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名人_班超的故事
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

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
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多,经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觉。
官府对于抄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抄错一个字,就要责骂,还要扣工钱,甚至开除。
因此,班超工作时特别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
除了累以外,抄写工作还特别枯燥。
一份同样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几遍,有时甚至多达几十遍,这使得班超非常烦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写公文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间站起来,狠狠地将笔扔到地上,非常愤怒地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从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笔参了军,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
假司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
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
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
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
由于他作战非常勇敢,立下许多战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后来,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
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
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和平建交,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后被封为定远侯。
后来,人们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用来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班超作文素材运用实例

班超作文素材运用实例《班超投笔从戎》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古人的故事,他叫班超。
班超呀,一开始是个读书写字的文人。
他每天都坐在书桌前,拿着笔,写着文章。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当时,汉朝常常受到匈奴的欺负,边境的老百姓生活得很不好。
班超看到这些,心里很难过,也很生气。
他想:“我不能就这么一直写文章,我要去保卫国家,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于是,班超放下了手中的笔,决定去参军。
他穿上了铠甲,拿起了武器,跟着军队一起去打仗。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觉得他一个文人,怎么能打仗呢?但是班超一点儿也不怕,他勇敢地面对敌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打了胜仗。
小朋友们,班超是不是很勇敢呀?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当看到不对的事情时,勇敢地站出来,为了正义去努力!《班超的勇敢冒险》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勇敢的班超的故事。
班超生活的那个时候,国家的边境可不太平,老是有坏人来捣乱。
班超可不怕,他下定决心要去赶走那些坏人。
有一次,班超带着一小队人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里全是沙漠,又热又没有水,好多人都害怕了。
但是班超没有退缩,他带着大家一直往前走。
在路上,他们还遇到了敌人。
敌人比他们的人多好多,小伙伴们都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班超却很聪明,他想了个好办法。
他让大家悄悄地藏起来,等到敌人靠近的时候,突然冲出来,大声喊叫。
敌人被他们吓了一跳,以为来了好多人,吓得赶紧跑了。
就这样,班超带着大家一次次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
小朋友们,班超勇敢冒险的精神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呀?以后我们遇到困难,也要勇敢一点,想办法去解决!。
投笔从戎班超的故事

投笔从戎班超的故事投笔从戎班超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年轻人怀揣着爱国情怀,毅然决定从文学界转投军营,成为一名文艺兵,为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的故事。
班超,原名班姓氏,字伯超,是清大学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班超怀揣着家国情怀,义不容辞地加入了红军,但在1938年太行抗战中,班超负伤被俘,后被关押在南京,“国统区”警备司令部牢房中。
在牢狱之中,班超受尽了严刑拷打,差点丧命,但他仍然没有退缩,反而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认为只有满怀热情和决心,才能实现自己守卫祖国的坚定信念,才能走上保家卫国的道路。
1943年8月,班超被释放回到家乡湖南常德。
在常德,他看到了家乡的山河变成了一片废墟,农民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民族危亡的危机依然存在。
为了更好地为家乡人民和祖国服务,班超决定毅然投笔从戎,参军抗日,成为一名文艺兵。
加入军队后,班超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在文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利用自己的文学才华,写诗、写歌、写剧本,编织故事,唤起战士们的爱国心、战斗意志,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还曾在连队里建立了文化大队,并组织了一些文艺晚会,通过歌舞、小品等形式,为战士们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班超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连续获得了“三等功”和“二等功”荣誉称号,并在1945年底升任为文化干事。
他在战争中的成功表现,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为文艺兵这个特殊岗位增添了光彩,为国家和人民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班超的故事告诉我们,投笔从戎并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需要有一颗爱国心,需要有勇气和决心,需要抛弃安逸和舒适,去迎接一次冒险和挑战。
班超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文艺兵,更是一名爱国军人,他将自己的才华和毅力用于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名杰出的文艺兵。
班超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文艺可以打造英雄,文艺可以唤起民族情感,文艺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文艺作品往往起到重要的推动和鼓舞作用。
【名人故事】班超的故事

【名人故事】班超的故事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在为官府抄写文书时,每日伏案挥毫,常停下来扔下笔叹息说:“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以“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东汉时,汉明帝谒见班超,派遣他至新疆回去,和鄯善王交朋友。
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长途跋涉而回去。
他们千里迢迢,走进了新疆。
鄯善王听闻班超使臣西域,亲自出来城谒见。
东道主把班超遣为上宾。
班超向主人表明勃然大怒,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
鄯善王热情款待他们。
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
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
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
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
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
”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拎了士兵Saucourt至匈奴营地。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藏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持弓箭刀枪伏击在营地两旁。
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奏乐欢呼。
匈奴人大乱,结果全系列被大火打死,乱箭射死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班超质朴箴言的故事班超被召还的时候,朝廷以戊己校尉任尚接任西域都护,交代工作的时候,任尚对班超说:“君侯您在外国三十多年,而我惭愧地在您之后,责任重大,智虑浅短,您应该可以教我一些事情吧。
”班超说:“我年纪大了,变得愚笨了,您出任要职,我班超怎能比得上呢?逼不得已,愿意说几句甚大高明的话。
塞外官吏士卒,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都是因为有罪才被迁徙去充边的屯兵。
而蛮夷又怀着禽兽心肠,很难收养而容易坏事。
现在您秉性严厉而又有些急躁。
水清了就没有大鱼,严于监察就不得下面的欢心。
著名的中国英雄人物故事_精选英雄人物事迹-5068儿童网

著名的中国英雄人物故事_精选英雄人物事迹 - 5068儿童网中国的英雄人物事迹在我国抵抗外敌的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著名的中国英雄人物故事,供大家参考。
英雄人物故事1投笔从戎的班超在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父子皆为名人、名将的有很多,其中东汉的班氏三父子——班彪、班固、班超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
班彪和班固在中国史学上的成就已是有口皆碑,而班超虽然没有继承父兄的衣钵,却在西域立功,同样被炎黄子孙铭记于心。
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前往都城洛陽任职校书郎。
班超和母亲也随同哥哥到了洛陽。
当时哥哥的薪水微薄,为了减轻负担,班超常常替官府抄写文书。
抄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但班超却将这份工作看作一种锻炼,不仅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还可以博览群书。
正是凭借这种惊人的意志,班超在书海中领略并学习到前人的谋略和智慧,为他以后立功西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班超在官府里抄书,实在是抄累了,就站起身来,把毛笔丢到一边,感叹道:“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在万里之外建功立业,扬大汉国威,报效国家。
”周围的人听了,讥笑他:“一个天天抄抄写写的书生,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还想万里封侯、加官晋爵?真是异想天开啊!”班超听了,不加理会。
他知道,只要自己心存志向,并付诸实践,就一定能成功。
恰逢朝廷出兵攻打匈奴,班超决定投笔从戎,去实现自己胸中的大志。
公元73年,班超跟随大将军窦固抗击匈奴。
在蒲类海一战中,班超独当一面,有勇有谋,带兵攻下了伊吾。
这一战,不仅让班超一举成名,也赢得了窦固的赏识。
窦固认为班超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目的是重新建立和西域各国的联系,联合起来抗击匈奴。
这是一个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且不说通往西域的道路充满了重重险阻,还得时刻提防匈奴人。
可班固全然不顾,他满怀着一腔热血,只带了三十六人,便和郭恂一起上路了。
他们先来到鄯善国。
班超的主要事迹

班超的主要事迹班超,字仲升。
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时期著名*事家、外交家。
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
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
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是班超的主要事迹,请阅读!【原文】窦固出击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西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不应有宜曰:“当与从事议之。
”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众曰:“善。
”*,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边批:古今第一大胆。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后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夹门而伏。
(边批:三十六人用之有千万人之势。
)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
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
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
班超的故事简短

班超,字仲升,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
他是班彪的次子,班固的弟弟,被誉为“投笔从戎”的典型。
班超年轻时,家贫力学,性格慷慨,有远大志向。
他曾经从事过抄写工作,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常常感叹:“大丈夫应当在异域立功,岂能久事笔砚间?”于是,他毅然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班超又奉命出使西域,他凭借卓越的外交才能和勇敢果断的性格,先后平定了鄯善、龟兹、焉耆、危须、尉犁、月氏等国的叛乱,重新确立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使得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班超在西域经营了三十年,被誉为“西域都护”,他的事迹被后人称为“班超再通西域”。
他的智勇兼备,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班超的故事

班超的故事班超,字孟皮,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出生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域征服者之一。
班超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勇敢和智慧让人们铭记于心。
班超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聪明机智,勇敢果敢,很快在军队中崭露头角。
当时,西域地区的各个小国频繁发生战争,朝廷决定派遣班超带领军队征服西域,稳定边疆。
班超带领军队穿越沙漠,跋涉千山万水,历经艰辛,最终到达了西域地区。
他以智慧和勇气征服了西域各个小国,将这片土地纳入了汉朝的版图。
班超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赞扬,他被封为“西域都护”,成为了西域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班超在西域地区的统治中,不仅仅是一个征服者,更是一个善于治理的统治者。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西域地区的治理和发展。
他修建了许多道路和水利设施,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和灌溉条件。
他还推行汉族文化,加强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交流和融合。
班超的治理得到了西域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西域地区逐渐实现了繁荣和稳定。
班超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军事征服的故事,更是一段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故事。
他在西域地区的统治中,不仅仅是一个征服者,更是一个文化使者。
他将汉族文化带到了西域地区,推动了汉族文化和西域各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他的治理思想和方法对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班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需要勇敢和智慧,还需要善于治理和交流。
只有通过文化交流和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和繁荣。
班超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班超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勇敢和智慧让人们铭记于心。
他的征服和治理成就了西域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也为后来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
班超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文化交流和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和繁荣。
让我们向班超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笔从戎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请了一个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
班彪有两个儿子名叫班固、班超,一个女儿叫班昭,从小都跟父亲学习文学和历史。
班彪死后,汉明帝命班固做兰台令史,继续完成他父亲所编写的历史书籍,就是《汉书》。
班超跟着哥哥做抄写工作。
兄弟俩都很有学问,性情却不一,班固喜欢研究百家学说,专心致志写他的《汉书》。
班超不愿意总伏在案头写东西,认为这样下去实在没有出息。
有一天,他听到匈奴不断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下笔,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建功立业,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
”
就这样,他决心弃笔从戎。
班超从军以后,跟随在大将军窦固的麾下,屡建奇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汉朝为了根除匈奴的侵扰,就派遣班超作为使节出使西域。
班超手持汉朝的节杖,带领着由36人组成的使团出发了。
他们首先来到鄯善国。
鄯善国王早就知道汉朝是一个泱泱大国,国力强盛,人口众多,不容小视,现在又见汉朝使者庄重威仪,颇有大国之风,果然名不虚传,就殷勤地招待了他们。
几天后,班超发现鄯善王忽然对他们冷淡起来,便起了疑心,跟随从的人员说:“你们看出来了吗?鄯善王对待咱们跟前几天不一样,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里。
”话虽这样说,毕竟只是一种猜测。
刚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来,班超装作早就知道的样子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
那个仆人被班超的话语吓到,以为班超已知道这件事,只好老实回答说:“匈奴的使节来了3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30里地,还带了100多个全副武装的随从和护卫。
”
班超立刻召集36个随从人员,对他们说:“匈奴果然已经派来了使者,动摇了鄯善国王,现在我们已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等鄯善国王被说服,我们自身难保是小事,国家交给的使命也就完不成了。
大家说该怎么办?”
大家齐声答道:“我们服从您的命令!”
班超猛击了一下桌子,果断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只有下决心消灭匈奴,才能完成使命!”
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36名勇士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
他布置10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
大叫。
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
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
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结果跑出一个,就被杀死一个。
班超亲手杀死3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30多人,还有100多人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国王,当面指责他的善变:“您太不像话了,既答应和我们结盟,又背地里和匈奴接触。
现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们杀死了,您自己看着办吧。
”
鄯善国王又吃惊又害怕,很快就和汉朝签订了同盟协议。
就这样,经过班超等人的不懈努力,其他西域小国也相继跟汉朝和好,班超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班超经营西域27年,屡建奇功,直到71岁才因病回到洛阳,不到一个月就因病情加重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