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设备检修和复杂情况的处理

合集下载

钻井工程复杂情况判断与处理[整理版]

钻井工程复杂情况判断与处理[整理版]

钻井工程复杂情况判断与处理职工培训中心张怀文一、下钻遇阻是何原因?怎样处理?答:下钻遇阻是:(1)起钻完后井塌;(2)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大、泥饼厚,地层膨胀致使井径缩小;(3)上次起钻钻头直径磨小严重,下新钻头造成遇阻;(4)起钻前未循环好钻井液,下钻下不到底;(5)钻具结构变化。

如果换大钻具,或加入大直径扶正器,或更换了钻头类型,也容易遇阻。

处理办法(包括预防措施):起钻前必须充分循环钻井液,处理好钻井液性能,起钻中必须按规定灌钻井液。

下钻过程中遇阻要划眼,不能强压、强下。

下钻前必须详细检查钻头类型和尺寸。

钻具尺寸若改变,下钻时应控制下放速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遇阻、遇卡。

二、为什么有时下钻中途要循环泥浆?答:因为(1)井下较长时间未下钻,或上次起钻前因其它原因未循环好钻井液,防止因钻井液性能变坏开不开泵。

(2)井下地层有坍塌现象(已经发现)。

(3)钻井液性能变坏,被盐水侵、石膏侵等。

(4)井下有轻微漏失。

(5)井下情况复杂,经常开不开泵。

(6)复杂深井或超深井,还有高压油气层存在时,要分段处理钻井液,若不中途循环钻井液会造成下钻遇阻,下钻完开不开泵,或泵压过高蹩漏地层。

(7)中途循环钻井液可以将下钻时钻具划下的泥沙循环出来。

三、下钻完开不开泵是何原因?该怎样处理?答:(1)本次下钻时大量更换钻具,钻具水眼内不清洁,堵塞钻头水眼。

(2)下钻时钻具内掉了东西,如丝扣油刷子、手套、棉纱等物。

(3)下钻中由于井壁坍塌,严重倒返钻井液,钻屑带入钻具,堵塞钻头水眼。

(4)冬季地面管线或钻具冻结。

(5)井壁泥饼厚,钻头泥包,钻井液不能上返,如果下部有滲透层还易蹩漏地层。

处理措施:如果开不开泵,首先要排除地面因素,然后处理井下堵塞,应大距离活动钻具,用小排量慢慢开泵,如无效应立即起钻,以防井下恶化,造成卡钻。

四、钻进中水龙头或水龙带坏了,不能循环钻井液,应怎样正确处理?答:钻进中如果水龙头漏泥浆或水龙带坏了,进行修理时,首先应当起100—200米钻具到安全井段一面专人活动钻具,一面组织人力抢修或更换,如井下情况复杂,应把钻具起到技术套管内,如没下技术套管,应将钻具全部起完,不准接方钻杆把钻具放在井内修理水龙头,或更换水龙带,以防卡钻。

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

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

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钻井是一项隐蔽的地下工程,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由于对客观情况的认识不清或主观意识的决策失误,往往产生许多复杂情况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轻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重者导致全井报废。

本文就我们钻井现场经常发生的一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一般处理程序作以总结。

1.造成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的主要因素:1.1地质因素钻井的对象是地层,而地层有软有硬,地层压力有高有低,孔隙有大有小等,如果对这些认识不足,就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就会导致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

1.2工程因素1.2.1思想认识上模糊,存在侥幸心理。

在钻井作业中,有些人思想认识模糊或为发某些片面的局部利益驱动,或明知故犯,或铤而走险,为事故和井下复杂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如片面的节约钻井成本,使泥浆性能恶化,如片面的追求钻井速度,表层钻进深度不够或座塞子失败,如一些低、老、坏作法和违章,起下钻铤和接钻铤钻进不卡安全卡子,造成钻铤落井,如对钻头的使用没有科学的分析,导致钻头牙轮落井等。

1.2.2钻井设备发生故障。

在钻井作业中,由于对钻井设备没有仔细检查,没有预见性,导致设备发1.2.3管理不到位,岗位人员不负责任。

岗位人员严重脱岗,措施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导致造成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

如钻遇目的层,座岗人员脱岗,没及时发现溢流,导致发生井涌或井喷,如钻遇洛河组副司钻没有观察好泥浆池液面,场地工没有记录好接单根泥浆返出时间导致井漏加剧。

2.处理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应遵循的原则:2.1安全原则在井下事故与复杂的处理过程中,设备和工具所承受的拉、压、扭转都要比正常钻进时所用的力量大得多,而且处理事故工序复杂,起下钻次数频繁,也增加了新事故发生的机率。

所以在处理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时,必须从设备、工具、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要考虑如何进攻,而且还要考虑如何退守,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

2.2快速的原则一旦发生井下事故或复杂问题,其情况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更趋恶化,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抓紧时间进行处理,要迅速决策,迅速地组织,迅速地施工,工序衔接要有条不紊。

钻井事故预防及处理

钻井事故预防及处理

井下复杂预防及故障处理一、钻进中复杂情况的预防1、钻井过程中防止卡钻事故,正常情况下钻具在井内静止不得超过3分钟,每次转动不少于10圈,上下提放的距离不少于4米,必要时连续转动或上下活动,并适当改变位置,每次活动都要使悬重、泵压恢复正常。

2、设备发生故障,不能用钻机活动钻具时,要想其他办法活动。

井浅时用人力或大钳活动,防止粘卡。

井深确实无法活动时,应立即把钻具全部重量压在井底。

维持单泵循环,防止循环失灵。

3、钻具在裸眼内因检修设备或吊测时,方余或吊卡一般高于转盘面2米以上,不要坐在转盘面上,防止粘卡而无法活动钻具。

4、上提钻具有遇卡现象时,不可强提硬拔,应用小排量顶通,再逐步加大排量循环。

若无效果,应采取倒划眼、少提多放等方法处理,切忌拔死。

5、发现钻具由于静止粘卡,首先要抓紧时间大幅度上下活动(先压后提)强行转动钻具,同时开泵循环。

根据设备能力和与钻杆钢级在安全负荷内活动。

转动根据钻杆的允许扭转圈数不能超载。

下压不宜老在同一悬重,防止疲劳折断,钻具下放不要过猛,防止大钩倒挂,不要上提拉力静止,防止粘吸范围扩大,同时注意刹车,防止解卡后顿钻。

6、循环或钻进中发现井漏:泥浆只进不出或漏失量超过3方应立即起钻,起钻时要连续大排量灌泥浆,一直起到套管内。

井漏后除及时采取措施外,要立即向上级汇报。

7、采用双泵钻进时,打完单根先停一个泵,提出方钻杆再停一个泵,接好单根先开一个泵,泥浆返出后再开另外一个泵,操作人员待泵压正常后手才可以离开气门。

8、钻进中如果钻进钻时比较快的地层,应在钻完单根后划眼修整井壁和携砂,必要时可采取循环携砂的办法处理,不可一味抢钻,盲目抢速度.9、钻遇盐层井段时,除泥浆采取预处理外,还要采用试钻,开始每钻进1~2米上提观察有无显示,每钻完单根要划眼修整井壁,应尽量避免在盐层井段长时间大排量循环.10、钻进中应有专人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泵压变化,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司钻等重点岗位每班必须对井下情况掌握清楚,在交接班时把井下情况,设备状况,泵压,悬重等给下一个班交接清楚。

分析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

分析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

分析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各项经济建设和国民的日常生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国家只能大力发展石油这一行业,扩大石油的勘探开采范围。

开采石油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深井作业的过程。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石油资源开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例如,在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层裂缝这个问题。

同时,随着油井深度的增加,工作人员也很难确定石油资源的精确位置。

本文通过对深井井下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深井下故障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字: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开采石油的工作通常是在地下进行的。

在错综复杂的地下环境中,石油开采工作会受到很多非控制因素的影响。

由于这些非控制因素的影响,石油开采工作正常运转会更加困难。

另外,石油井的深度也影响着开采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随着石油井井深的增加,石油开采者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在开采深井石油时,工作者经常遇到地层裂缝问题。

因为出现这个问题的位置比较深,工作人员平时很难确定裂缝的准确位置。

基于这个原因,工作人员在石油开采工作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同时这也影响了深井的正常开采工作。

一、分析深井井下事故原因(一)钻井速度石油井的钻井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

通常情况下,石油部门需要加快钻井的速度才能保证钻井工作的按时完成。

但是,钻井速度太快会损坏钻井设备,会磨损管套[1]。

这样还会降低其承受压力的能力,甚至使石油井的质量也随着降低。

总之,钻井速度要适中,既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钻井任务,又能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二)卡钻原因如果钻井井眼开得太小,在进行钻井工作的时候就会出现卡钻现象。

卡钻现象指用于钻井的工具卡在井眼内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另外,井眼太小还被称为井眼缩径。

井眼缩径会增加事故的发生率,还会影响深井自身的质量,为以后的开采工作埋下安全问题。

(三)固井出现问题钻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固井。

固井工作包括向深井内下套管和注入水泥。

井下复杂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井下复杂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3.钻头事故的处理 3.钻头事故的处理
钻头事故处理的安全注意事项: 钻头事故处理的安全注意事项:
④磨铣时如蹩跳严重,应立即上提划眼,并改变参数,直 磨铣时如蹩跳严重,应立即上提划眼,并改变参数, 至磨铣平稳。 至磨铣平稳。 磁性打捞器不允许转动,要停泵打捞, ⑤磁性打捞器不允许转动,要停泵打捞,可多转动几个方 注意记录打捞方入,以帮助判断是否捞获。 向,注意记录打捞方入,以帮助判断是否捞获。 一把爪及反循环一把爪的齿应向内弯, ⑥一把爪及反循环一把爪的齿应向内弯,在井底可少许转 动或拨动落鱼使之进入,但不能旋转, 动或拨动落鱼使之进入,但不能旋转,以防落鱼将齿蹩断 落井。 落井。 反循环打捞篮可在软—中软地层进行取心式钻进0.3 0.3— ⑦反循环打捞篮可在软—中软地层进行取心式钻进0.3— 0.5米 使井底落鱼碎屑随岩心进篮打捞。 0.5米,使井底落鱼碎屑随岩心进篮打捞。但进尺不超过 篮爪至钢球阀座底部的距离。 篮爪至钢球阀座底部的距离。 除磨鞋以外其它打捞工具,打捞起钻不得用转盘卸扣, ⑧除磨鞋以外其它打捞工具,打捞起钻不得用转盘卸扣, 并注头事故的处理 3.钻头事故的处理
牙轮落井时: 牙轮落井时:根据落井牙轮的多少及井眼 情况来考虑下入何种工具,一般情况下, 情况来考虑下入何种工具,一般情况下, 掉牙轮井底都可能是锥形小井眼, 掉牙轮井底都可能是锥形小井眼,因此应 先下钻头通井把锥形小井眼扩成正常大小 的井眼后: 的井眼后:再下入磨鞋打捞杯去磨铣或下 一把爪,反循环打捞盖、 一把爪,反循环打捞盖、磁铁打捞器等去 打捞。 打捞。注意起钻时不能用转盘卸扣
12
二.钻具事故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钻具事故的原因、
1.钻具事故的原因 1.钻具事故的原因 (1)钻铤螺纹折断 (1)钻铤螺纹折断 钻铤在井下长期处于受压状态, 钻铤在井下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在中 性点附近还处在拉压应力交替作用状态。 性点附近还处在拉压应力交替作用状态。 如加压和振摆作用产生的弯曲应力集中在 丝扣的根部,那么丝扣根部就容易折断, 丝扣的根部,那么丝扣根部就容易折断, 实践中公扣折断比母扣折断的几率高。 实践中公扣折断比母扣折断的几率高。大 都属于弯变应力集中引起的疲劳折断。 都属于弯变应力集中引起的疲劳折断。一 般都有微裂纹,如果断口全新, 般都有微裂纹,如果断口全新,而且断面 粗糙不平, 粗糙不平,大都是过大的扭矩负荷下扭断 的。 13

井下复杂情况、事故的判断及处理

井下复杂情况、事故的判断及处理

井下复杂情况、事故的判断及处理目录一、井塌: (2)1.井塌现象: (2)2.在渤海湾井塌可能发生的地层: (3)3.发生井塌的可能原因: (3)4.预防井塌基本原则: (3)5.处理井塌的基本原则: (3)二、井漏: (4)1.井漏的类型及现象: (4)2.井漏所带来的损失及潜在的危害: (5)3.预防井漏的一般原则: (5)4.处理井漏的一般原则: (6)三、井涌: (6)1.井涌的征兆: (6)2.引发井涌的可能因素: (7)3.处理井涌的一般原则: (7)四、井喷: (7)1.引发井喷的可能因素: (8)2.处理井喷的一般原则: (8)五、浅层气和浅层气井喷 (9)1、浅层气、浅层气井涌有以下特点: (10)2、钻前准备工作: (10)3、一开钻遇浅层气应注意的事项及处理方法: (10)4、二开钻遇浅层气应注意的事项及处理方法: (11)钻井作业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井下复杂情况有人为造成的,也有由于地质情况复杂自然造成的,人们在处理这些复杂情况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处理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为后人在从事钻井作业中提供了大量可借鉴资料和财富。

复杂情况是一个量的概念,它在不断地向人们提供信息,告诉作业人员井上、井下情况,当这个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发生质的转变-事故。

这个积累过程有长有短,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表现出来的是真相,而有的表现出来的则是假象,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当然,在处理复杂情况时,人为的因素(指挥与操作)极为重要,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操作这三点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缺一不可,而第一点则来源与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收集;第二点则来源与丰富经验和处理方法的积累;第三点则来源与组织、应变能力和操作的技能。

下面我们就几个方面来分别描述:1.井塌;2.井漏;3.井涌;4.井喷;5.浅层气及浅层气井喷;6.卡钻;7.卡套管;8.卡电缆;9.钻头及钻具泥包;10.钻头不正常损坏。

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研究

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研究

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研究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包括井下设备故障、地层突破、钻井液失控等,这些情况的处理涉及到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为了有效应对深井井下复杂情况,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将就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深井井下复杂情况的类型及原因分析1. 井下设备故障井下设备故障是深井井下复杂情况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井下设备长期工作、高温、高压等因素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钻头磨损、托盘失效、井下管柱扭曲等,这些故障将会造成作业中断、生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对于井下设备故障,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2. 地层突破地层突破是指在钻井作业中,井筒在地层中发生意外漏失,导致钻井液回流或者地层破裂,这种情况会导致成本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甚至会引发严重事故。

地层突破的原因可能有地层压力异常、地层岩层破碎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处理措施。

3. 钻井液失控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失控是一种严重的情况。

钻井液失控可能由于泥浆加权失效、泥浆处理不当、地层突破、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

钻井液失控将会影响钻井效率、增加成本,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情况仅是深井井下复杂情况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情况需要考虑。

这些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综合分析和处理。

1. 加强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针对井下设备故障情况,首要的应对措施应该是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在钻井过程中,对于井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还需要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对于井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重视程度,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

2. 规范作业程序、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在钻井作业中,需要对于地层情况、钻井液压力、井下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全面监测和预警。

高95井钻井技术及复杂情况处理

高95井钻井技术及复杂情况处理

高9 井 钻 井技 术 及 复 杂 情 况 处 理 5
谢 赵 荣 张 玉 王 鹤 刘 伟 立志 宝 宏
( . 利油田黄 河钻 井四公 司, 1胜 山东东营 2 7 0 ; . 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500 2长 湖北荆州 4 4 2 ) 3 0 3
摘要 :高 9 5井是位 于济阳坳陷 东营 凹陷博兴 洼陷南斜坡西段的一 口预探 井,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 , 对地层 了解不清楚 , 在钻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E8 文 献 标 识 码 :B
Dr l n e hn quea r u et e tng f rW e o 5 il g t c i i nd t o bl r a i o U Ga 9 Lzi Z AOR n2Z A GBou, N e L og e i H 0g H N ay h, WA G I H n w i H ,U
u ce r wa e e s fh o ma o , u i gt ed i igo e a o ,t e f r dwi alt f r u ls s c s i hh d o e up d o c nr - n l a rn s o t ef r t n d r h a i n rl l n p rt n ip ro me i h t o o t b e , u ha h g y r g n sl h ec n e t o i a t n c r gb t o lp ea dh l a c n rl e a o p . h r a o s fh t u ls r a ay e a dt ame t r a e t la t e ru ls S i , oi o n ic l s n a ei l e t i r r p mg T e e s n o t e r be a e n lz n r t nsaet n oce h t be , O c az o d e k r o t a tewel r l go r t ni c mp ee c e su l, i c h th ldii l n e p a i s o lt s c s fl wh hma e v la l x e e c f r r u l r a n u igd i i gi t i ae . o d u y yb i au b ee p r n e o t b et t gd r n i o ei n rl l n hs ra n Ke r s y wo d :wi c t l r u l e t e t W el o 5 S e g i l ed l a l o b e t am n ; l Ga 9 ; h n l Oi l d we ;t r f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设备检修及复杂情况处理本指导书适用于钻井队设备检修及地表面复杂情况处理。

8.1 钻进中断传动链条的处理8.1.1 处理方法(1)立即刹住绞车滚筒,摘掉绞车总离合器开关,卸下与总车离合器连接的进气管线。

用绳子将气开关绑牢在司钻操作台上,防止误操作。

(2)井浅时用人力或气(电)小绞车拉转盘传动链条强制活动钻具,井深时可将钻具重量的2/3压至井底,造成钻具多次弯曲,并保持井内的正常循环,以减少粘卡的机会。

(3)将传动链条护罩打开,取出断链条。

(4)将小绞车吊绳拉至井架以外,用9毫米钢丝绳套拴牢在新链条一端的第一个链条节上。

(5)将白棕绳其中的一股破开,抽出绳芯,分别从绞车与正车箱链轮的下面穿出,并留出适当长度绳头。

(6)指挥小绞车将链条吊至绞车链轮上方。

将正车箱链轮处的棕绳头挽在链条的第二节上。

(7)在小绞车缓慢下放的同时,用力拉动绞车链轮端的绳头,使链条绕过正车箱链轮,从绞车链轮上部拉出。

(8)当链条拉至与两端链轮长度相等时,停止下放,将正车箱端的链条用绳子固定在链轮上。

解下绳套。

顺势将绳芯从链条的第二个链节下面穿过。

(9)拉紧绳芯,并将绳芯从绞车链轮端链条的第二节下面穿进、上面穿出。

如此反复缠绕2~3次,使链条两端距离缩至最小极限。

(10)将接链器丝杠调至最大极限,分别卡在链条两端的链条上。

(11)用加力杆旋紧丝杠,直至链节孔与链条销距离相吻合。

(12)将链条销插进链条孔内排好内片,用榔头轻轻敲击直至全部进入链节内。

(13)将链条外片装好,锁好安全销。

拆除接链器,解去所有绳索,装好护罩。

(14)所有人员撤离作业区,二次挂合总离合器启动绞车,经检查无误后,目视指重表,挂合低速离合器试提钻具,如井下正常无卡滞现象时,恢复正常钻进。

8.1.2 安全要求(1)用榔头砸链条时应佩带护目镜,以防飞溅物损伤眼睛。

(2)抢接链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井内的正常循环及时活动钻具,在确保井下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人员迅速处理。

(3)在对所有动力驱动的设备进行维护时,最接近的能源要关掉并挂牌标明,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4)处理过程中由司钻统一指挥,全体人员密切配合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5)处理完毕由司钻发出信号,挂合绞车试运转,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恢复正常生产。

8.2 刹车失灵的处理刹车失灵,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和井下的安全。

因此,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时,一般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8.2.1 处理方法(1)头脑要清醒,措施要果断。

(2)司钻要采取紧急措施,即强行挂低速离合器,减慢钻具下行速度。

(3)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内外钳工迅速卡上卡瓦或扣上吊卡。

(4)井口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5)刹车控制住后,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8.2.2 安全要求(1)司钻指挥要果断,处理要得当。

(2)司钻和内外钳工操作要迅速、准确。

(3)人员撤离井口要快,并躲闪到安全处。

(4)下滑速度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立即撤至安全区。

8. 3 换刹带8.3.1 更换方法(1)将游车斜躺在大门坡道上,抬起刹把,停绞车动力,卸下绞车前护罩。

(2)松开两刹带的调节螺丝,拆去刹带吊钩及松开刹带托轮,去掉开口销及挡圈,去掉曲轴连杆下端的销子。

拆下刹带两端销子的开口销及挡圈,取出大销子。

然后用撬杠把刹带拔出刹车毂,拴好绳套,用电(气)动小绞车将刹带吊出。

(3)把更换好的刹带吊入滚筒,用撬杠拨到刹车毂上,先穿曲轴连杆与下端的销子,套上挡圈,插上开口销。

下拉上端刹带使刹带上端销孔与调节丝杆销孔对正,穿上大销子,套上挡圈并插上开口销,最后装上刹带吊钩。

(4)调节刹带的调节螺母使两刹带受力均匀,平衡梁保持平衡,刹把与钻台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调节吊钩螺帽、托带轮、前滚轮,使其符合要求。

(5)清理好手工具,检查刹车曲拐周围有无杂物,挂合绞车动力,排好大绳提起游车,试刹车是否合适,然后装上绞车前护罩。

8.3.2 安全要求(1)刹带摩擦块应全部更换,其固定螺栓要齐全、紧固,两刹带尽量避免同时更换,以防新刹车块贴合度差,造成刹车失灵。

(2)刹把抬起时,调节吊钩螺帽,使刹带与刹车毂的间隙为3~5毫米。

刹把刹紧时,托带轮调节间隙为2~3毫米。

(3)装卸刹带时,不能将手放入刹带与刹车毂之间,以防挤伤手指。

(4)更换刹带时,应盖好井口,以防井下落物。

(5)严重失圆或扭曲的刹带不能使用,以防影响刹车效果而造成事故。

8.4 换离合器气囊8.4.1 更换方法(1)准备好新气囊并装好摩擦片。

(2)卸开离合器护罩并将其吊下来,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3)拆下气管线和旋转导气龙头总成,再拆下离合器托盘螺栓和两气囊的中间隔环连接螺栓,并注意做好记号,记住平衡块的位置。

用大锤将托盘、隔环敲开,然后用电(气)动小绞车吊住托盘并慢慢取下,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再依次将两气囊隔环吊下。

(4)从钢圈上拆下坏气囊,装上组装好的新气囊。

(5)将装好的新气囊与隔环按次序套在摩擦毂上,按记号先把托盘对正位置,上紧固定螺栓,然后对正靠托盘的气囊并穿螺栓紧固,再对正隔环和另一气囊,穿螺栓紧固。

(6)装上旋转导气龙头和气管线。

(7)通气试气囊,放气后摩擦片与摩擦毂的间隙要合适。

装好护罩,清理手工具。

8.4.2 安全要求(1)换离合器气囊时尽量避免钻具在井下,否则应保持钻井液循环,并设法活动钻具。

(2)拆装离合器时,将与离合器连接的进气管线拆掉,并安排专人看守离合器开关,以防操作失误伤人。

(3)摩擦片的最大磨损量达到3毫米时应予以更换。

(4)离合器的平衡块应按记号位置组装,不能随意变动或去掉。

(5)摩擦片与摩擦毂间隙为3~5毫米,摩擦片与气囊的隔热片厚度为0.4~0.5毫米,摩擦片固定销必须用铁丝逐根连好。

(6)两气囊的摩擦片尽量避免同时更换,以防新摩擦片贴合度差引起离合器打滑。

(7)更换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气囊,防止油类沾污摩擦片和气囊。

8.5 顿钻在钻井施工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某种原因,往往会发生顿钻事故。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一定要沉着、冷静、妥善的处理,千万不可违章蛮干。

8.5.1 顿钻处理(1)发生顿钻后,要立即对悬吊系统及钻台设备、井口工具进行认真的逐件检查,凡是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2)认真检查大绳的损坏情况和落实大绳是否有跳槽现象。

(3)要尽快的查明顿钻的原因,在没查清原因之前,严禁起放游动滑车。

(4)发生顿钻后,若钻头已接触井底,要进行起钻检查钻具和更换钻头。

8.5.2 预防措施(1)钻具在井下时,严禁刹把离人。

(2)起下钻时要检查好井口工具,禁止使用损坏和有缺陷或与钻具规格不相符的井口工具。

(3)起钻时必须扣好吊卡。

(4)有内冷式刹车毂的钻机,下钻时必须打开冷却水,下钻悬重超过300千牛时,必须挂水刹车(电磁涡流刹车)。

(5)司钻和井口工作人员要互相配合好,防止单吊环起钻。

(6)起下钻铤时要按规定卡好安全卡瓦。

(7)刹把操作人员要精力集中,防止顶天车。

(8)定期检查大绳和刹车系统,及时更换损坏部件,并注意刹带及曲轴下不得垫异物。

(9)刹带与刹车毂之间不得有泥污,刹带调节螺丝的保险帽要齐全,与绞车底座的间隙要符合规定。

8.6 顶天车顶天车事故,大多数是由于刹把的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如绞车气路冻结、堵塞不放气、防碰天车失灵等)而引起的。

一旦发生顶天车事故,应根据事故后果的轻重程度,立即采取稳妥的措施进行处理,切不可惊慌失措或违章蛮干。

8.6.1 处理(1)若事故严重,大绳顶断并有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时,应立即起动应急程序送伤者去医院抢救。

(2)要设法开通钻井泵,保持井内钻井液循环。

(3)保持事故现场,立即向上级如实汇报情况。

(4)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对善后工作进行积极的处理。

(5)若事故后果较轻,在大绳没断、设备没坏、人员没伤的情况下,可自行处理,但必须有值班干部在场。

(6)一旦发生顶天车事故,无论后果轻重,都要对大绳、天车、游动滑车、绞车固定、死绳固定等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

(7)对损坏的大绳或设备必须进行更换。

8.6.2 安全要求(1)操作前,详细检查气路系统及刹车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防碰天车装置是否可靠。

(2)操作时,司钻精力要集中,随时注意游车的起升高度。

(3)若遇高低速放气失灵,应立即摘开总车离合器,合上气刹车开关或踏下防碰天车,紧急制动。

(4)冬季施工时,严禁高速起钻,要经常检查各气动开关,防止冻结而造成放气失灵。

(5)防碰天车要认真检查,气路及司钻操作箱,冬季要有保温措施。

8.7 单吊环起钻的处理8.7.1 处理方法(1)立即缓慢刹车,停止滚筒转动。

(2)井口坐入钻杆卡瓦,使钻具重量施于卡瓦上,间断转动钻具,以防粘卡,然后再按下述方法处理:●如果钻具弯曲不严重、钻柱重量较轻时,可低速慢起,卸掉单根,起时卡瓦不要提出转盘。

●如果单根弯曲较严重时,在弯钻杆上再接一单根,慢慢起出弯钻杆,然后将其卸掉。

●如果钻具弯曲特别严重,而钻柱又重时,可割掉弯曲部分,另焊接头或用卡瓦打捞筒提起钻柱,卸掉坏钻杆。

8.7.2 安全要求(1)发现单吊环起钻应立即刹住滚筒,严禁吊卡坐转盘进行处理。

(2)每个操作动作要平稳准确。

(3)起坏钻杆时,上提速度要慢,卡瓦不得提出转盘。

(4)除司钻必须坚守岗位操作外其他人员一律撤至安全区域。

8.7.3 预防措施(1)司钻操作要平稳,等钻工挂好吊卡、插好销子并闪开后方可上提。

(2)井口人员要密切配合司钻操作,推、拉动作必须利索、准确。

(3)井口人员在操作时不得挡住司钻视线。

8.8 大绳打扭的处理大绳打扭往往是因新换钢丝绳未松扭劲,或扭劲未松完,或下钻过程中钻具严重旋转,或未打开大钩销子所引起的。

下面介绍由以上不同原因造成大绳打扭的处理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8.8.1 处理方法(1)如果是新换钢丝绳未松劲,应立即卸掉负荷,将大绳活绳头松开,解除钢丝绳的扭劲。

(2)如果是下钻时钻具严重旋转,应控制下放速度,以减少或减慢钻具的转动。

(3)如果是未打开大钩销子,可卡上卡瓦,人力或用电(气)动绞车转动大钩,并打开制动销。

8.8.2 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1)在处理大绳打扭过程中,由司钻统一指挥全体人员密切配合。

(2)劳保穿戴齐全,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

(3)放大绳扭劲时,要注意大绳甩动反弹,以免碰伤周围人员。

(4)大绳打扭后,不得强行上提及下放钻具,以防损伤大绳。

8.9 大绳跳槽的处理8.9.1 处理方法(1)第一种方法:当一股大绳跳入另一滑轮槽内时,先用卡瓦卡住钻柱,卸掉大绳负荷。

打开天车护罩,卸去挡绳杆,用两根扁嘴撬杠倒换撬动大绳,使其回至原槽内,装上挡绳杆和护罩,清理好工具。

(2)第二种方法:当一股大绳跳入两滑轮之间时,先用卡瓦卡住钻柱,卸掉大绳负荷,打开天车护罩,用倒链固定在天车人字架上,用钢丝绳套拴在跳出的大绳上,另一端挂在倒链挂钩上,用倒链提起大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