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设计规范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T 3365-01—2020解读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解读《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T 3365-01—2020专家解读一、引言《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T 3365-01—2020)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一部重要规范,旨在指导公路斜拉桥的设计工作,确保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包括规范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等。
二、规范背景随着中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斜拉桥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具有结构独特、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大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斜拉桥结构的复杂性和设计难度的增加,一些斜拉桥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斜拉桥的设计水平,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T 3365-01—2020)。
三、主要内容设计原则:规范明确了公路斜拉桥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美观性和环保性等。
这些原则为设计师提供了明确的设计方向和要求。
设计荷载:规范规定了公路斜拉桥设计应考虑的各种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这些荷载的取值和组合方式对于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结构分析:规范详细介绍了公路斜拉桥结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这些方法为设计师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手段和工具,有助于准确评估桥梁的结构性能。
构造设计:规范对公路斜拉桥的构造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主塔、主梁、斜拉索等关键构件的设计细节和构造措施。
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施工监控:规范强调了公路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要求,包括施工阶段的监测内容、频率和方法等。
这些要求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桥梁的施工质量。
养护管理:规范提出了公路斜拉桥养护管理的建议和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加固、监测预警等内容。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部分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部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局部修订条⽂(2019年版)说明:1.下划线标记的⽂字为新增内容,⽅框标记的⽂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标记的⽂字为原内容。
2.本次修订的条⽂应与《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中的其他条⽂⼀并实施。
3.0.12根据桥梁结构在施⼯和使⽤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可将桥梁设计区为以下三种状况应按下列四种状况进⾏设计:1持久状况:在桥梁使⽤过程中⼀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设计状况。
2短暂状况:在桥梁施⼯和使⽤过程中出现概率较⼤⽽持续期较短的状况。
桥梁专监3偶然状况:在桥梁使⽤过程中出现概率很⼩,且持续期极短的状况。
4地震状况:在桥梁使⽤过程中可能经历地震作⽤的状况。
3.0.13桥梁结构或其构件:对3.0.12条所述三种设计状况均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对持久状况还应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对短暂状况及偶然状况中的地震设计状况,可根据需要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对偶然状况中的船舶或汽车撞击等设计状况,可不按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
桥梁结构或其构件,对3.0.12条所述四种设计状况,应分别进⾏下述极限状态设计:1持久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和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
2短暂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可根据需要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
3偶然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
4地震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
当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作⽤效应的基本组合和作⽤效应的偶然组合;当按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作⽤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短期效应组合(频遇组合)和作⽤长期效应组合(准永久组合)。
桥梁专监3.0.16桥梁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过程中,应具有规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构件应减⼩由附加⼒、局部⼒和偏⼼⼒引起的应⼒;3结构或构件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耐久性设计。
采⽤的材料及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斜拉桥施工方案

桥梁宽度:1.0(护索区)+0。5m(护栏)+净—7。0m(行车道)
+0。5m(护栏)+1。0(护索区)=10.0m
桥面横坡:2%
桥梁纵坡:2.6%
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Ⅶ度,按Ⅷ度设防
桥面铺装:6~13cm厚40号混凝土调平层+6cm沥青混凝土铺装
3
3
箱梁、桥塔:50号混凝土
我国一直以发展混凝土斜拉桥为主,近几年我国开始修建钢与混凝土混合式斜拉桥,如汕头石大桥,主跨518m;武汉长江第三大桥,主跨618m。钢箱斜拉桥如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桥,主跨628m;前几年上海建成的南浦(主跨423m)和杨浦(主跨602m)大桥为钢与混凝土的结合梁斜拉桥。
一般说,斜拉桥跨径300~1000m是合适的,在这一跨径范围,斜拉桥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有较明显优势。德国著名桥梁专家F.leonhardt认为,即使跨径1400m的斜拉桥也比同等跨径悬索桥的高强钢丝节省二分之一,其造价低30%左右。
(8)边跨支架应待箱梁预应力束全部张拉完毕,且管道压浆的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方可进行,落架应遵循全孔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从跨中向支点拆卸.斜拉索张拉前,边跨支架应拆卸完毕.
(9)施工时箱梁顶底板的上、下层钢筋及腹板的内、外层钢筋之间应采用Φ12短钢筋(两端用90°弯钩)固定绑扎成整体。
第3章工程概况
3.1
本桥是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净宽7m上跨车行天桥。桥梁起讫桩号K0+307。17~K0+417.17,全长110m,中心桩号K0+362。17,与高速公路交叉桩号K18+225.上部结构采用(20+32+32+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连续梁组合体系,塔墩梁固结。下部结构采用圆端形桥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斜拉桥斜拉索施工作业指导书

斜拉桥斜拉索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斜拉桥斜拉索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质量标准,指导、规范桩基成孔作业。
2.编制依据(1)《斜拉桥施工图设计-拉索结构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JTJ027-96;(4)《斜拉桥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技术条件》GB/T18635-2001;(5) 斜拉索安装的相关技术资料;(6)《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D65-1-2007)。
3.适用范围适用于斜拉桥高强平行钢丝成品索配合对称悬灌主梁施工的斜拉索施工。
4.技术准备4.1内业准备(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斜拉桥斜拉索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从事起重机械作业、登高架设作业、机动车辆驾驶等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
4.2外业准备4.2.1施工前检查工作(1)对已施工完成的塔柱和主梁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合格后方能进行斜拉索作业施工。
(2)在锚垫板上放出孔道口十字中心线,以便对中,如若锚头安装偏位会造成锚头外螺纹与孔口磨擦,影响斜拉索张拉力精度。
(3)对施工所用的平行钢丝斜拉索、斜拉索锚具生产厂家进行调查,选用供货商。
成品索进场后根据质保单进行严格查验,检查锚具,PE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伤,如有损伤,及时采取修理措施并妥善保管;检验并核对成品索合同内的质量证明文件等是否齐全完整。
对需要进行试验和检验的项目要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检验,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设计、规范和施工的要求。
(4)对施工所需的设备机具,如塔吊、卷扬机、千斤顶、放索架等进行选型,组织进场、调试、安装,需要进行校正检验的进行校正检验。
(5)斜拉索安装前的清理检查:清除锚索管内的水泥砂浆、焊渣和管口处毛刺;清理锚垫板上的砂浆、焊渣等,保证锚固螺母与锚垫板密贴;检查锚头槽口尺寸,以确定千斤顶的安装位置。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_T 3365-01—2020》修订解读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修订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 3365-01—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原《细则》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公路斜拉桥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斜拉桥建造技术迅速发展,建设了大量大跨度、特殊结构型式的斜拉桥,积累了大量设计、施工经验。
原《细则》已不能满足我国目前斜拉桥设计的需求了。
为适应斜拉桥建设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标准的定位《规范》涵盖了公路斜拉桥常用材料、作用、总体设计、构造设计、结构分析计算、设计对施工监控的要求以及养护条件设计,与上游的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等,共同形成了公路斜拉桥设计体系。
《规范》以规范和指导公路斜拉桥设计为目标,旨在体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
《规范》充分考虑了与其他标准的衔接,以国内外工程实践和先进研究成果为依托,根据我国公路斜拉桥建设的现状以及实际特点,以容全面、分类指导、重点突出、简单适用为基本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具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对进一步提升公路斜拉桥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三、《规范》的特点《规范》注重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吸纳我国公路斜拉桥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的先进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使用科学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满足大跨径建设需求。
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方法,结构设计根据可靠性设计理论,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按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 T 2231-01—2020》解读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原《细则》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发展迅速,桥梁抗震设计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和成熟的研究成果。
原《细则》已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目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水平,为适应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和抗震设计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圬工或混凝土拱桥、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的梁桥的抗震设计。
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梁桥和拱桥的抗震设计,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进行专项研究。
《规范》既考虑了当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需求及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技术的新进展,也重点考虑了与《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规范》《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相关标准的衔接。
《规范》的体系更为完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三、特点及主要修订内容《规范》保持两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重现期)和性能目标与原《细则》一致。
根据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将计算地震作用常数调整为2.5,对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1地震作用下,采用弹性抗震设计,要求墩、梁、基础等桥梁主体结构保持弹性状态,主要验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E2地震作用下,对采用延性抗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变形(位移)和能力保护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对采用减隔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强度以及减隔震装置的能力。
斜拉桥施工方案

长春轻轨净月线伊通河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二〇〇三年四月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自然条件-------------------------------------------------------------------1四、地貌、地质、水文及气象--------------------------------------------------1五、工程工期------------------------------------------------------------------1六、工程质量达到的目标------------------------------------------------------1七、劳动力准备--------------------------------------------------------------1八、机械设备------------------------------------------------------------------1九、施工总体部署------------------------------------------------------------1十、工程重点和难点----------------------------------------------------------1十一、总体施工方案---------------------------------------------------------1十二、具体施工方案----------------------------------------------------------1十三、各项保证措施-----------------------------------------------------------1十四、施工平面布置图---------------------------------------------------------1十五、施工进度计划-------------------------------------------------------------1十六、施工监控-----------------------------------------------------------1长春轻轨净月线伊通河桥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轻轨净月线03号标段伊通河斜拉桥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AZB2003-022、长春市快速轨道交通净月线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编号:0194Q。
几种常见的桥梁施工控制标准

(一)位移控制1.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误差限值(m m)(1)成桥后线形(标高) ±50;(2)合拢相对高差±30;(3)轴线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14—89)执行。
2.混凝土斜拉桥误差限值(m m)(1) 索塔轴线偏位 10倾斜度≯ H/ 2500 且≯30(或设计要求)( H 为桥面以上塔高)塔顶高程±10(2) 主梁悬浇主梁时:轴线偏位 10 合拢高差±30 线形±40 挠度±20悬拼主梁时:轴线偏位 10 拼接高程±10 合拢高差±303.悬索桥施工控制误差限值(m m)(1) 索塔同斜拉桥(2) 主缆线形基准索标高 > 0,≤35(虎门大桥);±20(汕头海湾大桥)上下游基准索股高差 < 10(虎门大桥);30(汕头海湾大桥)一般索股标高(相对值) ±10(虎门大桥)主缆线形建议竖直标高±50(3) 索夹安装纵、横向偏位±20(虎门大桥);纵向位置±10,横向扭转 6(汕头海湾大桥)。
(4) 索鞍偏移、高程纵、横向位置±10,标高 + 20~0(虎门大桥);中线偏差 + 2,高程偏差±20(汕头海湾大桥)。
索鞍偏移建议值±5(二)应力控制1.结构在自重下的应力(实际应力与设计相差宜控制在 + 5 % )。
2.结构在施工荷载下的应力(实际应力与设计应力相差宜控制在 + 5 %)。
3.结构预加应力结构预加应力除对张拉实施双控(油表控制和伸长量控制,伸长量误差允许在±6 % 以内)外,还必须考虑管道摩阻影响(对于后张结构)。
4.斜拉桥拉索张力,允许偏差宜为±5 %。
5.悬索桥主缆吊杆拉力、中下承式拱桥吊杆拉力,允许偏差宜控制在±5 % 。
6.温度应力,特别是大体积基础、墩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拉桥设计规范
斜拉桥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式和设计理论的大型桥梁,其特点是主体斜拉索、悬臂桥面板和斜拉塔等部分构件协同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桥体形态和力学性能。
斜拉桥的设计规范对于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下面将从桥梁设计和材料选用两方面对斜拉桥设计规范进行详细说明。
一、桥梁设计
(一)结构形式设计:
1. 桥面板宽度设计应满足通行安全需求,结构形式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考虑特殊气候和地质条件对桥梁的影响。
2. 悬臂长度和主跨设计应合理,力学性能稳定可靠,满足承载能力和服务性能的要求。
3. 斜拉索的布置形式和角度应按照设计规范来确定,斜拉塔的高度应满足结构性能和美观要求。
(二)斜拉索设计:
1. 斜拉索应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满足桥梁设计寿命要求。
2. 斜拉索的预应力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和施工,确保其稳定可靠。
3. 斜拉索的锚固端和张拉端应设置合理的补偿装置,以确保索力的持久稳定和桥面板的上下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三)桥梁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1. 桥梁结构应进行全面的静力学和动力学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并考虑抗风、抗震和抗冰等特殊荷载条件。
2. 斜拉桥应进行稳定性分析,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不发生失稳或翻转的现象。
3. 桥梁应进行设计寿命内的疲劳分析和振动分析,确保其安全可靠。
二、材料选用
(一)混凝土材料:
1. 桥面板和斜拉塔的混凝土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要满足规范要求。
2. 混凝土材料应具备耐久性,抗化学腐蚀和抗温度变化的性能。
(二)钢材料:
1. 斜拉索应采用高强度钢材,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要满足规范要求。
2. 桥梁结构中的钢构件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钢材,抗压、抗剪和抗扭强度要满足规范要求。
(三)其他材料:
1. 锚固装置和张拉装置应选用高强度、耐久性好的材料,确保其稳定可靠。
2. 防腐涂料和防水材料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环境保护型产品,确保桥梁耐久性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斜拉桥设计规范涉及到斜拉桥的结构形式、斜拉索设计、桥梁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及材料选用等多个方面,规
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斜拉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合理选用材料和控制施工质量,才能建造出安全性能优越、服务性能稳定的斜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