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材料清单计算说明
弱电工程综合布线设备材料计算方法,弱电入门知识

弱电工程综合布线设备材料计算方法,弱电入门知识一、报价清单:注意利润比1.报价清单主要以施工单价和材料单价拆开,如果您不是做总包很容易被总包或者甲方套路,原因就是前期大家材料人工一起报,甲方再把材料拿出来,只分包施工,可能您的利润高的正是材料这部分,利润比也是报价的重点,哪些(材料,人工)将来会增加后期增加多的一部分正是清单利润最高的。
2.清单子系统分类,报价时材料分类非常多,避免遗漏。
毕竟算少了成本,减去的都是利润。
3、综合布线算量清单表格设计为8个弱电间可以增加或删减,按照图纸系统图点位填写,包括层高、弱电间进线余量,弱电间至总机房预留线缆。
4、计算结果1、自动核算出线缆平局长度,平局长度有公式已经做好余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己更改2、自动核算出水平线缆总量,以及弱电间至总机房线缆长度3、自动核算出楼层交换机数量,16口、24口、48口自己修改,以及弱电间配线架及跳线数量。
这个公式觉得只适用于初学者,老司机可能在线缆算量方面心算就已经出来量了。
二、辅材的计算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
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ø25和ø20管的计算(通常ø25可以布6根线,ø20可以布4根线)。
计算时,以ø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ø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ø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ø20=2/3×B,ø25=1/3×B。
综合布线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综合布线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RJ-45头与信息模块的需求量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每层楼用线量1、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2、C=[0.55(F+N)+6]*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m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用线箱数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备注:+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A:最近信息点距离;B:最远信息点距离;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各层电缆长总和=每层电缆长度*楼高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综合布线材料清单制定

水平子系统材料计算
水平子系统的线缆布放是采用 星形拓扑结构
FD
最大长度90m
TO
TO
TO
TO 工作区
FD:楼层配线架 TO:信息点
Workstation
Workstation
Workstation
Workstation
水平子系统材料计算
1.确定工作区信息点数量和类型 假设信息点全部采用六类模块,数量由工作区已确定 另:信息点中数据可以采用六类,而语音采用电话线或 者超五类双绞线 2.确定电缆的类型和长度 根据工作区信息点类型,相应的水平电缆也全部采用六 类非屏蔽双绞线。
工作区使用的产品
RJ45跳线
信息面板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连接各 办公区的信息插座至 各层配线间之间那段 线缆,主要有非屏蔽 管理子系统 双绞线。当需要更高 的带宽应用时,亦可 以采用光纤。通过提 供各种性能的线缆, 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
水平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使用的产品
双绞线
RJ45模块
水平子系统线缆长度计算
56m
4m 4m 15m
① 根据每层楼核算。 ② 每根水平电缆平均长度按(最长+最短)/2×1.1+2×楼层高计算,平均长度 47.05m。 ③ ④ ⑤ ⑥ 每标准箱为1000英尺(305米)。 每箱线可以布放的信息点:305m/47.05=6个 每层楼需要的线缆箱数:200/6=34 箱。所以 总电缆=10层×34箱/层=340箱
确定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由已知得: 工作区数量=20000/20=1000个 假定按照一个工作区有2个信息点,则: 总信息点数=1000*2=2000个 并且在这2000个信息点中包含1000个数据点和1000个语音点 根据楼层中每层的信息点分布相同,可以得出: 每层信息点总数=2000/10=200个,这其中包括100个数据点和 100个语音点,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工作区使用的产品数量, 至此整个工程的信息点数量及分布情况得到了解,接着进一步 分析。
综合布线材料清单计算说明

材料清单计算说明一、信息点计算:实际工程按信息点分布图来统计。
理论计算按使用面积和设计等级来确定工作区数量和信息点数量。
S使用=0.7*S建筑在实际工程中,按房间的功能来统计信息点数,可参考相关建筑物的信息点布局要求。
模块一般一个信息点使用一个模块,面板根据面板的选用口数来确定,单口面板安装一个信息点,双口面板安装二个信息点。
工程中模块数量就是信息点的数量,底盒数量是面板的总和。
二、水平线缆计算线缆平均距离L平=0.55(L远+L近)+6L远:电信间到电信间所管辖信息点中的最远点路由距离L近:电信间到电信间所管辖信息点中的最近点路由距离6:端接差计算方法一:INT( L平*n /305) +1 (箱)INT()取整函数,以下同n:信息点数计算方法二:一箱线能拉多少个平均距离的信息点数A=INT(305/L平)所需箱数:INT(n/A)+1(箱)说明:若各个电信间L远、L近不相同的话,要求按各个电信间计算再汇总求和。
三、主干子系统计算:一般干线子系统采用大对数支持语音应用,光纤支持数据应用,以下大对数以25对为例说明:1、计算大对数根数B:INT(N电V*1.1/25)+1说明:N电V :每个电信间所管辖的语音信息点总和,若能除尽就不需+1。
2、计算光纤芯数:根据标准要求,有最小量配置和最大量配置计算方法,以下按100个数据点进行说明。
a最少量配置:INT【(N D/96)+1】*4说明:N D电信间所管辖的数据信息点数b最大量配置:INT【(N D/24)+1】*2+ INT【(N D/96)+1】*2说明:N D电信间所管辖的数据信息点数3、计算光纤长度:(0.55*(N+F)+12)*N电N:设备间到最近电信间的路由距离F:设备间到最远电信间的路由距离12:端接容差N电:电信间数量4、计算大对数电缆长度:1)各电信间需要大对数根数都一样:大对数长度=光纤长度*大对数根数。
再除以305米,可算得大对数的轴数。
手把手教你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基本计算方法!

手把手教你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基本计算方法!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综合布线清单如何配置

密度大,产品型号为F110DW-100FT,主干线缆按每个语音信息点
配1对主干线缆配置。
110型卡接式配线架安装说明
光纤管理配线系统
● 数据信息点主干端由于采用光纤系统,每个IDF分
别由MDF引入1条6芯多模光纤,采用FCF024光纤
电部部颁行业标准)
● 用户提供的技术需求报告…………
相
关
计
算
步
骤
按照标准,保证考虑周到,
● 本方案根据TIA/EIA568-B1 水平线独立应用的原则,为端
到端超五类配置高速数据点。并可随着用户的进一步应用
需求,通过相应适配器或转换设备,满足门禁系统、视频
监控(CCTV),有线电视(CATV)以及多媒体会议电视等系
点数
数
水平线
总长度
(M)
语音主
干线总
长度
(M)
线材预算表
● 所需水平线总长度:
●
折合:
390 箱
(305米/箱)
●
● 所需语音主干线总长度:
●
折合: 6 轴
● 所需主干线光纤总长度:
●
358 米
(305米/轴)
布线器材统计表
FFL2EP-SC-10
多模光纤跳线(ST-SC)(10FT)
条
若干
FCF024
体通信,包括网络应用及话音通信。
● 数据线使用原装(或加工)跳线100条
Work Area
水平子系统设计
● 每层楼设管理间一个,靠近弱电井,各点到楼层管理间子
系统水平线缆最长为50米,最短为10米。线缆从天花板
网络布线使用材料计算方法

综合布线的材料计算方法按照下面分类,各需要一些什么材料?需要多少?有没计算方法?(1)管道部分(分水平与垂直)。
(2)线材部分(分水平与垂直)。
(3)布线产品(面板、模块、配线架、适配器)。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A:最近信息点距离;B:最远信息点距离;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C=[0。
55(F+N)+6]Xn(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简单公式: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综合布线线材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线材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进行电力、通信、数据传输等各种信号线路的布置,为各种设备提供电源和数据传输通道。
在综合布线中,线材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线材计算公式。
1.电力线材计算:
在综合布线中,电力线材通常用来传输电流,供应各种设备的电源。
为了确定所需线材的截面积,需先计算所需电流的大小。
电流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I = P / (V * cosφ)
其中,I代表电流大小,P代表设备的功率,V代表电源的电压,cosφ代表功率因素。
了解了所需电流的大小后,可以根据以下的公式计算线材的截面积:S=(k*I)/(ρ*ΔT)
其中,S代表线材的截面积,k代表线材的导电能力系数,I代表电流大小,ρ代表线材的电阻率,ΔT代表允许的线材温升。
2.通信线材计算:
通信线材的计算公式为:
L=(C*T)/(S*D)
其中,L代表线材的长度,C代表信号传输速度,T代表允许的信号传输时延,S代表线材的传输速度,D代表传输距离。
3.数据线材计算:
数据线材用于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USB线、HDMI线等。
在计算数据线材时,需要考虑数据传输速度和设备的距离。
数据线材的计算公式为:
L=(B*T)/(S*D)
其中,L代表线材的长度,B代表数据传输带宽,T代表允许的数据
传输时延,S代表线材的传输速度,D代表传输距离。
以上是综合布线中常见的线材计算公式,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计算所需
线材的截面积、长度等,以确保布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应
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安全系数、环境条件等,以获得更准
确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就不需+1。 2、计算光纤芯数: 根据标准要求,有最小量配置和最大量配置计算方法,以下 按 100 个数据点进行说明。 a 最少量配置:INT【 (ND/96)+1】*4 说明:ND 电信间所管辖的数据信息点数 b 最大量配置:INT【(ND/24)+1】*2+INT【 (ND/96)+1】*2 说明:ND 电信间所管辖的数据信息点数 3、计算光纤长度: (0.55*(N+F)+12)*N 电 N:设备间到最近电信间的路由距离 F:设备间到最远电信间的路由距离 12:端接容差 N 电:电信间数量 4、计算大对数电缆长度:
说明:若各个电信间 L 远、L 近不相同的话,要求按各个电信间 计算再汇总求和。 三、 主干子系统计算: 一般干线子系统采用大对数支持语音应用,光纤支持数据应 用,以下大对数以 25 对为例说明: 1、计算大对数根数 B:INT(N 电 V*1.1/25)+1 说明:N
电V
:每个电信间所管辖的语音信息点总和,若能除
b=SQRT【(2*N 线*π *d 线 2/4)/40%】根据计算再取标准规格 支撑一般是 1.5 米要求一个。
综合布线系统分项报价清单
序号 名称 工作区子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XX类非屏蔽模块 双孔面板 单孔面板 底盒 XX类非屏蔽双绞线 3类25对大对数电缆 XX芯室内多模光纤 XX类24口非屏蔽配线架 12口ST光纤配线架 S110配线架(100对) 理线架 ST光纤适配器 ST光纤尾纤 LC-ST光纤跳线 5对110跳接块 XX类RJ45跳线 机柜 φ 25KBG管 XX*XX桥架 附件 RJ45打线刀 多对打线刀 附件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个 块 块 块 箱/305 轴/305 米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条 块 条 个 根/4米 根/3米 批 把 把 批 型号 品牌 产地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价
1)各电信间需要大对数根数都一样:大对数长度=光纤长度* 大对数根数。再除以 305 米,可算得大对数的轴数。 2)各电信间需求大对数根数不一致,按每个电信间计算再汇 总。(设备间到电信间的距离)+(2 个楼层高)+7(余量) 四、 交接间材料计算(包含电信间和设备间) 1.24 口配线架计算:∑ INT(N 电 V+D/24)+1 说明:N 电 V+D 各电信 间所管辖的语音和数据信息点的和。 选用 24 口配线架是要注意配线架是否含有模块, 若是空架则 模块数翻倍。 2.S110 配线架计算: ∑ [INT((25*根数)/100 )+1] + INT{[(∑根数*25)/100 ]+1} 前半部分公式是指电信间所需的数量,后半部分是指设备间 所需数量 说明:∑ [INT((25*根数)/100 )+1]根据电信间所需的大对数 根数先计算每个电信间需要的 S110 配线架数量(不足 1 个按 1 个处理) ,再汇总各个电信间的数量; INT{[(∑根数*25)/100 ]+1} 先将各电信间所需的大对数根 数汇总后再计算 S110 配线架数。 3.12 口 ST 光纤配线架计算: ∑ [INT(光纤芯数/12 )+1] + INT{[(∑光纤芯数)/12 ]+1} 前半部分公式是指电信间所需的数量,后半部分是指设备间 所需数量
配线子线缆 干线子系统
交接间(含电信间和设备间)
线管、桥架类
工具类
设备报价(A) 安装调试费(B)=A*15% 税费(C)=(A+B)*3.43% 分项合价(A+B+C)
材料清单计算说明 一、 信息点计算: 实际工程按信息点分布图来统计。理论计算按使用面积和设 计等级来确定工作区数量和信息点数量。S 使用=0.7*S 建筑 在实际工程中,按房间的功能来统计信息点数,可参考相关 建筑物的信息点布局要求。 模块单口面板安装一个信息点,双口面板安装二个信 息点。 工程中模块数量就是信息点的数量, 底盒数量是面板的总和。 二、 水平线缆计算 线缆平均距离 L 平=0.55(L 远+L 近)+6 L 远:电信间到电信间所管辖信息点中的最远点路由距离 L 近:电信间到电信间所管辖信息点中的最近点路由距离 6:端接差 计算方法一: INT( L 平*n /305) +1 (箱) INT()取整函数,以下同 n:信息点数 计算方法二: 一箱线能拉多少个平均距离的信息点数 A=INT(305/L 平) 所需箱数: INT(n/A)+1(箱)
说明:∑ [INT(光纤芯数/12)+1]根据电信间所需的光纤芯数计 算每个电信间需要的光纤配线架数量 (不足 1 个按 1 个处理) , 再汇总各个电信间的数量; INT{[(∑光纤芯数)/12 ]+1} 先将各电信间所需的光纤芯数汇总 后再计算光纤配线架数。 4.理线架:数量等同于 24 口配线架数量 5、5 对跳接块:S110 配线架数量*20 6.ST 光纤适配器:光纤芯数*2*电信间个数 7.ST 光纤尾纤:等同于 ST 光纤适配器。 8. ST-LC 双芯光纤跳线:电信间数量*4 9. RJ45 跳线:∑INT(ND*1.1)+1 说明:ND 电信间所管辖的数据信息点数 10. 机柜或机架,一般情况下采用机柜,设备间采用 42U 机 柜 电信间高度计算:各电信间安装 24 口配线架+理线架+S110 配线架+光纤配线架的数量,考虑 50%的余量,再按标准机柜 高度选取。 五、 线管、桥架计算 线管根据管子要布置的线缆数量和等级查速查表确定规格, 再根据走线确定线管长度。 桥架计算: 一般桥架宽度是高度的 2 倍,计算桥架宽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