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题库第1章附答案
《心理学》试题库

《心理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三大研究任务不包括()。
A.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B.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C.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D.心理咨询与辅导【答案】D2、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心理规律D.心理特点【答案】A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A2、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D3、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铁钦纳B.冯特C.杜威D.华生【答案】B第二章注意、感知和记忆第一节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们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C2、小明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A3、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4、人们通常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5、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范围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6、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7、()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A 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稳定性【答案】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一回事。
第一章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题目:请描述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并列举至少三个自我理论。
A. 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和评价。
B.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认为自我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节者。
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需求的最高层次。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
【测试题二】题目: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A. 否认B. 投射C. 压抑D. 理性化【答案】D. 理性化不是防御机制,而是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
【测试题三】题目:在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列昂·费斯汀格D. 卡尔·罗杰斯【答案】C. 列昂·费斯汀格。
【测试题四】题目: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情绪调节的?A. 认知重评B. 情绪表达C. 情绪抑制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
【测试题五】题目:在心理学中,什么是“认知失调”?A. 个体在面对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产生的心理不适。
B.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逃避行为。
C. 个体在社交场合中的适应性行为。
D. 个体在自我认知过程中的自我否定。
【答案】A. 个体在面对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产生的心理不适。
【测试题六】题目:在心理学中,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A.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
B. 个体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
C. 个体通过内在动机来学习。
D. 个体通过自我反思来学习。
【答案】A.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
【测试题七】题目: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正念”的?A. 一种集中注意力的冥想练习。
B. 一种自我批评的思维方式。
C. 一种避免情绪体验的策略。
D. 一种追求物质满足的生活方式。
【答案】A. 一种集中注意力的冥想练习。
【测试题八】题目:在心理学中,什么是“依恋理论”?A. 描述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情感联系的理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习题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C。
心理现象 D。
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D )。
A。
感觉、知觉和记忆B。
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罗杰斯C。
魏特海默 D。
劳动保护金纳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A。
神经元 B。
神经系统C.大脑D。
大脑皮层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
A。
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C。
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6、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7、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
观察法C.调查法 D。
测验法8、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B。
华生C。
费希纳 D.弗洛伊德9、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A。
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C。
环境科学D。
分支科学10、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A.感觉与知觉 B。
客观现实C。
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11、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A。
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 D。
思维二、填空题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和两大部分。
2、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和想象。
3、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认为,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人脑对的。
4、实验者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项变量是控制变量、和。
2016心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B.冯特C.斯金纳D.弗洛伊德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
这是【】A.兴奋的扩散B.兴奋的集中C.抑制的扩散D.抑制的集中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A.1888年B.1879年C.1878年D.1877年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A.性格B.动机C.兴趣D.意志5.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
这属于【】A.相继正诱导B.同时正诱导C.相继负诱导D.同时负诱导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A.行为B.精神C.整体D.人本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
这属于【】A.同时性负诱导B.相继正诱导C.相继负诱导D.同时性正诱导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2013年滨州阳信)A.无条件反射B.本能的反射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A.华生B.弗洛伊德C.罗杰斯D.奈塞尔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B.右脑左脑C.左脑左脑D.右脑右脑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A.认知B.意识C.行为D.无意识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B.大脑皮层C.神经元D.脑15.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冯特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桑代克16.心理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哲学17.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望梅生津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18.主张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A.构造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机能主义19.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淄博市直)A.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和华生C.弗洛伊德和斯金纳D.弗洛伊德和康德20.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是【】A.反射B.兴奋C.抑制D.神经元21.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22.【】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心理学试题第一章题目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第一章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D. 人类生理结构答案:C2. 心理学的三大分支是什么?A. 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D. 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答案:A3.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弗洛伊德B. 冯特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5.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C. 心理分析理论D. 相对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心理学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________。
答案:控制7.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认知、情感、动机和________。
答案:行为8.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________研究。
答案:定量9. 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________实验。
答案:自然10.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________心理学。
答案:生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焦点和方法,共同构成了心理学的广泛研究范畴。
12. 描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实验法强调控制变量和因果关系的确定;观察法强调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记录;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大量数据;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个别案例。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心理学研究常常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第1章 绪论题库(1)

心理学第1章绪论题库(1)心理学第1章绪论题库(1)第一章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1分后)1.狼孩的例子展示了()因为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内因d先天2.同卵双生子分离扶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扶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离扶养与一起扶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值相关系数就是0.21与0.23。
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的影响。
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学校因素d家庭因素3.()指出人的犯罪行为由强悍的内部力量驱动和唤起,且这些力量就是与生俱来的。
a行为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先天本能学派4.根据操作性条件升空,犯罪行为与否自发性的发生主要就是受到()支配。
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c本能d强化5.读书看报属()a认知过程b情绪过程c意志过程d人格过程6.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真的非常“难过”。
随着天气下雨,小明也显得活跃出来。
小明的心理变化充分反映了()的不稳定性。
a性格b气质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7.通过统计数据方法排序出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说明()a两个因素负相关b两个因素不相关c两个因素正相关d两个因素伪相关8.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就是()a智力b中学生c物理问题d物理成绩9.“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a认知过程b心理特征c情感过程d心理状态10.“爱之愈乌,知之愈深”充分反映了()a认知对情绪的影响b环境对心理的影响c情绪对认知的影响d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11.做为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按照回答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以分成()a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b纸笔问卷和电子问卷c等级问卷和顺序问卷d公开问卷和非公开问卷12.“爱情天梯”使人们敬佩的主要就是男主人翁的()a认知过程b情绪过程c意志过程d人格过程13.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出现核泄漏期间,许多老百姓盲目跟风“热卖食盐”以免核辐射的从众现象属()的研究范畴a社会心理b教育心理c管理心理d学习心理14.“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可能将获得()的积极支持a人本主义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学派15.“渴求获得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惜认知”属马斯洛须要层次理论中的()。
心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题目1:什么是心理学?题目2:列举并解释心理学的几个主要分支。
题目3:描述经典条件作用是什么?题目4:什么是心理测量?题目5:简要解释社会认知理论是什么?题目6:描述心理健康的概念。
题目7:什么是心理疾病?题目8:列举并解释心理疾病的几个主要分类。
题目9:描述人格理论是什么?题目10:什么是心理治疗?答案: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 主要分支:- 生理心理学:研究思维和行为与神经生理的关系。
-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
-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老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下的思维和行为。
-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3. 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将一种刺激与另一种孕育条件刺激相关联,来引发对后者的条件反射。
4. 心理测量是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方法,量化和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能力和偏好。
5. 社会认知理论是一种解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解释信息的理论。
它强调个体的社会互动和自我概念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6.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正面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适应压力等。
7. 心理疾病是指人们在心理和情绪上出现异常表现或行为,影响其正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疾病或障碍。
8. 主要分类:- 焦虑症:过度担心和恐惧,常伴有身体不适症状。
- 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丧失活力的情绪障碍。
- 精神分裂症:严重干扰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疾病。
- 双向情感障碍:轮流出现抑郁和极端情绪的情感障碍。
9. 人格理论是试图解释和描述个体在特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稳定模式的理论。
10. 心理治疗是通过与专业心理学家的会谈和互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改变不良行为,并提高心理健康的过程。
总结:本文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分支以及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重要理论和概念。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单选1.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2.“时距信息加工机制的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肯定作为自变量的是(通道)3.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属于相关法的是(实验法)4.为了解释行为,心理学家可以(D)A.研究行为的生物原因B.假设心理机制或状态C.探究引起行为的环境条件D.以上都对5.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清代王清任6.《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步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其作者是(亚里士多德)7.构造注意的基本原则在于(意识应通过分析其元素加以研究)8.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9.力图对心理经验作客观研究的是(认知心理学)二.名次解释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3.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状态4.心理特征:是指个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5.行为:包括有机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6.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7.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8.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9.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10.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11.调查法:是指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12.个案法:是指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13.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三.简答1.简述个体心理现象的划分维度个体复杂心理系统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类别来进行考察: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可以区分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从个体心理能否被觉知到,可以区分出意识和潜意识;此外还可以区分为心理与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 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
心理学的科学性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其原因之一是(B)。
A 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B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严谨可靠,实验设计严密C 心理学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D 心理学的历史非常悠久2 “郑板桥揖驴”的故事更能体现( B )的结果A 操作条件反射B 经典条件反射C 观察学习D 内在力量3 ( D )不属于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无条件反射。
A吮吸反射 B怀抱反射 C抓握反射 D 攻击反射4 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1与0.23。
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 B)的影响。
A 环境因素B 遗传因素C 学校因素D 家庭因素5 (B)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6 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 D )支配。
A 条件刺激B 无条件刺激C 本能D 强化7 读书看报属于(A)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人格过程8 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
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
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C)的不稳定性。
A 性格B 气质C 心理状态D 心理过程9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 )A 华生B 桑代克C 冯特D 弗洛伊德10 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C)A 两个因素负相关B 两个因素不相关C 两个因素正相关D 两个因素伪相关11 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A )A 智力B 中学生C 物理问题D 物理成绩12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B )A 认知过程B 心理特征C 情感过程D 心理状态13 “爱之愈切,知之愈深”反映了( C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C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D 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14.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以分为( A )A 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B 纸笔问卷和电子问卷C 等级问卷和顺序问卷D 公开问卷和非公开问卷15 “爱情天梯”让人们感动的主要是男主人翁的(C )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人格过程16 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发生核泄漏期间,许多老百姓跟风“抢购食盐”以防核辐射的从众现象属于( A )的研究范畴A 社会心理B 教育心理C 管理心理D 学习心理17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可能得到( A )的支持A 人本主义学派B 行为主义学派C 精神分析学派D 认知学派18 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位于( A )A 莱比锡大学B 哈佛大学C 剑桥大学D 巴黎大学19 信息加工取向把人脑比作电脑,认为人的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 C )A 感觉、知觉和记忆B 感知、记忆和思维C 接收、贮存和运用D 感知、加工和反应20 “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C)。
A 安全需要B 匮乏性需要C 归属与爱的需要D 情感需要21 要比较两种教材的优劣,较好的办法是(A)A 实验研究B 调查研究C 观察研究D 个案研究22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主要表现了( A )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B 生活环境C 饮食D 后天因素23 总体来说,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最可能比例为(B )A 15%~30%B 35%~50%C 55%~70%D 70%~90%24 “宰相教子”的故事较好地体现了(B)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B 家庭C 内因D 文化25 孤儿院和弃儿往往有更多的心理问题,这折射出( B )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 遗传B 家庭环境C 主观努力D 自然环境26 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是( A)A 论灵魂B 梦的解析C 生理心理学原理D 性学三论27 把学生看成“较大的白鼠”的流派是(C)A 人本主义学派B 精神分析学派C 行为主义学派D 认知学派28 个案研究一般要求研究人员选择单个的、典型性的,且能够代表研究对象总体的个案。
因此,( C)。
A 个案应当是单一的个体,不可以是团体B 个案一般是随机抽样的C 个案一般是有意抽样的D 个案与其他个体是独立的29 “心理现象是内在的,看不到,也摸不着。
由此可见,“人心叵测”,我们无法对其进行研究。
”对此观点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C )。
A 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B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看到了心理学研究面对的困难C 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它看到了心理现象存在形式的特殊性D 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它否定了心理现象的客观性30梦的解析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 B)最早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介绍。
A 周公B 弗洛伊德C 弗格森D 布罗伊尔31.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B)。
A. 5±2个组块B. 7±2个组块C. 无限大D.无限大且保持时间短32 ( B )认为每个人最了解自己的情况,都在积极地自我调整,从而自我实现。
A 人本主义学派B 精神分析学派C 行为主义学派D 认知学派二、多项选择题1 什么是人的心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A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B 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C从动态与稳态的角度划分,心理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D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2 在1550~1880年间,巴赫家族出现了大约60名音乐家。
这一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AB )对心理发展有影响。
A 遗传B 家庭环境C 社会氛围D 学校教育3 下面那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ABC)A 消极性格(如偏心、神经质等)的教师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B 皮革马力翁效应C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D 非正式团体4马斯洛通过对杰斐逊、爱因斯坦和罗斯福等成功人士的文献分析或访谈,发现“自我实现者”具有(ABCD )的特征A 内心生活、思想、行为自然率真B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C 具有批判精神,不容易被社会诱惑D 富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5 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 ABC )能力气质性格动机6 “天昏昏兮人郁郁”体现了(BCD)对心理的影响A 先天因素B 外部因素C 环境因素D 后天因素7 冯特的心理学贡献在于( ABCD )A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 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C 探索出了一套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D 为世界各地的大学培养了心理学人才8 下列哪些家庭形式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ABC )A 留守家庭B 单亲家庭C 离异家庭D 工人家庭9 以下这些数值可用于表示相关系数的是(AD )A 0.05B 1.05C -1.05D -0.0510 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ABCD)A 喜悦B 悲伤 C恐惧 D 愤怒11 心理学的任务是(ABC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控制心理和行为D 了解自我12 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过程包含(ABC)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动机过程D 调节过程三、辨析题(10分)1、学生心理发展动力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答:错误(1分)虽然我们强调环境,特别是教育,使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因素;(3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3分)环境只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两者是交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3分)2、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
答:错误(1分)。
心理过程,也称为心理活动,是大脑内部的加工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动机过程。
心理特征是指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2分)心理从动态和稳态的角度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一方面,心理特征是心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心理过程,使得心理过程表现出稳定的风格。
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不是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而是不同的心理现象。
(2分)四、问答题(15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请从质和量的角度分别举例说明心理学当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5分)。
答:㈠定性的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典型的个案(个体或团体),搜集其各方面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并从中找出具有推广意义的研究结果(2分)。
例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安娜;例2:陈鹤琴对自己孩子的观察;例3:狼孩的故事(论述1分)2、观察法:在自然或控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有机体的行为(2分)。
例1:小学生当中是不是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例2:高温天气使得四级更加暴躁;例3:生活节奏快慢的调查。
(论述1分)3、访谈调查法:是一种带着专门目的,采用问卷、调查表或谈话来收集有关心理与行为等信息的研究方法(2分)。
4、经验总结法㈡定量的研究方法1、相关法:指在不试图影响变量的情况下,对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2分)。
例子:生活节奏和冠心病的关系(论述1分)2、实验法:是指在恰当控制的条件下操纵自变量,使其按预定计划改变,并观测其改变因变量所发生的影响(2分)。
例1: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谁的味道更好?例2:一种新教材优劣的实验研究(论述1分)根据回答情况,总分不能超过15分五、举例说明(15分)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5分)说明:由于每一个大类训练有多种具体训练方法,因此,例子可以多举;在每一大类中,每个例子1分,两个或两个以上记2分。
但总分不能超过15分。
⑴描述心理现象,即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对心理事件加以精确描述(2分)。
例子(1分)⑵揭示心理规律,即能够科学地对心理事件作出因果解释,探讨心理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2分)例子:有实验表明,中学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和学习适应有密切的研究成果,通过时间管理技巧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技巧,并因此提高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1分)⑶控制心理行为,主要体现为预测和调控两个方面(1分)。
预测是指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种因素的密切联系,对这个特定心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2分)例子(1分)控制就是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些因素的因果联系,去有意识地改变当前状况,引发出有利的“因”,得到期望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