语言、言 语、言语活动的学说。它的心理学基础在草 创阶段是别利亚耶夫关于外语和思维关系的 外语教学心理学说,后来主要是前苏联 心理 学的言语活动理论。
④ 情景性原则 : 这条原则是交际性原则是交际性原 则在选择语料、编写教材、组织课堂教学方面的 延伸。主张传授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实践都应置 设在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最大限度地接近真 实的交际情景。
④ 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语文 结合,互相促进。语音教学适可而止,重 视阅读和词汇量的扩大。
⑤ 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解释难点,加深理解。 通过对比确定难点和重点。允许必要的适 当的翻译。
⑥ 正确对待、分析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不 可避免,反对见错就改,对影响交际的错 误要加以纠正,注意保护学生表达的积极 性。
2)理论基础
① 语言学基础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科学的连 贯语法,所以特别重视语音教学。注意句子(非 孤立的词)教学。
② 心理学基础是联结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同客体 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 联结。
3)基本原则
① 直接联系的原则。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 系,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 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1. 什么是教学法流派教学法体系:由教学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
包括:(1)理论基础(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2)教学目标(3)教学原则(4)教学内容(5)教学过程(6)教学方法和技巧(7)教学手段(8)教师与学生的作用(9)评估方法1.1教学途径类较侧重于提供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具体教学方法、程序未明确规定。
1.2教学方法类同时规定了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2. 三大教学法流派2」传统教学法(强调语言形式)(1)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认知法)(2)经验派(直接法、听说法)2.2交际性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和语言运用)(1)语言派(功能一意念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2)内容派(内容型教学法)2.3人本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中心)团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3.西方学者对教学法流派的分析模式(1)教学理念、原则(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2)教学方法、设计(目的、活动、教师、大纲、教材、学生)(3)教学实践、步骤(步骤、活动、技巧)4.对教学法研究的主要方面(1)时代背景、地点、代表人物(2)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3)教学步骤(4)主要特点(教学原则)(5)成就和不足二、主要教学法流派分析现代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1.传统教学法1.1语法翻译法(又称古典法)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刚,依靠母语。
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18世纪德国语言家奥伦多夫吧语法讲解与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成为当时一种标准的课堂教学方法。
19世纪中叶,逐渐成为教现代语言的主要方法。
(2)理论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同源)、官能心理学(思维训练)(3)教学步骤讲解语法词汇一>翻译练习->介绍课文(母语介绍课文、逐句翻译课文、朗读课文)->巩固课文(胡毅巩固课文、回答理解题)-测试检查(通过双语翻译测验检查)(4)主要特点A.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用演绎法;B. 依靠母语,用母语教目的语,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和练习手段;C.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标;D. 重视课文教学,以文学名著典范语言为教学;E.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第三课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听说法(结构法、句型法)
• 定义: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 强化)的特点,经过反复的听说练习来学 习目的语的授课方式。
听说法特点
• • • • • 1)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2)反复实践,养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进行训练 4)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不完全排斥) 5)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录 音、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等) • 6)注重语言结构对比,找出学习难点,确定 学习重点。 • 7)有错必纠。
听说法的优缺点
• 1)忽视言语交际 技能,尤其是听说 能力较差。 • 2)过分依赖母语 和翻译手段,无法 培养使用目的语的 思维习惯和能力。 • 3)过分强调语法 的重要性,教学内 容枯燥乏味或深奥 难懂。
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 定义:直接采用目的语来教授目的语的授 课方式。 • 该方法是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而出 现的。主张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 来设计第二语言教学过程。 • 它的代表人物贝立兹主张在外语教学过程 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 1)优化学生学习方 • 1)教师的指导作用 式,激发学生学习动 发挥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机。 • 2)学生摸索的时间 • 2)发展学生的学习 长,效果无法预测。 能力,全面提升学生 的综合素质。 • 3)已完成任务的过 程为学习过程,展示 任务的成果来体现学 习成就。
任务教学法和交际法的关系
• 通过前期准备、后期巩固等步骤,弥补了 交际法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准确性、流利性。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综述

翻译
帕 妻 磊 暑 妄 玺 含蠢 i 薹要要蠹 焉鑫 鍪 . 是 筹 壶 耋 主 霎 霉蔷 直李 使外语 与思维直接产生联 系。 势 情 作 物 子 磊 墨 ,q 与目/JH坩刁F 主嚣 耿I 人 观 手 段 手、 、 、 等 表动实 位思 B r霆 韬。 付 比里/ 眵足 1 、
.
意 誓 鬻 囊 霎蠹善骛羹 暑刨 霆 篓 交盏
±
蒸
凝
( 、 一 口语法和情 景法
澡堂
二语 言教 学法
J土 Jz u世 7 十 曰, u年代的美国 O l 天 , 媚八苊 L 1 . 口 创始人是凯勒f ・ I 土 别 盖特格诺 。 H 白 直何佾 晤。
【】 2周小兵. 对外汉语教学入 门[ . M] 中山大学出版社
兰景霎 三 望 警譬 孳 菜 荔 美 耄 莩 二 I- 呈 l 、 l" 7 1 ,  ̄ : 有 地 际主张教 师的教应 以表演为基础 , 以任务 ’多。 辜 存 。李 式 现 … … …簧’ 效交 ! 萋 学生的学应 纛 。 ’ 共 , : 。 ‘ 。 ’ 一
关 谨 裒烂 壁画
劈征
教沿用 。天王所持烦 人琵琶, 并不为奏 乐 , 实则为法器 . 但是其确 实也是 乐器 , 为分类 勉强列 入为乐器 : 刚为佛 的侍从 力士 . 金 也 就是护 法神 , 因手 持金刚杵 得名 : 药叉也成 为夜 叉 , 是佛世 界 的 护法神 。据说他们地位卑贱相貌丑陋 . 但也 可跳舞奏乐 药叉乐 伎绘于墙壁最下层 , 与天宫乐伎上下呼应 , 形成强烈对 比
一
之。
飞天乐伎 敦煌 的飞天 . 以称为是 世界美术史上 的奇葩 . 可 它 以独特 的艺术形式延 续和发 展 . 的数量 、 它 特点 、 思等在世 构 界上是无与伦 比的。广义的说 , 是对佛祖的供献 、 礼赞 、 散花和歌 舞. 飞天 成分 包括为佛奉献 的供养天人和神等 。飞天的主要工 作是散花 , 为佛持 乐器 , 奉献供宝。飞天在壁 画中无情节可言 , 只 是 具 有 装 饰 作 用 化生乐伎 化生此词佛教术语 . 化生为 四生之一 四生者讲 人有 四生 , 一为胎 生 , 二为卵 生 , 三为湿声 , 四为化生 , 生之人 化 无所依托 , 借业力 出现 。 化 ” 花 ”华 ” “ 与“ “ 同音同义 , 化亦花 。 传说 中佛便生 于莲花 之中 化生乐伎 可分 为两种 .一 为化生童子乐 伎, 一为化生菩萨乐伎 。化 生乐伎在壁 画中表现的最为生 动 , 凡 是 在莲花之上的乐伎都可称之化生乐伎 化生乐伎 . 在洞窟 中一 般 分布 在 : 佛龛 内外 . 站或坐在 莲花上 的菩萨或 童子 , 持不 同 手 的乐器 , 多为童子伎 。或在人字坡两坡 . 多为男性 , 有着西域 的特 征. 莲花 简洁概括 . 仅用 绿色或者黑色 画一圈或相连 的五六个 圆 点 或瓜 子形 点 . 具有象征意义 护法神乐伎 。护法神 . 即持佛法 的神 , 它是佛 国的警卫 . 凡护 参考 文献 : 法 神中持乐器或舞者 , 称为护法 神乐 伎 。有天王乐伎 、 刚乐伎 [] 汝中著 . 壁画乐舞研究[ 金 1 郑 敦煌 M] 和药叉 乐伎三种数种 。天王 . 原来是 印度神话 中的神 , 后来 被佛 [ 孑修身著. 2, 1、 J 敦煌石窟全集[ ]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篇一: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第一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教学法
吕必松:教学法是总称,它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不同层次上
的具体内容。
其中的教学原则要反映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
巧是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的具体应用。
教学法流派
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
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
认知派: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经验派: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人本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
功能派: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All rights reserved HD 201XTCSL4
认知派: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自觉对比法
认知法(认知---符号法)
经验派: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心理法、妥协法等)
情景法
阅读法
听说法(陆军法、句型法、结构法)
视听法(圣克卢法、整体结构法)
自觉实践法
人本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
团体语言学习法
默教法
暗示法
全身反应法
自然法
功能派: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法(意念法、功能意念法、功能法)
1.产生背景
2.理论基础
3.主要特征
4.评价
一、语法翻译法(认知派)
又名词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
近代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
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
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
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
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用于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阐述。
?All rights reserved HD 201XTCSL4
(一)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系统讲授语法规则
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
(二)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
心理学基础:官能心理学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
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拉丁语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三)主要特点
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All rights reserved HD 201XTCSL4
教学步骤:
母语词法
→句法
→演绎法、语法规则
→翻译练习
→逐句讲解、翻译课文
→朗读课文
→互译巩固
→记忆
(四)评价
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利用母语,把翻译作为讲解和巩固外语的手段,主张讲授语法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注重阅读文学名著原文,使用方便,不须专门训练等。
还影响了后起的一些教学法。
其局限是历史的局限,它自身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影响阅读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
?All rights reserved HD 201XTCSL4
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之处:
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
2.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
3.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4.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重视语义
5.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
6.以老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
语言材料古老、过时。
关键词
母语语法口语智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