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合集下载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中考复习指导)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中考复习指导)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戏剧、消息、通讯、童话等。

)1.写人记叙文:2.写事记叙文:3.写景记叙文;4.状物记叙文:二、记叙类文体阅读的基本要求1.六要素2.顺序3.线索4表达方式5详略安排6修辞7表现手法考点一标题的含义与作用一.标题的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的线索。

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语带双关。

5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7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全面分析。

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意后再分析作用。

3文章的题目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解题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要点或公式:标题的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是……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是……意味隽永,引人深思。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要点或公式写人的的记叙文:表现了人物xx的特点,突显了人物的xx品质,表现了人物xx的情感,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记事的记叙文:提示了xx线索,表现了XX情节,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文章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我是一片瓦乔叶①夏夜,我和几个朋友相约于郑州东区的“瓦库5号”。

坐在露天的最顶层,清风在身,明月在上,红酒在口,香茶在壶,眼里是朋友的笑意,耳里是隐隐的乐声――我不禁惊异,居然有这样一个地方。

②客人不多,有的清谈,有的下棋,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

③最多的,就是瓦。

青瓦、红瓦、灰瓦,大瓦、小瓦,一扇一扇的瓦窗,整面整面的瓦墙,我们所处的顶层,则有成片成片的瓦顶……不期然间,在任何一个角落里,你都会看到瓦的身影。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之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之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记叙文阅读方法之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概念阐释】题目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类试题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的角度有:标题的深刻含义;拟写标题;分析多义;理解深义;题眼展现等。

文章的题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来说,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我们有所启迪,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阅读技法】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

这类文章以议论文为多。

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题中尚没有出现标题含义理解的题目。

②有的文章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

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

2.透过表象,善于联想。

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因此,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

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提炼文章的内涵。

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

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题讲解】六个馒头陈玉婵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

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

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

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

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了解记叙文标题所涉及的类型。

2.学会分析记叙文中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并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通过典型文章,归纳出常见的记叙文标题的考点及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1.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来分析标题的作用。

2.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在具体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情节线索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给文章起标题就像父母给你们起名字一样用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记叙文的美妙世界,去探索标题的作用吧。

借助学过的教材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描写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的真诚善良。

《变色龙》: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题型示例】①分析标题的含义;②分析标题的作用或妙处。

【考点精讲】一、记叙文标题的特点1.以物为标题,如茅盾《白杨礼赞》2.以人物(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为标题,如鲁迅《藤野先生》3.以线索为标题,如郑振铎《猫》4.以主题为标题,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5.以事件为标题,如莫怀戚《散步》6.以时间或地点为标题,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解答标题“六看”一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氛围,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

二看:标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点明或凸显主题。

三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四看:标题是否概括了故事情节。

五看:标题是否一语双关,对强调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看:标题是否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

三、标题的作用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题型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题型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题型记叙文是一种运用叙事手法来叙述事情经过和发展的一种文体。

而“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这个题型则是要求读者针对记叙文的标题进行分析,探究标题的内涵和作用。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此题型进行探讨。

1. 预示主题。

记叙文的标题通常反映了故事的主题或情节。

通过标题,读者可以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引起读者对故事的兴趣。

标题“不期而遇”的含义是偶然的相遇,那么读者就会猜测故事可能是描述主人公偶然的遭遇和发展。

2. 形象化表达。

有些记叙文标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词语或表达方法,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来表达故事的主题。

标题“阳光下的微笑”,这个标题就以阳光和微笑来形容故事中美好的情景,给读者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3. 深入探索内涵。

一些记叙文标题采用了一些抽象的词语或比喻的手法,通过深入探索标题内涵,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标题“明月如霜”,这个标题通过用明月来比喻某种美好的事物,传达了一种美好而深邃的情感。

1. 吸引读者。

标题是读者对一篇文章的第一印象,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促使读者阅读下去。

好的标题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故事的发展。

2. 突出主题。

标题是文章的精髓所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标题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凸显故事的情节,并传递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通过标题,读者可以在一瞬间感受到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与感受。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通过反映故事的主题、情节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凸显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文章的篇幅。

一个恰当的记叙文标题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更贴近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梳理】一、概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二、典型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xx与xx》: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xx为我买《xx》这件事;表现xx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xx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四、标题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xx或象征xx);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线索悬念)(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一: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完整版)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完整版)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述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知识梳理】一、观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

整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情类文章的标题一般拥有深刻的含义,或许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种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意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所以,对标题的剖析理解就显得特别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点的知识点。

二、典型题型(一)为何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剖析题目的作用 / 利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任线索、抓住相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挚、和善和乐于助人;表示我的感谢和。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机行事)的性格。

拥有极强的嘲讽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讲堂上十分盼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必定、理解和尊敬;需要父亲母亲和气,家庭暖和,需要亲情和友谊。

四、标题作用1、掌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3、确立文章的写作对象,确立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归纳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串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露文章中心要旨;7、设置悬念,惹起读者阅读兴趣;富裕真理,振聋发聩;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标题的本意:(词语的含义,归纳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虑深层含义:( 1)构造(线索悬念)(2)要旨与要旨的关系(点明、揭露)(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示人物性格、表示作者的感情与态度、作者感情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剖析其成效生动形象、新奇委婉、言简意丰、发人沉思、惹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一: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重点词的本意、字面义下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2020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 含解析

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2020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 含解析

专题04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解析版)(一)考点讲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二)常见考题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4、拟写文章标题。

窑变余显斌(1)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2)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

各种瓷器,琳琅满目。

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

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3)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4)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

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

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

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

一查,果然是宋代的。

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5)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

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6)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

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7)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

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8)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

”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9)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

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题目的含义和作用令狐采学【知识梳理】一、概念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题目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题目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忙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题目的阐发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二、典范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阐发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示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归纳综合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示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标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有极强的嘲讽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怙恃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四、题目作用1、掌控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方义或象征义);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归纳综合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产生的环境、布景。

五、解题思路1、先看题目的转义:(词语的含义,归纳综合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线索悬念)(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标明人物性格、标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方、拟人、双关等)(5)表示手法象征3、最后阐发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技法一:析题目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题目的关键词的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题目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 标题理解题考查内容 • 阅读能力 • 整合信息的能力 • 表达能力
• 是中考文学类阅读中非常重要的考点
探究题型
• (2007)1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4分)
• (2011)16.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 么作用?(4分)
• (2013) 16.“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 (2015) 18.“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
反差,产生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3.概括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
阿长的真诚、善良、乐于助人。 • 4.表明写作对象。 • 《散步》 •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 2.散步是本文的线索 •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题目作用答题方法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点明主旨,主旨是……。 (3)线索作用,线索是…… (4)概括……内容。 (5)表明写作对象,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6)营造……(如:温馨、伤感等)氛围 (7)品味修辞分析作用。
• (16)愿做义工领一个存折已属不易,但你掉了后不要求补发,心很 安详,连理所当然的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所至
• (17)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 ,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 您保管吧。”
• 表层含义是记录史力在章家做义工时长的存折。
• 3段母亲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吓得我赶忙低下头看 着自己的脚下,这一看,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只见 两只鞋边粘上了点点粒粒的沙子,没想到,这粘在 鞋上的沙子,竟成了无可抵赖的证据。
• 标题表层含义是我放学到小河边玩耍后鞋边粘上点 点粒粒的沙子。
• 分析题目深层含义,根据有言外之意的点题句分析题目的比喻义 或象征义,加上主旨句,整合答案。
• 参考答案:
• (1)设置悬念“时间存折”是什么?该如何存取? 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2)概括主要内容,指史力通过当义工储蓄的时间
• (3)故事围绕“时间存折”展开,是文章的线索;标题的妙处?来自温故知新:分析标题的含义
• 《最后一课》
• 表层含义: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 法语课
• 深层含义: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 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 深层含义: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一 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 (2016) 18.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平衡”独具匠心;
也有人认为小说以“锁”作为标题耐人寻味。请选择其 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 说说你的发现?
探究题型
• 通过语文中考回顾,我们发现如何分 析标题的常见考察题型:
• (1)本文标题的含义 • (2)本文标题的作用 • (3)本文的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 深层含义是史力在章文心教授指导下懂得了做人做学问的 道理/修德修文所获得的长进。
• 分析“时间存折”的作用
•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点明主旨,主旨是……(或作者的感情)。 (3)线索作用,线索是…… (4)概括……内容。 (5)表明写作对象。 (6)营造……(如:温馨、伤感等)氛围 (7)品味修辞分析作用。
• (2)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 珍贵。
• (5)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 个存折。
• (14)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这个记录时 间的存折,居然丢了!
• (14)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 他真正的积蓄。
标题《脚下的流沙》有什么作用?
• (1)围绕“脚下的流沙”来写,点明 文章的叙事线索。
• (2)设置悬念,是脚下的流沙有什么 特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 (3)点明主旨,主旨是要努力走好人 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刚强才是对 母亲最大的孝。
分析《时间存折》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 找点题句、中心句、主旨句。
• 4段:流沙,就是一个人的足迹,也是一个人的人生。” • 12段: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粘上的流沙 • 13段:我下意识地在努力检索自己所走过的路,心中隐隐地有些忐忑和不安。 • 14段: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地不敢懈
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母亲说 得对,人走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无论自己行走的多么隐蔽,都隐藏不了 脚下的流沙。 • 15段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可以平凡、可以寻常、 可以贫穷,但绝不能走错了人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亲 最大的孝。
• 答题模式: • 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是……
• 答题方法(默) • 表层含义:人/事/物,概括六要素 • 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中心主题)
• 标题的含义答题步骤
• 1.找句子。
• 点题句(凡是出现题目字眼的句子划 起来)
• 中心句、主旨句
• 2.分析题目表层含义,找出题目具体所 指的人/事/物,根据概括六要素(时 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表达。
• 象征义:脚下的流沙象征人一生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情
• 主旨: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 亲最大的孝
• 深层含义:要努力走好人生的路,只有走得 正直、刚强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孝。
温故知新:分析标题的作用
• 《阿长与<山海经>》 •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 2.“阿长”是俗人的俗称,《山海经》典雅古籍,雅俗
• 3.分析题目深层含义,根据有言外之意 的点题句分析题目的比喻义或象征义 ,加上主旨句,整合答案。
举例分析《脚下的流沙》
• 分析题目表层含义,找出题目具体所指的人/事/物 ,根据概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表达。
• 2段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 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 河边玩耍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