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比表面积自动计算公式
FBT—5型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

FBT—5型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一:简介1)、仪器外型2)、技术参数A:电源电压220V±10%B:计时范围0。
1秒<T<500秒C:计时精度<0。
2秒D:测量精度≤1%E:温度范围8—34℃F:适用范围GB8074—87所规定的范围一.概述依据GB8074—87本公司研制开发出新型全自动比表面积仪(FBT—5)型水泥比面积自动测定仪。
该机由单片机控制,全轻触键操作,自动控制全部测量过程。
自动记忆仪器系数K值,测量完毕后显示时间值3秒钟便于记录。
自动记忆所测量的比表面积值。
一.操作面板介绍1)。
显示区:(显示一)由四位数码管组成,在不同的操作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显示功能(显示二)由三位数码管组成,在不同的操作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显示功能(显示三)由五只方型发光管组成分别指示显示一及显示二所显示的内容。
2)。
操作区:由六个轻触键组成,分别为(选择)(▲)(▼)(K值)(S值)(复位/测量)一、仪器原理1)、水泥比表面积是指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面积,以m2/Kg表示。
2)、本方法依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面积。
3)、根据GB8074—87中所推荐的计算公式: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样不同且试验时温度相差大于±3℃时的计算公式:式中: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Ss—标准粉的比表面积,m2/Kg T—被测试样试验时液面降落时间,Ts—表准粉液面降落时间,S 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ηs—标准粉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
S,ρ—被测试样的密度,ρS—标准试样的密度,g/cm3ε—被测试样试料的空隙率,εs—标准试样的空隙率根据GB8074—87中的规定,本仪器料层空隙率设定为0。
50,则上述公试简化为:因此水泥比面积的运算工式演化为:S=K T/ρηs试中:K—本仪器标定参数T—被测试样试验时液面时间ρ—被测试样的密度,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五:仪器的检验及标定1)。
水泥比表面积法

式中:P──水泥称量(克);
Υ──水泥比重;
V──圆筒中试验用的试料层体积,亦即圆筒的有效体积(厘米[3]);
m──水泥层捣实后的空隙率,即圆筒中水泥空隙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水泥层
空隙率规定采用m=0.48±0.02。
注:如果按上列公式算出的水泥重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者经捣实后
Υ水银──在试验温度下水银密度(克/厘米[3])见表1。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采取二次相差不超过0.02厘米[3]的平均值,每隔一季度至半年
应该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以避免由于圆筒磨损而造成的试验误差(使用滤纸改变时亦应
重新校正)。
6.仪器常数的测定
,使数值不变为止。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
盖在上面,用捣器压实试料层,压到规定厚度即支持环与圆筒边接触,再把水银装满圆筒
压平,同样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测定,至水银重量不变为止。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
(厘米[3])按下式计算:
P1-P2
Ss·Υs(T)1/2
S=─────────
Υ·(Ts)1/2
式中:Ss──标准水泥样的比表面积(厘米[2]/克);
Υs──标准水泥试样的比重;
式中:S──水泥的比表面积(厘米[2]/克);
K──仪器常数,根据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对两个扩大部分,分别进行
测定,上面扩大部分的仪器常数为K上,下面扩大部分的常数为K下;
Υ──水泥的比重; m[3]
用已知比重、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按第8、9、10、11各条规定的操作方法,分别测
定空气流过水泥层而进入气压计上下两个扩大部分所需的时间,然后按12条计算公式算出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

4.改变空隙率时规定用2000g的砝码来压实捣器
在此次标准修订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统一压实的 力量,分别做了1 000g、2000g、3000g和 4000g砝码不同力的压实对比研究试验。通 过对比,最终选择了2000g砝码来压实捣器。 这样使水泥比表面积方法标准在操作过程中 实行量化,使测定更加规范化。
二、仪器
1.李氏瓶 容积为250ml,瓶颈由0至24ml 自下而上的容积刻度读数,且 0~1ml和 18~24ml应以刻度。其容量误差应不大于。 李氏瓶是用抗化学侵蚀性强和热阻小的玻璃 制成,并由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良好的耐裂性。
2.无水煤油 要符合GB 253的要求,也可 以用普通煤油用生石灰处理得到
六、透气试验
1.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 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 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 气。
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端抽出气 体,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分下 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 下降到第一刻线是开始计时(参见图1), 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 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刻线到第二刻线所 需的时间。以秒记录。
3.恒温水槽 温度控制误差≤±0.2℃。
三、测定步骤
1、将无水煤油注入到李氏瓶中使液面至0到 1ml刻度线,(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 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 中,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 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试验前应将预先通过方孔筛的水泥试样, 放在110±5℃温度下干燥一小时,并在干 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4、称取该水泥试样60g,准确至。用小匙将 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处理过的李氏瓶中, 装毕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直 至没有或很少有气泡排出为止,再次将李 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半小时后读 取第二次液面读数。
水泥细度计算公式

水泥细度计算公式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粒径分布情况,是水泥颗粒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泥细度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水泥的某些物理性质来实现,而不需要直接测量粒径。
以下是水泥细度计算的一些相关内容。
1. 空气比表面积法水泥的细度可以通过空气中比表面积来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B = A / m其中,B为水泥的比表面积,A为透气度系数,m为空气当量,即传递表面积为单位面积的水泥的质量。
透气度系数是通过比较不同磨煤器煅烧水泥的透气度得到的。
2. 累积筛分法累积筛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衡量水泥细度的方法。
首先,将水泥样品通过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然后根据筛网孔径与留存水泥的质量之比绘制累积筛分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可以得到水泥的细度情况。
3. 水泥活性指数法水泥的活性指数是一种反映水泥细度的重要指标。
水泥活性指数可以通过测量水泥与标准砂的混合物的早期强度来计算。
水泥活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I = (180 + x) / (130 + y)其中,I为水泥活性指数,x为水泥与标准砂的90天抗压强度之差,y为标准砂的90天抗压强度。
4. 水泥比表面法水泥的比表面积是反映水泥细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比表面积法进行测定。
比表面积法是利用氮气吸附原理,通过测量水泥样品与氮气的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积。
具体操作时,将水泥样品放置在恒定温度下,通过吸附仪测定水泥对氮气的吸附量,然后根据吸附量和氮气分子的面积计算得到比表面积。
综上所述,水泥细度的计算可以通过空气比表面积法、累积筛分法、水泥活性指数法和水泥比表面法等方法进行。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水泥的某些物理性质来间接反映水泥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是衡量水泥细度的重要手段。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标准编号] GB/T 8074-87 [实施日期] 1988-02-01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 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本方法彩 Blaine 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本方法与 GB 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如结果有争议时,以 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1 定义与原理 1.1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 m2/kg 来表示。
1.2 本方法主要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 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
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 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2 仪器 2.1 Blaine 透气仪 如图 1、2 所示,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2.2 透气圆筒 内径为 12.70±0.05mm,由不锈钢制成。
圆筒内表面的光洁度为△6, 圆筒的上口边应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应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锥度一致,二者 应严密连接。
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 55±10mm 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 0.5~1mm 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2.3 穿孔板 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 1.0~0.1mm。
在其面上, 等距离地打有 35 个直径 1mm 的小孔,空孔板应与圆筒内壁密合。
穿孔板二平面应平行。
2.4 捣器 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 0.1mm。
捣器的底面应与主轴 垂直,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度 3.0±0.3mm。
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当捣器放入 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圆板之间的距离为 15.0± 0.5mm。
2.5 压力计 U形压力计尺寸如图 2 所示,由外径为 9mm 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 制成。
水泥比表面积自校表

水泥比表面积自校表
水泥比表面积自校表又称比表面积测定仪,是一种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仪器。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的表面积,通常用平方米/克表示。
水泥比表面积是水泥颗粒表面积与单位质量的比值,它是水泥颗粒粒径分布、形状、孔隙率等因素的综合体现,能反映水泥颗粒间的结构特征和稳定性。
比表面积测定仪是根据比氮吸附法和比比色法原理设计的,主要由比比色仪、恒温恒湿箱、比表面积计算机等部件组成,其中比比色仪是用于测定比表面积的关键部件,采用三角法测量法,可以测量固体物质比表面积的大小。
使用该仪器时,首先要将水泥样品研磨成细粉末,然后放入恒温恒湿箱内,使其达到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样品表面变得均匀。
接下来,将样品放在比比色仪的样品室内,然后向样品室中注入比氮气体,等待5-10分钟,让气体与样品表面充分接触,然后记录比比色仪的读数。
最后,根据测得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水泥比表面积。
在使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样品要投入恒温恒湿箱中,使其表面均匀,避免在测量时出现误差。
2.在测量比表面积之前,需要仔细校准仪器,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比表面积的测量结果。
4.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出现
误差。
5.测量结束后,及时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仪器的正
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比表面积测定仪的使用,对于水泥生产和检测工作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水泥厂对生产的水泥质量进行监测,确保产品
的质量稳定和可靠,同时还可以为水泥研究提供科学的判断和依据。
水泥比表面积计算公式详解

水泥比表面积计算公式详解
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的表面积大小,通常以平方米/千克为单位。
其计算公式为:
比表面积= (m/V)×k
其中,m为水泥的质量,单位为千克;V为水泥的体积,单位为升;k为常数,通常为2800。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将水泥样品称重,记录下质量m;
2. 将水泥样品放入容积为V的瓶中,并添加适量的丙酮,使水泥充分分散在丙酮中;
3. 用气囊法或其他方法对水泥样品进行比表面积测试,得到比表面积值S;
4. 根据常数k值计算比表面积,即S = (m/V)×k。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比表面积的计算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以保证测
试结果的准确性。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一一、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注意事项水泥比表面积,即表示单位质量下,水泥粉末总表面积,单位为cm2 /g 或 m2 /kg。
而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把控试验操作事项,即首先,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需严格遵从《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704-2008)相关规范,采用自动勃氏仪进行试验,同时,在试验期间,针对试验环境进行控制,如,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应保持试验室湿度≤50%,烘干箱温度灵敏度为1℃,天平分度值为0.001g,秒表精度为0.5s,继而在试验期间,注重将水泥样品置于0.9mm方孔筛表面,待过筛完毕后,放入到烘干箱中,保持烘干箱温度为110℃±5℃,1h后,取出,冷却至室温,供试验使用。
其次,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期间,若试验室湿度无法满足试验需求,可采用自动抽湿机对试验环境进行处理,最终将环境湿度控制在≤50%,达到高效性试验状态。
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技巧(一)水泥密度测定在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严格把控试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水泥密度测定准备工作中,首先,需将一定量液体倒入到李氏瓶中,然后,将水泥掺入到其中,确保液体介质浸泡水泥颗粒。
同时,基于水泥浸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为了规避水化反应现象,应在试验期间,依据阿基米德定律,计算排开液体体积,然后,估算水泥密度,即单位体积的重量,达到试验目的;第二,在水泥密度测定试验中,为了保障试验结果的精准性,应在试验活动开展期间,针对李氏瓶各项参数要求,如,长度、均匀刻度、符号、公差等进行查看,同时,把控试验环境中温度、湿度变化,满足试验条件。
此外,在试验前期,为了规避试验杂质的产生,需针对试验器具,如,长颈漏斗、李氏瓶、铁丝等进行冲洗、烘干,就此规避杂质的产生诱发粘、堵现象;第三,为了防止试验期间热胀冷缩现象的凸显,需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泥样品与无水煤油试验室温度一致性,并实时调整恒温箱参数,控制热胀冷缩现象,且将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1℃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