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手术出院指导

合集下载

脾破裂术后护理

脾破裂术后护理

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焦虑:与病情危急,担心手术效果和疾病 预后有关。
知识缺乏:与病人对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 识不了解有关
开通静脉通道
留置胃管、导尿管
术前护理 交叉配血试验
严格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护理诊断
•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 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 • 有感染的危险:与术后抵抗力下降,留置多根引流管
脾破裂术后护理
内容介绍
疾病介绍 病史回顾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概述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 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 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是 很容易使其破裂出血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将脾 破裂分成两大类:①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 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裂伤部位以脾脏的外侧凸面 为多,也可在内侧脾门处,主要取决于暴力作用 的方向和部位;②自发性破裂,很少见,主要发 生在病理性肿大的脾脏;如仔细询问病史,多数 有一定的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改变 体位等。
真性脾破裂:脾实质与被膜均破裂 血容量得以维持,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情提供足够的营养。 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增进食欲。 6小时后协助病人翻身,每2小时一次。 如有则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 实质性器官破裂可抽出不凝固血液。 知识缺乏:与病人对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有关 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是很容易使其破裂出血的。 根据不同的病因,将脾破裂分成两大类:①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裂伤部位以脾脏的外侧凸面为多,也可在 内侧脾门处,主要取决于暴力作用的方向和部位;
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脾切除+胃璧修补+胰尾修补术,术后诊断:脾破裂,胃璧挫伤,胰尾挫伤,带回胃管一根,腹盆腔引流管各一根,

脾破裂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脾破裂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患者因突发疾病,心理压力大,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 饮食护理术前患者应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手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发生误吸。

4. 肠道准备术前一日给予患者低渣饮食,术前一晚给予清洁灌肠,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5. 皮肤准备术前对患者腹部皮肤进行清洁,备皮范围包括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以防止术后感染。

6. 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应继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术后6小时如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每2小时测量一次。

2. 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通常留置腹腔引流管,护理人员应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 腹部体征观察观察患者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4.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禁食水24小时,待肠蠕动恢复后,可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通饮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5.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同时,注意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6. 肺部护理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等,促进痰液排出。

如有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7. 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同时,根据医嘱给予抗凝治疗。

8. 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感染等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9. 药物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药物治疗,如止痛药、抗生素等。

脾破裂护理措施

脾破裂护理措施

脾破裂护理措施
脾破裂是指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脏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和其他严重合并症。

脾破裂后需要及时的救治和护理,下面就是关于脾破裂的护理措施:
1.严格卧床休息
刚开始的时候,患者必须保持卧床休息,以减少活动度,避免肌肉活动对造成的病情的二次损伤。

2.监测病情
对于脾破裂的患者,必须每小时监测脉搏、心率、呼吸和血压,并记录在案,护士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和患者的动态状态。

3.定期测定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
脾破裂患者还需要在入院时做好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等化验,这些指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病情的变化。

4.正确给药
脾破裂患者必须规律地服用医生开出的药物,对于止血、抗感染等药物,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在确保病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才能够逐渐减量或停药。

5.保持通畅
脾破裂患者的通畅情况也要引起足够的注意,避免便秘等症状的发生,及时排便,保持肠道的良好清洁状态。

6.疼痛控制
脾破裂患者常常伴随着明显的疼痛,护士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并采用针灸、理疗和物理疗法等方式控制疼痛。

7.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脾破裂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样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应该及时采用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压长袜等。

8.采取主动防止肿胀和腹膜炎
脾破裂后容易引起腹膜炎和肿胀,护士需要注意发现这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缓解病情。

总之,对于脾破裂的护理,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加快病情康复。

外伤性脾破裂的术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的术后护理

42外伤性脾破裂的术后护理龚桂容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肋部深处。

即使有肋骨及胸壁的保护脾破裂仍然排在腹腔脏器损伤的首位。

在临床工作的数据统计中,脾脏损伤大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40%~50%,所以对于外伤患者脾外伤的诊断与治疗在外科中就显显得非常重要。

大多由于车祸、锐器伤、摔伤导致,病情急、变化快,常伴有出血性休克。

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在我国,由于创伤造成的死亡率已经达到了所有致死原因的第5名,并且内脏中脾脏破裂的损伤排在第1名,因此需要分秒必争地对患者进行抢救和密切的急救护理配合,挽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

脾破裂的病因包括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

开放性损伤多由锐器伤及左上腹遭受外力造成,例如子弹伤、刀刺伤等,往往伴有其他内部脏器的损伤;闭合性损伤多由于摔倒、车祸伤、拳击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

闭合性损伤脾破裂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开始局限于左上腹,随着出血,血液逐渐扩散入整个腹腔,引起全腹弥散性疼痛,但仍以左上腹为甚。

在早期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少,疼痛不明显,因此询问病史就至关重要。

少部分患者因血液刺激膈肌引起左肩部牵涉性疼痛。

内出血症状表现为患者短期内出现如眩晕、心悸、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等,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

如果患者出血量大可出现脉搏细弱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

出血迅速者,短时间内血压明显下降,患者很快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一旦诊断为脾破裂,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开放性脾破裂临床表现为:左胸部或左上腹部有伤口,如为贯通伤,则伤口也可在背部或腹部的其他部位。

开放性脾破裂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如肋骨骨折、胸膜或肺及膈肌损伤,常伴有胃肠道和肾脏损伤等,因此患者多为复合伤病情多数比较严重,往往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休克,死亡率非常高。

患者一旦确诊为脾破裂,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

出现以下几个方面具备手术指征: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

②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

③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休克者;或积极救治休克过程中,情况不见好转反而继续恶化者。

一例脾破裂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

一例脾破裂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

一例脾破裂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一、术后观察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特别是是否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3.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部疼痛、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 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色,及时发现是否出现血尿等异常情况。

二、术后伤口护理1.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 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感染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 避免剧烈活动和外力碰撞,防止伤口再度受损。

4. 注意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液体管理1. 根据医嘱进行液体管理,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

2. 监测尿量,确保患者的尿量正常。

3.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脱水或水肿等情况,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度。

四、疼痛管理1.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2. 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五、饮食护理1. 术后早期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2. 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进食量,避免过度进食或进食过快引起消化不良。

3. 避免患者进食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对伤口愈合造成影响。

六、卧床护理1. 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血液循环畅通。

3.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防止压疮的发生。

七、心理护理1. 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减轻其术后焦虑和恐惧。

2.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增强其治疗信心。

3.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术后的心理压力。

总结:脾破裂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包括术后观察、伤口护理、液体管理、疼痛管理、饮食护理、卧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其顺利康复。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指导

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指导

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指导
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回访的健康指导有哪些?
(1)饮食指导:早期应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其目的是排空胃内容物,使胃处于空虚状态。

(2)活动指导: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于肺扩张,利于胰腺炎性渗出物的局限、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症状。

若出现休克,取头低足高位。

术后平卧6h,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后可以改为半卧位,使呼吸顺畅,可减轻切口疼痛,减少腹壁张力,局限炎症,使引流更彻底。

(3)引流管的护理:起床翻身或活动时应防止各引流管脱出和松动,引流装置的位置在引流口以下,必须保证有效地引流出引流物,避免引流管堵塞、曲折、污染。

术后1周,如引流量减少,医师会根据情况拔出引流管,患者不要自行拔出。

脾破裂护理常规

脾破裂护理常规

脾破裂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患者腹痛程度、范围,观察患者呼吸、面色、皮肤温、湿度及有无出血。

2、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情况,呼吸有无加快的频率,观察血压的变化。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变化及腹部体征,及时发现有无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②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输入平衡盐液及血浆或代用品,扩张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休克状态。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改善因失血而导致的机体缺氧状态,改善有效通气量,并注意清除口腔中异物、假牙、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④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变化:怀疑脾破裂病员应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单位时间的尿量,如尿量>30ml/h,说明病员休克已纠正或处于待偿期。

如尿量<30ml/h甚至无尿,则提示患者已进入休克或肾功能衰竭期。

⑤术前准备:观察中如发现继续出血(48小时内输血超过1200ml)或有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做好药物皮试,备血,腹部常规备皮等手术前准备。

⑥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紧张;对需要手术的患者给予足够的心理安慰,介绍与该病相关的知识,及时接受手术。

2、术后护理①体位:全麻未清醒时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6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利于伤口愈合。

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按时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再出血倾向。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并补充水电解质。

③术后切口观察: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应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

④管道护理:保持中心静脉置管通畅,并按无菌操作定期行置管护理。

保持胃管、导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注意引流物的量及性状的变化。

若引流管流出大量的新鲜血性液体,提示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⑤给予营养支持:术后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禁食期间补充水、电解质,避免酸碱平衡失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

应给予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上课愈合,减少并发症。

医院护理部普外科脾切除手术前后健康教育

医院护理部普外科脾切除手术前后健康教育

医院护理部普外科脾切除手术前后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L心理指导: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耐心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措施,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 .饮食指导: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3 .术前准备指导:根据病情,做好术前准备及相关检查。

备皮,预防切口感染。

(二)术后指导
L饮食指导:患者术后要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早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的流食,后过渡为半流、软食,可进富含营养的食物。

4 .休息与活动指导,
(1)术后采取适宜体位:当麻醉平面消失后,多采取半卧位,鼓励深呼吸、咳嗽,避免发生肺不张。

(2)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四肢床上主动缓慢活动,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一个月内勿参加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5 .管道指导: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有无出血、红肿,保持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扭曲、脱落和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三)出院指导
(1)休息与活动相结合,不易过劳。

(2)少食多餐,均衡营养,低脂软饭。

(3)注意保暖、防护,避免外感;杜绝烟酒。

(4)定期复查B超,血象,了解血管栓塞状况及随访指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切除的出院指导
1饮食方面:
加强调理,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

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供应,经常吃瘦肉,蛋,鸡鱼,乳品。

另外铁质必不可少,必须供应比平时多的含铁食物,以满足造血需要,防治贫血,如动物肝脏、血。

提供多种维生素:多食蔬菜,水果,每天保持300-500克绿色蔬菜,100-150克水果,特别是冬春季,更要注意。

脾切除术后,可能会有血小板增高,血小板过多可能造成内凝血,形成血栓。

血小板所以能释放凝血因子,是因为它带上了电核。

每日都要清除这些电核,坚持食用:西红柿汁,胡萝卜汁,或葡萄汁等。

2手术切口:
注意保持切口干燥,应避免负压增加(如剧烈咳嗽或便秘等),以免切口疼痛及裂开。

腹带应继续妥善束扎至术后1月。

拆线后如切口愈合良好,一般1周后可洗澡,应淋浴,勿用力揉搓切口,洗完后切口处应轻轻擦干。

术后6周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

3增强免疫机能:
脾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系统机能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会出现体质减弱,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间断出现发热等情况,所以手术后待身体恢复应根据身体条件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并注意预防感冒。

4注意如下症状:
应注意有无反复或持续出现的腹痛、腹胀、发热、畏食或食欲下
降、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如出现上述症状,可能为肝功能下降或腹腔感染、血栓形成等情况,请及时电话联系医生或门诊就诊。

5术后复查:
出院后2周内应每4-5日复查一次血常规,以观察血小板升高情况,如血小板大于正常值上限并呈升高趋势,应继续服用药物,直至血小板降至正常范围内时停药。

此后可每2-3周复查血常规观察,直至血小板水平稳定。

吴薇
2011年12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