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 1.2《太阳钟》 苏教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最全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最全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五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一、填空题1、早上,我们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2、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气温越(低)。

4、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影子的长短同太阳高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6、实验课上,测量太阳高度的仪器名称叫(太阳高度测量仪)7、很久以前,人们利用太阳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8、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叫作(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是(地平日晷)。

9、玩手掌日晷的时候,如果上午,应该用(左)手;如果是下午,应该用(右)手。

并且要面向(南)方。

10、昼夜的交替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11、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定为当地时间20时,那么,中国的观众应在(凌晨4)时观看,美国的观众应在(15)时观看。

12、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提出地心说的天文学家是(托勒密)。

13、在一月中月亮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们称它为(月相)。

14、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时的月亮是指月相中的(蛾眉月)。

15、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16、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

17、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植物的花在一天中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的特点,设计了(花钟)二、选择题18、昼夜形成的原因(B)A、太阳的东升西落B、地球自转C、山峰的遮挡19、猫头鹰活动的时间是(C)A、上午B、中午C、晚上2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B)A、一天B、一个月C、一年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B)A、东-西;长-短-长B、西-东;长-短-长C、东-西;低-高-低22、日晷是测量(C)的工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_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6、刺猬、蛾、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牵牛花是凌晨开放,_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昙花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X Kb1 .C om8、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20、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1、(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22、(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复习题含答案(1-4单元)五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一、填空题1、早上,我们看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2、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太阳自(东)向(西)运动。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气温越(低)。

4、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5、影子的长短同太阳高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6、实验课上,测量太阳高度的仪器名称叫(太阳高度测量仪)7、很久以前,人们利用太阳运动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8、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叫作(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是(地平日晷)。

9、玩手掌日晷的时候,如果上午,应该用(左)手;如果是下午,应该用(右)手。

并且要面向(南)方。

10、昼夜的交替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11、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定为当地时间20时,那么,中国的观众应在(凌晨4)时观看,美国的观众应在(15)时观看。

12、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提出地心说的天文学家是(托勒密)。

13、在一月中月亮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们称它为(月相)。

14、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时的月亮是指月相中的(蛾眉月)。

15、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16、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

17、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植物的花在一天中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的特点,设计了(花钟)二、选择题18、昼夜形成的原因(B)A、太阳的东升西落B、地球自转C、山峰的遮挡19、猫头鹰活动的时间是(C)A、上午B、中午C、晚上2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B)A、一天B、一个月C、一年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B)A、东-西;长-短-长B、西-东;长-短-长C、东-西;低-高-低22、日晷是测量(C)的工具。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___到___。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____到____,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2、太阳钟也叫________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_______是凌晨开放,_______是上午开放,_______花是下午开放,_______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___________,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_______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_______”。

二、选择题(16分)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A 一年 B 一个月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A早晨B中午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A上午B下午C夜晚三、问答题:(20)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答:四、画图并回答问题(14分)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太阳是一颗()。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小行星2. 地球有()。

- A. 3个南极- B. 4个赤道- C. 1个北极- D. 2个南极3. 下面哪个不是太阳系的行星?- A. 水星- B. 金星- C. 土星- D. 火星4. 春天是一年中的()季节。

- A. 最热的- B. 最湿的- C. 最长的- D. 最温暖的5. 以下哪个现象与地球上的昼夜变化有关?- A. 四季变化- B. 月亮的圆缺变化- C. 潮汐的涨落变化- D. 地球的自转二、填空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2.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的时候。

3. 月亮没有()。

4.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

5. 高温射线能够()。

6. 潮汐是因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

7. 太阳是一个()恒星。

8.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约为()。

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特点和重要性。

2. 什么是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有什么特点?3. 请解释昼夜的形成原因。

4. 描述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5. 解释一下太阳为什么被称为恒星。

6. 请解释一下月食的发生原理。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公转的一些行星组成,其中地球是人类生活的星球。

地球有四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春天和秋天是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称为春分和秋分。

夏天和冬天分别是白天最长和最短的时候。

地球的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能够到达地球的不同地方,形成昼夜的交替。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约为365天。

地球上的大部分水都集中在海洋中,陆地上分布着山脉、丘陵和平原。

地球的大气层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1. 地球有几个季节?-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2. 什么时候是春分和秋分?-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是什么?- A. 自转是地球绕太阳转动,公转是地球自转- B.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转动,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转动- C. 自转是地球自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转动- D. 自转是地球绕太阳转动,公转是地球自转4. 地球上的水集中在哪里?- A. 河流中- B. 冰川中- C. 海洋中- D. 云雾中5. 大气层中的气体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性?- A. 提供养分- B. 保护地球表面- C. 产生雨水- D. 控制气温。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测试题答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一: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4、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钟 1练习题 苏教版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钟 1练习题 苏教版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太阳钟 1练习题苏教版
一、填空题:
1.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2.(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二、问答题:
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


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自己的实际情况)
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
答:(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

(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

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2 页共2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2《太阳钟》
一、填空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________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________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________单位——________。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不能计时。

3.太阳钟也叫________,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它是根据________下影子的________变化规律制造出来的。

4.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________,________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________,下午用________。

二、判断
5.日晷是古人的计时的工具,它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
6.日晷的晷面上每两相邻刻度之间的时间表示两个小时。

()
7.沙漏在阴天和夜间能正常计时,因此比日晷更加科学。

()
8.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
11.做有趣的手掌日晷实验时,要面向正北方。

()
三、选择
1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日晷
B. 浑天仪
C. 滴漏
13.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14.日晷是根据()原理制作的。

A.太阳温度的变化规律
B.太阳运动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C.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D.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
15.下列那幅图是欧洲人沿用至今的日晷?
A.
B.
C.
四、思考题
16.日晷是利用了什么原理来记时的?
17.想一想,如何制作一个太阳钟。

18.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知道时间吗?我们怎样知道现在是下午3点钟?
19.查找资料,将下列各种计时器按发明的先后排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
1.【答案】太阳;昼夜交替;时间;天
【解析】【解答】在远古时代,人们利用太阳进行时间的计算,发明了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来计算时间的日晷。

【分析】远古时代的人们利用太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时间的计算。

2.【答案】阴天;夜晚
【解析】【解答】太阳钟的发电原理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如果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则无法使用。

【分析】太阳钟利用光照进行计时。

3.【答案】日晷;时间;太阳;方向
【解析】【解答】太阳钟,又称为日冕,是古代人们利用在太阳下照射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进行时间计算的。

【分析】因为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4.【答案】正南方;掌心;左手;右手
【解析】【解答】日冕又被称为太阳钟,是利用影子和光照的关系进行计时的。

使用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衡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分析】日冕是利用太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计时的。

二、判断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日冕是古代人们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如果在阴暗面使用,没有影子产生,所以无法用来计算时间。

【分析】日冕的计算时间的原理是利用太阳下不同时间影子的长度不同。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日冕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时间代表两个小时。

【分析】日冕的计算时间的原理是利用太阳下不同时间影子的长度不同。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沙漏是利用沙子在单位时间里落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来计时的,相比于日冕,有更多的使用环境。

【分析】日冕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来进行计算时间的,在阴雨天或者是夜间无法计算时间。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影子的产生原因是太阳光线是沿直线传播造成,太阳自西向东移动,所以影子也在随时变化。

【分析】影子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也在随时进行变化。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也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在清晨,太阳处于东边,影子位于西边;中午影子和太阳处于同一条直线;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

【分析】影子的产生原因是太阳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在清晨,太阳处于东边,影子位于西边,此时影子的长度较长;中午影子和太阳处于同一条直线,此时影子的长度最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此时影子的长度最长。

【分析】太阳的光线沿直线传播造成了影子的形成。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做日冕实验时候,要面向正南方,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分析】日冕是利用太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时间计算的。

三、选择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C
【解析】【解答】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保存的日晷是赤道日晷。

【分析】日晷的计时原理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进行计时的。

14.【答案】D
【解析】【解答】日晷的计时原理是利用太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时间计算的。

【分析】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线沿直线传播时候遇到了障碍,光线被反射。

15.【答案】C
【解析】【解答】A、B都是日晷,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进行计算时间的,图C是欧洲人制作的日晷。

【分析】不同的时间下太阳的位置也不同,所以影子大小规律也在不断变化。

四、思考题
16.【答案】谁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会慢慢的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计时的。

【解析】【解答】日晷的计时方法是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会慢慢的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日晷可以计算时间。

【分析】不同的时间下,太阳的位置不同,影子的长度大小也在不断的变化。

17.【答案】准备材料:卡纸、指南针、硬纸板、手表步骤:⑴利用指南针找到西北方向
⑵将半圆形卡纸平放于桌面,纸面上的“北”正对北方;
⑶将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到卡纸上,硬纸板一个顶点在圆心,并与半圆所在直径垂直;
⑷早上六点时将硬纸板投影与圆心画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时的准确时刻:6时;
⑸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刻度的位置。

【解析】【解答】太阳钟的制作过程是;
⑴利用指南针找到西北方向
⑵将半圆形卡纸平放于桌面,纸面上的“北”正对北方;
⑶将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到卡纸上,硬纸板一个顶点在圆心,并与半圆所在直径垂直;
⑷早上六点时将硬纸板投影与圆心画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时的准确时刻:6时;
⑸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刻度的位置。

【分析】太阳钟又被称为日晷,是利用不同时间下影子的长度以及大小关系计算时间的。

18.【答案】能,用手掌日晷。

当影子投印在右手小拇指的位置时,就是下午3点钟。

【解析】【解答】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手掌当作日晷,当影子投印在右手小拇指的位置时,就是下午3点钟。

【分析】日晷是利用不同时间下,影子的大小长短不同来进行时间的计算。

19.【答案】日晷-沙漏-摆钟-机械表-电子表
【解析】【解答】古代的人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进行时间的计算,随着科技的发达,渐渐利用沙漏、摆钟进行时间的计算,电子表示现代产生的计算时间的精确仪器。

【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计算时间的工具越来越发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