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分级

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分级

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分级
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分级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标
准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标
准分级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分级:
1. 优质土壤,重金属含量极低,符合食品生产和生态环境要求。

2. 一般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国家或地区规定的安全范围内,适
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

3. 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超出安全范围,但对植物生长和
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

4. 中度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超标,可能对植物生长和人
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5. 重度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对植物生长和人体健
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

这些标准分级通常是根据土壤中铅、镉、汞、铬、铜、锌等重
金属元素的含量来确定的。

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
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标准分级时会考虑各种重金属
元素的含量及其毒性特点。

同时,标准分级也会根据土壤用途来确定,例如农田土壤、工业用地土壤、居住区土壤等会有不同的标准
分级。

总的来说,重金属含量标准分级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对土壤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_原子荧光法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_原子荧光法

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_原子荧光法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汞、砷、硒、铋和锑等重金属元素是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准确测定这些元素的含量是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使用微波消解和原子荧光法来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这些元素的含量,并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原理和过程。

一、微波消解原理和步骤:微波消解是一种将样品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溶解为可测量形式的高效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微波辐射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加热,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中,将样品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离子或配合物。

1. 样品制备:将待测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称取一定重量,然后经过粉碎和混匀处理。

2. 加入酸溶液:将样品转移到微量容器中,添加适量的酸溶液(通常为硝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使样品达到分解和溶解的条件。

3. 微波消解:将装有样品和酸溶液的微量容器放入微波消解仪内,设定合适的温度和压力,并加热一定时间,以实现样品的消解过程。

4. 冷却和转移:待样品冷却后,将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溶液体积适宜进行原子荧光测定。

二、原子荧光法原理和操作步骤: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准确测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它基于原子在能量激发下会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光线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中元素特征波长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1. 仪器准备:打开原子荧光光谱测量仪,进行预热和调节工作。

2. 校正和标定: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通过逐一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元素浓度与荧光信号强度之间的标定曲线。

3. 测量样品:将经过微波消解和稀释的样品放入样品槽中,通过仪器的自动吸取功能,将样品引入光谱测量仪中,进行测量。

同时,还需要测量一定数量的空白样品和质控样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使用相应的软件对荧光信号强度进行处理,通过标定曲线得出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是环境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些金属元素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土壤和沉积物中常见的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和其在环境中的意义。

一、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种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金属元素测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金属元素与其他成分分离,并通过重力、电位差或滴定等方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酸溶法、碱溶法和氧化法等。

仪器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属元素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各种仪器设备(例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二、土壤和沉积物中常见的12种金属元素1. 铁(Fe):铁是土壤和沉积物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起着重要作用。

2. 铜(Cu):铜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含量较少,但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3. 锌(Zn):锌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的锌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镉(Cd):镉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高的毒性。

5. 铅(Pb):铅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常见重金属元素,来源主要是工业废弃物和汽车尾气等。

6. 砷(As):砷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毒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是煤矿、冶炼和农药等。

7. 汞(Hg):汞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毒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是煤矿和工业废水等。

8. 铝(Al):铝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但过量的铝会对土壤和水体产生不良影响。

9. 镍(Ni):镍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常见金属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有一定影响。

10. 锰(Mn):锰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有重要影响。

11. 铬(Cr):铬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等。

土壤重金属总量污染评价方法

土壤重金属总量污染评价方法

土壤重金属总量污染评价方法常见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主要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

具体评价方法描述如下。

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SC Piii式中:Pip―污染物i 的单项污染指数;Ci―调查点位污染物i 的实测浓度;Sip―污染物i 的筛选值。

表 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标准2、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一种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得出综合污染指数的方法,它能够较全面地评判其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其中,内梅罗指数法(Nemerow index)是人们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时运用最为广泛的综合指数法。

具体方法如下。

(1)将单一调查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求和再取平均值,即得到所有调查点位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 p̅=1m∑P ipmp=1式中:P p̅-所有调查点位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Pip-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m-调查点位的数量。

(2)内梅罗污染指数P=√P p̅2+P ipmax22式中:P-内梅罗污染指数;P p̅-为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Pipmax-表示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值。

表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3、富集因子法富集因子是分析表生环境中污染物来源和污染程度的有效手段,富集因子(EF)是Zoller等(1974)为了研究南极上空大气颗粒物中的化学元素是源于地壳还是海洋而首次提出来的。

它选择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作为参比元素(一般选择表生过程中地球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然后将样品中元素的浓度与基线中元素的浓度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表生环境介质中元素的人为污染状况。

)()(B B C C ref n ref n EF sampleback round=式中:Cn 为待测元素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 Cref 为参比元素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 Bn 为待测元素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Bref 为参比元素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其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因为重金属非常难以降解,长期积累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钡、铬、铜、锌、镍等。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重金属在环境中能够长期积累,从而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染等。

工业污染:许多工业生产中的金属加工过程,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化学、制药、印染等,都会排放大量的重金属废水和废气。

农业污染:农田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业化肥和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

城市污染:城市生活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废弃物及废水等。

生态风险评价的意义生态风险评价是一种评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风险情况的方法。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生态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物质流向评价、生物毒性评价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物质流向评价:对重金属的来源和物质流向进行评估,包括重金属从源头到达环境中的过程、物质在不同环境介质之间的转移和迁移路径,以及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重金属的可能性。

生物毒性评价:在评估重金属的毒性时,必须考虑到其对不同生物的影响。

要评估到不同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生态影响,必须进行各种生物毒性实验。

常用的生物毒性实验包括水生生物毒性实验、土壤毒性实验、细胞毒性实验等。

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对于不同形式的重金属污染,包括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评价,以此确定影响生态系统的风险程度。

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定性评价:在评价时,无需数值化计算和统计分析,仅通过主观评估来认定重金属污染物的风险程度。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

第29卷第6期2008年12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 ur nal of Hengya ng Normal Univer sity No.6Vol.29Dec .2008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唐文清1,2,刘 利3,冯泳兰1,曾荣英1,许金生1,张 幸2(11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湖南衡阳 421008;21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 421008;31衡阳市环境监测站,湖南衡阳 410082)摘 要: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影响着河流底泥环境和健康质量。

本文以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区内18个监测点底泥的7个指标(Cu 、Zn 、As 、Hg 、Cd 、Cr 、Pb )进行监测调查,参照国内有关标准,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底泥污染评价标准,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检测结果进行污染程度评价。

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底泥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281456,达到5级,为重度污染,其中松柏断面的底泥污染最为严重,说明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湘江中图分类号:X144;X 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6—0055—05 随着湘江流域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及居民生活垃圾污染和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施用量都逐渐上升,导致该流域内底泥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

目前,湘江流域已成为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重金属具有毒性和持久性,为河流底泥中污染最严重的一类。

在自然环境中过度积累,导致河流底泥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甚至空气污染,污染结果不仅造成一些水生生物的灭绝;由于它们不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在土壤和植物体内不断积累,通过生物链最终人体内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如人体摄入过量的锌则会出现胃肠炎、贫血、高血压、冠心病,摄入过量铬会导致肝肾受损、鼻穿孔、肺癌等等[1]。

底泥重金属污染不同评价方法的探讨

底泥重金属污染不同评价方法的探讨

风 险 管 控 标 准(试 行)》(GB15618 - 2018)对 底 泥 进 行 评
价。将底泥重金属数据与农田土壤风险筛选值作比较,
判断其是否超出筛选值,进而判断底泥是否可进入农田。
1.2.2 考虑底泥是否可用于绿化或矿山修复 考虑清淤
后底泥是否可用于绿化种植或矿山修复,可选用《绿化种
植土壤》(CJ/T 340-2016)对底泥进行评价。将底泥重金
13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16)
底泥重金属污染不同评价方法的探讨
马仔亮
(安徽华境资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22)
摘 要:该文介绍了几种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几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属数据与《绿化种植土壤》标准值作比较,判断底泥是否
可用于绿化种植或矿山修复。此种方法考虑了底泥的受
体,针对性、实用性强,但评价较单一,仅与标准值做比
较,未综合考虑底泥的风险。
1.3 Hankson 生 态 风 险 指 数 法 该 方 法 是 瑞 典 学 者
Hakanson[7-8]于1980年建立的一套应用沉积学原理评价
在生态危害指数。常见重金属毒性响应系数如表1所示。
作者简介:马仔亮(1982—),男,安徽合肥人,工程师,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收稿日期:2019-06-3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5 卷 16 期
马仔亮 底泥重金属污染不同评价方法的探讨
生态风险指数
E
i r
态风险程度
生态风险指数 RI
风险程度

东江淡水河流域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鉴定及风险评价

东江淡水河流域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鉴定及风险评价

东江淡水河流域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鉴定及风险评价摘要:为了掌握东江流域广东段表层水域以及沉积物金属含量的危害水平,研究了35个沉积物样品中13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以及生态风险评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所含的金属污染物及其有害度和生态风险,从而探讨现阶段东江淡水河流域的现状及风险,以期让人们对该地区的生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并为其流域的环境评价与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东江淡水河流域;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鉴定方式引言东江流域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东江流域每年接纳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源的径流水其水体承受的环境负荷越来越重,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其中重金属的污染尤其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目前对东江流域水质评价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更需要相关人员重视该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为推进我国水域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而做出努力。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域概述东江是珠江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

它起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寻乌河,上游被称为寻乌水。

它被称为东江西。

从龙川,河源,紫金,博罗,惠阳到东莞石龙镇,分为南北水道和狮子海。

该盆地属亚热带气候,高温,降雨和潮湿。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北部山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年平均降水量为175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匀,西南地区较多,东北地区较少。

1.2样品采集东江流域东莞段的样本采集分为两个采样区域:中上游和上游以及珠江三角洲。

在所有采样区域中共有35个采样点。

珠江三角洲的采样点主要位于东莞市西北部的马冲镇,红梅镇,道社,王牛墩,中堂镇,高埠,石碣镇,石龙镇,石牌镇,旗石镇和桥头镇等11个镇。

2结果与讨论2.1评估方法2.1.1地积累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是由德国海德堡大学沉积研究所的科学家穆勒(Muller)提出的定量指标。

它用于研究水环境中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并已在欧洲广泛使用。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时,通常会使用中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和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土壤和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并且具有比较强烈的毒性和生物累积性的金属元素。

目前,人类经济活动、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导致了重金属的排放量大幅增加,对于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本文将从土壤和河流沉积物的角度介绍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相关知识。

一、重金属分类
目前,重金属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铜、铁、锌、锰,这些元素对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另一类是指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毒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元素在对人体产生毒害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生物累积性和持久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会更加严重。

二、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
对于重金属污染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 污染物含量指标:通常采用重金属含量来评价污染程度,依据其含量水平进行分类,如国家标准中规定地下水中Cr(六价铬)和Cd(镉)的地表水规定限值为0.05和0.005mg/L,为了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采取化学分析法、荧光光谱法等方法。

2. 环境因子指标: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水含量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于重金属的毒害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土壤PH越低,重金属的毒害就越严重。

3. 生物表示指标:包括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的
累积、富集和毒害的影响,通过研究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转化作用等可以揭示重金属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转移过程和危害程度。

三、土壤和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方法
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等。

如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呢?可以采用评估模型来对样品进行评估,例如PAPE模型、Nemerow综合指数法等。

针对某些特定的土壤,也可以采取植物生长试验的方式进行监测,建立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模型,探究重金属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河流沉积物的污染,重金属排放量逐年增加。

针对河流沉积物,可以采用磁化率、地球化学指纹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测评价。

同时,通过研究物质转动的亲疏水性、物质表面末端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等因素来探究重金属的沉积规律和形成机理,这样也可以加深对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理解。

四、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
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会直接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还会影响利用和造成生态系统紊乱,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地方性污染。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会降低水体的水质,损害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淤积、土壤被污染等问题,形成水土流失污染,尤其在雨季会加剧区域内的水灾。

五、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为了防治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方式,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对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可以依据河流的特征和特点进行沉积物的清除和处理,对于河流污染源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进行管控和处理。

综上所述,土壤和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对于我们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知,加强重金属污染控制和防治已是时刻所需。

入手从源头控制、加强科学管理、强化公众责任感和教育,也是重要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