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精选word文档 (2页)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本文是关于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感谢您的阅读!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1.在概数中间使用了顿号。
如:①小王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
说明: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
“二十六七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
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
考试情况:19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2.在分句之间使用顿号分隔。
如: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2008奥运会飞去。
分析:此句实际上三个分句,即“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2008奥运会飞去”。
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考试情况: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3.在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使用顿号。
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
应将“豫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词语作谓语之间误用顿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分析:“进步、识字、生产”是三个并列词语作全句的谓语,不能用顿号。
三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例顿号误用解析

8例顿号误用解析华启清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一、并列词语之间未用顿号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这是顿号最基本的用法。
报刊上有些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使用逗号,这是错误的。
如:例1: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事物,全方位,透视性地进行报道。
例1中的“全方位”“透视性”与前面的“多角度”“多侧面”一样,是并列词语,其间不能使用逗号,而应改用顿号。
逗号虽然也有表示并列的功能,但其停顿时间较长,所以并列词语之间顿号误用为逗号,会使语句松散,不便于语义的表述和朗读。
二、分句之间误用顿号顿号停顿时间太短,不能用在分句之间。
分句之间,不论何种关系,只能用逗号或分号。
这种错误最为常见。
例2: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透明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真正做到处变不惊、处置有序,需要完善有关的制度。
例3: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应该像他那样,坚持为人民写作,深入社会实践,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例2中的“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和“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透明度”是分句,分句之间停顿时间较长,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例3中顿号前后并非并列词语,而是分句,因此顿号要改为逗号。
例4:资源等级结构(一次、二次、三次资源)比例失调,学科、地区分布不均衡、重复率过高等问题。
有些地方错用顿号,将不能并列的成分变为并列词语,会造成句子歧义。
如例4,误用顿号后,“学科、地区分布不均衡”与“重复率过高”成了并列词语,造成句子歧义。
因此,要把“均衡”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使句子成为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
三、连词之前误用顿号顿号的作用相当于“和”“跟”“及”“或者”等连词。
如果并列词语较长,最后一项可用“和”“跟”“及”“或者”等连词连接,连词前可以加逗号。
此时的逗号,不仅表示停顿,而且也是为了行文疏朗有间隔。
但连词前不能使用顿号。
因为在并列词语中,连词的作用等同于顿号。
如果在连词前使用顿号,就等于连用了两个顿号。
标点符号用法:顿号的基本用法和常见差错

标点符号用法:顿号的基本用法和常见差错(一)顿号的基本用法1 定义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2 形式顿号的形式是“、”。
3 基本用法3.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3.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3.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3.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 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示例3:《红搂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二)提示1. 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
示例:工农兵‖长江中下游‖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中小学生‖红白喜事‖离退休干部。
2. 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的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
示例: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顿号使用常见错误

顿号使用常见错误顿号使用,常见如下错误:一、“顿”不表“和”例①猜测:四、五岁例②二、三事[讲析]顿号表并列就是一个“和”字。
两例中的顿号都无“和”的含义。
例①猜测的意思为“不是四岁就是五岁”。
例②的意思是“几件事”。
两例中的顿号都要去掉。
二、“顿”“或”混杂例③桃花、李花、或桔花例④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讲析]在“或”前打一个顿号,或者说在顿号后写一个“或”字,造成并列与选择混乱不清,语意不明。
将顿号换成“和”字放入例中连接,例③其意为:桃花和李花和或桔花。
例④其意为:只为一睹她的风采和或签上一个名。
两例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谁也看不明白。
三、小号大用例⑤这项工程,任务重、规模大。
例⑥看看书呀、走走棋呀、打打牌呀。
[讲析]顿号是句中最小的语言停顿单位,只能出现在分句内部的并列词语之间。
上两例中,小小的顿号竟然跑到了比它大的逗号位置。
例⑤“任务重”“规模大”是主语“这项工程”的两个谓语,两个分句。
例⑥的三个“呀”字句,是三个谓语,三个分句。
分句间应用逗号。
顿号是用于词间,而不是句间。
四、不分种类例⑦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
例⑧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讲析]不同种类的概念并列,之间全部用顿号,这是错误的。
例⑦为大小概念不分。
三个“制度”为大概念,应将第一个“制度”后的顿号换成逗号,以表示“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均为此“制度”的定语,是大概念中的小概念。
例⑧是概念的属性不分。
这七个概念分别为时间概念三词、方位概念两词、地域概念两词。
应分别将“来”、“右”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五、不看语境例⑨这次出门旅游,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降压药、遮阳帽、雨具。
[讲析]语境不同,标点不会一样。
例⑨语境中,“必须”表强调,语音停顿便长些,应当作分句看,因而两处顿号应改为两个逗号。
与此相反,有些列举词语一读而过,语速很快,并列成分之间,应打的顿号甚至可以不打,如“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中的“甲乙丙丁”不要这样写:“甲、乙、丙、丁”。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以及前面加逗号吗注意:本文的序数【1、】【2、】【3、】……这里不允许用顿号,只能用下对齐小圆点!这里转载就不改动了。
顿号使用的十大误区山东薛城实验中学语文组张伟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也是平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对顿号的用法作了如下解释: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1)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顿号属于句内标点,顿号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的,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
本文在此就顿号的使用作一整理,生活中关于顿号的使用有以下十大误区,应特别引起注意。
一、概数之间不可使用顿号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
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例:他每天必须步行七、八里山路才能到学校。
→删顿号例:哪天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他离开时大约是早上五、六点钟,天刚刚放亮。
→删顿号【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概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二、分句之间不可使用顿号例:小王是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他是那样刻苦、勤奋、严谨、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严谨后面应用逗号例:赶快跑、赶快追!马上要抓住它了。
→赶快跑后面用感叹号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三、并列词语不同层次之间不可用顿号例:他了解的著名诗人有战国时期的屈原、东晋的陶渊明、唐宋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第1、2个顿号用逗号例:大前山中学的相声、小品、李家宅中学的哑剧、戏曲联唱、白门店中学的诗朗诵、课本剧都是这次比赛的优秀节目。
→“小品”、“戏曲联唱”后面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顿号使用易误点例说

顿号使用易误点例说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于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有些地方可以不用而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或者与其他标点符号一起使用时有特殊的情况,下面就顿号的一些特殊用法易误现象做简单地提示。
1.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有了“和”“跟”“及”“与”等连词,不再在连词前用顿号。
例1.张老师给高一(13)班的贫困生李晓杉送来了课本、钢笔和本子。
例2.春游时,张虹带来了父母给准备的饮料、罐头、和摄象机。
例1和例2都使用了顿号,并且在并列词语中间都出现了连词“和”。
例1的顿号使用是正确的,而例2的顿号在“和”前面出现是错误的,应该将“和”前面的顿号删去。
2.并列词语或短语中间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成分用逗号停顿,小的用顿号停顿。
例3.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例4.所谓“重要语句”,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它通常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语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统领句、过度句、总括性语句,结构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语句,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精警的语句。
例3和例4都是大的并列成分中还有小的停顿。
例3中“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是较大的并列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停顿,在“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这两个大的并列短语中还有小的并列词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它们之间则用逗号停顿。
例3的顿号使用是正确的。
例4中的“结构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语句,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精警的语句”这一句中“结构复杂”和“内涵丰富”后面的逗号应该是顿号,使用出现了错误。
3.并列词语或短语在句子中做谓语或补语时,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5.我们要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199符号符号(,)表示句子中最小的停顿,常用于并列的单词或短语之间。
1、如果平行词中有平行词,大的平行词应使用逗号,小的平行词之间应使用停顿例如,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以及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新水平。
2,不需要停顿的并列单词之间没有停顿一般来说,在单个段落中并列的单词之间不能使用停顿。
例:兄弟应该尊敬父母3,多个平行单词,前面单词之间有停顿,最后两个单词之间有“and”或“and”等。
如果并列词中有连词“and,and,and,or,or,o r”,就没有必要使用停顿例:论证、考据、修辞4,平行词之间有问号或感叹号,不再使用停顿句子中的近似数字中间没有停顿你的年龄大约是16或17岁。
离村子三四英里远有一条小河。
以上示例中的两个相邻数字一起用于表示近似数字,中间不应用停顿分隔。
[注]在两个相邻的数之间使用停顿,而不是除数例如,三年级四班和五班的学生6,并列词有“啊”、“哇”、“啦”、“啊”等语气词,并列成分有逗号,无停顿他退休后过着富裕的生活。
他遛鸟、打麻将、听歌剧。
7、当标题中有并列词时,中间没有停顿,但并列词之间有空白。
平行短语更长,用逗号代替停顿如:了解情况、确定任务、部署部队、实施军事和政治教育、计划供应1、安排武装力量等。
,应该纳入领导的工作。
9,平行作谓语、补语,平行词不用停顿,而是逗号例如,你应该在读写和生产方面不断进步。
这个故事真实感人。
如:那种叫“水晶”、“长、绿、晶莹”的东西,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10,并列成分作状语,并列成分是介词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代替停顿他们在昏暗的夜晚,在绿色的大树下,在纺车旁,用传统的诗歌语言倾诉他们的爱和理想[][注]如果平行成分都是单个单词或习语,使用停顿例如,我们应该坚决、彻底、干净、彻底地消除大国主义。
11,平行成分作谓语,如果平行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用逗号代替停顿她有时髦的衣服,长长的头发和耳朵。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顿号的使用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
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兄弟要敬重父母。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义理、考据和辞章。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
5、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上例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7、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8、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9、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1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1.在概数中间使用了顿号。
如:
①小王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
说明: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
“二十
六七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
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
考试情况:19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2.在分句之间使用顿号分隔。
如:
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201X奥运会飞去。
分析:此句实际上三个分句,即“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201X奥运会飞去”。
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考试情况: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
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3.在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使用顿号。
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
来了新剧目。
分析: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