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晶胞模型

(完整版)常见晶胞模型
(完整版)常见晶胞模型

氯化钠晶体

离子晶体

(1)NaCI晶胞中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Na+配位数)为6个

(2)

(3)NaCI晶胞中每个CI-等距离且最近的Na+(即CI-配位数)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4个; 占有的CI-4个。

在该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 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I-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CsCI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I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

(1)CsCI晶胞中每个Cs+等距离且最近的C「(即Cs+配位

数)为8个

CsCI晶胞中每个CI-等距离且最近的Cs+(即CI-配位数)为

8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2)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这

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 Cs* OCI-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1个;占有的CI- 1个CaF2晶体

(1))Ca2+立方最密堆积,F-填充在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2)CaF2晶胞中每个Ca2+等距离且最近的F-(即Ca2+配位数)为8个CaF2晶胞中每个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即F-配位数)为4个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2+4个;

占有的F-8个。

ZnS晶体:

(1)1个ZnS晶胞中,有4 个S2「,有4个

Zn2+

(2)Zn2+的配位数为4个, S2_的配位数为4个

O£n?,?

原子晶体

(1) 金刚石晶体

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 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 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面(实际为椅 式结

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 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键角109° 28'

b 、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

c 、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2) Si 晶体

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将金刚石晶胞中的 C 原子全部换成Si 原

子,健长稍长些便可得到晶体硅的晶胞。

(3) 某些非金属化合物【SiO 2、SiC (金刚砂)、BN (氮化硼)、Si 3N 4等】

例如SiC

将金刚石晶胞中的一个C 原子周围与之连接的4个C 原子全部换成Si 原子,

键长稍长些便可得到SiC 的晶胞。(其中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为Si 原子,4个互不相邻的立方 体体心的为C 原子,反之亦可)

a 每个SiC 晶胞中含有 4个硅原子,含有 A 个碳原子

b 、1mol SiC 晶体中有4mol Si —C 共价键

(4)SiO 2晶体:在晶体硅的晶胞中,在每2个Si 之间插入1个O 原子, 便可

得到SiO 2晶胞。

a 每个硅原子都采取sp 3杂化,与它周围的4个氧原子所形成的空间 结构为正四面体型,SiO 2

晶体中最小的环为

_J2_

元环 b 、每个Si 原子被

亚个十二元环共用,每个 O 原子被_6_个 十二元环共用

c 、每个SiO 2晶胞中含有_8_个Si 原子,含有J6_个O 原子

d 、1mol Si O 2晶体中有_4 mol 共价键 (5)晶体硼

已知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 B 原子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有

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

数目的顶点,每个顶点各有一个

B 原子。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可知此结构单元是由

12个B 原子构成,其中B —B 键间的夹角是 60 ° 。假设将晶体硼结构单元中每个顶角均削去,余下 部分

的结构与G 。相同,贝U Go 由_12_个正五边形和 20个正六边形构成。

金刚石

金刚石晶胞 金刚石晶胞分位置注释

Si O

分子晶体

1、CQ晶体

以CO为例:如右图为干冰晶体的晶胞,立方体的面心和顶点各有

一个CO分子,因此,每个晶胞中有4__个CO分子。

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分子距离最接近且相等的CO分子有12 个。

象这种在分子晶体中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以一个分子为中心,其周围

常可以有12个紧邻的分子的特征称为分子密堆积。(若将CO分子换成C2、

12或C6o等分子,干冰的晶体

结构就变成了Q、12或C6o的

晶体结

12单质

2、水分子:冰中1个水分子与周围4个水分子形

成氢键, 所以1 mol水拥有的氢键数目为2NA

3、白磷晶体:分子式为P4,

124g白磷形成的P---P键数目是6 NA

金属晶体

堆积模型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A3)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1)

典型代表Po Na K Fe Mg Zn Ti Cu Ag Au 空间利用率52%68%74%74%配位数681212晶胞MO

分子晶体

混合型晶体

2、石墨的层状结构如下图2所示,图中7个六元环实际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J4 ,若该层状结构 可由很多个平行四边形无隙并置得到, 每个平行四边形实际占有2个碳原子,请在图中画出一个这样 的平行四边形。

⑶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蓝色的 C M K 、灰色的CwK 、C 60K 等。有一种青铜色的CK 中K 原子

(用o 表示)的分布如图3所示,则x= 8_;另有一种石墨化合物 G2K ,其中K 原子的分布也类似 图的正六边形,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上右图中正六边形边长的

2 倍。

C 12K

C 8K

小结*金剛石、石舉的比较

金刚石

石墨

晶体烟伏 廁体空伯」网扶 兀込形平面层状 鼎体中的無或作用

共价讎

共枷键均捲德半力 EU 嵐少備原子形成 环的形状与个数

G 个赚子>K1則[ftf

B 个原子同瓯

4

3

知个叶中诞的平均瞰 6*1 ^6=1

6*1/2=3 毎牛坏中跑『的半屿数

1/12-12

6*1/3—2

1、石墨晶体

① 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是以 范德华力 结合,同一层内

C 原子与C 原子以 共价键

结合成平面网状,每一层碳原子排列

成六边形,则碳原子采用 SP 2

杂化。未成对电子形成 大n 键。

② 石墨晶体中C 原子数与c -C 键数之比是 23_。其中每个正六边形 占有的C 原子数平均为 2个。

空间层

状结构 空间结构 箔视B1 ■ 平而网

状结构

1

(完整版)常见晶胞模型

氯化钠晶体 离子晶体 (1)NaCI晶胞中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Na+配位数)为6个 (2) (3)NaCI晶胞中每个CI-等距离且最近的Na+(即CI-配位数)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4个; 占有的CI-4个。 在该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 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I-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CsCI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I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 (1)CsCI晶胞中每个Cs+等距离且最近的C「(即Cs+配位 数)为8个 CsCI晶胞中每个CI-等距离且最近的Cs+(即CI-配位数)为 8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2)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这 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 Cs* OCI-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1个;占有的CI- 1个CaF2晶体 (1))Ca2+立方最密堆积,F-填充在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2)CaF2晶胞中每个Ca2+等距离且最近的F-(即Ca2+配位数)为8个CaF2晶胞中每个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即F-配位数)为4个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2+4个; 占有的F-8个。 ZnS晶体: (1)1个ZnS晶胞中,有4 个S2「,有4个 Zn2+ (2)Zn2+的配位数为4个, S2_的配位数为4个 O£n?,?

原子晶体 (1) 金刚石晶体 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 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 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面(实际为椅 式结 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 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键角109° 28' b 、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 c 、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2) Si 晶体 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将金刚石晶胞中的 C 原子全部换成Si 原 子,健长稍长些便可得到晶体硅的晶胞。 (3) 某些非金属化合物【SiO 2、SiC (金刚砂)、BN (氮化硼)、Si 3N 4等】 例如SiC 将金刚石晶胞中的一个C 原子周围与之连接的4个C 原子全部换成Si 原子, 键长稍长些便可得到SiC 的晶胞。(其中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为Si 原子,4个互不相邻的立方 体体心的为C 原子,反之亦可) a 每个SiC 晶胞中含有 4个硅原子,含有 A 个碳原子 b 、1mol SiC 晶体中有4mol Si —C 共价键 (4)SiO 2晶体:在晶体硅的晶胞中,在每2个Si 之间插入1个O 原子, 便可 得到SiO 2晶胞。 a 每个硅原子都采取sp 3杂化,与它周围的4个氧原子所形成的空间 结构为正四面体型,SiO 2 晶体中最小的环为 _J2_ 元环 b 、每个Si 原子被 亚个十二元环共用,每个 O 原子被_6_个 十二元环共用 c 、每个SiO 2晶胞中含有_8_个Si 原子,含有J6_个O 原子 d 、1mol Si O 2晶体中有_4 mol 共价键 (5)晶体硼 已知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 B 原子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有 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 数目的顶点,每个顶点各有一个 B 原子。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可知此结构单元是由 12个B 原子构成,其中B —B 键间的夹角是 60 ° 。假设将晶体硼结构单元中每个顶角均削去,余下 部分 的结构与G 。相同,贝U Go 由_12_个正五边形和 20个正六边形构成。 金刚石 金刚石晶胞 金刚石晶胞分位置注释 Si O

简单的受力分析专题

物体受力分析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们学过的常见的力有哪些? ②什么叫合力?怎样求合力? ③什么叫力的平衡?物体处于平衡时受到的力有何特点? 一、重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的三要素比较 二、受力分析 把研究对象受到的所有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的过程,叫受力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来做: ①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 ②有重力先画重力(只要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物体与地球是否接触,都要受重力作用); ③分析与研究对象所接触的物体,看它是否对研究对象有力的作用(如提、拉、挤、压、支持、推、摩擦),以确定是否受: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摩擦力等; ④检查一下各力是否有施力物体。 例:某同学用20牛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40牛的物体A,物体A没有被推动,问物体对A的摩擦力是() A、0牛 B、20牛 C、40牛 D、60牛 分析:⑴由于摩擦力作用在A物体上,A为研究对象; ⑵分析A受哪些力的作用(顺序是:先重力,后弹力,再考虑摩擦力): 重力,地面对A的支持力,向前的推力,向后的摩擦力; ⑶由于A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G与N平衡;水平方向上,F与f平衡,故有f=F=20 牛。答案B

例:分析下列A物体,静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例: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匀速运行的水平传送带上,试画出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物体受力分析在初中阶段可分为受1个、2个、3个、4个力的情况,下面分别归纳讨论。 三、常见的受力分析情景(一个物体) (1)物体只受一个力的情景 ①正在竖直向上运动的小石块,若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小石块在上升、下落时的受力情况。 上升下落 ②如图所示,是手榴弹在空中运动时的轨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试分析手榴弹在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的受力情况。 (2)物体受两个力的情景 ①正在竖直向上运动的小石块,若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小石块在上升、下落时的受力情况。 ②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金属块,如图,金属块受几个力? ③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 ①题图②题图③题图 例:在①中,若小石块重力10N,空气阻力为2N,则小石块上升时受到的力的合力为N,小石块下落时受到的力的合力为N。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tan θ.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 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 停止前)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1)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 <g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2v0tan θ g ;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

(3)经过tc =v0tan θg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 =(v0sin θ)2 2gcos θ .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 =gtan θ时,m 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 光滑时,ab 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m = mgRsin θ B2L2 . 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移s =m m +M L . ●例1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9-7甲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M +m M +msin2 θ gsin 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的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 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 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

几种常见力和受力分析

专题5几种常见力和受力分析 题组1重力和重心 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泄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 D.在地而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2.关于重心及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放于水中称疑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B.据*昭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泄较大 C.物体放于水平而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而上时,苴重力方 向垂直于斜而向下 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苴重心位宜往往改变 题组2弹力 3.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ff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 图1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 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图1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 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4.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和一把直尺来测量重物的重量,如图2所示.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 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劲度系数&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疑

接触,悬线对球小 水平桌而对球月的弹力大小可能为() G ,2 题组3摩擦力 7. 如图5所示.在“=的水平桌而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 __Z 耳 ___ 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 —丄“"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N/kg )() 图5 A. 10 N,向右 B. 10 N,向左 C. 20 N,向右 D. 20 N,向左 8. 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 "四条不一泄”,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泄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左与运动方向共线 C. 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泄静I 上或运动 D. 静摩擦力一左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左是阻力 B.劲度系数&=200.没有单位,也与所挂重物无关,与弹簧本身有关 C.若指针正对刻度20,则物体重为30 N D.若指针正对刻度20,则物体重为40 N 5.如图3所示,质量均为加的物体厶万通过一劲度系数&的弹簧相连,开 始时万放在地而上,A.万均处于静I 匕状态,现通过细绳将月向上拉起, 刚要离开地面时,A 上升的距离为厶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有( A. 2昭 L= ~k C. D. L >彈 k 6. 如图4所示,小球A 的重力为G=20 N,上端被竖直悬线挂于0点, 下端与水平桌而相 当万 ) 图3 ZZZZZZZZZZ/Z 3

常见晶胞模型

氯化钠晶体 (1)NaCl晶胞中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Na+配位数)为6个 NaCl晶胞中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Na+(即Cl-配位数)为6个 (2)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4_个; 占有的Cl-4个。 (3)在该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 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CsCl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l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 (1)CsCl晶胞中每个Cs+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Cs+配位数) 为8个 CsCl晶胞中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Cs+(即Cl-配位数) 为8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2)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 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1个;占有的Cl- 1个。CaF2晶体 (1))Ca2+立方最密堆积,F-填充在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2)CaF2晶胞中每个Ca2+等距离且最近的F-(即Ca2+配位数)为8个CaF2晶胞中每个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即F-配位数)为4个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2+4个; 占有的F-8个。 ZnS晶体: (1)1个ZnS晶胞中,有4个S2-,有4个Zn2+。 (2)Zn2+的配位数为4个,S2-的配位数为 4个。

金刚石 金刚石晶胞 金刚石晶胞分位置注释 (1)金刚石晶体 a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面(实际为椅 式结构),碳原子为sp 3杂化,每个C 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键角109°28’ b 、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 c 、12g 金刚石中有2mol 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1:2 (2)Si 晶体 由于Si 与碳同主族,晶体Si 的结构同金刚石的结构。将金刚石晶胞中的C 原子全部换成Si 原子,健长稍长些便可得到晶体硅的晶胞。 (3)某些非金属化合物【SiO 2、SiC (金刚砂)、BN (氮化硼)、Si 3N 4等】 例如SiC 将金刚石晶胞中的一个C 原子周围与之连接的4个C 原子全部换成Si 原子, 键长稍长些便可得到SiC 的晶胞。(其中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为Si 原子,4个互不相邻的立方体体心的为C 原子,反之亦可) a 、每个SiC 晶胞中含有 4 个硅原子,含有 4 个碳原子 b 、1mol SiC 晶体中有4 mol Si —C 共价键 (4)SiO 2 晶体:在晶体硅的晶胞中,在每2个Si 之间插入1个O 原子, 便可得到SiO 2晶胞。 a 、每个硅原子都采取sp 3杂化,与它周围的4个氧原子所形成的空间 结构为__正四面体_型,S iO 2晶体中最小的环为 12 元环 b 、每个Si 原子被 12 个十二元环共用,每个O 原子被 6 个 十二元环共用 c 、每个SiO 2晶胞中含有 8 个Si 原子,含有 16 个O 原子 d 、1mol Si O 2晶体中有 4 mol 共价键 (5)晶体硼 已知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B 原子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点,每个顶点各有一个B 原子。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可知此结构单元是由__12_个B 原子构成,其中B —B 键间的夹角是__60°__。假设将晶体硼结构单元中每个顶角均削去,余下部分的结构与C 60相同,则C 60由_12_个正五边形和_20个正六边形构成。

晶胞结构

晶胞结构 一、金属晶体 2.钾型A2(体心立方堆积)堆积晶胞 钾型A2堆积晶胞是立方体心, 因此晶胞的大小可以用等径圆球的半径r 表示出来, 即晶胞的边长a 与r 的关系为: A2堆积的空间利用率的计算:A2堆积用圆球半径r 表示的晶胞体积为: a r r a r a 43 ,3 4 ,43===%02.68833 3643422342 23364)34(333 33==?=?===πππr r V V A r V r r V 晶胞圆球圆球晶胞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为:个圆球的体积为:每个晶胞中

3.六方最密堆积 (4)A1(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A1是ABCABCABC······型式的堆积,从这种堆积中可以抽出一个立方面心点阵,因此这种堆积型式的最小单位是一个立方面心晶胞。A1堆积晶胞是立方面心, 因此晶胞的大小可以用等径圆球的半

径r 表示出来, 即晶胞的边长a 与r 的关系为: A1堆积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A1堆积用圆球半径r 表示的晶胞体积为: (5)A4 堆积形成晶胞 A4堆积晶胞是立方面心点阵结构, 因此晶胞的大小可以用等径圆球的半径r 表示出来, 即晶胞的边长a 与r 的关系为: A4堆积的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A4堆积用圆球半径r 表示的晶胞体积为: r a r a 22 ,42==%05.742 3121634413 44 4216)22(3 3 3 3 3==?=?===πππr r V V A r V r r V 晶胞 圆球圆球晶胞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为:个圆球的体积为:每个晶胞中a r r a r r a 83 ,38 ,8243== =?=%01.341633 35123484348 833512)38(3333 3==?=?===πππr r V V A r V r r V 晶胞 圆球 圆球晶胞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为:个圆球的体积为:每个晶胞中

摩擦力常见模型

《摩擦力》习题课 核心观念: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中的“静”和“动”都是相对的,并不是相对地面(静 止参考系)都是“静”或“动”的。当摩擦力的前 2个条件都满足时,关键是判 断两物体间有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第一点: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趋势就有静摩擦力,但这两个物体可以 相对地面在运动。(运动的物体也会产生静摩擦力 ) 【举例】手里握住一个物体让其水平运动。这时物体受到受对其施加的竖直向上的静 摩擦力作用,但物体相对地面是在运动的。而且,这时的摩擦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是垂直的。 第二点: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就会有滑动摩擦力,但这两个物体中可以有相对地面 静止的物体。(静止的物体也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 【举例】粉笔和黑板之间的滑动摩擦留下了字迹。这时黑板和粉笔受到的都是滑动摩 擦力,但黑板相 对地面是静止的。 3、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可以相反、相同、垂直。)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举例】 如图所示,物体 A 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当传送带分别处于下列运动状态时, 试画出物块A 的受力示意图。 中A 与传送带发生了相对滑动,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因此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图 4中A 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因此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如下图: 4、摩擦力大小的求解要分清是何种摩擦力。对于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固定的公 式,只能根据力的平衡原理进行求解, 常根据需要发生变化;而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有公式f= uF ,它与正压力成正比。 【举例】 一个重为100N 的木箱放在地面上,两者间的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现在分别 用5N 、8N 、20N 、25N 的水平力推这一物体,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大?(木箱的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由题意知,木箱发生相对滑动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 max = F =0.2 X 00N=20N o 当F=5N 时,推力小于f max ,故木箱保持静止,受到静摩擦力 f=F=5N ;当F=8N 时,木箱 分析:图1中A 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 的运动趋势,因此,A 受到斜向上的静摩擦力。 者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因此, 图3 图4 A 相对传送带静止,但 A 相对传送带有向下 图 2中A 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匀速运动,两 A 没有收到摩擦力力,尽管 A 在运动。图3 水平加速 水平减速

常见的几种力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物体受力分析中如何突破 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而学生在分析时常出现多力、少力或力的大小判断不准确。 一般来说,先确立研究对象,既受力物体;第二,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开来;第三,分析研究对象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并作出这些力的示意图(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第四,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平衡状态,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列式解题。 例1:某同学用20牛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40牛的物体A,物体A没有被推动,问物体对A的摩擦力是: A、0牛 B、20牛 C、40牛 D、60牛 分析:⑴由于摩擦力作用在A物体上,A为研究对象; ⑵将物体A与地面隔离开来; ⑶分析A受哪些力的作用(顺序是:先重力,后弹力,再考虑摩擦力): 重力,地面对A的支持力,向前的推力,向后的摩擦力; ⑷由于A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G与N平衡;水平方向上,F与f平衡,故有f=F=20牛。答案B 一、要深刻理解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这句话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那么这个力就不可能存在 一个力的产生必须具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力的存在就一定存在施力物和受力物,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那么这个力就不可能存在。 例2:对空中飞行的足球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受力分析,有的学生会认为足球除受重力外还要受向前的推力,这个推力是存不存在呢,我们先假设它存在,那么这个推力的施力物是谁呢?这个施力物是找不到的,所以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 两个物体间要发生相互作用,发生作用是一是指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指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改变的趋势,所以有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 二、受力分析时注意点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分方向进行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分方向进行,切记全面开花,在对某一个方向分析时,对其他方向不去考虑。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对力的个数和大小判断不准确的现象出现。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 对于惯性的理解要准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这一点学生由于对生活经验没有清楚的认知,会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比如往往会认为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应用二力平衡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高中化学 常见晶胞模型

离子晶体 氯化钠晶体 (1)NaCl晶胞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Na+配位数)为6个 NaCl晶胞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Na+(即Cl-配位数)为6个 (2)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Na+4_个; 占有的Cl-4个。 (3)在该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 共有12个; 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CsCl晶体(注意:右侧小立方体为CsCl晶胞;左侧为8个晶胞) (1) CsCl晶胞中每个Cs+等距离且最近的Cl-(即Cs+配位数) 为8个 CsCl晶胞中每个Cl-等距离且最近的Cs+(即Cl-配位数) 为8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方体。 (2)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有6个 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s+ 1个;占有的Cl- 1个。 CaF 2 晶体 (1)) Ca2+立方最密堆积,F-填充在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2)CaF 2 晶胞中每个Ca2+等距离且最近的F-(即Ca2+配位数) 为8个 CaF 2 晶胞中每个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即F-配位数)为4个 (3)一个晶胞内由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内占有的Ca2+4个; 占有的F-8个。ZnS晶体: (1)1个ZnS晶胞中,有4个S2-,有4个Zn2+。 (2)Zn2+的配位数为4个,S2-的配位数为 4个。 原子晶体 金刚石金刚石晶胞金刚石晶胞 (1)金刚石晶体 a、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8个碳原子,最小的碳环为6元环,并且不在同一平 面(实际为椅式结构),碳原子为sp3杂化,每个C以共价键跟相邻的_4_个C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键角109°28’ b、每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6个六元环共用 c、12g金刚石中有2mol共价键,碳原子与共价键之比为 1:2

受力分析之 常见的三种力

专题08 常见的三种力知识精讲 内容考点关注点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重心重心的确定 弹力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接触面的弹力、绳子的弹力、弹簧的弹力 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确定与大小确定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特性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独立存在 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测量测力计 描述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合N 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①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按一定比例(或标度)画出线段,其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明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②力的示意图 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③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比较 步骤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1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无需选标度 2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 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线段即 可 3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 ②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③按作用方式分:场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和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 ④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 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①万有引力②电磁相互作用③强相互作用④弱相互作用 典例1.如图为F1、F2两个力的图示,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C.F1=F2D.无法判断 知识点二、重力 1.重力 ①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一般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②大小:G=mg (g为重力加速度.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注意点:a.物体的质量不会变;b.同一物体的G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c. g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 ③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高中化学选修三几种典型晶体晶胞结构模型总结

学生版:典型晶体模型 晶体晶体结构晶体详解 原子晶体金刚 石 (1)每个碳与相邻个碳以共价键结合, 形成体结构 (2)键角均为 (3)最小碳环由个C组成且六个原子不 在同一个平面内 (4)每个C参与条C—C键的形成,C原子 数与C—C键数之比为 SiO2 (1)每个Si与个O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 四面体结构 (2)每个正四面体占有1个Si,4个“ 1 2O”,n(Si)∶ n(O)= (3)最小环上有个原子,即个O,个Si 分子晶体干冰 (1)8个CO2分子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心又各 占据1个CO2分子 (2)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紧邻的CO2分子 有个 冰 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个水分子,以相 连接,含1 mol H2O的冰中,最多可形成 mol“氢键”。 NaCl( 型)离子 晶体(1)每个Na+(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Na+)有 个。每个Na+周围等距且紧邻的 Na+有个 (2)每个晶胞中含个Na+和个Cl- CsCl (型)(1)每个Cs+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有个,每个Cs+(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s+(Cl-)有个(2)如图为个晶胞,每个晶胞中含个Cs +、个Cl-

金属晶体简单 六方 堆积 典型代表Po,配位数为,空间利用率52% 面心 立方 最密 堆积 又称为A1型或铜型,典型代表,配位 数为,空间利用率74% 体心 立方 堆积 又称为A2型或钾型,典型代表,配位 数为,空间利用率68% 六方 最密 堆积 又称为A3型或镁型,典型代表,配位 数为,空间利用率74% 混合晶体石墨(1)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 (2)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 (3)每层中存在σ键和π键,还有金属键 (4)C—C的键长比金刚石的C—C键长,熔点比金刚石的 (5)硬度不大、有滑腻感、能导电

第3讲 板块模型中的摩擦力

第三讲板块模型中的摩擦力 分析计算板块模型中的摩擦力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板块模型中一般有多个接触面,首先要分析清楚每一层接触面上是何种性质的摩擦力;②若是静摩擦力,则与平行接触面上的力与运动状态有关,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计算;③若是滑动摩擦力,则可以根据公式f=μF N计算,注意每一层接触面上的正压力一般不同。 热点题型1、板块均静止 【例1】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 b=5N、F 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 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f1=5N,f2=0,f3=5N B.f1=5N,f2=5N,f3=0 C.f1=0,f2=5N,f3=5N D.f1=0,f2=10N,f3=5N 热点题型2、板静块动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木块与木板、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质量为3m,则桌面给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热点题型3、板动块静 【例3】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的弹簧秤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C.若长木板B以2v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B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 热点题型4、板块一起动 【例4】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摩擦力f1和B、C间的摩擦力f2有可能是( )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复习 课时 考点二五类常见晶体模型与晶胞计算

考点二五类常见晶体模型与晶胞计算 (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 1.典型晶体模型 (1)原子晶体(金刚石和二氧化硅) 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C—C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六元环。含有1 mol C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2 mol。 ②SiO 2 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 小的环是十二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原子,1 mol SiO 2中含有4 mol Si—O键。 (2)分子晶体 ①干冰晶体中,每个CO 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 2 分子有12个。 ②冰的结构模型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含1 mol H 2 O 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 mol“氢键”。 (3)离子晶体 ①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②CsCl型:在晶体中,每个Cl-吸引8个Cs+,每个Cs+吸引8个Cl-,配位数为8。 (4)石墨晶体 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2,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sp2。

(5)常见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2.晶胞中微粒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 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 n (3)图示: 提醒: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的微粒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有。3.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含有的粒子数目 A.NaCl(含4个Na+,4个Cl-) B.干冰(含4个CO 2 )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第二章作业 2-1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 V、Mg、Zn 各属何种结构答:常见晶体结构有 3 种:⑴体心立方:-Fe、Cr、V ⑵面心立方:-Fe、Al、Cu、Ni ⑶密排六方:Mg、Zn -Fe、-Fe、Al、Cu、Ni、Cr、 2---7 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第三章作业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小第四章作业 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原因是:(1)强度高:Hall-Petch 公式。晶界越多,越难滑移。(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 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 7~15 天,然后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 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 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答:W、Sn 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 TR(W) =(~×(3410+273)-273 =(1200~1568)(℃)>1000℃ TR(Sn) =(~×(232+273)-273 =(-71~-20)(℃) <25℃ 所以 W 在1000℃时为冷加工,Sn 在室温下为热加工 4-9 用下列三种方法制造齿轮,哪一种比较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答:齿轮的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原则,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总的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加工便当;性价比最佳。对齿轮而言,要看是干什么用的齿轮,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频率不高,强度也没什么要求的,方法 1、2 都可以,用方法 3 反倒是画蛇添足了。对于精密传动齿轮和高速运转齿轮及对强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齿轮,方法 3 就是合理的。经过锻造的齿坯,金属内部晶粒更加细化,内应力均匀,材料的杂质更少,相对材料的强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锻造的毛坯加工的齿轮精度稳定,强度更好。 4-10 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答:由于冷拔钢丝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作用产生了加工硬化使钢丝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那么再吊重物时才有足够的强度,当将钢丝绳和工件放置在1000℃炉内进行加热和保温后,等于对钢丝绳进行了回复和再结晶处理,所以使钢丝绳的性能大大下降,所以再吊重物时发生断裂。 4-11 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答:铅板在室温下的加工属于热加工,加工硬化的同时伴随回复和再结晶过程。越弯越硬是由于位错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加工硬化造成,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变软是因为室温对于铅已经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所以伴随着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等轴的没有变形晶粒取代了变形晶粒,硬度和塑性又恢复到了未变形之前。第五章作业 5-3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异同答:一次渗碳体:由液相中直接析出来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从 A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从 F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渗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力学常见模型归纳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tan θ.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这一过程中再在m 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 停止前)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 所示): (1)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

(3)经过 tc =v0tan θ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 d =(v0sin θ)2. 6.如图 9-4 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 a =gtan θ 时,m 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7.在如图 9-5 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 8.如图 9-6 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 m m +M ?例 1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 判 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 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 9-7 甲所示,质量为 M 、倾角为 θ 的滑块 A 放于水平地面上. 把质量为 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 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M +m 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 其 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光滑时,ab 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 vm = mgRsin θ B2L2 . L .

八年级物理典型题-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力 三、摩擦力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不属于利用摩擦力的是( ) 2.下列关于摩擦力利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车起动时,车轮与钢轨间的摩擦是有益的 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转轮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C.骑自行车时,自行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D.人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3.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 B.自行车刹车时,

闸皮紧压在钢圈上 C.推动停在圆木棒上的箱子 D.轮胎上印有花纹4.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它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5.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实验 记录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 实验次数123 越来越快匀速运动越来越慢木块的运动情 况

弹簧测力计读 数(N) A.4.5 N B.3.2 N C.3.0 N D.2.1 N 6.下列事例中,属于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 ) A.冬季冰雪封路时,卡车车轮上要装防滑链 B.自行车、汽车的轮胎上常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要把皮带张紧些 D.在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较新的运动鞋,而且不希望地 上有沙子 7.分析以下摩擦,属于有害的是 ( ) A.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走路时,鞋底与 地面之间的摩擦 C.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皮带传动时,皮 带与转轮之间的摩擦

常见典型晶体晶胞结构.doc

典型晶体晶胞结构1.原子晶体 (金刚石 ) 2.分子晶体

3.离子晶体 + Na - Cl

4.金属晶体 堆积模型简单立方钾型镁型铜型典型代表Po Na K Fe Mg Zn Ti Cu Ag Au 配位数 6 8 12 12 晶胞 5.混合型晶体——石墨 1.元素是Cu 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 13 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 式,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 n WCl 3,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2.( 2011 山东高考)CaO 与NaCl 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 晶体密度为ag·cm-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 晶胞体积为cm3。 2.( 2011 新课标全国)六方氮化硼BN 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 石相当,晶苞边长为361.5pm ,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各氮原子、 ________各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 ·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解析: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金刚石晶胞是立方体,其中8 个顶点有8 个碳原子, 6 个面各有 6 个碳 原子,立方体内部还有 4 个碳原子,如图所示。所以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8×1/8+6 ×1/2+4=8 ,因此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应该含有 4 个 N 和 4 个 B 原子。由于立方氮化硼的一个晶胞中含有 4 个 4 25g 是,立方体的体积是(361.5cm)3,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N 和 4 个 B 原子,其质量是 1023 6.02 g·cm-3。 3.( 4)元素金( Au )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 同族, Au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 原子处于面心, Au 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 原子与 Au 原子数量之比为 ______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 原子与 Au 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为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_____。 4.( 2010 山东卷)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 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每个 Ba2+与个 O2-配位。 5.(4) 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右图所示),但 CaC2晶体中含有的中哑 铃形 C 22 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 2晶体中1个 Ca 2 周围距离最近的 C 22 数目 为。 6.( 09 江苏卷 21 A )③在 1 个 Cu2O 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Cu 原子数目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