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比表面积计算公式2012.8月
水泥比表面积法

式中:P──水泥称量(克);
Υ──水泥比重;
V──圆筒中试验用的试料层体积,亦即圆筒的有效体积(厘米[3]);
m──水泥层捣实后的空隙率,即圆筒中水泥空隙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水泥层
空隙率规定采用m=0.48±0.02。
注:如果按上列公式算出的水泥重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者经捣实后
Υ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克/厘米[3])见表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采取二次相差不超过0.02厘米[3]的平均值,每隔一季度至半年
应该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以避免由于圆筒磨损而造成的试验误差(使用滤纸改变时亦应
重新校正)。
6.仪器常数的测定
,使数值不变为止。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
盖在上面,用捣器压实试料层,压到规定厚度即支持环与圆筒边接触,再把水银装满圆筒
压平,同样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测定,至水银重量不变为止。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
(厘米[3])按下式计算:
P1-P2
Ss·Υs(T)1/2
S=─────────
Υ·(Ts)1/2
式中:Ss──标准水泥样的比表面积(厘米[2]/克);
Υs──标准水泥试样的比重;
式中:S──水泥的比表面积(厘米[2]/克);
K──仪器常数,根据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对两个扩大部分,分别进行
测定,上面扩大部分的仪器常数为K上,下面扩大部分的常数为K下;
Υ──水泥的比重; m[3]
用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按第8、9、10、11各条规定的操作方法,分别测
定空气流过水泥层而进入气压计上下两个扩大部分所需的时间,然后按12条计算公式算出
水泥比表面积计算

标准粉 密度
水泥层空隙率值 空隙率值 ε^(3/2)
单值
平均值
3.15
#N/A 0.495 0.348
1.908 0.496 0.349
3.12
27.49 0.497 0.350
被测试样 试验温度 空气黏度
η (μPa.s)
18.18
18.13
比表面积S (m2/kg)
单值
平均值
333 334
335
13.54 18.28 4.28 0.522 0.377
25
13.54 18.33 4.28 0.523 0.378
26
13.53 18.37 4.29 0.524 0.379
27
13.53 18.42 4.29 0.525 0.380
28
13.53 18.47 4.30 0.526 0.381
29
13.55 18.03 4.25 0.517 0.372
20
13.55 18.08 4.25 0.518 0.373
21
13.54 18.13 4.26 0.519 0.374
22
13.54 18.18 4.26 0.520 0.375
23
13.54 18.23 4.27 0.521 0.376
24
13.56 17.78 4.22 0.512 0.366
15
13.56 17.83 4.22 0.513 0.367
16
13.56 17.88 4.23 0.514 0.369
17
13.56 17.93 4.23 0.515 0.370
18
13.55 17.98 4.24 0.516 0.371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评估水泥颗粒表面积的一种常用试验方法。
水泥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颗粒表面积的大小,通常以平方米/千克(㎡/kg)为单位。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泥颗粒的细度状况、水化活性以及水泥品质的好坏。
试验步骤如下:1.实验设备准备:试验设备包括比表面积仪、电子天平、氮气瓶等。
首先,确保比表面积仪的仪器状态良好并进行校准。
2.样品制备:将水泥样品分散均匀,取约10克的水泥样品加入玻璃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醇胺溶液,搅拌使其均匀分散。
3.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水泥浆体注入比表面积仪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观察浆液是否均匀分散,并确保测量仪器的阀门封闭。
4.开始测量:打开比表面积仪的电源,设定合适的测量参数,并进行预热。
进入实验界面后,可以开始测量。
5.观察实验过程:监视比表面积仪的实验界面,该仪器通常会记录不同时间点下水泥浆体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情况,可以选择预设不同的测试时间和间隔。
6.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保存。
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数据,如比表面积、Blaine指数等。
以下是一份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原始记录示例:试验对象:水泥样品A试验设备:比表面积仪(Model:ABC123)、电子天平(Model:XYZ789)、氮气瓶、醇胺溶液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校准比表面积仪,确保仪器状态良好。
准备好玻璃研钵、水泥样品A、醇胺溶液等试验物品。
2.材料制备:取10g水泥样品A加入研钵中,加入适量醇胺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水泥浆体注入比表面积仪中,注意排除气泡。
封闭比表面积仪的阀门。
4.开始测量:打开比表面积仪的电源,并设定测量参数。
进行预热后,开始测量。
5.观察实验过程:监视比表面积仪的实验界面,记录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6.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保存实验结果。
根据仪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水泥样品A的比表面积。
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

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砂浆等的制作。
而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是评价水泥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的概念、测试方法以及对水泥品质的影响。
一、概念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是指水泥颗粒的单位质量表面积。
一般来说,水泥颗粒的表面积越大,其与水的反应面积也就越大,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胶凝性能。
二、测试方法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是比较法和测氮气吸附法。
1. 比较法比较法是将水泥标准样品与已知比表面积的标准物质进行比较,通过测量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渗透液浓度差来得出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依靠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测氮气吸附法测氮气吸附法是通过将水泥标准样品暴露在氮气中,测量氮气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积。
这种方法精确度较高,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仪器设备的支持。
三、对水泥品质的影响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与水泥的品质密切相关,它会对水泥的使用性能和强度产生一定影响。
1. 使用性能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越大,其与水的反应速度也就越快,从而使得水泥的凝结时间更短,便于施工。
此外,较大的比表面积还能提高水泥与骨料的粘结性能,使得水泥砂浆的强度更高。
2. 强度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越大,其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使得水泥水化反应更充分,从而提高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
因此,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高水泥制品的整体强度。
四、注意事项在测试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选择选择代表性好、颗粒均匀一致的水泥标准样品进行测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试环境测试时应控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 重复测试为了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应进行重复测试,并计算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影响。
五、总结水泥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是评价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比较法和测氮气吸附法来进行测试。
比表面积的大小会影响水泥的使用性能和强度,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助于提高水泥制品的施工性和整体强度。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步骤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步骤一、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评价水泥熟化程度和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步骤。
二、仪器设备1. 水泥比表面积仪2. 烘箱3. 电子天平4. 研钵、研棒5. 滤纸三、试验步骤1. 准备样品:取出约10g左右的干燥水泥样品,用研钵和研棒将其研成粉末状态。
2. 称重:使用电子天平将称量纸放在天平上,将称量纸重量清零。
然后将约1g左右的水泥粉末放在称量纸上,并记录下总重量。
3. 放入水泥比表面积仪:打开水泥比表面积仪,将上述称好的样品放入样品盘中。
4. 测定:按下测定键,开始测定。
此时仪器会自动进行吹扫、加压等操作,直至测试结束。
5. 取出样品:测试结束后,将样品盘取出,将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
6. 称重:将烘干后的样品取出,放入电子天平上称重,并记录下总重量。
7. 计算:根据公式计算水泥比表面积。
公式为:S=K×m/V,其中S 为比表面积,K为仪器常数(由仪器厂家提供),m为样品质量,V 为水泥中可反应成硬固体的物质的体积(通常取0.25L)。
四、注意事项1.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需要使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操作时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
2. 取样时应确保水泥样品干燥、均匀。
3. 仪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校准。
4.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结论通过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可以得到水泥的比表面积数据,进而评价其熟化程度和活性。
该试验是建筑材料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真操作、科学分析结果,并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价水泥的质量。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试验步骤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试验步骤具有的总面积。
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
单位为米2/克。
理想的非孔性物料只具有外表面积,如硅酸盐水泥、一些粘土矿物粉粒等;有孔和多孔物料具有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如石棉纤维、岩(矿)棉、硅藻土等。
测定方法有容积吸附法、重量吸附法、流动吸附法、透气法、气体附着法等。
比表面积是评价催化剂、吸附剂及其他多孔物质如石棉、矿棉、硅藻土及粘土类矿物工业利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石棉比表面积的大小,对它的热学性质、吸附能力、化学稳定性、开棉程度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1、样品准备2、确定试样量3、试料层制备4、透气试样1 、试样准备:1.1 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 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
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1.2 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 、确定试样量:校正试验用的标准试样量和被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在制备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为0.5000.005,计算式为:W=V-(1-)(2)式中:W──需要的试样量,g;──试样密度,g/cm[3];V──按第4.2条测定的试料层体积,cm[3];──试料层空隙率[注]。
注:空隙率是指试料层中孔的容积与试料层总的容积之比,一般水泥采用0.5000.005。
如有些粉料按上式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改变空隙率。
3 、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注]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
称取按第5.2条确定的水泥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
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元旦。
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
水泥比表面积标准要求

水泥比表面积标准要求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颗粒表面积,通常用单位为平方厘米/克(cm²/g)或平方米/千克(m²/kg)来表示。
水泥比表面积的标准要求主要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定,一般为以下几个等级:
1. 低于2000 cm²/g 或 2 m²/kg,属于低比表面积水泥。
2. 2000-3500 cm²/g 或 2-
3.5 m²/kg,属于中等比表面积水泥。
3. 高于3500 cm²/g 或 3.5 m²/kg,属于高比表面积水泥。
不同比表面积的水泥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和施工需求。
低比表面积水泥常用于一般建筑工程,而高比表面积水泥常用于特殊工程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一、测量原理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每千克(m²/kg)。
其测量原理主要基于气体透过法或勃氏透气法。
通过测量一定量的空气通过水泥颗粒层所受的压力差来计算比表面积。
二、试验设备1. 勃氏透气仪:主要由压力计、勃氏透气仪、样品筒组成。
2. 天平:精确至0.001g。
3. 计时器:精确至秒。
4. 空气压缩机:用于提供稳定的空气流。
三、试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勃氏透气仪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将压力计、勃氏透气仪、样品筒连接好。
2. 样品制备:从水泥样品中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研磨至一定细度,然后将其通过适当的筛子筛分,收集筛余物。
3. 装样:将样品小心地装入勃氏透气仪的样品筒中,并用刮刀或其他工具轻轻压实,确保没有气泡。
4. 测试:打开空气供应,调整计时器和压力计,记录压力差随时间的变化,持续至少60秒。
5. 计算: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水泥的比表面积。
四、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压力差和时间数据,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水泥的比表面积。
数据处理可以使用专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或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
五、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设备精度、样品制备和测试操作等方面。
为了减小误差,应定期校准设备,严格控制样品制备的细度和筛分,以及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六、结果表述比表面积的结果应表示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如果进行多次测量,则应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同时给出标准偏差以表示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的表示形式应为平方米每千克(m²/kg)。
七、重复性要求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量,其结果的再现性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重复性误差应不超过2%。
八、参照标准本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如《GB/T 30190-2013 勃氏透气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等。
在进行试验前,应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方法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九、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勃氏透气仪时,应注意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