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综合布线用线量计算

合集下载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一、综合布线系统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2主干子系统①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②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安全防范系统1电视监控系统(1)视频电缆计算方法:通常选用SYV75-5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到离安防机房最远、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

综合布线线长计算方法

综合布线线长计算方法

水平子系统订购线缆计算实例1、平均电缆长度=(最远F+最近N两条电缆总长)÷2总电缆长度L=(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长度的10%)+端接容差(一般设为6 m))×信息总点数楼层用线量L=[0.55(F+N)+6 ]×nn楼层信息点数总用线量L=?Li i=1,….,m m为总楼层数此计算方式目前正在项目实施中验证,待查!2、鉴于双绞线一般按箱订购,每箱305 m(1000英尺,每圈约1 m),而且网络线不容许接续,即每箱零头要浪费,所以每箱布线根数=(305÷平均电缆长度),并取整则所需的总箱数=(总点数÷每箱布线根数),并向上取整3、计算实例a) 例题(错误计算)设有140个信息点。

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解:24 ×140 = 3360m3360÷305 = 11 箱需要11箱电缆b) 例题(正确计算)设有140个信息点。

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解:305 ÷24 = 12.7每箱12根双绞线(正确取整)140 ÷12 = 11.6 舍入得12需要12箱线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A:最近信息点距离B:最远信息点距离;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C=[0。

55(F+N)+6]Xn(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简单公式: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综合布线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计算公式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为各类用户提供电力、通信、数据等各种类别信号的传输服务的系统建设工程。

在进行综合布线计算时,一般需要考虑布线长度、电压降、通信速率等因素,以保证正常有效的信号传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综合布线计算公式。

1.布线长度计算公式:布线长度=直线长度+弯曲长度直线长度为综合布线的总长,可以通过测量或者建筑平面图等方式获得。

弯曲长度根据拐弯的次数和拐弯的角度来计算,常见的弯曲长度计算公式如下:弯曲长度=拐弯的次数(转角)×弯曲系数弯曲系数根据布线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水平布线一般取0.04,垂直布线取0.062.电压降计算公式:电压降=(电流×电阻×长度)/导线截面积电流为通过综合布线的电流值,单位为安培。

电阻为综合布线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

长度为综合布线的长度,单位为米。

导线截面积为综合布线的导线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3.通信速率计算公式:通信速率=传输距离/传输时间传输距离为综合布线的长度,单位为米。

传输时间可以根据综合布线所使用的传输协议和设备性能来确定,单位为秒。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信号衰减、干扰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综合布线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确保所采用的参数和公式的准确性,并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证。

综合布线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和通信服务。

同时,计算结果也可以作为综合布线工程的参考依据,用于确定所需的材料规格和数量,以及制定施工方案和预算等。

因此,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合理和准确地应用计算公式是十分重要的。

综合布线线量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线量计算公式

综合布线线缆量一般的计算方法:整幢楼的用线量=刀NC
N :楼层数
C: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 n 。

L :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插座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水平线缆长度计算公式: c=[0.55(f+n)+6]*n(m)
式中: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最远的信息插座(io )离配线间的距离n—
最近的信息插座(io )离配线间的距离n —为
每层楼的信息插座(io)的数量(f+n)也可称
为平均距离
平均线缆长度:I =(l(min)+l(max))* 2 x 1.1 +2倍楼高
每箱线敷设的根数:n= 305米十I (取整)
所需线缆箱数:m =信息点数十n (取
整)
需要多少箱线:C-305=箱数
还有这种计算方法,我也只是看到过,并没有用过。

其实计算方法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先计算出平均距离,然后计算出总量,在核算要多少箱,记住计算平均距离的时候是以每个配线点为范围的,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平均距离是一个配线间所管理的信息点的平均距离。

网络综合布线垂直干缆用量垂直主干线缆的计算方法:
垂直线缆长度(单位:米)=(距MDF层数x层高+电缆井至MDF距离+端接容限)x (每层需要根数)。

楼层综合布线用线量计算

楼层综合布线用线量计算

教你快速准确的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1)确定线缆的类型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所包含的应用系统来确定线缆的类型。

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可以优先选择4对双绞线电缆,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选择4对屏蔽双绞线;对于屏蔽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对于有线电视系统,应选择75Ω的同轴电缆。

对于要求传输速高或保密性高的场合,应选择光缆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2)确定电缆的长度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

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0.55(F+N)+6]×M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整座楼的用线量:S=ΣMC ,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

应用示例: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米,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米,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知道:楼层信息点数M=20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整座楼共6层,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3).订购电缆目前市场上的双绞线电缆一般都以箱为单位进行订购。

常见装箱形式为:305m(1000ft) WE TOTE包装形式。

因此在水平子系统设计中,计算出所有水平电缆用线总量后,应换算为箱数,然后进行电缆的订购工作。

订购电缆箱数的公式应如下:订购电缆箱数=INT(总用线量/305) ,INT()为向上取整函数。

例如,已知计算出整座楼的用线量为5340m,则要求订购的电缆箱数为:INT(5340/305)=INT(17.5)=18(箱)什么是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最新版】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最新版】

综合布线预算工程量和价格的方法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 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

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快速准确的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
(1)确定线缆的类型
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所包含的应用系统来确定线缆的类型。

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可以优先选择4对双绞线电缆,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选择4对屏蔽双绞线;对于屏蔽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对于有线电视系统,应选择75Ω的同轴电缆。

对于要求传输速高或保密性高的场合,应选择光缆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2)确定电缆的长度
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

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0.55(F+N)+6]×M
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整座楼的用线量:S=ΣMC ,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

应用示例: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米,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米,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知道:
楼层信息点数M=20
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
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
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
整座楼共6层,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
(3).订购电缆
目前市场上的双绞线电缆一般都以箱为单位进行订购。

常见装箱形式为:305m(1000ft) WE TOTE包装形式。

因此在水平子系统设计中,计算出所有水平电缆用线总量后,应换算为箱数,然后进行电缆的订购工作。

订购电缆箱数的公式应如下:
订购电缆箱数=INT(总用线量/305) ,INT()为向上取整函数。

例如,已知计算出整座楼的用线量为5340m,则要求订购的电缆箱数为:
INT(5340/305)=INT(17.5)=18(箱)
什么是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

PDS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PDS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

目前综合布线领域广泛遵循的标准是EIA/TIA-568、ISO/IEC 11801、EIA/TIA TSB-67。

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一、建筑群连接子系统;二、设备间子系统;三、干线(垂直)子系统;四、管理子系统;五、水平子系统;六、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提供从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

水平子系统是由配线间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和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等组成。

包括双绞线电缆、信息插座等。

干线(垂直)子系统是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电缆组成。

它是建筑物内的主干电缆、用于楼层之间垂直干线电缆的统称。

设备间子系统是在大楼的适当地方安装进出线设备和主配线架,并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设备及其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组成。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的配线硬件、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每个配线间及配线间都有管理子系统。

建筑群主干子系统是通过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PDS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设备,并将多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

即任一插座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非常灵活、实用。

PDS采用模块化设计,布线系统中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标准件,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

当因发展而需要增加配线时,不会因此影响整个布线系统,可以保证用户先前在布线方面的投资。

PDS为所有的语音、数据和图像设备提供了一套实用、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的介质通道。

PDS系统采用的接口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接口是相同的八针模块插座和四对内部引线,且PDS支持的数据传输高于ISDN的基群速率。

因此,可直接利用PDS和当前的电话网发展成ISDN,而不必另外布线。

PDS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布线方法存在的问题,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取代单一、昂贵、繁杂的传统布线系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另外,最新推出的综合布线标准,可以在5类双绞线上走千兆,相应的交换设备也逐渐成熟起来,可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充分地保护初期投资,满足系统扩展的需求。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一级标准能满足高质量的高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的要求。

(1)每个工作区(5-10m2)至少有一个双孔或多孔8芯的信息插座。

特殊工作区可采用多插孔的双介质混合型信息插孔。

(2)采用压接式跳线或插接式快速跳线的交叉连接硬件。

(3)配线子系统采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5类屏蔽双绞线、超5类双绞线、光纤或混合组网。

(4)干线采用铜缆和光缆混合组网或全部采用光缆组网。

(5)每个工作区对应信息插孔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电缆引至楼层配线架。

综合布线设计要素适配地安装在电信出口的外面配线子系统线缆及相应插孔1)4对100Ω非屏蔽双绞线(UTP)接入8芯信息插孔;2)2对150Ω屏蔽双绞线(STP)接入屏蔽信息插孔;3)62.5/125μm光纤线缆接入光纤标准接口;4)双介质混合型线缆接入双介质混合型信息插座。

干线子系统线缆及长度62.5/125μm 0.5线径100ΩUTP 150ΩSTP (1)主交叉连接至中间交接1500m 300m 700m (2)中间交接至管理区500m500m 500m 500m (3)主交叉连接至管理区2000m2000m 800m 700m 综合布线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应能随时记录各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

能显示:楼层平面图、所有硬件、设备间的位置、配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

在出现同频干扰的情况下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非屏蔽布线与电视电缆靠近会产生同频干扰。


合布线应用范围要点数据处理IBM(3270 TYPE A,SYSTEM 36/38,AS/400);NCR;HEWLETT PACKARD;HONEYWELL;PRIME;ERICSSON;OLIVETTI;WANG;UNISYS;DEC;GANDAL 数据通信EIA-232-D,RS-422,RS-423;ETHERNET;STARLAN;TOKEN RING;FDDI;TPDDI 话音应用AT&T;MATRA COMMUNICATIONS;ROLM;NORTHERNTELECOM;MITEL;DEC;ICL;ISDN 图像BASEBAND VIDEO;TRANSMISSION基带图象传输综合布线的品牌很多,我认为比较好的有:安普,AVAYA,TCL,绿色硅谷,西蒙,3COM,D-LINK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