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学

合集下载

1-汉字与汉字学

1-汉字与汉字学
汉字与汉字学
周艳红 hzsdzyh86@ QQ:1694288267
本节要点

什么是汉字学

文字与文字学 中国文字学和汉字学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影响文字的非语言因素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什么是汉字学
文字与文字学


文字是人类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以文字为 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文字学研究文字发生发展的规律、文字的 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语言、文字和 社会、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 系等等。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和语言 有密切关系
文字≠语言
文字与语言的区别





语言——听觉符号 文字——视觉符号 语言产生在前,文字是作为补充有声语言 的交际手段而产生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辅助性交际工具。 如果没有汉语,汉字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也没有产生的条件。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中国境内的几种文字

1、东巴文
2、契丹及女真文字
3、西夏文字
4、古彝文
5、瑤族女书
汉字
汉字
汉字

史晨碑
曹全碑
汉字学
狭义中国文字学

中国传统文字学是小学的一个分支。
文字学
音韵 学 训诂 学
王宁:汉字学四个部分
汉字构 形学
汉字字 体学
汉字 学
汉字文 化学
汉字字 源学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3)用意符和音符合起来记录汉语的词或 语素。 娩 松 桌 早期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后期汉字是以 形声字为主体的文字体系。

中国文字学大全

中国文字学大全

中国汉字学大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壬辛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一年:十二个月,每三个月为一季度,即:春夏秋冬人的五官:眼耳鼻舌口人体部位;头,身,手,脚人体内脏:心胃肠肝脾肾胆五行:金木水火土鑫森淼焱垚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东坡,苏辙,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钟瑶,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欧阳洵,褚遂良,颜真卿,张旭,赵孟芾方向:前后左右,上中下,东南西北自然现象:刮风、下雨、打雷、闪电,日食,月食。

阴天,晴天,多云,彩虹,雾天,阴转晴,晴转阴,地理分布:三山六水一分田,郡县制:中央-地方(省-直辖市-地区市-县级市-县-镇-区-乡-村-居民组-户)一个星期:七天(星期一―――――星期七/天)年份: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中国历史发展顺序:黄、尧、禹、舜、夏(桀)、商(汤)、周(姬)、春秋、战国、秦(赢)、汉/东、西(刘)、三国(魏/曹、蜀/刘、吴/孙)、两晋/东、西晋(司马)、南/北朝、隋(杨)唐(李)、五代十国,宋(赵)、元(忽必烈)、明(朱)、清(努尔哈赤)、民国(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第一任,邓小平第二任,江泽民第三任,胡锦涛第四任人唯贤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地理学: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河之南为阴,河之北为阳。

山脉之走向大致分为:南北,东西,东南,西北等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国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黄河据称是中国的母亲河。

中原地带:范指:河北以南,河南,安徽,秦川地带重量单位;吨,公斤,斤,两,钱长度单位:公里,里,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中国古代:长度单位(丈,尺,寸)休积单位:立方,升,毫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奇迹:中国-长城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等古今地名对比:南京-建邺(金陵)、开封-汴梁(东京)、北京-北平(燕京)、西京-长安、姑苏-苏州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汉字笔画Page 2 of 4 6*14=84+22=106Page 2 of 4 8*14=112+106+84=302Page 3 of 4 6*14=84汉字笔画Page 4 of 4。

中国文字学写作背景

中国文字学写作背景

中国文字学写作背景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文字学作为一门独特而重要的学科,深深扎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中。

通过对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和使用等方面的研究,中国文字学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华文化深层次理解的重要途径。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字之一,代表着华夏文明的辉煌历史。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汉字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文字符号,更是寄托着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意义的象征。

中国文字学的研究,旨在探索汉字的演变脉络、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而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文字学的历史背景和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将回顾中国文字学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它是如何从简单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化为复杂的表意符号的。

然后,我们将介绍中国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如文字甲骨学、文字分类学等,以及这些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中国文字学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汉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使其在时代的变迁中依然焕发出绚丽的光芒。

同时,中国文字学也在推动着当代中文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汉字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文字学将继续不断深化和拓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将不断涌现,为中国文字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汉字在当今社会中的使用和传承问题,推动汉字的现代化发展,使其与时俱进,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总之,中国文字学作为一门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对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的文化传统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在面对新的时代变革和发展的挑战中,中国文字学也将继续走在前沿,为中文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中国文字学的写作背景的探讨。

文字学笔记整理

文字学笔记整理

第一讲汉字的产生序言:中国文字学是研究中国文字产生、性质、发展演变、形音义的关系的学科。

一、汉字产生的理性思考汉字产生遵循适用原则汉字产生:记事刻画符号→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汉字体系:记事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汉字产生的两个要素:①一定数量的记事符号和象形字②假借方法的运用小结:成熟体系的文字系统是吸收了记事刻画符号、象形、指事等原始表意方式,合理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逐渐发展而来。

二、汉字产生的时间推测甲骨文记录的是商代晚期的文字,不是汉字的起源,因而不是最早的文字如《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汉字大约在夏商之际形成,即裘锡圭夏商文字一系说。

小结:种种迹象表明,夏代应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文字应该形成于夏代。

夏商周三代使用的文字属于同一系统,西周文字与商代晚期的文字一脉相承,商代前期的文字则传承和发展了夏代的文字。

第二讲汉字的性质序言:汉子性质问题是中国文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

普通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即用某种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文字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系统,通过文字形体联系声音意义。

即文字形体表示语言,语言又分声音和意义)一、汉字性质研究回顾20世纪的几种争议:1、表意文字说瑞典索绪尔北师大王宁: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子因义构形黄伯荣、廖序东:汉子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运用大量表意符号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

2、意音文字说周有光:意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一次飞跃,拼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二次飞跃3、表音文字说4、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5、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从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角度划分)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朱德熙:汉子是语素文字布龙菲尔(美):汉子是表词文字二、裘锡圭的理论观点1、字符理论:一种文字的性质由该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自身作为一种符号系统。

文字学概述

文字学概述
一、文字和文字学
汉 许 慎《〈 说 文 解 字 〉叙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部首查字法, 建立了540个部首。许慎根据当时用形音义关系的理解,按照六书的原则,把篆文的 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类。“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俊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按 ,依 类 象 形 ,即 独 体 ,为 文 ;形 声 相 益 ,即 合 体 ,为 字 。《 史 记 秦 始 皇 本 纪 》: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访阊А罚º“夫 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唐韩愈 《读〈鹖冠子〉》:“文字 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沸⊙А罚º“声者象乎意而宣 之者也,声不能传於异地,留於异时,於是乎书之为文字。”鲁迅《汉文学史 纲要》第一篇:“要之文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众手,全羣共喻,乃得 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
文还可以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引申为文物典籍,礼 乐制度。《尚书序》记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文王 既没,文不在兹乎”
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 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文”和“纹”是通假字,通用。《说文解字》中185页记载“文,错画也。象交文凡 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错画”是文的本义。
在古汉语中,文的意义有所引申(引申义),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的,所以 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质和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质胜文 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区分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词的本来意 义。引申义是从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意义。例如:“向”本义是“向北的窗户”, (《说文》,向,北出牅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由朝北的窗户这个本义, 引申为“朝着”、“对着”。

汉字学

汉字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字学一、汉字中国传统上叫文字。

汉人还把文与字加以区别文——独体字——合体《说文序》:“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 。

说明:形体结构是独体的,叫做文。

由象形字、指事字互相组合,构加部分都作为形符的会意字,即所谓形相益;构加部分都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即所谓声相益。

这些合体结构的,叫做字。

并且以为“文”是仓颉初造汉字时的形体,“字”是后来“文”发展的结果。

如:年、宗、炙等。

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

“文”的本义是纹身之纹,文、纹古今字。

“字”是会意兼形声字,房屋内有子出生,本义是生殖。

“文字”这一称呼最早见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 年)刊立的琅琊刻石(今山東諸城縣東150裏),其刻石云:“书同文字”。

先秦并不如此。

结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是具有记录汉语语音和表达语义层级作用的书写符号系统。

这里的层级作用,指表音、表意功能属于不同的符号层级。

二、汉字学文字学不等于文字,汉字学也不等于汉字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成系统的具体书写符号,而文字学是指研究这些成系统的书写符号的学问。

它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分为若干分支。

普通文字学:以世界上所有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世界文字结构、性质分类、发生、演变的共同规律的,叫普通文字学,也可以称为一般文字学。

比较文字学:以某几种记录不同语言的文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结构特点、特质、发生发展规律的,叫做比较文字学。

个别文字学:以某一种记录语言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叫个别文字学。

汉字学:汉字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小学。

“小学”,本来指学童之学宫,类似后来的初等学堂。

《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小艺”,指书、术,即文字、计算知识。

“小学”从学童的学宫之名转而指学童之书名,即指文字学了。

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中国古文字学基础教学大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5年9月中国古文字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古文字学是以古代汉字和历史上流传下来各种古文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作为传统文字学和以古代青铜器和碑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的一部分,古文字的研究开始得很早。

19世纪末甲骨文出土以后,古文字的研究逐渐兴盛,到20世纪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迄今学术界对古文字的认识并未取得一致。

有人认为它以古代汉字本身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古文字的起源、性质、形体、结构、形音义的关系及其演变,系汉语文字学(简称汉字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人认为它是考释古代文字之学,侧重于释读各种出土文字资料并确定其史料价值,系历史考古学的一个门类。

也有人主张古文字学既包括对古代汉字本身的研究,也包括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实物(如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简册、帛书、石刻、玺印、陶器等)上的古汉字资料的研究,是介于文字学和考古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尽管人们在使用古文字学这一学术术语时,内涵并不完全一致,但古文字学和考古、历史、传统文化等学科的关系密不可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比较倾向于上述第三种认识,即古文字学以古代汉字的起源、性质、结构、演变以及考释古文字的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在释读相关的出土文献(古文字资料)的基础上,揭示这些文献所反映的历史文化。

古文字学按照所研究的材料的不同,又分为甲骨学(以研究殷墟甲骨卜辞为主)、金文学(以研究殷周铜器铭文为主)、战国文字研究和简帛学(以研究战国、秦汉简牍帛书为主)4个分支。

我们现在开设的这门中国古文字学基础的课程,就是要将中国古文字学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文字学产生、发展、繁荣的基本情况相关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并掌握中国古文字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古文字学的一般常识、概念、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构成、古文字学的学习方法、与古文字有关的历史常识及著名古文字学家、学习古文字学的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文字学概要

文字学概要

八十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倡导语素文字或表词文 字说。郑林曦先生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 素的文字。尹斌庸先生认为“一个汉字基本上代表一个 语素,从语言来说。一个汉字又代表一个音节”,从而 把汉字定名为“语素——音节文字”。高明先生认为 “汉字不仅每字各代表一个音节,而且还具备独立的词 义,所以应该区别于一般的音节文字,而称之为音节词 字”。文武先生则称称现代汉字为“语素文字”,古汉 字为“词文字”。
周大璞和崇冈先生分别撰文支持姚先生的观点。 不过,他们着眼的对象始终是假借字。假借字确是 纯粹的表音字,但是即使在甲骨文中,假借字的使 用频率也只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另有百分之二十以 上的字是不容忽视的,用假借字来代表整个汉字未 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否认形声字的形符的表义作用 是不符合现实的。就是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形符 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后来,他在《中国文字学》里说:“我的文字学 研究对象,只限于形体,我不但不想把音韵学找回 来,实际上,还得把训诂学送出去。”至此,训诂学 也从汉字学中独立出去,汉字学只研究汉字的形体, 不专论汉字的音与义。汉字学就成了“研究汉字的形 体和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求术语的准确性, 学界把中国文字学改称汉字学。如蒋善国先生、王 凤阳先生的文字学著作就名为《汉字学》,有的学 者又称之为 “汉语文字学”。
这个定义是不够严密的。其实一定的象征性符 号表示的不是整个词或词素(因为词、词素是音义 结合体),如:“日”这个字符直接记录的是“日” 这个词的义;“ (我)”这个字符记录的是“我” 这个词的音,“ ”这个字符中“ ”与“ ”
这个词的义有关,“撩”表音。
这个定义也不能解释下面的情况:一,单纯表 示语音的汉字是很多的,如假借字和记写音译词的 字(实际上也是假借字);二,汉字中有“一”、 “二”、“三”之类的记号字,特别是进入隶楷阶 段后,记号字的数目是相当大的,这类字的字符既 不直接记义也不直接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6、甲骨文字是
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
137、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

138、由于
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
139、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
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
140、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的草案。
101、中国最早的字书是

102、唐兰将古文字的来源分为

两类。
103、唐兰认为文字起源于 。
104、唐兰界定的象形字又叫做

105、唐兰界定的形声字叫做

106、“
”说是唐兰先生建立新的文字学理论的基石。
107、唐兰先生说“人言为信”见于

108、语义和语言属于

109、
批判了“中国语言低级,文字原始”的错误观点。

49、许慎的“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是指

50、许慎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指

51、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52、许慎的六书中,“指事”所举的例是
。 。
53、许慎的六书中,“会意”所举的例是

54、许慎的六书中,“象形”所举的例是

55、许慎的六书中,“形声”所举的例是

56、许慎的六书中,“转注”所举的例是
A.单音节语和双音节 A语 C A.图画 B A.图画 B A.前 B A.会意 A A.六书 A A.刘歆的《七略》
C A.刘歆
A A.指事 B A.指事 B A.指事
B.古文字学与金石考古 B.字音 B.结绳或八卦记事 B.四书说 B.《史籀篇》 B.宋末
B.不同 B.训诂 B.图画 B.印度 B.拼音文字

19、古文经学家建立了一个文字学系经典,为
所写。
21、《说文解字》用五百四十部贯穿一万多汉字,用篆书为主体解释文字。
22、晋人合称《三仓》的三种书是《仓颉篇》、《滂喜篇》和

23、声训的第一本书是汉末刘熙作的
,表明了声韵学的兴起。
24、魏孙炎作
,开始使用反语(即反切),这是中国语言学里最大的发明。
部分,唐兰先生批判了延续二千多年的传统的“六书”说,深入细致地阐发了他的“三书”
说。
132、在
部分,对汉字从古文字、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行书、正书甚至简俗字、新文字等的发
展变化,作了详细而充足的论述。
1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34、《中国文字学》作者唐兰为我国著名

135、
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157、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然而在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却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
页。
158、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
、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159、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

3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逑”称为

33、“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寤寐”称为

34、“桌子”、“石头”、“花儿”之类,称为

35、
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36、
是书写的单位。
37、
是复合语,由两个以上的单语组合成。
38、古代中国语言大体是

39、上古时“书契”的“契”指

40、最初的文字是
把象形字分为独体和合体两类。 叫做兼生,有“形兼声”、“形兼意”、连纯象形三类。 象形,分为四类:一象身、二象物、三象工、四象事。
73、
文字的创造,是由于记录语言的需要,在象形字之外,加上表示动作或区别的代表性图画单位。
74、文字形体在图画之后,出现了创造新文字的
,相当于语言意义的引申。
75、唐兰先生的“六技”,是说明古今文字构成的过程的,即分化、引申、

57、许慎的六书中,“假借”所举的例是

58、在
里唐兰先生建立了“三书说”的新系统。
59、“三书说”是指:象形、象意、

60、“三书说”认为象形文字一定是

61、“三书说”认为象形文字一定是

62、“三书说”认为象形文字一定在本名以外,
别的意义。
63、象意文字与象形文字
存在于上古时期。
64、图画是其特点,但不能一见就明了,而要从字面想出意义,是
76、由
、转注、緟益三种方法产生的形声文字,才是纯粹形声字。
77、文字史上常见的很微的差别,和改易的过程,叫做

、孳乳、转注、緟益。
78、拓墨方法源于
,产生的拓印本是中国印刷术里最早的历史。
79、秦汉时期有“秦书八体”之说,指: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

80、王莽时代的六书是: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
7、西方的语言学与中国的文字学,是两个
的学科。
8、民国以来,所谓文字学,名义上虽兼包形音义三部分,其实早就只有
是主要部分了。
9、世界最古的三种文字:楔形文字、图画文字、中国文字都由
演进为文字。
10、纪元以前,中国曾有过璀璨的文化,使她的邻邦高丽、日本、
等都采用了她的文字。
11、
是由古代图画文字变成近代文字的唯一的仅存的重要材料。
大部分。
128、《中国文字学》
部分,从语言学以及世界各区域文字的宏观视野,阐述了中国文字学的范围及新
领域,评述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过程。
129、《中国文字学》
部分,首先推测中国原始语言概貌,然后剖析了关于中国文字产生的种种传统,
追溯了汉字的起源。
130、《中国文字学》
部分,是本书的的重点之所在。
131、在

81、在形式上最自由的是
文字。
82、绘画、锲刻、书写、印刷体字中,
是可以做标准用的,在文字学内的地位相当重要。
83、文字变化的历史中,主要的是
84、古文字中,
是很自由的。
的变化。
85、文字演化在理论上对着简易的目标前进,实际由繁而简和由简而繁,总是跟着
86、文字不但是致用的工具,要求处处适用,还要在书法上求美观,作者称为

65、唐兰先生认为,《说文》部首
字原。
66、文字画的名称,是
创立的。
67、文字画作为一个符号包含很多意义,也没有一定读法,
就属于这个阶段。
68、主张文字画的人,将文字的形体、声音、意义的发展看做为
69、由象形字所象分类,
把象形字分为正生和侧生两类。
的过程。
70、由象形字构造性质分类, 71、由象形字兼别类字分类, 72、我们所谓的象形文字只限
1、唐兰先生学术渊博,在学术领域中,其致力最久、贡献最大的是

2、《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
的理论性专著。
3、关于文字的起源,唐兰先生认为,最初的文字是
4、在文字构成上,唐兰先生创立了

5、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字书应该是《尔雅》和
。 。
6、自西汉开始,文字学叫做“小学”,直到
,才把“小学”叫做“文字学”。
的出现,不仅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意外成就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辉煌。
154、 155、 文字。
为我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 进行文字的统一,实行“书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将当时所有字体统一为一种书写
156、从汉字形体演变上来看,
是极其重要的一代。从书法发展上看,是以小篆光耀史册。
”。
B A.经学与史学 A A.字形 C A.仓颉作书 C A.六书说 B A.《左传》 A A.清末
B A.相同 C A.音韵 B A.义符 A A.安南
A A.中国文字
C A.夏朝
C A.《史籀篇》 A A.六国时 B A.石鼓文 B A.《凡将篇》
A A.西汉 B A.刘向 A A.六书 C A.仓颉 B A.二百一十四 A A.《训纂篇》 B A.《辨释名》 A A.《尔雅音义》 C A. 《声类》 A A.郑樵 B A.桂馥 A A.《殷虚书契考释》 C A.金石学 B A.金石学 A A.重字复合语 B A.重字复合语 A A.重字复合语 C A.附着复合语 B A.词 B A.语 C A.语
25、古文字学的第一本书是宋吕大临作的

26、第一个撇开《说文》系统,专用六书来研究一切文字的是

27、第一个以《说文》学者享有盛名的是

28、罗振玉作
建立了殷虚文字这一学科。
29、近代文字学由俗文字学和
两派组成。
30、
、《说文》学、古文字学属于古文字学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称为
C.周 C.刘氏父子 C.八体 C.许慎 C.二百四十 C.《尔雅篇》 C.《韵集》 C.《韵集》 C.《考古图释文》 C.戴侗 C.朱骏声 C.《书契渊源》 C.字样学 C.字样学 C.集义复合语 C.集义复合语 C.集义复合语 C.集义复合语 C.语 C.词 C.词
87、文字的新体有两类,即新的写法和新字。新字大部分都是新创的

跑的。 。
88、文字演化得愈简单越容易

89、古人在文字发展中不断出现错误,
是以形体为主的中国文字的大弊。
90、
,在中国文字历史里,曾经不断地发展。
91、真正的古代文化,应该靠
来记载的。
92、在材料方面,石刻是
所独出的。
93、小篆在向来传说中,都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