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分析化学习题二十

第二十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一. 单项选择题(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在色谱分析中,下列哪种氧化铝适合分离碱性成分()A. 碱性氧化铝B. 酸性氧化铝C. 中性氧化铝D. 以上三种均可2.在薄层色谱中,若铺在板上的吸附剂中是没有加入黏合剂,而将薄板称为()A. 软板B. 塑料板C. 薄板D. 铝箔3.在酸性硅胶薄层板上,用氯仿作展开剂,下列哪种物质停留在原点不动()A. 挥发油B.氨基酸C. 生物碱D. 黄酮4.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A..酸性B..中性C.. 胺类成分D..碱性5.在薄层色谱分离中,要求其Rf值在()之间A. 0~0.3B. 0.7~1.0C. 0.2~0.8D.1.0~106.以碱性氧化铝为固定相,如果用氯仿作流动相,哪种组分留在原点不动()A. 氨基酸B. 生物碱C. 黄酮D. 蒽醌7.薄层层析定量方法常用以下哪一种:()A. 外标一点法B. 外标两点法C. 内标一点法D. 内标两点法8.纸色谱法是以下列哪种物质为固定相()A..纸B..水C..乙醇D..酸9.薄层色谱分析中,定性的参数是()A. 峰面积B.分配系数C. 基线宽度D.比移值Rf10.对于正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固定液的极性。
A. 小于B.大于C. 等于D. 以上都不是11.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下列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A. 极性大的组分B. 极性小的组分C. 挥发性大的组分D. 分子量小的组分12.对于反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固定液的极性。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以上都不是13.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下列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A. 极性大的组分B. 极性小的组分C. 挥发性大的组分D. 分子量小的组分14.液相色谱中,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常用的色谱柱是()A. 直形柱B. S形柱C. U形柱D. 螺旋形柱15.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对下列离子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A. Ce3+>Ca2+>Na+>Ba2+B. Th4+>Ce3+>Sr2+>Na+C. Na+>Sr2+>Ce3+>Th4+D. Na+>Ca2+>Ba2+>Ce3+16.下列阴离子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A. PO43->SO42->B.r->C.l--- B. SO42->PO43->I->C.2O42-C. Cl->Br- ->SO42>PO43--D. C2O42->I->PO43->SO42-17.在稀溶液中,下列一价阳离子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A. Cs+>K+>Ag+>Na+B. Cs+>Ag+>Na+>K+C. Na+>K+>Cs+>Ag+D. Ag+>Cs+>K+>Na+18.在稀溶液中,下列二价阳离子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A. Mg2+>Zn2+>Cu2+>Ca2+B. Mg2+>Cu2+>Zn2+>Ca2+C. Ca2+>C.u2+>Zn2+>Mg2+D. Ca2+>Cu2+>Zn2+>Mg2+19.下列阴离子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A. F->I->B.r->Cl--- B. I->Br->Cl->F-C. I->F->Cl->Br-D. F->Cl->Br->I-20.在正相色谱法中,下列物质的保留值顺序是()A..酸<醇<酯<醚B.. 醚<醇<酯<酸C..醚<酯<醇<羧酸D.. 酸<酯<醇<醚21.在正相色谱法中,下列物质的保留值顺序是()A. 醚<酯<酮<醛B. 醚<酮<酯<醛C. 醛<酮<酯<醚D. 醛<酯<酮<醚22.下列常用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是()A. 正丁醇<氯仿<苯<石油醚B. 石油醚<氯仿<苯<正丁醇C. 苯<石油醚<正丁醇<氯仿D. 石油醚<苯<氯仿<正丁醇23.在正相色谱中下列常用溶剂洗脱强弱顺序是()A. 正丁醇<氯仿<苯<石油醚B.. 石油醚<氯仿<苯<正丁醇C. 苯<石油醚<正丁醇<氯仿D. 石油醚<苯<氯仿<正丁醇24.在正相色谱中下列常用溶剂洗脱强弱顺序是()A. 丙醇<乙醇<甲醇<水B. 甲醇<水<乙醇<丙醇C. 甲醇<乙醇<丙醇<水D. 水<甲醇<乙醇<丙醇25.在正相色谱法中,为了分离一个极性成分,下列溶剂使保留时间最短的为()A. 石油醚B. 苯C. 甲醇D. 氯仿26.在硅胶柱上分离羧酸时,下列溶剂使保留时间最短的为()A. 乙酸乙酯B. 乙醇C. 丙酮D. 氯仿27.在硅胶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为展开剂时,下列组分比移值最大的为()A. 胺B. 羧酸C. 酯D. 芳烃28.在硅胶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为展开剂时,下列组分比移值最小的为()A. 胺B. 羧酸C. 酯D. 芳烃29.在酸性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为展开剂时,下列组分比移值最小的为()A. 生物碱B. 羧酸C. 挥发油D. 酯30.在硅胶薄层板上,检出酚类物质时,应使用的显色剂为()A. 磷钼酸B. 三氯化铁C. 碘蒸气D. 碘化铋钾31.在中性硅胶薄层板,检出生物碱物质时,应使用的显色剂为()A. Kedde试剂B. 三氯化铝C. 碘蒸气D. 碘化铋钾32.在酸性硅胶薄层板,检出酸类物质时,应使用的显色剂为()A. Kedde试剂B. 三氯化铝C. 溴甲酚绿D. 碘化铋钾33.在正相液固色谱法中,下列哪种溶剂的溶剂强度最大()A. 正己烷B. 甲醇C. 四氢呋喃D. 乙醚34.在正相液液色谱法中,下列哪种溶剂的溶剂强度最大()A. 丙酮B. 正己烷C. 苯D. 乙醚35.在反相液液色谱法中,下列哪种溶剂的溶剂强度最大()A. 水B. 腈C. 乙醇D. 四氢呋喃36.在薄层扫描法测定斑点的吸光度时,直线型扫描适用于哪种斑点的定量分析()A. 凹形斑点B. 矩形斑点C. 拖尾斑点D. 规则圆形37.薄层层析中,硬板指的是()A.玻璃板B. 铝箔板C. 将吸附剂直接铺于板上制成薄层D. 在吸附剂中加入粘合剂制成薄层38.在纸色谱中,将适量的水加到滤纸上作为固定相在原理上属于()A. 吸附色谱B. 分配色谱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尺寸排阻色谱39.对一个被分离组分来说,在给定的吸附剂上要想减小溶质的K值,可采用的方法为()A. 减小点样量B. 减小溶剂强度C. 增加溶剂强度D. 增大点样量40.反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哪类物质的分离()A. 亲脂性物质B. 亲水性物质C. 强碱性物质D. 强酸性物质二. 多项选择题(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液相色谱法及质谱分析练习题带答案

液相色谱法及质谱分析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下列哪一个不是采用高压的原因()。
A、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B、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C、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D、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正确答案: D2、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A、液一液色谱法B、液一固色谱法C、键合相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正确答案: B3、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分子筛B、硅胶C、氧化铝D、活性炭正确答案: B4、水在下述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弱(作为底剂)的是()。
A、正相色谱法B、反相色谱法C、吸附色谱法D、空间排阻色谱法正确答案: B5、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减小填料粒度B、适当升高柱温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D、增大流动相的流速正确答案: A6、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是()。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传质扩散项D、柱压效应正确答案: B7、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A、恒温箱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D、梯度淋洗装置正确答案: D二、判断题1、高效液相色谱适用于大分子,热不稳定及生物试样的分析。
正确答案:正确2、反相分配色谱适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正确答案:正确3、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淋洗液,改变淋洗液的组成、极性可显著改变组分分离效果。
正确答案:正确4、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是为了改变被测组分的保留值,提高分离度。
正确答案:正确5、高压输液泵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按其工作原理分为恒流泵和恒压泵。
正确答案:正确6、高效液相色谱柱柱效高,凡是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样品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正确答案:错误。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第10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 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g/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g/mL),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 m A/mB B m B/m AC m A/(m A +m B)D C A/C B2.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
A 流动相的体积(相当于死体积)B 填料的体积C 填料孔隙的体积D 总体积3.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4.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体积比)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B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作展开剂C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作展开剂D 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 ).A 树脂的交联度B 树脂的再生过程C 样品离子的电荷D 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值大B 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值小C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D 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7.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
A 氯仿-丙酮(8:2):咖啡碱的R f为0.1,氯原酸的R f为0.0B 氯仿-丙酮-甲醇-乙酸(7:2:1.5:0.5):咖啡碱的R f为0.48,氯原酸的R f为O.05C 正丁醇-乙酸-水(4:1:1):咖啡碱的R f为0.68,氯原酸的R f为0.42D 正丁醇-乙酸-甲醇(4:1:2):咖啡碱的R f为0.43,氯原酸的R f为0.408.假如一个溶质的容量因子为0.1,则它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 ) A9.1%B10%C9 0% D 91%9.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 组分与流动相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 组分与组分10.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 )A 几何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容量因子(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11. 指出哪个参数的改变会引起容量因子的增大( )A流动相速度减小B柱长增加 C 相比增大 D 固定相量增加12. 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对下列离子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 )A Ce3+> Ca2+>Na+>Th4+B Th4+ > Ce3+> Ca2+> Na+C Na+> Ca2+> Ce3+>Th4+D Ca2+> Na+> Ce3+> Th4+13. 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 )A碱性氧化铝 B 酸性氧化铝 C 中性氧化铝 D 以上三种14. 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 )A 酸性B 中性C A和BD 碱性15.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化合物的保留值顺序是( )A 醚<酯<酮<醛B 酮<醛<醚<酯C 醛<酮<酯<醚D 酮<酯<醛<醚16.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强度最大( )A 正己烷B 甲醇C 四氢呋喃D 二氯甲烷17. 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对物质起着下列哪种作用( )A运输作用B滞留作用C平衡作用 D 分解作用18. 样品在分离时,要求其R f值住( )之间A 0~0.3B 0.7~1.0C 0.2~0.8 D 1.0~1.519. 在用薄层吸收扫描法测定斑点的吸光度时,直线式扫描适用于以下哪种色谱斑点的定量分析( )A凹形斑点B矩形斑点 C 拖尾斑点 D 规则圆形20. 薄层层析中,软板是指( )A 塑料板B 铝箔C 将吸附剂直接铺于板上制成薄层D 在吸附剂中加入粘合剂制成薄层21. 在纸色谱法中,将适量水加到滤纸上为固定相展开剂的色谱分析方法属于下列哪一范畴( )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 D 凝胶色谱多选题22. 分配色谱中,对支持剂的要求是( )A化学惰性B多孔性 C 具一定极性D 与固定相之间有着较大吸附力E 对被测物有一定吸附能力23. 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下列何者表示( )A 理论塔板数B 分配系数C 保留值D 塔板高度E 容量因子24. 在色谱分析中,对担体的要求是( )A表面应是化学惰性的B多孔性 C 热稳定性好D 粒度均匀而细小E 吸附性强25. 液液分配色谱中,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有( )A 静电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D 氢键力E 化学键26. 下列担体,能用于液相色谱的是( )A 硅藻土B 氟担体C 玻璃微球D 高分子多孔微球E 薄壳型微珠27. 要使分离因子增加,可以( )A 减小流动相对组分的亲和力B 增加柱长C 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D 增加理论塔板数E 采用细颗粒载体28. 下列哪些物质在薄层色谱中用作吸附剂( )A 硅胶B 塑料板C 氧化铝D 纤维素E 聚酰胺29. 在薄层色谱分析中,采用以下哪些办法减少边缘效应()A 层析槽有较好的气密性B 在层析槽的内壁上悬挂一些浸满展开剂的滤纸条C 减小吸附剂的活度D 在层析槽内放置一些装有展开剂的辅助容器E 减小薄层的厚度30. 在分配色谱中.对载体的要求是( )A 化学情性及多孔性B 表面积要小C 与固定液的液膜有较强的吸附力D 机械强度小E 不具吸附力31. 如何减少TLC中的边缘效应( )A 用大的层析B 用小体积层析槽并使溶剂饱和C 层析槽内贴上滤纸条D 用大层析板E 尽量多点几个斑点配伍题32. A 吸附色谱法 B 分配色谱法 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凝胶色谱法E 亲和色谱法①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 )②以固定在载体上的液体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 )33. A 静电力 B 诱导力 C 色散力 D 氢键力E 化学键①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 )②用非极性固定液分离非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 )34. A 水 B 硅胶 C 硅油 D 玻璃板E 硫酸①在液液分配色谱中。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活动za)

第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 /.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
流动相的体积(相当于死体积) 填料的体积填料孔隙的体积总体积.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乙酸水(,体积比)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作展开剂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作展开剂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 ).树脂的交联度树脂的再生过程样品离子的电荷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值大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值小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
氯仿丙酮():咖啡碱的为,氯原酸的为氯仿丙酮甲醇乙酸():咖啡碱的为,氯原酸的为正丁醇乙酸水():咖啡碱的为,氯原酸的为正丁醇乙酸甲醇():咖啡碱的为,氯原酸的为.假如一个溶质的容量因子为,则它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 )%%%%.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组分与流动相组分与固定相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组分与组分.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 )几何异构体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沸点相差大的试样容量因子(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指出哪个参数的改变会引起容量因子的增大( )流动相速度减小柱长增加相比增大固定相量增加. 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对下列离子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 )> >> > > > > > > > > >. 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 )碱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以上三种. 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 )酸性中性和碱性.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化合物的保留值顺序是( )醚<酯<酮<醛酮<醛<醚<酯醛<酮<酯<醚酮<酯<醛<醚.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强度最大( )正己烷甲醇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对物质起着下列哪种作用( )运输作用滞留作用平衡作用分解作用. 样品在分离时,要求其值住( )之间~~~~. 在用薄层吸收扫描法测定斑点的吸光度时,直线式扫描适用于以下哪种色谱斑点的定量分析( )凹形斑点矩形斑点拖尾斑点规则圆形. 薄层层析中,软板是指( )塑料板铝箔将吸附剂直接铺于板上制成薄层在吸附剂中加入粘合剂制成薄层. 在纸色谱法中,将适量水加到滤纸上为固定相展开剂的色谱分析方法属于下列哪一范畴( )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多选题. 分配色谱中,对支持剂的要求是( )化学惰性多孔性具一定极性与固定相之间有着较大吸附力对被测物有一定吸附能力. 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下列何者表示( )理论塔板数分配系数保留值塔板高度容量因子. 在色谱分析中,对担体的要求是( )表面应是化学惰性的多孔性热稳定性好粒度均匀而细小吸附性强. 液液分配色谱中,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有( )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力化学键. 下列担体,能用于液相色谱的是( )硅藻土氟担体玻璃微球高分子多孔微球薄壳型微珠. 要使分离因子增加,可以( )减小流动相对组分的亲和力增加柱长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增加理论塔板数采用细颗粒载体. 下列哪些物质在薄层色谱中用作吸附剂( )硅胶塑料板氧化铝纤维素聚酰胺. 在薄层色谱分析中,采用以下哪些办法减少边缘效应()层析槽有较好的气密性在层析槽的内壁上悬挂一些浸满展开剂的滤纸条减小吸附剂的活度在层析槽内放置一些装有展开剂的辅助容器减小薄层的厚度. 在分配色谱中.对载体的要求是( )化学情性及多孔性表面积要小与固定液的液膜有较强的吸附力机械强度小不具吸附力. 如何减少中的边缘效应( )用大的层析用小体积层析槽并使溶剂饱和层析槽内贴上滤纸条用大层析板尽量多点几个斑点配伍题.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亲和色谱法①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 )②以固定在载体上的液体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 ). 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力化学键①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 )②用非极性固定液分离非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 ). 水硅胶硅油玻璃板硫酸①在液液分配色谱中。
(完整word版)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一:选择题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A.提高柱温B.降低板高C.降低流动相流速D.减小填料粒度2.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C )A.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B.改变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C. 改变色谱柱温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3.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B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4.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A )A.适当提高柱温B.增加固定液含量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D.增加柱长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 B )A. 高压泵B. 梯度淋洗C. 贮液器D. 加温7.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C )A. 组分与流动相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 组分与组分8. 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是 (A )A.示差折光检测器B.极谱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D.电化学检测器9.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A )A.直形填充柱B.毛细管柱C.U形柱D.螺旋形柱10.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 B)A.毛细管扩散作用B.萃取分离C.液-液离子交换D.液-固吸附二:简答题1.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三:计算题1. 一液体混合物中,含有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
用气相色谱法,以热导池为检测器进行定量,苯的峰面积为1.26 cm2。
甲苯为0.95 cm2,邻二甲苯为2.55 cm2,对二甲苯为1.04 cm2。
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量校正因子:苯0.780,甲苯0.794,邻二甲苯0.840.对二甲苯0.812)。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第10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 (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g/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g/mL),则此组分的分配系剂??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A树脂的交联度???????????????????B树脂的再生过程C样品离子的电荷?????????????????D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f值大?B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f值小?C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D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7.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A氯仿-丙酮(8:2):咖啡碱的Rf 为0.1,氯原酸的Rf为0.0B氯仿-丙酮-甲醇-乙酸(7:2:1.5:0.5):咖啡碱的Rf 为0.48,氯原酸的Rf为O.05?ACe3+>Ca2+>Na+>Th4+???BTh4+>Ce3+>Ca2+>Na+???CNa+>Ca2+>Ce3+>Th4+??DCa2+>Na+>Ce3+> Th4+13.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A碱性氧化铝???????B酸性氧化铝?????????C中性氧化铝???????D以上三种??14.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A酸性?????????????B中性???????????????CA和B???????????D碱性?15.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化合物的保留值顺序是(?????)?A醚<酯<酮<醛????????B酮<醛<醚<酯??????C醛<酮<酯<醚??????D酮<酯<醛<醚16.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强度最大(?????)A正己烷?????????????B甲醇????????????C四氢呋喃????????D二氯甲烷??17.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对物质起着下列哪种作用(?????)A运输作用?????????B滞留作用????????C平衡作用???????D分解作用?A理论塔板数????B分配系数?????C保留值?????D塔板高度????????E容量因子24.在色谱分析中,对担体的要求是(??????????)?A表面应是化学惰性的???????????B多孔性?????????????C热稳定性好???? D粒度均匀而细小???????????????E吸附性强25.液液分配色谱中,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有(????????)?A静电力??????B诱导力??????C色散力?????D氢键力???????E化学键26.下列担体,能用于液相色谱的是(?????????)A硅藻土???B氟担体????C玻璃微球???D高分子多孔微球???E薄壳型微珠27.要使分离因子增加,可以(?????????)A减小流动相对组分的亲和力?????B增加柱长????????C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D增加理论塔板数??????????????????E采用细颗粒载体28.下列哪些物质在薄层色谱中用作吸附剂(?????????)①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②以固定在载体上的液体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33.A静电力??????B诱导力??????C色散力?????D氢键力?????E化学键①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②用非极性固定液分离非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34.A水???????B硅胶??????C硅油???????D玻璃板???????E硫酸①在液液分配色谱中。
《仪器分析》练习题(色谱部分

《仪器分析》练习题(⾊谱部分经典液相⾊谱法1.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越强B 物质的相对分⼦质量越⼤,越有利于吸附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对组分的吸附⼒越⼤2. 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 A/C )A 碱性氧化铝B 酸性氧化铝C 中性氧化铝D 以上三种3. 硅胶是⼀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 C )A 酸性B 中性C A和BD 碱性4. 样品在分离时,要求其R f值住( C )之间1、 A 0~0.3 B 0.7~1.0C 0.2~0.8D 1.0~1.51.在⾊谱法中.待分离组分不必溶于流动相。
( F )2.若固定相是极性的,流动相是⾮极性的,或者流动相的极性⽐固定相⼩,这种⾊谱体系统为正相⾊谱。
( T )3.在正相⾊谱中,流动相极性增加,组分保留值增加。
( F )4.反相⾊谱中,极性弱的组分先出峰。
( F )(五)简答题1.什么是正相⾊谱和反相⾊谱?答:正相⾊谱:称为正相分配⾊谱,其固定相的极性⼤于流动相,即以强极性溶剂作为固定液,以弱极性额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反相⾊谱:称为反相分配⾊谱,其固定液具有较⼩的极性,⽽流动相则极性较⼤.2.简述薄层⾊谱主要操作步骤及操作要点?答:步骤:1)薄层板的制备;2)点样;3)展开;4)检视.操作要点:3.柱⾊谱与薄层⾊谱的异同点各是什么?4. 正相⾊谱中如何判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极性⼤⼩的关系?5.简述薄层⾊谱中边缘效应产⽣原因及消除办法?答:产⽣原因:由于⾊谱缸内溶剂蒸汽未达饱和,造成展开剂的蒸发速率在薄层板两边与中间部分不等.消除⽅法:1)预饱和:在展开之前,将点好样的薄层板置于盛有展开剂的⾊谱缸内(此时薄层板不浸⼊展开剂中)放置⼀定的时间.2)贴滤纸:在⾊谱缸内的内壁贴上浸有展开剂的滤纸,以加快展开剂蒸汽在⾊谱缸内迅速达到饱和.3)点样要点在靠近中间的位置.⽓相⾊谱1.⽓相⾊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反映了哪些分⼦间的相互作⽤?( B )A 组分与载⽓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组分与载⽓和固定相2.⾊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谱柱中的( D )A 分配系数B 理论塔板数C 保留值D 扩散速度3.相邻两峰要实现完全分离,要求分离度⾄少达到( C )A 0.8B 1.0C 1.5D 2.04.在GC中,对⾊谱柱分离效果影响最⼤的是( A )A 柱温B 柱压C 载⽓种类D ⽓体流速5.⽓相⾊谱柱中,固定液⽤量过多会( D )A 使⾊谱峰尖锐B 减少保留时间C 有利于提⾼分离度D 使⾊谱峰变宽6.可作为⽓液⾊谱固定液的是( A )A 具有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B 具有不同极性的⽆机化合物C 有机离⼦交换剂D 硅胶7.使⽤⽓相⾊谱仪时,应⾸先( D )A 加热柱箱B 接通助燃⽓C 加热检测器D 接通载⽓8.GC分析中常⽤的定性参数是( A )A 保留时间B 半峰宽C 峰⾼D 分离度9.在GC分析中,与被测组分含量成正⽐关系的参数是( D )A 保留时间B 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 峰⾯积10.选择内标物的要求是( B )A 内标物与样品不互溶B 内标物与样品性质相差不宜太⼤C 内标物与样品的⾊谱峰尽量远些D 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应⼩于待测物的保留时间1. 速率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第10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 (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g/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g/mL),则此组分的分配系剂??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A树脂的交联度???????????????????B树脂的再生过程C样品离子的电荷?????????????????D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f值大?B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f值小?C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D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7.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A氯仿-丙酮(8:2):咖啡碱的Rf 为0.1,氯原酸的Rf为0.0B氯仿-丙酮-甲醇-乙酸(7:2:1.5:0.5):咖啡碱的Rf 为0.48,氯原酸的Rf为O.05?ACe3+>Ca2+>Na+>Th4+???BTh4+>Ce3+>Ca2+>Na+???CNa+>Ca2+>Ce3+>Th4+??DCa2+>Na+>Ce3+> Th4+13.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A碱性氧化铝???????B酸性氧化铝?????????C中性氧化铝???????D以上三种??14.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A酸性?????????????B中性???????????????CA和B???????????D碱性?15.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化合物的保留值顺序是(?????)?A醚<酯<酮<醛????????B酮<醛<醚<酯??????C醛<酮<酯<醚??????D酮<酯<醛<醚16.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强度最大(?????)A正己烷?????????????B甲醇????????????C四氢呋喃????????D二氯甲烷??17.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对物质起着下列哪种作用(?????)A运输作用?????????B滞留作用????????C平衡作用???????D分解作用?A理论塔板数????B分配系数?????C保留值?????D塔板高度????????E容量因子24.在色谱分析中,对担体的要求是(??????????)?A表面应是化学惰性的???????????B多孔性?????????????C热稳定性好???? D粒度均匀而细小???????????????E吸附性强25.液液分配色谱中,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有(????????)?A静电力??????B诱导力??????C色散力?????D氢键力???????E化学键26.下列担体,能用于液相色谱的是(?????????)A硅藻土???B氟担体????C玻璃微球???D高分子多孔微球???E薄壳型微珠27.要使分离因子增加,可以(?????????)A减小流动相对组分的亲和力?????B增加柱长????????C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D增加理论塔板数??????????????????E采用细颗粒载体28.下列哪些物质在薄层色谱中用作吸附剂(?????????)①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②以固定在载体上的液体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33.A静电力??????B诱导力??????C色散力?????D氢键力?????E化学键①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②用非极性固定液分离非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34.A水???????B硅胶??????C硅油???????D玻璃板???????E硫酸①在液液分配色谱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 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g/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g/mL),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 m A/mB B m B/m AC m A/(m A +m B)D C A/C B2.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
A 流动相的体积(相当于死体积)B 填料的体积C 填料孔隙的体积D 总体积3.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4.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体积比)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B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作展开剂C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作展开剂D 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 ).A 树脂的交联度B 树脂的再生过程C 样品离子的电荷D 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值大B 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值小C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D 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7.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
A 氯仿-丙酮(8:2):咖啡碱的R f为0.1,氯原酸的R f为0.0B 氯仿-丙酮-甲醇-乙酸(7:2:1.5:0.5):咖啡碱的R f为0.48,氯原酸的R f为O.05C 正丁醇-乙酸-水(4:1:1):咖啡碱的R f为0.68,氯原酸的R f为0.42D 正丁醇-乙酸-甲醇(4:1:2):咖啡碱的R f为0.43,氯原酸的R f为0.408.假如一个溶质的容量因子为0.1,则它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 ) A9.1%B10%C9 0% D 91%9.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 组分与流动相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 组分与组分10.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 )A 几何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容量因子(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11. 指出哪个参数的改变会引起容量因子的增大( )A流动相速度减小B柱长增加 C 相比增大 D 固定相量增加12. 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对下列离子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 )A Ce3+> Ca2+>Na+>Th4+B Th4+ > Ce3+> Ca2+> Na+C Na+> Ca2+> Ce3+>Th4+D Ca2+> Na+> Ce3+> Th4+13. 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 )A碱性氧化铝 B 酸性氧化铝 C 中性氧化铝 D 以上三种14. 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 )A 酸性B 中性C A和BD 碱性15.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化合物的保留值顺序是( )A 醚<酯<酮<醛B 酮<醛<醚<酯C 醛<酮<酯<醚D 酮<酯<醛<醚16.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强度最大( )A 正己烷B 甲醇C 四氢呋喃D 二氯甲烷17. 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对物质起着下列哪种作用( )A运输作用B滞留作用C平衡作用 D 分解作用18. 样品在分离时,要求其R f值住( )之间A 0~0.3B 0.7~1.0C 0.2~0.8 D 1.0~1.519. 在用薄层吸收扫描法测定斑点的吸光度时,直线式扫描适用于以下哪种色谱斑点的定量分析( )A凹形斑点B矩形斑点 C 拖尾斑点 D 规则圆形20. 薄层层析中,软板是指( )A 塑料板B 铝箔C 将吸附剂直接铺于板上制成薄层D 在吸附剂中加入粘合剂制成薄层21. 在纸色谱法中,将适量水加到滤纸上为固定相展开剂的色谱分析方法属于下列哪一范畴( )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 D 凝胶色谱多选题22. 分配色谱中,对支持剂的要求是( )A化学惰性B多孔性 C 具一定极性D 与固定相之间有着较大吸附力E 对被测物有一定吸附能力23. 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下列何者表示( )A 理论塔板数B 分配系数C 保留值D 塔板高度E 容量因子24. 在色谱分析中,对担体的要求是( )A表面应是化学惰性的B多孔性 C 热稳定性好D 粒度均匀而细小E 吸附性强25. 液液分配色谱中,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有( )A 静电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D 氢键力E 化学键26. 下列担体,能用于液相色谱的是( )A 硅藻土B 氟担体C 玻璃微球D 高分子多孔微球E 薄壳型微珠27. 要使分离因子增加,可以( )A 减小流动相对组分的亲和力B 增加柱长C 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D 增加理论塔板数E 采用细颗粒载体28. 下列哪些物质在薄层色谱中用作吸附剂( )A 硅胶B 塑料板C 氧化铝D 纤维素E 聚酰胺29. 在薄层色谱分析中,采用以下哪些办法减少边缘效应()A 层析槽有较好的气密性B 在层析槽的内壁上悬挂一些浸满展开剂的滤纸条C 减小吸附剂的活度D 在层析槽内放置一些装有展开剂的辅助容器E 减小薄层的厚度30. 在分配色谱中.对载体的要求是( )A 化学情性及多孔性B 表面积要小C 与固定液的液膜有较强的吸附力D 机械强度小E 不具吸附力31. 如何减少TLC中的边缘效应( )A 用大的层析B 用小体积层析槽并使溶剂饱和C 层析槽内贴上滤纸条D 用大层析板E 尽量多点几个斑点配伍题32. A 吸附色谱法 B 分配色谱法 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凝胶色谱法E 亲和色谱法①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 )②以固定在载体上的液体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方法,称( )33. A 静电力 B 诱导力 C 色散力 D 氢键力E 化学键①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 )②用非极性固定液分离非极性组分时,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 )34. A 水 B 硅胶 C 硅油 D 玻璃板E 硫酸①在液液分配色谱中。
常用作正相分配色谱的固定液是( )②在液液分配色谱中。
常用作反相分配色谱的固定液是( )35.A纤维素B聚酰胺C淀粉D 水 E 液状石蜡①纸色谱分析的机理属于液液分配色谱的范畴,构成固定相的载体是( )②反相纸色谱分析中,作为固定相的是( )36. A 硅胶 B 碱性氧化铝 C 聚酰胺 D 活性炭 E 硅藻土①薄层色谱中,酸性物质的分离,吸附剂应选用( )②薄层色谱中,分离黄酮时,吸附剂应选用( )37. A 二乙胺 B 甲酸 C 石油醚 D 正己烷 E 乙醇①用薄层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可加入少量( )②用薄层分离有机酸时,一般加入少量( )(二)填空题1.色谱分离过程是溶质在______与_______两相之间的分布,并发生一系列连续的平衡转移。
2.吸附过程的色谱分离可用吸附等温线加以描述。
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种类型:_____ _ 、______、______。
通常在 ______ 浓度时,每种等温线均呈线性,而在______浓度时,等温线呈______或______。
3.直线形等温线是______的等温线,所得的色谱峰为______。
4.纸色谱法是以______为载体,以构成滤纸的纤维素所结合水分为______,以______为展开剂的色谱分离方法。
5.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其峰位置(即保留值)可用于______分析,峰高或峰面积可用于____ __分析,峰宽可用于衡量______。
6.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拄中停留时间的数值,称为______。
7.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称为______。
8.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______ 。
9.______是某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量之比。
10. ______是两个组分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宽总和之半的比值。
11.两组分保留值差别的大小,反映了色谱柱______的高低。
12.最大允许进样量应控制在______或______与______呈______关系的范围内。
13.固定液的选择,一般认为可以基于______原则。
14.在液相色谱中,液固色谱的分离机理是 ______ 。
15.在液相色谱中,液液色谱的分离机理是 ______ 。
16.在液相色谱中,改变相对保留值是通过选择合适的 ______ 来实现的。
17.在液相色谱中,凝胶色谱的分离机理是______。
18.在液相色谱中,除有机溶剂外,______也是常用的溶剂和流动相。
19.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键合固定相基体的物质是______ 。
20.用一种能交换离子的材料为______,利用它在水溶液中能与溶液中离子进行______的性质,来分离______化合物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21.在吸附薄层色谱中,当固定相与待分离成分给定后,若R f值太小时,应______展开剂_ _____性。
22.在正相分配色谱中,当固定相与待分离成分给定后,若R f值太小时,应______待测组分在展开剂中的______。
23.在吸附薄层色谱中,当固定相与展开剂给定后,待测组分A、B、C、D,(其极性顺序为A﹥B﹥C﹥D)的R f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三)名词与术语1.固定相2.流动相3.吸附色谱法4.分配色谱法5.吸附等温线6.薄层色谱法7.正相分配色谱法8.反相分配色谱法9.纸色谱法10.离子交换色谱法11.边缘效应(四)判断题1.在色谱法中.待分离组分不必溶于流动相。
( )2.所有液相色谱法都是用液体作流动相。
( )3.对于线性等温线,分配系数与浓度无关,色谱带呈高斯分布。
()4.若固定相是极性的,流动相是非极性的,或者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小,这种色谱体系统为正相色谱。
( )5.在正相色谱中,溶剂极性增加,保留值增加。
( )6.反相色谱中,极性弱的组分先出峰。
( )7.在固色谱最适合于分离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样品,样品极性可从非极性到中等极性。
( )8.液固色谱适宜于强极性的或离子型的样品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