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专题复:标题的含义及作用XXX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XXX独爱菊。
自XXX,世人甚爱牡丹。
我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认为菊花是隐逸者,牡丹是富贵者,而莲花则是君子。
哎呀!菊花的爱,只有XXX这样的人才有;莲花的爱,和我一样的人有几个?牡丹的爱,应该是众人所共有的。
一、专题知识梳理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1.命题思路记叙文的标题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题和文本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
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作品的兴趣,读完以后,给人以启发。
我们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文本的印象,因此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综观近五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标题”的考题在记叙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2.常见题型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标题的好处、妙处是什么;4)文章标题能否替换?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3.答题思路1)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如果标题是比喻句,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反映作者情感;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点名写作对象(人、景、物)7)比喻义、象征义。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哪吒自杀
纯真善良
我伤心的大哭 理解并呵护 孩子的心理
母亲追出我好远 告诉我结局
事件3
为了安慰“我”,母亲追出好远告诉“我”哪吒 被师父救活的结局。
文本分析
尊重孩子 教女有方
④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
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
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
简明扼要,以一持万
——标题含义及作用
主讲:XX老师
课程目标
1.明确标题含义题、标题作用题的答题方法; 2.精读《幸会,妈妈》,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运用本课所学方法,完成相关练习; 3.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萍水相逢之美》等文 本,对本课所学方法进行巩固练习。
知识精讲
趣味导入
令人震惊的“标题党”
事件6
母亲为了弥补“我”,给30岁的“我买小 花伞。
文本分析
⑦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 休的 40 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 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 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 跑到厕所里哭一场。爸爸还是走了。她规定 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 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 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为了一册书,他 拒绝了全天下的 美女
感动!畸形两父 子诠释人间真爱
震惊!狠心母亲 虐待火柴幻想症 少女,祖母不忍 带其入天国
练习
善良的种子 朱成玉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 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 也要尽量去帮助。
然而,有一天父亲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 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 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 100元钱,他没花,连午饭都 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然而,当他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 100 元的票子就不 翼而飞了。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差点晕倒过去。
专项二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原卷版)

专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1)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义和本义。
(2)深层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
(可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出发)②分析标题与人物情感态度的关系。
③分析标题在结构上白的作用。
④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然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内容。
⑤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2、文章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点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揭示文章中心。
标题中往往会出现表示情感或作用的词语。
(3)交代文章线索标题往往是物,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
(4)交代写作对象。
(5)新颖别致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6)含义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
3、考试题型标题作用:(1)为什么以“xx”为标题?或以“xx”为标题,有什么妙处?【答题方法】标题含义+标题作用 +内容分析。
(2)标题“xx”可否换成“xx”?【答题方法】表明观点(不可以);结合主要内容、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分析;说明改后的不足。
标题含义:(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文章标题具体指什么?【答题方法】同上面1。
一、一、(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开了青辰①离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学费还差一大截,母亲催促父亲想办法,父亲低头沉默着,光秃秃的屋子里,有种被生活压迫的窒息感。
我快快地问母亲,为什么不向邻居借点钱。
母亲无奈地说:“借了之后拿什么还,而且邻居比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②最后,父亲红着眼眶问我:“还想去上学吗?”我拼命点头。
父亲朝我一挥手、我乖乖跟在他身后朝后山走去。
③到后山要经过一片竹林,竹林里落了一层厚厚的竹叶和笋壳,踩上去嘎吱作响。
我满腹疑惑,猜不出父亲究竟要干什么。
直到进入山中,父亲站在一棵腰身粗的大树前,压低嗓而对我说,只要咱们把这棵树砍了,拖到集市上卖了,你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④我大吃一惊。
原来,父亲是要“偷”树。
在那个年代,没有审批手续,即使自家的树也不可以砍,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抓起来坐牢。
记叙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备战2020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 含解析

专题04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解析版)(一)考点讲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二)常见考题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4、拟写文章标题。
窑变余显斌(1)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2)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
各种瓷器,琳琅满目。
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
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3)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4)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
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
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
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
一查,果然是宋代的。
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5)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
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6)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
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7)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
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8)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
”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9)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
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
中考现代文阅读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中考现代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标题常见作用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人思考回味。
(2)线索。
(3)交代时间、地点。
如《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4)点出主人公。
(5)概括主要情节。
(6)中心思想。
(7)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解题思路
(1)以人物为题
如:《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孔乙己》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②展开故事情节;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物象为题。
如:《古渡头》《尺子》《鞋》《亲爱的土地》
作用:①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托某种情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3)以事件为题
如:《走眼》《报复》《活着》《抻面》《卖琴》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
如:《谎言之境》《圣诞夜的歌声》《雪夜的故事》
作用:①主题、人物、情节;②线索、悬念;③象征、双关。
(5)以问题为题
作用: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②引人思考。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答题思路:
复习检测
标题含义:可能会有表层义和深层义,要注意联系文章中心。
(1)指出修辞,抓住特征,说明作用;
(2)联系中心,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
运用了比喻修辞
以夹竹桃贯穿全文
表明了写作对象:夹 竹桃和爸爸 既写了夹竹桃的凋谢, 又暗示了爸爸的去世, 我的成长。
√
学生思考:《变色龙》
1 运用修辞方法
兼顾表现手法 √
2 贯穿全文线索
3 表明写作对象
4 体现主要内容
√
揭示情感主旨
5 引起读者兴趣
√
作用:《变色龙》
1 运用修辞方法 兼顾表现手法
标题的含义
表层义: 标题的字面义、文中内容
内容
(定关键词,补要素)
(何人+做何事+结果)
深层义:
主题
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抒情、议论句)
(重首段和尾段)
真题回放
选自河南省《说明与检测》(2017)(语文)(下册) (一)《影青瓷》题3 p26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为什么用“影青瓷”作标题。 (二)《长途跋涉的苹果》题3 p30
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见风使舵、 趋炎附势,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 果。
•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
•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 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 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
的经历), 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 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
中考现代文阅读小说 考点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附答案解析

考点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常见问法①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②这篇小说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将小说标题改为“……”可以吗?技巧点拨一、理解标题含义。
①分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
②分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
③分析内容主题。
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解释的思想内容。
二、分析标题作用。
分析标题的作用,要按标题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
标题一般有以下作用:①概括小说内容。
②是全文行文线索,全文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也使文章结构严谨。
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④运用某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标题新颖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⑤一语双关,暗示文章主题。
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0】平衡(广东,17分)陈国凡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
今天星期天,休息。
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
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
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
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
”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及练习(含答案)

标题的作用与含义一、理解标题的双重含义(一)标题的含义1.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指的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解答。
1)引申义:如《桥》表面是指桥,引申含义则是指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
2)比喻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3)象征义:如课文《金色的鱼钩》则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妈妈送给我的笔》——贯穿全文线索;《我的妈妈》——表明写作对象;《草船借箭》——概括文章内容;《金色的鱼钩》——象征或比喻;《心声》《信任》——透露情感主旨。
总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1、贯穿全文线索2、表明写作对象3、概括文章内容4、运用修辞手法:象征或比喻等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6、透露情感主旨【实战演练1】一个空瓶子的温暖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地:“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课堂引导
课内文言文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专题知识梳理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一、【命题思路】记叙文的标题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题和文本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
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作品的兴趣,读完以后,给人以启发。
我们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文本的印象,因此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综观近五年中考阅读试题,关于“标题”的考题在记叙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二、【常见题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标题的好处、妙处是什么;
4、文章标题能否替换?
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三、【答题思路】
1.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
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顶碗少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主要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
(1)作为全文的线索;
(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反映作者情感;
(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
(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
(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
(6)点名写作对象(人、景、物)
(7)比喻义、象征义。
3.分析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一般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4.文章标题能否替换的问题
要回答文章标题能否替换的问题,不妨先从标题的作用入手,结合标题的含义对文章原标题进行阐述。
5.为什么以此为标题。
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
四、答题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表层+深层
记叙文标题能否替换:含义+作用
二、专题精讲
例题1:
圆满
吴念真
(1)父亲在乡下当了一辈子的医生,一直到七十五岁才退休。
(2)退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医保之后,村里的人不管大小病都宁愿跑去邻近的大医院挤,加上人口外移以及老病人逐渐凋零。
(3)母亲说,父亲现在的病人只剩下他自己,病症是自闭,不出门、不讲话,唯一的活动
是自己跟自己下围棋。
(4)从小父亲就期待孩子中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当医生,但三个小孩都让他失望:弟弟从小学钢琴,不过后来也没变成演奏家,现在是录音室老板,每天听别人演奏。
妹妹念传播,当过一阵子电视台记者,和企业家第二代结婚,然后离婚,用赡养费经营了一家双语幼儿园。
父亲曾经抱怨说,都是我这个长子的坏榜样。
高中分科的时候,不管父亲怎么威逼利诱,我还是坚持念文科,之后进报社,职位起起落落,直到现在看着报业飘飘摇摇。
(5)母亲曾经跟我们说,其实父亲最常抱怨的理由是:这三个小孩所做的事都“对咱们没帮助”。
(6)不过几十年过去,那样的抱怨倒是慢慢地少了,更意外的是,当我的儿子()选择医科并且高分考上时,父亲()没有惊喜,()(淡淡地)说:“傻孩子,这个时代才选这条艰苦的路。
”
(7)除夕那天,母亲口中“三个台北分公司”的三家人陆续在黄昏之前回到老家。
妹妹、两个儿媳妇加上几个孙女,几乎把厨房挤爆,她们一边在那儿帮忙,一边听母亲讲之前和父亲搭邮轮去阿拉斯加旅行的见闻。
弟弟则在客厅给那台老钢琴调音,“叮叮咚咚”的,那是他每年回家过年固定的仪式。
其他几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则歪在老沙发和祖父的看诊椅上看漫画、玩电动。
(8)父亲仿佛跟家人完全搭不上边儿似的,在二楼阳台侍弄他的兰花。
我隔着纱门看着父亲已然苍老的身影:父亲的背都驼了,连步子也迈不开了。
(9)当我把威士忌递给父亲要他休息一下时,父亲只是笑眯眯地接过杯子。
我跟父亲说大儿子得值班,初一晚上才会回来给他拜年,父亲也只是说:“住院医师……若苦役哩,大大小小的事情做不完……”隔了好久才又问:“回来时……高速公路有没有塞车?”
(10)“没呢。
”我说。
(11)然后两个人就都沉默地望向过去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而今却四处耸立起别墅型农舍的田野。
(12)暮色逐渐深沉,我不经意地转头看向父亲时,没想到父亲也正好转过头来,静静地啜了一口酒之后,仿佛很努力地在找话题,最后终于问道:“回来时……高速公路有没有塞车?”(13)“没呢。
”我依然这么回答他。
(14)团圆饭后发红包,孙子们发现阿公留给医生哥哥的红包是他们的两倍厚,大家起哄说阿公偏心。
已经五六杯威士忌下肚,整个脸红彤彤的父亲笑着说:“哥哥当医生最辛苦啊,他是在顾别人呢,你们都只需要顾好自己就好。
”
(15)父亲习惯睡前泡澡,那时候所有人都挤在二楼的和室陪母亲聊天、打牌,泡完澡的父亲忽然笑眯眯地拉开纸门说:“你们累了就先去睡,等贺岁的时间到了,我叫你们。
”(16)所有人忽然安静下来,因为父亲的表情好像还有话要讲,等了好久之后他才有点腼腆地说:“看大家这么快乐,阿公也好快乐。
”
(17)我说:“那是父亲这辈子最感性,却也是最后的一句话。
”
(18)当我们听到贺岁的鞭炮声已经远远近近响成一片,而父亲竟然还没有上楼叫我们时,才发现父亲舒服地斜躺在沙发上永远地睡着了。
(19)他的表情好像带着微笑,电视没关,交响乐演奏的正是父亲往昔结束看诊之后,习惯配着一小杯威士忌眯着眼睛听的乐曲,维瓦尔第的《四季》。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6段横线内选择恰当的关联词()(2分)
A、也非但反而
B、竟然不但反而
C、不但竟然反而
D、竟然反而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